备战高考政治:2020 年高考政治必备 27 个高频考点
1. 商品
考点剖析: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3)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①统一: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对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两点:
①交换体现的是买卖关系而非赠送关系。
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例如,消费者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的商
品;生产者要销售产品,实现价值,就必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质量观念;国家重视产品质量,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2. 货币的职能
考点剖析: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是商
品,有价值。
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
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货币的基本职能指货币产生时就有的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强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
空上不分离。支付手段强调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上分离,如税收、利息、债务、租金(房
租、地租)、工资的支付。
3. 外汇和汇率
考点剖析: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变动。
①外汇汇率上升,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②外汇汇率下跌,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三点:
①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地位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有利于我国进口,有
利于我国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办厂,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境旅游、购物、留学,有
利于减轻我国偿还外债的压力。
弊:不利于我国出口(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标价上涨,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内销困难
(进口产品增多,竞争加剧);不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和吸引外国游客。
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
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③我国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经济意义。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有利于推动国家及区域间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也有利于反对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推动改革开放;对
稳定国内物价及人民币币值,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建立公平、公
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4. 影响价格的因素考点剖析
考点剖析:
(1)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②供求影响价格;
③市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影响价格;
④国家政策影响价格;
⑤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
⑥国际因素的影响。
(3)反映物价涨跌的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掌握技巧,拿足基本分,力争得高分,会
解的题拿够分,不失冤枉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饮食合理,生活有规律,以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去
迎考。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
①如何辨别影响价格的因素:看到成本、劳动生产率等信息,要考虑价值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看
到规模、减产、灾害等信息,要考虑供给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看到节日等信息,要考虑需求因素对价
格的影响;看到利率变动、税率变动等,要考虑国家政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②从影响价格的因素角度分析保持物价稳定的措施。
5. 价格变动的影
考点剖析: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①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反之,则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
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既定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随之
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③需求曲线中,价格与需求呈负相关;供给曲线中,价格与供给呈正相关。
④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图中,如果没有第三方的影响,变化是曲线上点的移动;如果是价格和
需求(供给)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等,则变化是曲线的左右平移。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综合分析如何应对物价上涨:
国家: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力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
③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④实行临时价格干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⑤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企业: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
优势。(价值决定价格)
②优化产品结构。
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消费者:
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6. 影响消费的因素
考点剖析: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社会贫富差距
影响总体消费水平。(3)重要因素——价格。
(4)其他因素——国家政策、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影响消费的因素复杂多样,不要局限于教材,回答具体问题时符合实
际情况即可。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把影响消费的因素与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联系起来:
①针对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大力发展生产或大力发展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②针对主要因素——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消费环
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③针对重要因素——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④针对其他因素——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国家政策需具体分析,如出台新能源汽车税
收优惠政策等。
7. 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考点剖析:
(1)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
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
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
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消费对生产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结合实际分析扩大消费的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考点剖析企业如何经营成功
考点剖析: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诚信经营、树立品牌(履行社会责任);
④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⑤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⑥依法经营、公平竞争,遵守市场秩序和规则;
⑦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
⑧利用国家优惠、扶持政策发展自己;
⑨多种渠道融资;
⑩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积极应诉和维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
备考锦囊:
(1)复习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时要考虑两个维度: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灵活,可将相关设问转换为企业这样做的意义或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解
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普遍性的做法集中到某一个企业上。
9. 劳动与就业
考点剖析:
(1)为什么——为什么重视就业(意义、原因)。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
④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⑤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怎么做——怎样解决就业问题?(抓主体:国家、企业、个人)
国家:
①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③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就业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体系。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就业环境。
企业:
①提高经济效益,承担社会责任;
②遵守法律、诚信经营;
③发展壮大自己,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劳动者:
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根据自身实力合理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
③树立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权。
备考锦囊:
分析就业的意义和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时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即分析主体要全。
10. 投资与融资
考点剖析:
(1)投资。
①投资的形式: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
②投资应注意的因素:收益和风险(设计合理的理财方案)。
(2)融资。
①融资的含义:融资就是筹集资金的行为。
②融资的方式:主要是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投资方式时,应根据收益和风险进行选择;
②关注融资,教材没有具体讲解融资,但它是生产的重要环节,即获得资金的方式,是一条暗线;
③投资理财的主体通常指居民,融资的主体则是企业生产者;
④融资对企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①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在财政、税收、贷款方面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优惠和支持,引导小微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②小微企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1. 收入分配方式及分配公平
考点剖析:
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四个思考角度:
①根本措施:生产决定分配,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举措。
②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再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
①不同分配方式搭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不能混淆。
②注意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从高中政治教材看,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国
家(政府)。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多角度分析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发
展等)
12.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考点剖析:
(1)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不能调、调不着、调不动的地方。②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③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市场调节的弊端是固有的,无法克服;
②凡是追求自身利益而违反道德、法律的不良行为都属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体现在生产
上一哄而上、一哄而退的行为,滞后性则是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存在一定的
时间差。
13. 市场秩序
考点剖析:
(1)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的基础。
(2)措施: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
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
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
道德。备考锦囊对该考点的运用要与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紧密结合,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出
发,掌握市场秩序的重要作用和维护市场秩序的措施。
14. 宏观调控
考点剖析:
(1)必要性: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更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
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手段还有经济发展战略、收
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②财政政策涉及财政收入、支出,税收等方面的内容,主体为财政部;货币政策涉及的是利息率、
存款准备金率、信贷的规模方向等的调整,主体是央行。
③国家宏观调控常打组合拳,各种手段综合运用。
1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考点剖析:
(1)为什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
抉择。
(2)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备考
锦囊对该考点的运用要注意综合分析,此内容可拓展到企业经营、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等。
具体来说,经济生活涉及国家和企业、财政与税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知识;政治生活涉及转
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党科学执政,人大立法等知识。
16. 对外开放
考点剖析:
(1)原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2)做法: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
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
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国际经济合作是“双赢”,要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找到利益结合点。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与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国家利益联系起来
1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考点剖析:
(1)地位: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2)意义: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引进来”指引资、引技、引智(进口≠“引进来”)。
②“走出去”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走出去”≠出口)。
③“引进来”与“走出去”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
④海外并购、境外投资属于“走出去”。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结合相关时政分析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①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
②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③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18.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考点剖析:
(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
控告权等)、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特别注意: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
础和标志。行使这个权利的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
的人除外。
②监督权的监督对象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19.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考点剖析: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
律。(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
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
(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在守法上和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
②公民在现实中的种种差异,有可能影响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程度,但不影响权利和义务的
多少;
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公民的权利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
20.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考点剖析:
(1)民主选举:我国当前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这两种选
举方式均为差额选举。
(2)民主决策:具体途径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
证制度等。
(3)民主管理: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4)民主监督:合法渠道有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
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为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为间接选举;
②公民可以参与决策,但不享有决策权;
③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结合我国当前政治生活的实际,如民主管理形式的创新,民主监督的广泛
开展,四种参与途径分别发挥的作用等。
21. 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考点剖析: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
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
①判断某项活动是不是政府在履行职能一定要分析负责这一活动的主体是否是政府部门(行政机
关),如果主体是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的机构、群众团体或人民政协,则不是政府在履行职能。
②我国政府是有限政府,不是全能政府,不能包办一切。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同“三去一降一补”、简政放权等热点结合起来具体分析。
22. 我国政府的根本宗旨
考点剖析: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具体表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
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备考锦囊:
(1)对该考点的复习要区分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三个表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强调了
为谁服务的问题,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调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的工作方法强调了怎样提供服务的问题。三者统一于政府的工作过程中。
(2)对该考点的运用要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①从国体上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对人民负责、
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从政府性质上看: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
府要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旨,更好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常喝奶,多吃
豆制品。体力活动和食量要均衡,即根据体力活动来安排食物的摄入量。
23.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考点剖析:
(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
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
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关注以下几点:
①准确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准确理解人民
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②如何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政党制度的”:首先要明确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五
个方面,其次要明确材料中的信息能够反映哪些方面,最后要把所能反映的方面与相应的材料有机结
合起来。
24. 中国共产党
考点剖析: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思想。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把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和政府依法行政区分开。
②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包括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指导思想,依法执政,政党制度等。
③在回答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原因类设问时,一般要调用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指导思想和依法
执政等知识。
④在回答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措施类设问时,一般要调用党的宗旨、指导思想和执政方式等知识。2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剖析:
(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
(3)核心内容:自治权。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民族自治地方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又是享有民族自治权的自治地方。其人大
和政府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地方行政区域的有限自治,而不是“高度自治”。
③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自治机关不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6.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考点剖析:
有关国家利益的原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代
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
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由于国家性质不同,国家利益不总是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
②各国有共同利益,但不能理解为各国的根本利益一致。
③对我国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所作出的决定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我国作出该决定的出发点是什么;
第二,我国作出该决定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我国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共同利益。
27.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考点剖析:
(1)总体表述: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备考锦囊: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看到我国的做法能够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一般可以认定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看到我国对主权和领土的维护,一般可以认定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看到我国发表自己主张,不受别国干涉,一般可以认定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