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技巧:6 大模板在手,材料题解题得心应手
1. 原因(背景)类材料题解题模板
【题型分析】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来源、回答方式以及核心知识点。
(1) 知识来源方面,主要有“根据材料”“依照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种规定;
(2) 回答方式方面,需要具体回答与详细分析的关键词有“说明”、“分析”等等,而一般可以简单
分析的关键词是“指出”、“概述”、“简析”等;
(3) 知识点方面,往往选取比较重要的考点,或者是上课的重难点。
【解题方法】
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等方面,内、外因方面,或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方面去思考。
(1)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
① 涉及政治史问题时,可以从政治制度、政府政策、政治事件、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
② 涉及经济史问题时,可以从经济政策、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去分析,或者从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
③ 涉及文化史问题时,可以从历史传统、文化政策、政治背景、理论体系等角度去思考与分析。
(2) 内因与外因
① 对于“内因”与“外因”的分析,一定要弄清楚问题考查的历史对象的内涵与外延。
② 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人物,那么内因就是历史人物的性格、意志品质与个人经历等,而外因就
是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
③ 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事件,那么内因往往是该历史事件的主观条件与直接原因,以及该历史事
件策划者、组织者的历史活动;而外因往往是导致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间接相关事件,以及客观的外在
条件。
④ 如果题目问的是国家或重要社会组织的因素,那么内因就是这个国家与组织内部的人物活动、
历史事件等,对于国家而言,其外因是国际局势、对外关系;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其外因是不同社会
组织间的联系,以及政府政策、社会环境等等。⑤ 有时题目会要求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两个角度去分析,其实这与内因、外因的分析方法大致
相同。
(3) 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① 对于深度层次分析,往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社会理论,譬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诸如此类。
② 在分析原因的层次性时,考生需具备较强的时空观念。一般而言,长时段的历史因素往往是主
要原因或根本原因,短时段的历史事件往往是直接原因,因此在分析历史事件时直接原因等价于“导
火线”。
③ 应当知晓以下规律:“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往往是内因;而直接原因往往是外因”。因此,如
果无法找出或分辨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时,可以参考内因与外因的分析角度去思考问题。
④ 政治史方面: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国家利益往往是根本原因,而政治事件、政策变动往往是
直接原因;
⑤ 经济史方面:生产力、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往往是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而生产关系往往是直
接原因;
⑥ 文化史方面:理论体系、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而文化政策、
个人际遇则是直接原因。
2. 影响(意义、作用)类材料题解题模板
【题型特点】
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意义指的是价值和
作用。
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
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
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
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
点都应该加以考虑.此类试题还可变为“评价”类试题。【解题方法】
(1) 影响类
设问类型:
① 限定性的设问
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
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② 宽泛性的设问
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或消极作用和
积极作用)
影响类型:
① 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② 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思考
1) 政治影响:可从政治格局、制度革新或调整、政权更替、政策制定或改变、新的阶级产生等方
面思考
2) 经济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3) 文化影响:可从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思考
4) 军事影响:可从国家军事装备、以及对随后战争等方面思考
5) 外交影响:可从国家对外政策、国家之间外交事件等方面思考
③ 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
发展趋势等)。
④ 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注:
① 当试题没作特别规定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主要依据是是否
促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② 要分清主次影响,即以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一般情况下,近年的考题在评价
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时,也要注意分清主次,应以积极的为主。
(2) 意义类
① 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等方面思考。
② 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格局)等方面思考。
3. 比较类材料题解题模板
【题型特点】
比较类设问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现象或者人物观点等放在一起,归纳
其相同点或不同点。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等。
【解题方法】
(1) 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
或者是异同点.
(2) 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题目已设置了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没有
设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
思考。
(3) 对于比较类设问的解答应注意两点
① 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切入点,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的内容
不作比较。
② 解答时,要逐点对应比较,而不能把甲事物笼统地写一段,再把乙事物笼统地写一段,造成比
较项不明确、答案模糊。
4. 评价评述类材料题解题模板
【题型特点】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
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
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
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评价
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
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解题方法】
(1) 根据材料评价
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说长道短”,即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说明积极影响或作用、消极影
响或局限。这种题型一般会出示正反两面材料、单面材料或无明显情感态度评价的材料,其解答方法
相近,都要求两面兼顾、一分为二、客观准确。
如果材料出示的是正反两面的材料就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概括材料回答,让材料成为你论证的史料。
若是单面材料则答题时一般以该层面为答题重点,捎带另一面的评价。
(2) 根据所学知识评价
无材料可依托时则需依据所学知识,“说长道短”,双面兼顾。根据教材介绍的历史事件的时间、
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因素进行评价。
(3) 依据某一评论角度评价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类型的答题要领在于理解该评价角度,并只用该角度评价。该类型经常碰到
两种具体类型:一是材料提供的角度;二是从历史史观角度。材料提供角度尽量准确完整理解材料的
含义,历史史观角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本功底,关键在于弄清各史观的区别。这类型试题的
答题都非常忌讳脱离角度。
【答题模板】
(1) 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
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
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2) 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
① 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
② 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
③ 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
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5. 启示类材料题解题模板
【题型特点】
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
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此类型设问主要是就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部分,与
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解题方法】
(1) 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方面回答。
(2) 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
切忌脱离题目泛泛而谈。
(3) 认识、启示类设问答题注意事项:
① 对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这种认识
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
② 对问题的认识、启示,只需亮明观点,不必展开分析。
③ 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一类问题的看法,就要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从原因与影响入手)、应
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
④ 通过问题对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得出与现实主旨思
想一致的结论。
6. 特点类材料题解题模板
【题型特点】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
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
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解题方法】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
域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
度(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解题方法】(模板)
(1) 从历史特点的设问角度看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① 某一时期的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② 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以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
③ 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以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
方面进行归纳。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
④ 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和反映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
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
(2) 专项分析
① 政治方面: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
② 经济方面;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城市发展、人
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③ 思想文化方面:要体现时代特色。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人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阻
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思考。
(3) 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
① 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
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② 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③ 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④ 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
⑤ 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
⑥ 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
⑦ 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
⑧ 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
⑨ 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