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 2020 级高三下期第 2 次月考理科综合测试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l-35.5 Ni-59 Cu-64 Ce-140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来漂白织物
B. 氯化铝是强电解质,可电解其水溶液获得金属铝
C. 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
D.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ClO2 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有色物质漂白,故 A 正确;
B、AlCl3 属于电解质,但工业上冶炼金属铝,是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氧化铝,故 B 错误;
C、石英的成分是 SiO2,SiO2 属于酸性氧化物,与 NaOH、Na2CO3 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石英坩埚加热熔
化的烧碱和纯碱等固体,故 C 错误;
D、铜常温下与浓硝酸发生反应,而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产生一层致密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一
般用铝罐或铁罐贮运浓硝酸,故 D 错误。
故选 A。
2.W、X、Y、Z 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
是一种新型电池的电解质(结构如图,箭头指向表示共用电子对由 W 提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W 的非金属性比 Y 的强
B. 原子半径 Z 比 X 大
C. 该物质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D. 该物质中Ⅹ原子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答案】B
【解析】
【分析】
Y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X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2,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Y 为氧元素;
由盐的结构简式可知,Z 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且能与氧形成双键,因此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Z 为碳元
素;X 能形成 3 个共价键,且能提供空轨道接受 W 提供的共用电子对,因此 X 为硼元素;四种元素位于同
周期,且 W 能形成一个共价键,W 为氟元素,所以 W、X、Y、Z 分别为 F、B、O、C。
【详解】A. W 为 F,Y 为 O,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F>O,A 正确;
B. Z 为 C,X 为 B,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B>C,B 错误;
C. 该物质中锂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化学键为离子键,阴离子中含有共价键,C 正确;
D. X 为 B,能形成 3 个共价键,且能提供空轨道接受 W 提供的共用电子对,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D 正
确;故答案为:B。
3.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0gSiO2 晶体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0.2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 C-H 键数目为 0.3NA
C. 室温下,53.5gNH4Cl 晶体溶于氨水中,所得溶液 pH=7,NH 的数目为 NA
D. 用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 22.4L H2,铅蓄电池中消耗氢离子数为 4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1mol SiO2 中含 4molSi-O 共价键,6.0gSiO2 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0.4NA,
A 错误;
B. 标准状况下,甲醇不是气体,无法计算,B 错误;
C. 53.5gNH4Cl 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1mol,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Cl-)+c(OH-),pH=7 可知,
c(H+)=c(OH-),则 c(NH4+)=c(Cl-)=1mol,NH 的数目为 NA,C 正确;
D. 用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标准状况下,得到 22.4LH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mol,铅蓄电池的正
极电极反应式为 PbO2+2e−+4H+=Pb2++2H2O,可知消耗 4mol 的氢离子,所以理论上铅蓄电池中耗氢离子个
数为 4NA,但生成的氢气不一定在标况下,D 错误;故答案为:C。
4.螺环化合物 可用于制造生物检测机器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 C5H8O
B. 是环氧乙烷 的同系物
4
+
4
+C. 一氯代物有 2 种(不考虑空间异构)
D. 所有碳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 的结构式,可知分子式为 C5H8O,故 A 正确;
B. 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 CH2 原子团的化合物, 和环氧乙烷 的结构不同,不
是同系物,故 B 错误;
C. 的一氯代物有 、 ,共 2 种,故 B 正确;
D. 画红圈的碳原子通过 4 个单键与碳原子连接,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 D 正确;
选 B。
5.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示装置用于 Cu 和浓 H2SO4 制取少量的 SO2 气体
B. 打开图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
C. 利用图所示装置制取 Fe(OH)2
D. 利用图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答案】B
【解析】【详解】A. Cu 和浓 H2SO4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常温下不反应,A 错误;
B. 钢丝网中含有杂质碳,铁、碳、食盐水及氧气构成原电池,铁发生吸氧腐蚀,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压强
减小,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B 正确;
C. A 试管中的导管应插入溶液中,当关闭止水夹 a 时,铁粉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使试管 A 中的压强增
大,则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被压入 B 试管中,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但装置中 A 试管中的导管未插入溶液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C 错误;
D. 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无法有效测定中和热,D 错误;故答案为:B。
6.2019 年 11 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 H2O2 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
H2O2 H++HO2-,Ka=2.4×10-12。下列说错误的是( )
A. X 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 每生成 1mol H2O2 外电路通过 4mol e-
C. 催化剂可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目
D. 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 H2O + 2e- = HO2 + OH-
【答案】B
【解析】
【分析】
通入 H2 的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H2-2e-= 2H+,通入 O2 的电极为原电池的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O2+H2O+2e-=HO2-+OH-。
【详解】A. 在 H2、O2 燃料电池中,通入 H2 的电极为原电池负极,氢气失电子生成 H+,因此 X 膜为选择性
阳离子交换膜,A 正确;
B. 原电池正极上 O2 得电子生成 HO2-,氧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降低为-1 价,因此每生成 1molH2O2 电极上流
过 2mole-,B 错误;
C. 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正确;
D. b 极上通入氧气,为原电池正极,O2 得电子生成 HO2-,电极反应式为:O2+H2O+2e-= HO2-+OH-,D 正确;
故答案为:B。
7.H2CO3 和 H2C2O4 都是二元弱酸,常温下,不同 pH 环境下它们不同形态的粒子的组成百分率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pH 为 6.37 及 10.25 时,溶液均存在 c(H2CO3)=c(HCO3-)=c(CO32-)
B. 反应 CO32-+H2O HCO3-+OH- 的平衡常数为 10-7.23
C. 0.1 mol·L-1NaHC2O4 溶液中 c(HC2O4-)>c(H2C2O4)>c(C2O42-)
D. 往 Na2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发生反应:2CO32−+H2C2O4=2HCO3−+C2O42−
【答案】D
【解析】
【 详 解 】 A. pH=6.37 时 , c(H2CO3)=c(HCO3−) , 溶 液 中 几 乎 不 存 在 CO32− , pH=10.25 时 ,
c(HCO3−)=c(CO32−),溶液中几乎不存在 H2CO3,A 错误;
B. 反应 CO32-+H2O HCO3-+OH-,为 CO32-的水解平衡,pH=10.25 时,溶液中
c(HCO3−)=c(CO32−),所以 ,B 错误;
C. 当 pH=4.27 时,c(C2O42-)=c(HC2O4−),HC2O4−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10-4.27,当 pH=1.30 时,
c(H2C2O4)=c(HC2O4−),HC2O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10-12.7,所以 HC2O4−电离大于水解,NaHC2O4 溶液显酸
性,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HC2O4-)>c(C2O42-)>c(H2C2O4),C 错误;
D. 根据图象,当溶液 pH=1.30 时,溶液中 c(H2C2O4)=c(HC2O4−),则 H2C2O4 一级电离常数为
K1=10−1.30,所以 H2C2O4 的酸性强于 H2CO3,同时也强于 HCO3-的酸性,所以往 Na2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草
酸溶液,能发生反应 2CO32−+H2C2O4=2HCO3−+C2O42−,D 正确;
故答案为 D。
8.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
电池的电极。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FeCO3 的最佳方案:
实验 试剂 现象
的
( ) ( )
( ) ( ) ( )
3
2
3
14OH HCO 3.75W
10.25OH
CO H
·c K 1 10K c 1 10c 1 10
c
c
− −
−
− +
−
−
−
×= = = = = ××滴管 试管
0.8 mol/L FeSO4 溶液
(pH=4.5)
1 mol/L Na2CO3 溶液
(pH=11.9)
实验Ⅰ:立即产生灰绿色沉
淀,5min 后出现明显的红褐
色
0 8 mol/L FeSO4 溶液
(pH=4.5)
1 mol/L NaHCO3 溶
液
(pH=8.6)
实验Ⅱ:产生白色沉淀及少
量无色气泡,2min 后出现明
显的灰绿色
0.8 mol/L
(NH4)2Fe(SO4)2
溶液(pH=4.0)
1 mol/L NaHCO3 溶
液
(pH=8 6)
实验Ⅲ:产生白色沉淀及无
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1)实验 I 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应表示,请补全反应:_____________
Fe2++ + + H2O Fe(OH)3 + HCO3−
(2)实验 II 中产生 FeCO3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实验 III 中 NH4+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 IV 进行探究:
操作 现象
实验
IV
向 0.8 mol/L FeSO4 溶液中加入________,再加入一
定量 Na2SO4 固体配制成混合溶液(已知 Na+对实验
无影响,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再取该溶液一
滴管,与 2mL 1mol/L NaHCO3 溶液混合
与实验 III 现
象相同
实验 IV 中加入 Na2SO4 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
对比实验 II、III、IV,甲同学得出结论:NH4+水解产生 H+,降低溶液 pH,减少了副产物 Fe(OH)2 的产生。
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的对比实验操作是:_________,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 1mol/L
NaHCO3 溶液混合。
(4)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 III 中 FeCO3 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如
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分别将实验 I、II、III 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 A
.
.处的广口瓶中。
① 补全 A 中装置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____
② 为测定 FeCO3 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5)实验反思:经测定,实验 III 中的 FeCO3 纯度高于实验 I 和实验 II。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制备 FeCO3
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4Fe2+ + 8CO32− + O2 + 10H2O 4Fe(OH)3 + 8HCO3− (2). Fe2+ + 2HCO3− FeCO3↓+
CO2↑ + H2O (3). 硫酸至 pH=4.0 (4). 控制 SO42-浓度,排除干扰 (5). 向 0.8 mol/L FeSO4 溶液中加
入 Na2SO4 固体至 c(SO42-)=1.6mol/L (6). (7). C 中 U 形管的增重 (8). 调
节溶液 pH
【解析】
(1)因为 CO32−水解显碱性,遇到 Fe2+产生 Fe(OH)2 的白色沉淀,Fe2+还原性很强,会被 O2 氧化变成 Fe(OH)3
红棕色,所以实验 I 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Fe2+ + 8CO32− + O2 + 10H2O 4Fe(OH)3 ↓+ 8HCO3−
(2)因为 FeSO4 溶液的 pH=4.5 显酸性,HCO3-溶液水解显碱性,所以两者发生相互促进的双水解反应,所
以反应方程式:Fe2+ + 2HCO3− FeCO3↓+ CO2↑ + H2O
实验 II 中产生 FeCO3 的离子方程式为:Fe2+ + 2HCO3− FeCO3↓+ CO2↑ + H2O
(3)加硫酸调节溶液 p H=4.0 抑制 Fe2+的水解,根据题意知加入 Na2SO4 固体的目的是调节控制 SO42-浓度,
排除干扰。
为了验证 Na2SO4 中 SO42-浓度对实验的影响,应做对比实验:向 0.8mol/L FeSO4 溶液中加入 Na2SO4 固体至
c(SO42-)=1.6 mol/L。
(4)①检验 FeCO3 的纯度的方法是通过 FeCO3 与酸反应产生 CO2 的量来验证。首先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所以此装置应为。答案:
②测定 FeCO3 的纯度的方法是通过测定 FeCO3 与酸反应产生 CO2 的量来确定,通过 C 中 U 形管的增重的量来
确定 CO2 的量。所以除样品总质量外,还要测定 C 中 U 形管的增重的量。答案:测定 C 中 U 形管的增重的量。
(5)I、II、III 三个实验中 III 的酸性强,所以调节溶液 pH 是提高 FeCO3 的纯度的方法。答案:调节溶液
pH。
9.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以氟碳铈矿(主要含 CeFCO3)为原料制备 CeO2 的一种工艺流
程如下:
已知:①CeO2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难溶于一般的酸或碱。
②F—能和很多金属离子形成较为稳定的配合物,如 Ce4+能与 F—结合成 CeF3+,Al3+也能与 F—结合成
AlF63-;它的这种性质有利于酸浸步骤,却不利于后续的沉淀步骤。
③Ce4+能被萃取剂 TBP 萃取,而 Ce3+不能。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前需将矿石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_____。
(2)氧化焙烧后 固体产物中含有 CeO2 和 CeF4 物质的量之比为 3: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传统工艺中用盐酸替代硫酸,其缺点为________________。
(3)TBP 是一种有机萃取剂,“萃取”时存在反应 CeF3++TBP CeTBP4++F-,氟洗液中添加 Al3+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反萃取”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反萃取后的水层溶液中c(Ce3+)=1mol/L,c(Al3+)=0.01mol/L,应先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___
<pH<_______ ,除去 Al3+后,再加入 NaOH 调节溶液的 pH 大于_____(保留一位小数),即可确保 Ce3
+已完全沉淀。(已知:常温下,当溶液中的某离子浓度小于 1.0×10-5mol·L-1 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
全。Ksp[Al(OH)3]=1.0×10-32,Ksp[Ce(OH)3]=1.0×10-21)。
(6)CeO2 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关键成分,在尾气消除过程中发生着 CeO2 与 CeO2(1-x) (0≤x≤0.25)
的
的相互转化。写出 CeO2 消除 CO 尾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7)CeO2(1-x)中的 Ce 为+3、+4 价,测定 x 的值可判断它们的比例。现取 CeO2(1-x)固体 0.8280 g,加入足
量硫酸和 0.0110 molFeSO4·7H2O 充分溶解,使 Ce4+全部被还原成 Ce3+,再用 0.1000 mol·L-1 的酸性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20.00 mL 标准溶液。(已知氧化性:Ce4+>KMnO4)
①x 的值为_____。
②若加入的 FeSO4·7H2O 部分变质,会导致测定的 x 值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 (1).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3CeO2 + CeF4+12H+=4CeF3+ + 6H2O (3). 会
生成 Cl2,污染环境。 (4). Al3+能与 F—结合成 AlF63- ,使萃取平衡正向移动 (5). 2CeTBP4++H2O2
2Ce3++O2↑+ 2H+ +TBP (6). 4 (7). 7 (8). 8.7 (9). CeO2 + 2xCO=CeO2(1-x) + 2xCO2 (10).
0.2 (11). 偏低
【解析】
【分析】
氟碳铈矿(主要含 CeFCO3),“氧化焙烧”的目的是将+3 价铈氧化成+4 价,Ce4+能与 F-结合成 CeF3+,有
利于酸浸,加稀硫酸,与 SO42-结合成[CeSO4]2+,加萃取剂,氟洗液,硫酸体系中 Ce4+能被萃取剂 TBP 萃
取,而 Ce3+不能,“反萃取”,加H2O2,又将 Ce4+还原为 Ce3+,发生反应 2Ce4++H2O2=2Ce3++O2↑+2H+,加
入碱后 Ce3+转化为沉淀,加 NaClO,氧化 Ce3+为 Ce4+,得到产品。
【详解】(1)“氧化焙烧”前需将矿石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增大固体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提高原料利用率,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加硫酸“酸浸”时,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eO2 + CeF4+12H+=4CeF3+ + 6H2O,若盐酸替代
硫酸,会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应为氯气,污染环境,故答案为:3CeO2 + CeF4+12H+=4CeF3+ + 6H2O;会生
成 Cl2,污染环境。
(3)由已知信息可知,Al3+能与 F—结合成 AlF63-,“萃取”时,发生反应 CeF3++TBP CeTBP4++F-,
加入 Al3+与 F-结合,c(F-)减小,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萃取,故答案为:Al3+能与 F—结合成
AlF63- ,使萃取平衡正向移动。
(4)反萃取”加 H2O2 的作用是将 Ce4+离子重新还原为 Ce3+,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CeTBP4++H2O2
2Ce3++O2↑+ 2H+ +TBP,H2O2 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故答案为:2CeTBP4++H2O2 2Ce3++O2↑+ 2H+
+TBP。
(5)已知:c(Al3+)= 0.01mol/L,Ksp[Al(OH)3]=c(Al3+)·c3(OH-)=1.0×10-32,c(OH-)=1.0×10-10,
c(H+)=1.0×10-4,pH=4;c(Ce3+)=1mol/L,Ksp[Ce(OH)3]=c(Ce3+)·c3(OH-)=1.0×10-21,c(OH-)=1.0×10
-7,c(H+)=1.0×10-7,pH=7;所以应先加入 NaOH 溶液调节溶液的 4<pH<7,除去 Al3+;c(Ce3+)=1.0×10
-5mol·L-1,Ksp[Ce(OH)3]=c(Ce3+)·c3(OH-)=1.0×10-21,c3(OH-)=1.0×10-16,c3(H+)=1.0×10-26,pH
,所以再加 NaOH 调节溶液的 pH 大于 8.7,Ce3+已完全沉淀,故答案为:4;7;8.7。
(6)CeO2 与 CO 反应生成 CeO2(1-x)与 C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eO2 + 2xCO=CeO2(1-x) + 2xCO2,故
答案为:CeO2 + 2xCO=CeO2(1-x) + 2xCO2。
(7)用 0.1000 mol·L-1 的酸性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20.00 mL 标准溶液,主要是氧化
溶液中剩余的 Fe2+,根据 MnO4-+5Fe2++8H+=Mn2++5Fe3++4H2O,剩余 Fe2+的物质的量为 0.1000 mol·L-
1×0.02L×5=0.01mol,则还原 Ce4+消耗的 Fe2+的物质的量为 0.01100mol-0.01mol=0.001mol,根据
Ce4++Fe2+=Fe3++Ce3+,则 Ce4+的物质的量为 0.001mol。
①0.8280 g CeO2(1-x) 的物质的量为 ,设 Ce3+为 amol,则
,再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之和为零,
得出 CeO2(1-x)中 Ce 元素的化合价为+4(1-x),则
将 代入
中,得出 x=0.2,故答案为:0.2。
②加入的 FeSO4·7H2O 部分变质,属于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小,所以Ce4+的物质
的量偏多,会导致测定的 x 值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10.以 NOx 为主要成分的雾霾的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I.汽车尾气中的 NO(g)和 CO(g)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的 N2 和 CO2:
(1)已知:①N2(g)+O2(g) 2NO(g) △H1= +180.5 kJ·mol-1 ②CO 的燃烧热△H2 = - 283.0
kJ·mol-l,则反应③ 2NO(g)+2CO(g) N2(g)+2CO2(g) △H3 =_______。
(2)某研究小组在三个容积为 5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0.4mol NO 和 0.4 mol CO,发生反应③
。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体系各自保持温度不变),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温度:T1_____T2(填“<”“=”或“>”)。
8.7≈
0.8280 mol172 32x−
0.8280 0.656 0.032xmol 0.001mol amol a mol172 32x 172 32x
+= + =− −,
( ) ( ) ( )0.8280 mol 4 1 x 4 0.001mol 3 amol172 32x
× + − = + × + + × − , 0.656 0.032xa mol172 32x
+= −
( ) ( ) ( )0.8280 mol 4 1 x 4 0.001mol 3 amol172 32x
× + − = + × + + × −
②CO 的平衡转化率:Ⅰ_____Ⅱ_____Ⅲ(填“<”“=”或“>”)。
③反应速率:a 点的 v 逆_____b 点的 v 正 (填“<”“=”或“>”)。
④T2 时的平衡常数 Kc=_____。
(3)将 NO 和 CO 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cat1、cat2)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的脱氮率
(脱氮率即 NO 的转化率)如图所示。M 点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 说明
理由_________。
Ⅱ.N2O 是一种强温室气体,且易形成颗粒性污染物,研究 N2O 的分解反应 2N2O=2N2+O2 对环境保护有重
要意义。
(4)碘蒸气存在能大幅度提高 N2O 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 I2(g) 2I(g)快速平衡,平衡常数为 K
第二步 I(g)+N2O(g)→N2(g)+IO(g) v = k1·c(N2O)·c(I) 慢反应
第三步 IO(g)+N2O(g)→N2(g)+O2(g)+1/2I2(g)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实验表明,含碘时 N2O 分解速率方程
v=k·c(N2O)·[c(I2)]0.5(k 为速率常数)。
① k =_____(用含 K 和 k1 的代数式表示)。
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IO 为反应的中间产物
b.碘蒸气的浓度大小不会影响 N2O 的分解速率
c.第二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d.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影响△H
(5)通过 N2O 传感器可监测环境中 N2O 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NiO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②N2O 浓度越高,则电压表读数越_____。(填“高”或“低”)
【答案】 (1). -746.5 kJ/mol (2). > (3). < (4). = (5). > (6). 17150 (7). 不是
(8).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曲线 cat2 可知,M 点对应温度的平衡脱氮率应该更高 (9). k1 K1/2 (10).
ac (11). N2O - 6e- + 3O2-=2NO2 (12). 高
【解析】
【详解】∣.(1)已知①N2(g)+O2(g) 2NO(g) △H1= +180.5 kJ·mol-1;②CO+1/2O2=CO2 △H2
= - 283.0 kJ·mol-l;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可得③,其△H3 = -746.5 kJ/mol,故答案为:-746.5
kJ/mol。
(2)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先达到平衡,由图可知,温度为 T1 时先拐,先达到平衡,所以 T1>T2,
故答案为:>。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已知 T1>T2,所以 CO
的平衡转化率为:Ⅰ<Ⅱ=Ⅲ,故答案为:<;=。
③a、b 点是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由图像分析可知,a 点加入了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所以
反应速率 a 点大于 b 点,a 点的 v 逆大于 b 点的 v 正,故答案为:>。
④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关系可得, ,设平衡时,生成的氮气为
xmol,则根据三段式:
则 ,故答案为:
17150。
(3)图象分析可知 M 点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温度较低时,催化剂的活性偏低;不是平衡脱氮率,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曲线 cat2 可知,M 点对应温度的平衡脱氮率应该更高,故答案为:不是;该
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曲线 cat2 可知,M 点对应温度的平衡脱氮率应该更高。
Ⅱ.(4)①根据 ,v=k·c(N2O)·[c(I2)]0.5,则
p n 320 0.8 n 0.625molp n 250 n
= = =始 始
平
平 平 平
, ,
2 22NO + 2CO N + 2CO
( ) 0.4 0.4 0 0
( ) 2 2 2
( ) 0.4 2 0.4 2 2
mol
mol x x x x
mol x x x x− −
起始量
转化量
平衡量
2
C
2 2
0.35mol 0.175( )5L 5L0.4 2x 0.4 2x x 2x 0.625 x 0.175 K 171500.05mol 0.05mol( ) ( )5L 5L
×
− + − + + = = = =
×
, ,
( )
( )2
2
I
I
c
K c
=,故答案为: ;
②a.IO 是第二步反应的生成物,第三步反应的反应物,所以 IO 为反应的中间产物,a 正确;
b.含碘时 N2O 分解速率方程 v=k·c(N2O)·[c(I2)]0.5,碘蒸气的浓度大小会影响N2O 的分解速率,b 错误;
c.反应的快慢取决于慢反应,所以第二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c 正确;
d.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H,d 错误;故答案为:ac。
(5)①NiO 电极上 N2O 反应生成 NO2,N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升高为+4 价,发生氧化反应,NiO 电极是
负极,其电极反应为:N2O - 6e- + 3O2-=2NO2,Pt 电极上 O2 反应生成 O2-,O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降低为-2
价,发生还原反应,Pt 电极是正极,其电极反应为:O2 + 4e- =2O2-,故答案为:N2O - 6e- + 3O2-=
2NO2。
②根据 U=IR,N2O 浓度越高,N2O 越失去电子生成 NO2,转移电子越多,电流越大,电压越大,电压表读
数越高,故答案为:高。
11.储氢材料是一类能可逆地吸收和释放氢气的材料。LaNi5 合金、NaBH4、H3B-NH3、Mg2NiH4 等都是潜在
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 N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有___________个未成对的电子;
(2)NaBH4 中 H 为-1 价,Na、B、H 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BH4-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________,其中 B 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
(3)B2H6 和 NH3 化合可以生成 H3B-NH3,H3B-NH3 加热时发生反应:H3B-NH3=BN+3H2,缓慢释放出
H2。BN 有类似于石墨的结构,B2H6、NH3 和 BN 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 原因是___。
(4)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Mg2NiH4 立方晶胞的面心和顶点均被 Ni 原子占据,所有 Mg 原子的 Ni 配位
数都相等。则 Mg 原子填入由 Ni 原子形成的_____空隙中(填“四面体”或“八面体”),其空隙占有百分率
为_____。
(5)已知 Mg2NiH4 晶体的晶胞参数为 646.5 pm,液氢的密度为 0.0708 g·cm-3。若以材料中氢的密度与
液态氢密度之比定义储氢材料的储氢能力,则 Mg2NiH4 的储氢能力是液氢的___倍(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84s2 (2). 2 (3). H、B、Na (4). 正四面体 (5). sp3 (6).
BN、NH3、B2H6 (7). BN 属于混合型晶体 ,熔沸点较高;NH3 和 B2H6 属于分子晶体, NH3 分子间有氢
键 , 而 B2H6 分 子 没 有 , 所 以 NH3 的 沸 点 高 于 B2H6 (8). 四 面 体 (9). 100% (10).
的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1 1N O I I 1
1 1 1 1
2 2 2 2
N O I N O I I
k c c k c kvk
c c c c c K
= = = =
1
1
2
k
K【解析】
【详解】(1)Ni 原子核外有 28 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84s2,d 能级上有 8 个电,d
能级有 5 个轨道,所以有 2 个未成对的电子,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2。
(2)NaBH4 中 H 为-1 价,Na 为+1 价,Na、B、H 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H>B>Na,BH4-的中心原子
价电子对数为 4,无孤对电子,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B 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3,故答案为:H、B、Na;正
四面体;sp3。
(3)NH3 和 B2H6 属于分子晶体, NH3 分子间有氢键,而 B2H6 分子间没有氢键,所以 NH3 的沸点高于 B2H6,
BN 有类似于石墨的结构,石墨是混合晶体,BN 属于混合型晶体 ,熔沸点较高,故答案为:BN、NH3、
B2H6;BN 属于混合型晶体 ,熔沸点较高;NH3 和 B2H6 属于分子晶体, NH3 分子间有氢键,而 B2H6 分子
没有,所以 NH3 的沸点高于 B2H6。
(4)由 ,可知,Ni 原子个数为 4,所有 Mg 原子的 Ni 配位数相等,Mg
原子数目为 8,则 Mg 原子填入由 Ni 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其,空隙占有百分率为 100%,故答案为:四
面体;100%。
(5)储氢能力=晶体密度×氢的质量分数/液氢密度=
,故答案为:
。
【点睛】四面体空隙:由四个球体围成的空隙,球体中心线围成四面体;八面体空隙:由六个球围成的空
隙,球体中心线围成八面体形; 。
12.中国政府网于 2020 年 2 月 17 日发布了关于磷酸氯喹对感染新冠状病毒患者疗效的说明。查阅“磷酸
氯喹”合成的相关文献,得到磷酸氯喹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
10 3 23
16 1
(6.465 10 ) 6.02 10
0.0708
−
×
× × ×
3
23 10 323 10 3
A
NM 4 111g / mol 4 16 1/ 0.0708g cm 6.02 10 (646.5 10 )N V 6.02 10 (646.5 10 ) 111
0.0708
−
−−
× ×= × = × × ×× × ×
23 10 3
16 1
6.02 10 (646.5 10 )
0.0708
−
×
× × ×已知:①氯原子为苯环的邻对位定位基,它会使第二个取代基主要进入它的邻对位;硝基为苯环的间位定
位基,它会使第二个取代基主要进入它的间位。
②E 为汽车防冻液的主要成分。
③
(1)写出 B 的名称_____,B→C 的反应试剂_____。
(2)C→D 的反应类型为_____,M→N 的反应类型为_____。
(3)写出 H 生成 I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1mol J 与氢氧化钠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_mol NaOH,L 与足量 H2 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中手性碳原子
的数目为_____(手性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基团都不同)。
(5)H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_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
积比为 1:1:2:6 的结构简式为_____。
①只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1mol 该物质与足量的 Na 反应生成 0.5mol H2
(6)已知: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及信息,设计由硝基苯和 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_____ (无机试剂任选)
【 答 案 】 (1). 硝 基 苯 (2). FeCl3 、 Cl2 (3). 还 原 反 应 (4). 取 代 反 应 (5).
(6). 4 (7). 5
(8). 12 (9). (10).
2 51)C H ONa
3 2 5 3 2 2 5 2 52)H2CH COOC H CH COCH COOC HH C OH+→ +【解析】
【分析】
A 为 C6H6,结合化合物 C 的结构可知,A 为苯,其结构简式为: ,A 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其结构简式为: ,B 与 Cl2 在 FeCl3 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C 与 Fe、HCl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D;由于 F 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然后酸化得到分子式为
C2H2O4 的 G,说明 F 中含有醛基,G 含有 2 个羧基,则 G 为乙二酸,逆推 F 为乙二醛,E 为汽车防冻液的
主要成分,则 E 为乙二醇,乙二酸与 2 个分子的乙醇在酸性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
C6H10O4 的 H,H 的结构简式为 C2H5OOC-COOC2H5,H 与 CH3COOC2H5 在Ⅲ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I:
C2H5OOCCOCH2COOC2H5 和 C2H5OH,I 与 D 反应生成 J 和水,J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K,K 发生酯的水
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 L,L 发生脱酸反应生成 M,M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N。
【详解】(1)A 为苯,A 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B,B 为硝基苯,B 与 Cl2 在 FeCl3
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故答案为:硝基苯;FeCl3、Cl2。
(2)C 中的硝基被 Fe、HCl 还原生成氨基,其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M 中的羟基在一定条件下被 Cl 原子
取代生成 N,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还原反应;取代反应。
(3)根据反应 可知,H 与
CH3COOC2H5 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I,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4)由 J 的结构简式可知,在 J 中含有 1 个氯原子连接在苯环上,水解产生 HCl 和酚羟基,J 中还含 2 个
酯基,酯基水解产生 2 个分子的乙醇和 2 个羧基,HCl、酚羟基、羧基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 1molJ 与最
多消耗 4molNaOH;手性碳原子是连接的四个基团都不相同,L 与足量 H2 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为:
2 51)C H ONa
3 2 5 3 2 2 5 2 52)H2CH COOC H CH COCH COOC HH C OH+→ +,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 5,故答案为:4;5。
(5)H 的分子式为:C6H10O4,①只有两种含氧官能团,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羟基,③1mol 该物质与足
量的 Na 反应生成 0.5mol H2,结合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说明只含有 1 个羧基,另一种为甲酸形成的酯
基,为 HCOO-,则可能结构采用定一移二法,固定酯基,移动羧基的位置,碳链结构 HCOO-C-C-C-C 的
羧基有 4 中结构,碳链结构为 有 4 种,碳链结构为 的有 3 种,碳链结
构为 的 1 种,因此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 12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
1:1:2:6 的结构简式为 、 ,故答案为:12; 、
。
(6)由硝基苯和 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为:
,故答案为:
。
【点睛】同分异构体主要掌握前三种: ①碳链异构:熟记 C1-C6 的碳链异构:CH4、C2H6、C3H8 无异构体;
C4H10 有 2 种、C5H12 有 3 种、C6H14 有 5 种,书写方法:减碳法;②位置异构:烯炔的异构、苯同系物的异
构、烃的一元取代的异构(等效氢法、烃基转化法、有序法即定一移一、换元法、)、酯的异构(拆分法、
插入法、);③官能团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