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0届高三历史4月素质检测试卷(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0届高三历史4月素质检测试卷(Word版带答案)

ID:426686

大小:1.43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0 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 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狼毒草是一种在西藏分布极为广泛的毒性较大的草本植物,以其根为原料制作的狼毒纸 是西藏地区印刷高品质经书的首选用纸。狼毒纸是随文成公主入藏的造纸工匠经过 9 年探索 实践,对以竹子、稻草和破渔网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改良而成,一般要经过采料、泡洗、锤捣 等 11 道工序,每道工序均手工完成,其制作技艺(藏族造纸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 1~3 题。 24.孟子认为,没有“恒产”的人就没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等犯了罪, 再施加刑法去处置他,这是对人民的坑害,“仁人在位”哪能这样治理国家呢?这体现了孟子 A.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 B.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 C.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D.礼法并施的治国方略 25.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行义闻于乡里”就是在 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 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B.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C.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 D.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26.唐代中后期,节度观察使成为道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并拥有司法权。到五代时期,节度判 官和观察判官并称为“两使判宫”,代表节度观察使具体承担了对州县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 改变了唐初州县案件直接上报朝廷、由刑部进行审复的司法程序。这种变化 A.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B.扭转了武夫乱政的割据局势 C.适应国家法制化运作的需要 D.促进了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 27.明中叶以来,商人经商的原始资本,有的是在宗族内集聚的,有的是借贷于族人的;在人员的组合上,有的经商者完全使用族人作为助手或伙计。这主要是为了 A.应对激烈复杂的商业竞争 B.提高家族在社会中的声望 C.强化家族内部的宗法体制 D.规避国家“重农抑商”政策 28.以下是不同人物对魏源《海国图志》的评价。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历史事实的评价具有多元性与系统性 B.学术价值是评价历史著作的唯一尺度 C.时代与眼界影响了对历史著作的评价 D.对历史著作的评价受政治因素的左右 29.下图为 1907 年《日新画报》上刊登的《不开通》漫画。此画实质上反映了清末 A.清朝政府极力阻挠教育的变革 B.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C.新旧思想交锋表现异常的激烈 D.社会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30.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致力于边疆教育的实施与推广,实现了从“蒙藏教育”到 “边疆教育”的转换。这一转换 A.增强了少数民族教育的独特性 B.说明了教育是抗日救亡的内在动力 C.导致了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D.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国家认同感 31.下表为 1978-2010 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这反映了 A.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已基本消失 B.改革开放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C.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 D.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3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一条规定,“除威士塔修女外,妇女受终身的监护”;在《罗马民 法大全》里规定,"禁止剥夺妇女的自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其自由受到限制”。这一变 化表明 A.罗马法律体现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B.罗马法超越了种族与性别的界限 C.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罗马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提高 33.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1446-1510)运用新的绘画方法,发展了中世纪的装饰风格,创 造出富于线条节奏、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其作品《春》《维纳斯的诞生》,富有生气地描绘 了美惠三女神、女神维纳斯的形象。这些作品 A.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B.表明现实主义已成为时代主流 C.推动非宗教理性时代的到来 D.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 34.苏联在实施“四五”计划期间(1946-1950 年),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 西方舆论断言的“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不攻自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苏联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C.苏联“斯大林模式”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D.美苏争霸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题 35.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之前的国际体系中,西方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现在,发展中国家作 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 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发挥了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这表明 A.全球治理的主体日趋多元化 B.西方定制的世界规则已退出国际舞台 C.南北问题影响着东西方关系 D.合作取代对抗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甲午战后,受战败的刺激,国人东渡留学的热情高涨。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开启了留 日教育的闸门,地方督抚率先派遣了留日学生。维新运动时期,留学生作为新的社会群体有 了崭新的形象。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强调教育要传授中国传统 之学,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之不足,这受到清政府的赞赏并广为刊布。后留学日本成为时代潮流,带动了晚清留学教育的风起云涌。在此后很短的时间内,留学生、特 别是留日学生成为中国“存亡绝续”所仰赖的力量。 ——摘编自刘晓琴《晚清民初留学生社会形象及其演变》 材料二 ——摘编自孙璐《民国初年中国留学生群体考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苏潮”是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 待举,一个突出的困难在于建设和管理人才奇缺。在中苏友好结盟的条件下,向苏联派遣留 学生,加速培养一支强大的建设人才队伍,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尽管“留苏潮” 经历了潮起潮落、起伏曲折,但它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最重要的是为国 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各种专门人才。 ——摘编自周尚文《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的历史背景。(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赴美留学学生群体的特点。(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形成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留学潮”的认识。(9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阐述,他生前就预感到人类会打破各民族的原始 封闭状态,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相互交往而使各民族相互 依存并走向统一。他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 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成为世界历史。” ——摘编自刘晓颖《应对全球化的矛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 出所拟的论题,阐述须有事实依据。)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 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唐朝初期实行的是租庸调制。“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 贫富升降不实”,名门豪族往往和地方官员勾结,肆意逃避税收责任,甚至出现“随要而税, 吏扰人劳”的混乱局面,“安史之乱”不过是加剧上述过程而已。德宗登基,杨炎成为新宰相, 他们都希望有一番大作为。针对当时的状况,杨炎提出内府把持国库收支权应收归朝廷,把 以人丁为基础的税赋制度改变为以土地(财产)和人丁为基础的税赋制度,强调人口不分主籍、 客籍,都有纳税义务。对于脱离土地的商贾,则对其收入“三十取一”。限制地方政府随意征 税的行为,“敢有敛加,以枉法论”。以货币计价确定应缴纳实物数,简化税赋征缴方式。将 租、庸、杂徭等项收入归并为统一的田亩税。杨炎财政改革的成果是显著的。还国库收支管 理于朝廷有关部门,一举扭转了“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得窥其多少,国用不能计 其赢缩”的被动局面。 ——摘编自张俊伟《杨炎的财税改革及其变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炎财税改革的时代背景及内容。(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杨炎财税改革的积极作用。(5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1904 年,英法签订协约,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但,这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 殖民利益。1905 年 3 月,德皇威廉二世突访摩洛哥港口城市丹吉尔,宣称德国要维护摩洛哥 的独立,摩洛哥危机爆发。于是,法、德两国开始谈判。英国困惑于法德毫无进展的外交, 一方面害怕卷入对德战争,对此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在静观其变,这导致危机 进一步恶化。1911 年春,摩洛哥爆发反法起义,同年 5 月,法国乘机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摩 洛哥。德皇要求法国分割一部分法属非洲殖民地给德国作为补偿,并派遣军舰“豹”号开往 摩洛哥,摩洛哥危机升级。面对可能的战争威胁和法德秘密谈判,英国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外长格雷由静观其变转为明确支持法国而反对德国的强硬立场。这一举措不但 稳固了英法关系,而且使得英俄靠近,保证英国的“不孤立”和欧洲的均势。 ——摘编自徐娴《从阿加迪尔危机看一战前格雷的对法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摩洛哥危机出现的历史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摩洛哥危机中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9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饶宗颐(1917-2018 年),广东人。他毕生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华文化,致力于中华民族文化 的复兴。他以“华学”指称中华文化之学,认为海外华人同样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华学” 应该是全球化和世界性的。他在研究汉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关注藏、满、蒙、苗、瑶等诸族 的文化。他认为经学是“华学”的核心,“经书是我们的文化精华的宝库,是国民思维模式、 知识涵蕴的基础;亦是先哲道德关怀与睿智的核心精义,不废江河的论著。重新认识经书的 价值,在当前是有重要意义的”。20 世纪 90 年代,他创办主编大型学术集刊《华学》,在发刊 词中他呼吁:“从洋务运动以来,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已失去信心,外来的冲击,使得许 多知识分子不惜放弃本位文化,向外追逐驰骛,久已深深动摇了国本。……现在,应该是反 求诸已、回头是岸的时候了。” ——摘编自郑炜明等《饶宗颐关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饶宗颐的文化观。(6 分) (2)结合材料评析饶宗颐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9 分) 答案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