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周考语文试题(4.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周考语文试题(4.11)

ID:426598

大小:230.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周考(四) 考试时间:4.10 20:15—21:45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笔墨不仅是技法,而且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国传统的精神。明代的雕刻与西安的霍去病的雕刻 相比则又差了。汉代艺术造型古朴、大气、雄厚、不做作,很自然,墨色、朱砂等颜色也很庄重, 审美眼界很开阔。越往后,随着商业的发展,人的功利心越来越强,使审美的眼光和格调不断向低处 走。看清代的艺术品会觉得越来越小气,你们看清东陵的雕刻与明代相比就差远了。中国艺术的传 统绝对不止是 元明清以来的传统,在这之前的汉、魏、六朝,以及这之前的先秦,先秦之前的青铜 时代、石器时代,艺术都非常的纯朴沉厚。那时候,人是把艺术与生存放在了一起,艺术上功利色 彩不多,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人类最初的审美追求就是“天地恢宏,宇宙无限”,体现了这么一种 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博大深厚是传统艺术最本质的精神特征。由于博大深厚才产生出了天 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艺术的基本观念。由于这种天人合一观把天地万物作为有生命的 景致,到宋人提出“格物穷理”,由“格物穷理”到“物我两忘”,把人完全带入到了大自然中。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背景支撑下的艺术现象,两种哲学背景,两种美学背景。欧洲的绘 画非常好,它是一个高峰,中国绘画也是一个高峰,但是这两个高峰只能远远的看着,要想融合起 来非常困难。如果要融合,双方都要从山上走下来,走到山谷才能见面,山谷又是浅层次的东西。 这个谷底现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面临的普遍现象。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一个汉字 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首诗。中国的汉字和艺术结下了最早的关系,中国汉字的象形是中国艺术最 早的发端。西方则没有方块字的概念,它是由拼音组成的,因而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汉字 本身有很多微妙的意义,这种微妙的意义构成了汉字最本质的东西。汉字组成了诗,但是中国的诗是 很难翻译成英文的,比如“关关雎鸠”怎么翻?《诗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这也是艺术的不可解 读性的一个方面,所以阐释学是二十一世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十世纪在认识论上有一个大误区,就是以经济状况推断文化状况,以经济价值观判断文化价 值观。因此欧美文化中心论就成为外国人看待文化的参照系。老外常常用唐人街的标准来推断中国 文化,以为中国到处都是敬财神、拜关公的烟火,到处都是崇金尚银的饰物,到处都是行画,对中 国的认识非常肤浅。 现在我们有些人价值判断体系西方化了,把欧洲的文化判断标准搬到中国来。 这肯定是不行的,于中西文化交流毫无益处。中国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独立于欧美文化体系之外的又一个体系。中国的文化观、哲学观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形成中国艺术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 一整套创作的规律,中国画形成了从哲学到技法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本身有自己的发展 规律,其发展的动力就是传统文化的精神。 我们不能推翻和再造,但是我们可以推动它、发展它, 用我们新的知识不断地将其补充和完善。我今天没有讲技法,但是希望大家能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看 待技法,认识多了自然会解决技法的问题,认识论决定方 法论。眼高手才能高,眼高手低是讲不通 的,眼低了手不可能高。 (摘自程大利《笔墨精神与中国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秦之前的艺术纯朴沉厚,与生存结合一起,它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没有功利色彩,体现为 “天地恢宏,宇宙无限”的艺术追求。 B.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种艺术现象,是两种哲学背景和美学背景支撑的高峰,它们互相独立,只 能远远的看着,难以融合起来。 C.中国的方块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它是中国艺术最早的发端,可以独字成 诗, 这也正是汉字最本质的东西。 D.中国文化独立于欧美文化体系之外,中国画形成了从哲学到技法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只能不断 补充和完善,不能推翻和再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第一段将明代雕刻与汉代雕刻作对比,论证了审美眼光和格调随着商业发展和功利心的加强不 断走低的观点。 B. 第二段运用“高峰”“山谷”“谷底”等比喻,意在说明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理解东西方的艺术, 站在低处只能作浅层次的交流。 C. 第二段段末举“《诗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的例子,旨在说明汉字有微妙的意义和艺术的不 可解读性,进而说明阐释学的重要。 D. 第三段先批评价值判断体系西方化的错误,再阐释对待中国文化应有的态度,最后交代本次演 讲只讲认识论而未讲方法论的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中国艺术以天人合一宇宙观为基本观念,人们把艺术与生存放在了一起,视天地万物为有生命 的景致,这种观点突出了美的需要。 B、东西方文化只能在浅层次上交流,因为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西方没有方块字的 概念,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C、在经济建设领域,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某些手段,但是不能用经济状况来推断文化状况,也不能 以经济价值观来判断文化价值观。 D、 认识论决定方法论,中国的文化观、哲学观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看待技法, 认识多了自然会解决技法的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 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 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 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 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 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 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 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 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 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据悉,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 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 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 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 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 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叶雨婷《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 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 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收十项全能选 手,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 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 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 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 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 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 5G 等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突 破,主要就是靠华为的“700 多位数学家,800 多位物理学家以及 120 位化学家”。近年,华为从 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为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日前, 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数学科学研究的专门文件,目的也在此。此次强基计划 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 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 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 融。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 通培养,而不仅仅是招生。 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 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鼓励 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吸纳这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 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也正是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 校,这和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然有大幅缩减。但作为一项重大改革 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选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三: 1 月 15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 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 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为清晰,导向更为明确。 其政策要点有三:一是从 2020 年起,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彻底终结。二是业已探索多年 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得以保留,但在细节流程上做了重大调整。三是该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 国家“双一流计划”中的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进使然。大 学怎么招生,说到底还是指挥棒,小学、初高中的教育改革结果,还是要落实在高招中。上游搞素 质教育,就要减少耗费在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中游的高中阶段,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 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为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情况画像。那么,在下游 的大学招生 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显然是有必要的。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是十余年来在大学招生改革探索的两条路径。应当承认,两个探索 方向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像文件所说的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 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这 些偏向需要纠正。 如何泼掉洗澡水的同时保住孩子?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 得低于 85%。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择权的比 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再平衡”。 取消“自主招生”,不是“倒退”,在以空间换时间、循序渐进地协同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 发展,在素质教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再以招录政策改革的组合拳反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梗 阻。 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 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 革成果。 (摘编自“澎湃新闻”,《强基计划: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成果》)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 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B.“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首先在“一流 大学”建 设高校开展试点。 C.材料二在材料一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 完全不同。D.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分析角度与材 料二非常相似。 5.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 培养模式 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 了新高考 的改革方向。” C.“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 模式。” D.“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查的笔试、 面试, 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来源:Z.Com] 6.“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庙里的男人 林扶宵 清朝年间,江南杨桥县爆发了瘟疫,县令见疫情严重,便请南塘县名医杨福亭前来救急。 杨福亭带着徒弟阿世来到杨桥县,见过县令后,便去浮螺山采药。两人从山腰一直采到山顶, 药材足足装了一箩筐。此时,两人觉得有些累,见山顶建有一座庙,便进去休息。 刚进大门,只见院子里烧着一堆火,两人正纳闷,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男子抱着一捆干柴,从 屋里走了出来。那男子的注意力全在那堆火上,根本没发现杨福亭师徒二人。然而杨福亭的神色却 变了,一种恐惧与惊慌从他的眼睛里流露出来。阿世刚想问他怎么回事,杨福亭便拉着阿世,匆匆 走了出去。 阿世从没见过师父有如此狼狈的神色,就算面临传染性极强的瘟疫,师父都是那样从容不迫, 怎么见了庙里的这个男人,却害怕成这样?因此一到外面,阿世便好奇地问道:“师父,你这是怎 么了?是不是认识那个男人?” 杨福亭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我不认识,你不要多嘴。我们采药的任务已经完成,赶紧下山 去吧。”就这样,阿世稀里糊涂地被师父拉下了山,然而那庙里的男人,还有师父反常的举止,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几天后,他们采来的药材眼看就要用完,而杨福亭因为诊务缠身,又走不开,阿世便自告奋勇 地提出由他去采药。杨福亭点点头,又叮嘱道:“你去也行,不过快去快回,不要耽搁。” 阿世重新来到了浮螺山,不过他没心思采药,因为他想先到山顶的那座庙里去看看。 还没走到庙中,一股香味便已扑鼻而来。进去一看,原来是庙里的那个男人在烤野兔。阿世也 没理他,自顾自地往里走,先在庙中供奉的神像前磕了几个头,接着便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不时看着那男人的动静。 男人转头看看阿世,突然问道:“你是大夫?”阿世浑身一激灵,回道:“你怎么知道的?” 男人笑了笑说:“不是大夫,背着药筐干吗?”阿世不服气地说:“也有可能是采药夫啊。” 男人笑道:“采药夫可没你这么细皮嫩肉的。” 阿世被他说得哑口无言,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是干吗的?怎么一直在这庙里住着?” 男人苦笑道:“我从外地来,想去南塘县。因为翻过浮螺山后,从杨桥县进入南塘县,是最近 的道路,便跋山涉水来到这里。之所以在这里住下嘛,是因为我身上一文钱也没了,只好先在浮螺 山采几天药,等卖药赚了钱,再继续赶路。” 阿世点点头,劝道:“那你可要小心点,杨桥县正闹瘟疫呢。” 一听到“瘟疫”两个字,男人的脸上突然显出兴奋的神采,也没兴趣烤兔子了,他径直来到阿 世的身边,神秘地往四处看看,确定没人之后,这才重新问阿世:“你真的是大夫吗?” 阿世有些生气道:“这有什么可怀疑的?我之所以来杨桥县,就是为了消灭这场瘟疫的。” 男人一拍大腿道:“太好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听着,我现在有一条 发财的好门路,你走不走?”阿世坦白道:“谁不想发财?到底是什么门路,你说来听听?” 男人小声地说,他想跟阿世合作,让阿世利用大夫的身份,在治疗瘟疫的药中做手脚,使得瘟 疫无法在短时间内被消灭。而他呢,因为认识某位道教宗师,所以可以从宗师那里弄到一批符咒。 等到符咒一到手,他就去杨桥县附近的各府县兜售。他相信,到时那些府县一定陷入了瘟疫蔓延的 恐慌之中,那么,号称有驱邪消灾作用的道家符咒,定能卖出高价,绝对可以狠狠发一笔横财。而 阿世要做的,无非是不要过早使用有疗效的方子罢了。最后所得的钱财,两人一概平分。 男人说完了他的计划,得意地看着阿世,问阿世意下如何。阿世气得脸都红了,当场表示自己 做不出这种卑鄙无耻的事来,并警告对方,小心天打雷劈。说完,他起身想走,不料却被男人叫住 了。 男人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嬉皮笑脸地说:“你装什么清高?这年头谁不爱钱?我 问你,你可听说过南塘县的名医杨福亭啊?”阿世心中一惊,不知男人提到师父作甚,便含糊道:“杨福亭的大名自然听过,怎么了?” 男人冷笑道:“五年前,寿湖县大疫,我与杨福亭联手,就赚了个盆满钵满。要不是我这几年 染上赌瘾,我还是富人一个。不瞒你说,我此去南塘县,就是为了找杨福亭要点钱来花花。如果你 愿意与我合作,我也不用跑去南塘县了。怎么样,心动了吗?连杨福亭这样的名医都不拒绝这种赚 钱的捷径,你一个小大夫还装什么?” 阿世彻底震惊了,也终于知道师父为什么害怕见庙里的这个男人了,原来是有把柄落在他的手 里。 男人見阿世迟迟不动弹,便催促道:“怎么样,考虑清楚了吗?” 阿世不屑地白了他一眼道:“你还是去找杨福亭要钱吧,他就在杨桥县。我就不奉陪了。”说完, 阿世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刚一出门,却迎头撞见了杨福亭。阿世也不打招呼,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径自往前走,直到杨福亭喊了声“站住”,他才停下脚步。 杨福亭淡淡地问:“你知道‘非人不传’是什么意思吗?” 阿世没好气地答道:“如果一个人品行不良,那么,就不要把技艺传给他。” 杨福亭微笑着说:“过去三年中,我只教了你一些简单的药学知识。但从今天起,我打算教你 真正的医术。过来,先见过你的师叔。” 阿世惊讶地转过头,只见庙里的那个男人正笑嘻嘻地看着他。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9 年 11 期)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小说首段写杨桥县县令请南塘县名医杨福亭出山帮忙消灭瘟疫,这不只是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同时也侧面烘托了杨福亭高超的医术,对人物形象的勾勒极为简练精当。 B. 杨福亭看见庙里的男人之后一系列反常的神态举止引起了阿世的好奇心,接着作者却迟迟不揭示 原因,这种引而不发的写法能成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C. 庙里的男人动员阿世在药里做手脚,先是晓之以“利”,遭严词拒绝后,又动之以“例”用杨福 庭举例来诱惑他。在这里作者以对话的形式推动情节向前发展,颇为引人入胜。 D. 小说在最后写到“庙里的男人正笑嘻嘻地看着他”就戛然而止了,阿世是不是后来又改变心意答 应了他在药里做手脚,我们不知道,这是一种开放式的结尾。 8.这篇小说悬念迭生,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设置悬念? 9.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是谁?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 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 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 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 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 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 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 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 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 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 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 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 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 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 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 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 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 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 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B.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 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C.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 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D.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 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于政治经济的治理,所以庙号被尊为“文”。 B. 匈奴,汉朝时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强大威胁。 C. 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不容奸诈的守则。 D. 持节,节即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冯唐回答文帝疑问,直言冒犯龙颜。文帝向他询问李齐的情况,他认为李齐不如廉颇和李牧,直 言文帝即使得到像廉李一样的大将,也不能重用,文帝大怒。 B. 冯唐谈论将帅,借古制劝谏君王。他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国内大事由帝王 决断,因功封爵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上奏,朝廷不从中干预。 C. 冯唐性格耿直,论魏尚出于公义。魏尚厚待军吏,威慑东胡,因报功有误被削去爵位;他直言文 帝法律严苛,赏轻罚重,文帝采纳了他的劝谏,赦免魏尚。 D. 冯唐被推举为官,却年事已高。汉景帝即位,任命他为楚国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 征诏贤良之士,大家举荐他,但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l)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5 分) (2)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5 分)[来源:Z.Com]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 诗,完成 14~15 题。 石鼻城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石鼻城即宝鸡东北 30 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滑滑的流水。 15.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暗示作者忍受委屈和指责,接着以“ , ”两 句表现诗人要以前贤为榜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 的句子是“ , ?”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描写“醉翁”醉在其中的情景的两 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在 、刀耕火种的年代,野生动物的确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不少的动物也在漫长的驯 化过程中成为家畜。但自从进入农耕文明,尤其是现代,大部分人已经不吃野味,更不会千方百计 花大钱去买野味。支持吃野味的人中,卖家的心态很容易 ,无非是“利字头上一把刀”, 但买家为什么就是视生命于尘芥,“吃”心不改呢?说好吃肯定是牵强的。我们的先祖把能够驯化的 物种进行 、培育,势必是依照口味进行的选择和淘汰,没道理把难吃的养起来、好吃的放 生。至于营养价值,更是没有数据支撑,尤其是野生动物身上有多种寄生虫,长期吃下去,就算吃 不出大病,用它养生肯定是无稽之谈。但为什么要吃呢?基本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缺,二是玄。 吃野味,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稀缺。如果穿山甲、猕猴窜得满街都是,在很多小区泛滥成灾,要靠 爱心人士救助“流浪穿山甲”、“流浪猕猴”,猪和羊生活在深山老林,恐怕吃猪和羊也会成为“时 尚”。另一种原因就更显得荒谬,纯粹是因为“玄”。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 强调看重“天 然”,在传播的过程中甚至异化为一种“玄学”。典型代表就是“药引子”,“童子尿”都是最简单易 得的,难度大者如《杨家将》中六郎昏迷,大师开出的药引子居然是太后鬓角的三根头发。小说毕 竟是小说,但现实中偏偏就有人信这个邪,相信虎骨去风湿,相信吃狼能壮胆,相信“以形补形”。 所以,基于这两种心态,吃野生动物变得却像-种仪式感,好味补身先不说,心理满足在他们心中就值这些钱。最后,我们还要再引用梁从诫先生的告诫:“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犹如一张大网,每个物 种都是网上的一道经纬,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使这个大网上出现孔洞,(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茹毛饮血 揣度 筛选 过于 B.筚路蓝缕 揣测 删选 过于 C.茹毛饮血 揣测 筛选 仅仅 D.筚路蓝缕 揣度 删选 仅仅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于是,根据这两种心态,吃野生动物变得更像一种仪式感,好味补身没人管,心理满足在他们心 中就值这些钱。 B.于是,根据这两种心态,吃野生动物变得却像一种仪式感,好味补身没人管,心理满足在他们心 中就值这些钱。 C.总之,基于这两种心态,吃野生动物变得更像一种仪式感,好味补身不敢说,心理满足在他们心 中就值这些钱。 D.总之,基于这两种心态,吃野生动物变得却像一种仪式感,好味补身不敢说,心理满足在他们心 中就值这些钱。 19.下列各句的引号和文中的“药引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无非是“利字头上一把刀”。 B.猪和羊生活在深山老林,恐怕吃猪和羊也会成为“时尚”。 C. 但买家为什么就是视生命于尘芥,“吃”心不改呢? D. 如果穿山甲、猕猴窜得满街都是,在很多小区泛滥成灾,要靠爱心人士救助“流浪穿山甲”、“流 浪猕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科学家发现飞蛾在夜间飞行时, ① 。飞蛾总是让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自己的眼睛里。 飞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飞行。这是飞蛾的“天文导航"系统。 ② ,错认为是月光,因此,它就利用这个假月光来辨别方向。火光距离飞蛾很近,飞蛾本 能地让自己与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于是只能绕着火光打转。由于它的两只眼睛离光源的远近不 同,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感受到的光线强,于是 ③ 。这样,它们总是绕着圈子,逐渐接 近火源,最后造成飞蛾扑火的现象发生。 21.请为下面的新闻事件写一段新闻简评。要求:语言简洁,观点鲜明,不超过 60 字。(5 分) 如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一些看似冷门、小众的技能不仅走进人们的视线,而且成为“香饽 饽”职业。譬如,曾经受到热议的“小龙虾学院”,应届毕业生 100%就业,平均月薪过万元。从被质疑,到“真香”。 而近日,南京邮电大学举办了“快递学院”的揭牌仪式,全国首座培养“快递人才”的专业学 院正式成立。据悉,快递学院由物流企业与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共同成立,这也是行业内第 一家校企合作的“快递学院”。此“快递学院”并不提供大学生课程,主要是针对快递员群体及快 递从业者的技能教育,其中涉及技能培训、行业通识、心理学等。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①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 ②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 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③最糟糕的贫困, 莫过于智力贫乏。 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⑤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 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 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2020 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周考(四)答案 2020.4.10 7、D。 开放式结局是没有真正的结局,结局走向可以多元,甚至可以由读者设想结局。这篇小说不 属于开放式结局,它虽戛然而止,但结局已定——阿世通过了考验成为杨福亭传人。 8、①凸显反常。描写杨福亭的反常言行,却迟迟不揭示原因,产生了悬念。 ② 描写神态。庙里的男人说话的神情渲染了神秘感,加强了悬念。 ③ 插叙故事。阿世准备离开时,庙里的男人又插叙与杨福亭的“纠葛”,把悬念推向高潮。 ④ 卒章突转。最后杨福亭揭示庙里的男人的真实身份,解开了悬念,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每条计2分,答满3点计满分 ) 9、示例一:我认为主人公是杨福 亭。① 情节发展上:小说主要讲述杨福亭设计考验徒弟医德的故 事。② 人物塑造上:他是小说的灵魂人物,作者借他向德艺双馨的医生表示敬意。③ 主题表达上: 小说藉杨福亭强调“非人不传”,凸显了“医德最重要”的主旨。 示例二:我认为主人公是阿世。①情节发展上:小说情节藉由他的视角铺开情节,他是线索人物。② 人物塑造上:他是小说着墨较多的人物,小说的结局是他通过了考验。③ 主题表达上:小说借他表 达了“医德最重要”这一主题。 (说明:答案开放,但实际主人公是杨福亭无疑,不能因此以为主人公的定义是随意的。) 10. B “军市之租皆自用”主谓宾结构完整,“居边”的主语为“李牧”,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 能断开,排除 A C;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翻译为“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决于外, 介词结构 后置,正确语序为“赏赐于外决”,根据语意,需从“飨士”之后断开,排除 D。 11. A A 项,“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于政治经济的治理,所以庙号被尊为‘文’” 错误。谥号被尊为‘文’。12. C C 项,“威慑东胡”错误。由原文“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可知,魏尚威慑的是匈 奴”。 13. (l)过了很久,(文帝)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不能私下告诉我吗?” 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详解】让,责备;间,私下里;鄙人,谦辞, 只第一人称“我”。 (2)赵王迁即位,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逃, 被秦人俘虏消灭。【详解】立,即位;乃,竟;是以,因此;北,失败;为秦所禽灭,被动句, “为……所……”表被动;禽,通“擒”,虏杀。 参考译文: 冯唐,他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孝行 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一次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问冯唐说:“老 人家怎么还在做郎官?家在哪里?”冯唐都如实作答。汉文帝说:“我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 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钜鹿城下作战的情形。现在我每次吃饭时,心里总会想 起钜鹿之战时的李齐。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他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 能。”汉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 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能知道他们的为人。”汉文 帝听完冯唐的述说,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 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 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 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在这时,匈奴人新近大举侵犯朝那,杀死北地都尉孙印。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终于又一次询问冯 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 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 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这不是虚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 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重 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派遣精选的兵车 一千三百辆,善于骑射的士兵 一万三千人,能够建树功勋的士兵十万人,因此能够在北面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在西 面抑制强秦,在南面抵御韩魏。在这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后来恰逢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卖 唱的女子。他一即位,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 溃散奔逃,被秦人俘虏消灭。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稿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 云中郡的边关要塞。匈奴曾经入侵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军。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 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 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 现,而法官却依法必究。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 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 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我确实愚蠢,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 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他担任云中郡郡守,而任命 冯唐作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 163),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 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14.B(“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感受。) 15.(6 分)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 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 顺境的信念。(答对一点得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16、(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苍颜白发,颓然 乎其间者 17.A 茹毛饮血,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茹,吃。 筚路蓝缕,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 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 揣度,推测忖度。 揣测,推想,估计,是对事物 的发展及结局的判断和猜想。 筛选,利用筛子进行选拣,现泛指通过淘汰的方式挑选。 过于, 表示程度或数量过分。 仅仅,形容数量少,或表示、强调限于某个范围。 18.C 此句是总结句,总结上文的分析,强调仪式感和心理满足。 19.D D 和文中“药引子”的引号是专有名词、特定称谓,A 是引用,B 是反语、讽刺,C 表示强 调。 附引号的作用: 1、表示引用。例句: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2、表示特定称谓。例句: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3、表示特殊含义。例句: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4、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例句: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 们的“文明”的面具。5、表突出强调。例句: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20、①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②飞行中的飞蛾看到火光,③它们不停地拐向光线更强的方向 21.示例: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细、专业。(扣住新的发展形势下社会分工的特点得 2 分) 技能教育 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贴社会和企业需求(扣住教育发展的理念变化得 2 分),以此不断调整办 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扣住教育形式及内容等方面的具体变化得 1 分)(简评,应对市场 做出的改变)。 22、【审题】 这个作文题在命题的形式结构和导向上,都与 2017 年全国卷 1 和卷 2作文题十分相似,属于多 重材料复合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 首先,理解所给的多则材料是关键。理解,一是关键概念内涵的理解,二是关键概念和材料之 间关系的理解。材料 1 讲“人穷志短”,“穷”意思是人的处境困厄,指处于困境或苦难中,也包 含物质上的贫困;“志短”是指志向、理想、抱负不远大,眼光短浅。“人穷志短”是讲“人穷” 与“志短”存在因果关系。材料 5 讲东西贫乏会影响认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 解释东西匮乏与决策 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对材料 1“人穷志短”因果关系的进一步解释。材料 3 讲最糟糕的贫 困是“智力贫乏”,这是谈贫困的内涵,也可用于解释“人穷志短”的原因。材料 1、3、5 都是围 绕“人穷”与“志短”的关系来讲,可看作一类。 高考作文: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中思维方法的运用 材料 2 讲要通过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立更生精神,来改变贫困的面貌。这种观点的成立隐含 着一个前提,即贫困产生的原因在于穷人缺少主动摆脱贫困的意识,没有自立更生精神,用两个字 概括,就是“志短”。贫困与“志短”的关系是志短是因,贫困是果,因为志短而人穷。这与材料 1 “人穷志短”的观点相矛盾。 高考作文: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中思维方法的运用 材料 4 讲“精准扶贫”,什么是“精准”?从“脱真贫”来分析,“精准”的一个含义是针对 真正贫困的人来服务,不能让人混水摸鱼占用扶贫资源,做到“脱真贫”,让真正的穷人脱贫;其 二是针对贫困的原因,进行切实有效的扶贫,而不是单纯的只是给钱、给物,做到“真脱贫”,真 正的脱贫,自己具备脱贫的能力,而不是一直靠外界的帮助。材料 2 和 4 都是谈怎么脱贫的问题。相对而言,材料 2 的措施比较具体一点,但到底如何帮助 贫困人群树立主体意识,还需要具体内容。材料 4 是给出了脱贫的大原则和大方向,内涵更丰富, 但不具体。材料 1、3、5 谈人穷与志短之间的关系,为如何脱贫提供了确立脱贫方案的依据。到底 如何脱贫,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析、理解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具体方案。 [来源:学,科,网] 综合 5 则材料,它们是在围绕贫困这个话题展开的,从贫困是什么、贫困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 决贫困问题三个方面来讲的,这三个方面互相关联,互相起作用。既体现了三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也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了多种写作的角度。 高考作文: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中思维方法的运用 【立 意】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我们发现材料提供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我们在写作中不可能面面俱 到,题目的要求也是“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因此,我们可以把复杂的 话题根据材料的侧重点不同,分解成几个小一点的讨论话题,作为我们写作的方向。 1.根据材料 1、材料 2 可以确立一个讨论话题…… 【参考立意】 优秀立意 1、扶贫先扶“智”; 2、扶贫先扶“志”; …… 【写作案例 1】 有人曾说:“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确实如此,智力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为什 么早年间中国的扶贫工作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没有对“扶智”引起足够重视。要 “扶智”就应该抓好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而不是一味的知识灌输, 不能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且,智力是多方面的,不是只有会解题才叫智力水平高。现在 社会对才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教育中,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多种智力,让他们 愿意学习,提高内趋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评析】 这段谈贫困首先是智力的贫乏…… 【写作案例 2】古话说:“人穷志短”,但我认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同国王并不因丢了王冠而 悲哀。真正脱贫,就要把“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人生要有理想,因为有了理想,我们才 能拥有奋斗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凝结成希望的萌芽,在汗水与泪水浇灌下,绽放成功之花。纵观古 今,君可见屈原仰天高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君可见王勃“宁移白首之心,不 坠青云之志”。[ 在当代中国,精神富裕尤其重要,如今这样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人们终日奔波, 钻营索取的更多是物质上的富有。王开岭先生在评价当代社会时曾说:“越来越多的人,像同一个 人,像别人的复制品;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人生的流水线肥皂。”人只有在精神领域 的不断探索、追求,才会拓宽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成就有个性的人生。因而我们要去追求自己的梦 想,倘若人人皆有志, 人人皆有梦,又何惧没有万千大路通罗马? 【评析】 作者认为“人穷”与“志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为什么没有联系…… 【总论】 对于这种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把握好三个步骤: 第一步,把握好每则材料中的关键概念,理解每一则材料所讲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理清几则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解释关系,还是因果关系,从而归纳出这几则材料 要讲的核心话题; 第三步,围绕核心话题,选择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或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选择论证的重点方 向。比如,可以重点分析穷与志的关系,通过分析二者关系,表达如何扶贫的观点,也可以重点讲 如何精准扶贫。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