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 A{x|y=lg(2﹣x)},集合 B={x|﹣2≤x≤2},则 A∩B=( )
A.{x|x≥﹣2} B.{x|﹣2<x<2} C.{x|﹣2≤x<2} D.{x|x<2}
2.若复数 (α∈R)是纯虚数,则复数 2a+2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2,AD=1,则 • 的值为( )
A.﹣3 B.﹣2 C.2 D.3
4.定义运算: ,则函数 f(x)=1⊗2x 的图象是( )
A. B.
C. D.
5.在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首歌谣,“放牧人粗心大意,三畜偷偷吃
苗青,苗主扣住牛马羊,要求赔偿五斗粮,三畜户主愿赔偿,牛马羊吃得异样.马吃了
牛的一半,羊吃了马的一半.”请问各畜赔多少?它的大意是放牧人放牧时粗心大意,
牛、马、羊偷吃青苗,青苗主人扣住牛、马、羊向其主人要求赔偿五斗粮食(1 斗=10
升),三畜的主人同意赔偿,但牛、马、羊吃的青苗量各不相同.马吃的青苗是牛的一
半,羊吃的青苗是马的一半.问羊、马、牛的主人应该分别向青苗主人赔偿多少升粮食?
( )
A. , , B. , ,
C. , , D. , ,
6.若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p 是 q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阅读程序框图,为使输出的数据为 31,则①处应填的数字为( )
A.4 B.5 C.6 D.7
8.已知 x,y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4] B.(1,2]
C.(﹣∞,0]∪[2,+∞) D.(﹣∞,1)∪[2,+∞)
9.抛物线方程为 y2=4x,一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其弦 AB 的中点坐标为(1,1)
,则直线的方程为( )
A.2x﹣y﹣1=0 B.2x+y﹣1=0 C.2x﹣y+1=0 D.﹣2x﹣y﹣1=0
10.已知变量 x 与变量 y 的取值如表所示,且 2.5<m<n<6.5,则由该数据算得的线性回
归方程可能是( )
x 2 3 4 5
y 2.5 m n 6.5
A. =0.8x+2.3 B. =2x+0.4 C. =﹣1.5x+8 D. =﹣1.6x+10
11.已知点 A(﹣3,0),B(0,3),若点 P 在曲线 y=﹣ 上运动,则△PAB 面
积的最小值为( )
A.6 B.3 C. D.
12.f(x)是 R 上的偶函数,f(x+2)=f(x),0≤x≤1 时 f(x)=x2,则函数 y=f(x)﹣
|log5x|的零点个数为( )A.4 B.5 C.8 D.10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
13.函数 y=loga(x﹣5)2+1(a>0,且 a≠1)恒过点 .
14.在平面直线坐标系 xOy 中,△ABC 的顶点 A(﹣6,0)和 C(6,0),顶点 B 在双曲
线 的左支上,则 = .
15.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内有一个与其各面都相切的球 O1,若 AB⊥BC,AB=3,BC
=4,则球 O1 的表面积为 .
16.在数列{an}中,a1=1,an+1=2n﹣a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 .
三、解答题
17.从某高三年级男生中随机抽取 50 名测量身高,测量发现被测学生身高全部介于 160cm
和 184cm 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 6 组:第 1 组[160,164),第 2 组[164,168
),…,第 6 组[180,184],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校高三年级男生身高的中位数;
(2)在这 50 名男生身高不低于 176cm 的人中任意抽取 2 人,则恰有一人身高在[180,
184]内的概率.
18.已知函数 .
(1)当 x∈[0,π]时,求函数的值域;
(2)△ABC 的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且 ,求 AB 边上的高
h 的最大值.
19.如图 1,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AB=AD,∠ABC=60°,E 是 BC 的中点.
将△ABE 沿 AE 折起后如图 2,使二面角 B﹣AE﹣C 成直二面角,设 F 是 CD 的中点,P
是棱 BC 的中点.
(1)求证:AE⊥BD;
(2)求证:平面 PEF⊥平面 AECD;(3)判断 DE 能否垂直于平面 ABC,并说明理由.
20.设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离心率 ,右准线
为 l,M,N 是 l 上的两个动点,
(Ⅰ)若 ,求 a,b 的值;
(Ⅱ)证明:当|MN|取最小值时, 与 共线.
21.设函数 f(x)=1﹣x﹣xlnx,g(x)=(1+e﹣2)ex.
(1)求函数 f(x)最大值;
(2)求证:f(x)<g(x)恒成立.
请考生在第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
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已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 (t 为参数)和圆 C 的极坐标方程:ρ=2sinθ.
(1)将直线 l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圆 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点 M(1,3),直线 l 与圆 C 相交于 A、B 两点,求|MA|+|MB|的值.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 f(x)=|x+a|+|x﹣b|,(其中 a>0,b>0).
(1)求函数 f(x)的最小值 M.(2)若 2c>M,求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要求.)
1.已知集合 A{x|y=lg(2﹣x)},集合 B={x|﹣2≤x≤2},则 A∩B=( )
A.{x|x≥﹣2} B.{x|﹣2<x<2} C.{x|﹣2≤x<2} D.{x|x<2}
【分析】利用交集定义和对数函数性质求解.
解:∵集合 A{x|y=lg(2﹣x)}={x|2﹣x>0}={x|x<2},
集合 B={x|﹣2≤x≤2},
∴A∩B={x|﹣2≤x<2}.
故选:C.
2.若复数 (α∈R)是纯虚数,则复数 2a+2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分析】化简复数 ,根据纯虚数的定义求出 a 的值,写出复数 2a+2i 对应复平面
内点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解:复数 = =(a+1)+(﹣a+1)i,
该复数是纯虚数,∴a+1=0,解得 a=﹣1;
所以复数 2a+2i=﹣2+2i,
它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是(﹣2,2),
它在第二象限.
故选:B.
3.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2,AD=1,则 • 的值为( )
A.﹣3 B.﹣2 C.2 D.3
【分析】根据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 = + ; = + ,然后代入数量积结
合 AB=2,AD=1 即可求出结论.
解:∵AB=2,AD=1,
∴ • =( + )•( + )=( + )•(﹣ + )= ﹣ =12﹣22=﹣3.
故答案为:﹣3.
故选:A.
4.定义运算: ,则函数 f(x)=1⊗2x 的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需要明了新定义运算 a⊗b 的意义,即取两数中的最小值运算.之后对函数
f(x)=1⊗2x 就可以利用这种运算得到解析式再来求画图解.
解:由已知新运算 a⊗b 的意义就是取得 a,b 中的最小值,因此函数 f(x)=1⊗2x=
,因此选项 A 中的图象符合要求.
故选:A.
5.在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首歌谣,“放牧人粗心大意,三畜偷偷吃
苗青,苗主扣住牛马羊,要求赔偿五斗粮,三畜户主愿赔偿,牛马羊吃得异样.马吃了
牛的一半,羊吃了马的一半.”请问各畜赔多少?它的大意是放牧人放牧时粗心大意,
牛、马、羊偷吃青苗,青苗主人扣住牛、马、羊向其主人要求赔偿五斗粮食(1 斗=10
升),三畜的主人同意赔偿,但牛、马、羊吃的青苗量各不相同.马吃的青苗是牛的一
半,羊吃的青苗是马的一半.问羊、马、牛的主人应该分别向青苗主人赔偿多少升粮食?
( )A. , , B. , ,
C. , , D. , ,
【分析】设羊、马、牛吃的青苗分别为 a1,a2,a3,则{an}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由此
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能求出羊、马、牛的主人应该分别向青苗主人赔偿多少升粮食.
解:设羊、马、牛吃的青苗分别为 a1,a2,a3,
则{an}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a1+a2+a3=a1+2a1+4a1=7a1=50,
解得 ,
∴羊、马、牛的主人应该分别向青苗主人赔偿 升, 升, 升粮食.
故选:D.
6.若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p 是 q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通过逆否命题的同真同假,结合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判定即可.
解:由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知“若 p 则¬q”为真,“若¬q 则 p”为假,
根据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知,“若 q 则¬p”为真,“若¬p 则 q”为假,
故选:B.
7.阅读程序框图,为使输出的数据为 31,则①处应填的数字为( )
A.4 B.5 C.6 D.7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
的作用是利用循环求 S 的值,我们用表格列出程序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的变化情况,不难给出答案.
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如下表示:
S i 是否继续循环
循环前 1 1/
第一圈 3 2 是
第二圈 7 3 是
第三圈 15 4 是
第四圈 31 5 否
故最后当 i<5 时退出,
故选:B.
8.已知 x,y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4] B.(1,2]
C.(﹣∞,0]∪[2,+∞) D.(﹣∞,1)∪[2,+∞)
【分析】设 k= ,则 k 的几何意义为点(x,y)到点(2,3)的斜率,利用数形结
合即可得到结论.
解:设 k= ,则 k 的几何意义为点 P(x,y)到点 D(2,3)的斜率,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由图可知当过点 D 的直线平行于 X 轴时,此时 k= =0 成立;
k= 取所有负值都成立;当过点 A 时,k= 取正值中的最小值, ⇒A(1,1),此时 k= = =
2;
故 的取值范围为(﹣∞,0]∪[2,+∞);
故选:C.
9.抛物线方程为 y2=4x,一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其弦 AB 的中点坐标为(1,1)
,则直线的方程为( )
A.2x﹣y﹣1=0 B.2x+y﹣1=0 C.2x﹣y+1=0 D.﹣2x﹣y﹣1=0
【分析】设 A(x1,y1),B(x2,y2),利用点差法得到 ,所以直线 AB
的斜率为 2,又过点(1,1),再利用点斜式即可得到直线 AB 的方程.
解:设 A(x1,y1),B(x2,y2),∴y1+y2=2,
又 ,两式相减得: ,
∴(y1+y2)(y1﹣y2)=4(x1﹣x2),
∴ ,
∴直线 AB 的斜率为 2,又∴过点(1,1),
∴直线 AB 的方程为:y﹣1=2(x﹣1),即 2x﹣y﹣1=0,
故选:A.
10.已知变量 x 与变量 y 的取值如表所示,且 2.5<m<n<6.5,则由该数据算得的线性回
归方程可能是( )
x 2 3 4 5
y 2.5 m n 6.5
A. =0.8x+2.3 B. =2x+0.4 C. =﹣1.5x+8 D. =﹣1.6x+10
【分析】先根据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是正还是负,对选项进行排除,再把样本中心点
代入选项进行检验.
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关系,所以排除 C、D 选项.
, ,把 分别代入 A、B 选项,
对于 A,有 ,符合题意;
对于 B,有 ∉(3.5,5.5),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已知点 A(﹣3,0),B(0,3),若点 P 在曲线 y=﹣ 上运动,则△PAB 面
积的最小值为( )
A.6 B.3 C. D.
【分析】求得直线 AB 的方程,画出曲线表示的下半圆,结合图象可得 P 位于(﹣1,0)
,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点的距离公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所求最小
值.
解:曲线 y=﹣ 表示以 O 为原点,1 为半径的下半圆(包括两个端点),
直线 AB 的方程为 x﹣y+3=0,
可得|AB|=3 ,P 在(﹣1,0)时,P 到直线 AB 的距离最短,即为 = ,
则△PAB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3 × =3.
故选:B.
12.f(x)是 R 上的偶函数,f(x+2)=f(x),0≤x≤1 时 f(x)=x2,则函数 y=f(x)﹣
|log5x|的零点个数为( )
A.4 B.5 C.8 D.10
【分析】将求函数的零点问题转化为求两个函数 f(x)和 g(x)的交点问题,画出图象
,容易解决.
解:∵0≤x≤1 时 f(x)=x2,f(x)是 R 上的偶函数,∴﹣1≤x≤1 时,f(x)=x2,
令 g(x)=| |,
画出函数 f(x)和 g(x)的图象,
如图示:
,
由图象得:函数 f(x)和 g(x)的交点有 5 个,
∴函数 y=f(x)﹣|log5x|的零点个数为 5 个,
故选:B.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3.函数 y=loga(x﹣5)2+1(a>0,且 a≠1)恒过点 (4,1)或(6,1) .
【分析】令对数的真数等于 1,求得 x、y 的值,即为定点 P 的坐标.
解:令(x﹣5)2=1 得,x=4 或 6,
此时 y=1,
所以函数过定点(4,1)或(6,1),
故答案为:(4,1)或(6,1).
14.在平面直线坐标系 xOy 中,△ABC 的顶点 A(﹣6,0)和 C(6,0),顶点 B 在双曲
线 的左支上,则 = .
【分析】由题意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坐标就是 A,B,利用正弦定理以及双曲线的定义化简
即可得到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坐标就是 A,B,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 BC﹣AB=2a=10,c=6,= = = ;
故答案为: .
15.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内有一个与其各面都相切的球 O1,若 AB⊥BC,AB=3,BC
=4,则球 O1 的表面积为 4π .
【分析】三棱柱的内切圆的半径等于底面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由题意求出三角形的
内切圆的半径即可求解结论.
解:由题意知内切球的半径为 R 与底面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相等,
而三角形 ABC 为直角三角形,AB⊥BC,AB=3,BC=4,所以 AC=5,
设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为 r,由面积相等可得: R(3+4+5)= 3×4,所以 R=1,
所以内切球的表面积 S=4πR2=4π,
故答案为:4π.
16.在数列{an}中,a1=1,an+1=2n﹣a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 .
【分析】由题意可得 an+1﹣an﹣1=2 (n≥2),又 a1=1,数列{an}的奇数项为首项为 1
,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对 n 分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分别求出 an,从而得到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
解:∵an+1=2n﹣an,
∴an+1+an=2n①,an+an﹣1=2(n﹣1)(n≥2)②,
①﹣②得:an+1﹣an﹣1=2 (n≥2),又∵a1=1,
∴数列{an}的奇数项为首项为 1,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当 n 为奇数时,an=n,当 n 为偶数时,则 n﹣1 为奇数,∴an=2(n﹣1)﹣an﹣1=2(n﹣1)﹣(n﹣1)=n﹣1
,
∴数列{an}的通项公式 ,
故答案为: .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
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从某高三年级男生中随机抽取 50 名测量身高,测量发现被测学生身高全部介于 160cm
和 184cm 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 6 组:第 1 组[160,164),第 2 组[164,168
),…,第 6 组[180,184],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校高三年级男生身高的中位数;
(2)在这 50 名男生身高不低于 176cm 的人中任意抽取 2 人,则恰有一人身高在[180,
184]内的概率.
【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160,168)频率为 0.48,[168,172)的频率为 0.32
,由此能求出中位数.
(2)在这 50 名男生身高不低于 176cm 的人中任意抽取 2 人,[176,180)中的学生人数
为 4 人,[180,184)中的学生人数为 2 人,由此能求出基本事件总数 n= =15,恰有
一人身高在[180,184]内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m= =8,由此能求出恰有一人身高
在[180,184]内的概率.
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160,168)频率为:
(0.05+0.07)×4=0.48,
[168,172)的频率为:0.08×4=0.32,
∴中位数为:168+ ×4=168.25.
(2)在这 50 名男生身高不低于 176cm 的人中任意抽取 2 人,[176,180)中的学生人数为 0.02×4×50=4 人,
[180,184)中的学生人数为 0.01×4×50=2 人,
∴在这 50 名男生身高不低于 176cm 的人中任意抽取 2 人,
基本事件总数 n= =15,
恰有一人身高在[180,184]内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m= =8,
∴恰有一人身高在[180,184]内的概率 p= .
18.已知函数 .
(1)当 x∈[0,π]时,求函数的值域;
(2)△ABC 的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且 ,求 AB 边上的高
h 的最大值.
【分析】(1)由题意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
值域,得出结论.
(2)由题意利用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基本不等式求得 ab 的最大值,可得 AB
边上的高 h 的最大值.
解:(1)∵函数 f(x)= sinx+ ﹣ = sinx+ ﹣ =sin(x+ )
,
当 x∈[0,π]时,x+ ∈[ , ],sin(x+ )∈[﹣ ,1].
(2)△ABC 中, =sin(C+ ),∴C= .
由余弦定理可得 c2=3=a2+b2﹣2ab•cosC=a2+b2﹣ab≥ab,当且仅当 a=b 时,取等号,
即 ab 的最大值为 3.
再根据 S△ABC= • •h= ab•sin ,故当 ab 取得最大值 3 时,h 取得最大值为 .
19.如图 1,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AB=AD,∠ABC=60°,E 是 BC 的中点.
将△ABE 沿 AE 折起后如图 2,使二面角 B﹣AE﹣C 成直二面角,设 F 是 CD 的中点,P
是棱 BC 的中点.
(1)求证:AE⊥BD;
(2)求证:平面 PEF⊥平面 AECD;
(3)判断 DE 能否垂直于平面 ABC,并说明理由.【分析】(1)证明 AE⊥BD,只需证明 AE⊥平面 BDM,利用△ABE 与△ADE 是等边
三角形,即可证明;
(2)证明平面 PEF⊥平面 AECD,只需证明 PN⊥平面 AECD,只需证明 BM⊥平面
AECD 即可;
(3)DE 与平面 ABC 不垂直.假设 DE⊥平面 ABC,则 DE⊥AB,从而可证明 DE⊥平
面 ABE,可得 DE⊥AE,这与∠AED=60°矛盾.
【解答】(1)证明:设 AE 中点为 M,连接 BM,
∵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AB=AD,∠ABC=60°,E 是 BC 的中点,∴△ABE
与△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
∴BM⊥AE,DM⊥AE.
∵BM∩DM=M,BM、DM⊂平面 BDM,
∴AE⊥平面 BDM.
∵BD⊂平面 BDM,∴AE⊥BD.
(2)证明:连接 CM 交 EF 于点 N,∵ME∥FC,ME=FC,∴四边形 MECF 是平行四
边形,∴N 是线段 CM 的中点.
∵P 是 BC 的中点,∴PN∥BM.
∵BM⊥平面 AECD,∴PN⊥平面 AECD.
又∵PN⊂平面 PEF,
∴平面 PEF⊥平面 AECD.
(3)解:DE 与平面 ABC 不垂直.
证明:假设 DE⊥平面 ABC,则 DE⊥AB,∵BM⊥平面 AECD,∴BM⊥DE.
∵AB∩BM=B,AB、BM⊂平面 ABE,∴DE⊥平面 ABE.
∵AE⊂平面 ABE,∴DE⊥AE,这与∠AED=60°矛盾.
∴DE 与平面 ABC 不垂直.20.设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离心率 ,右准线
为 l,M,N 是 l 上的两个动点,
(Ⅰ)若 ,求 a,b 的值;
(Ⅱ)证明:当|MN|取最小值时, 与 共线.
【 分 析 】 ( Ⅰ ) 设 , 根 据 题 意 由 得
, 由 , 得 ,
,由此可以求出 a,b 的值.
(Ⅱ)|MN|2=(y1﹣y2)2=y12+y22﹣2y1y2≥﹣2y1y2﹣2y1y2=﹣4y1y2=6a2.当且仅当
或 时,|MN|取最小值 ,由能够推导出 与
共线.
解:由 a2﹣b2=c2 与 ,得 a2=2b2, ,l 的方
程为
设
则由 得 ①
(Ⅰ)由 ,得 ②
③
由①、②、③三式,消去 y1,y2,并求得 a2=4
故
(Ⅱ)证明:|MN|2=(y1﹣y2)2=y12+y22﹣2y1y2≥﹣2y1y2﹣2y1y2=﹣4y1y2=6a2
当且仅当 或 时,|MN|取最小值
此 时 ,
故 与 共线.
21.设函数 f(x)=1﹣x﹣xlnx,g(x)=(1+e﹣2)ex.
(1)求函数 f(x)最大值;
(2)求证:f(x)<g(x)恒成立.
【分析】(1)先求导函数,通过导数判断单调区间,进而求最值,
(2)有(1)知函数 f(x)的最大值,通过单调性求不等式另一边的最小值,进而求证.
解:(1)f'(x)=﹣1﹣lnx﹣2=﹣2﹣lnx,(x>0),
令 f'(x)=0,解之得 x=e﹣2,
当 x∈(0,e﹣2),f'(x)>0,函数单调递增;
当 x∈(e﹣2,+∞),f'(x)<0,函数单调递减;
∴x=e﹣2 时,f(x)取最大值 f(e﹣2)=1﹣e﹣2﹣e﹣2lne﹣2=1+e﹣2,
(2)有(1)知 f(x)≤1+e﹣2,
而且函数(1+e﹣2)ex 在(0,+∞)上单调递增,
∴(1+e﹣2)ex>(1+e﹣2)e0=1+e﹣2,
∴f(x)<g(x)恒成立.
请考生在第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
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已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 (t 为参数)和圆 C 的极坐标方程:ρ=2sinθ.
(1)将直线 l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圆 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点 M(1,3),直线 l 与圆 C 相交于 A、B 两点,求|MA|+|MB|的值.
【分析】(1)把直线参数方程中的参数 t 消去,可得直线的普通方程;把 ρ=2sinθ 两边
同乘以 ρ,得 ρ2=2ρsinθ,代入 ρ2=x2+y2,y=ρsinθ,可得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化直线方程为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代入圆的方程,化为关于 t 的一元二次方程,
再由此时 t 的几何意义即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MA|+|MB|的值.
解:(1)把直线 l 的参数方程 (t 为参数)消去参数 t,得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
y=2x+1;
将 ρ=2sinθ 两边同乘以 ρ,得 ρ2=2ρsinθ,将 ρ2=x2+y2,y=ρsinθ 代入,
得 x2+(y﹣1)2=1,
∴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2+(y﹣1)2=1;
(2)经检验点 M(1,3)在直线 l 上,
化直线方程为 ,代入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x2+(y﹣1)2=1,
得 ,即 .
设 t1,t2 是方程 的两根,
则 .
∵t1t2=4>0,∴t1 与 t2 同号,
由 t 的几何意义得|MA|+|MB|= .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 f(x)=|x+a|+|x﹣b|,(其中 a>0,b>0).
(1)求函数 f(x)的最小值 M.
(2)若 2c>M,求证: .
【分析】(1)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得最小值 M;
(2)利用分析法,只需证明 ,两边平方后结合 2c>a+b,a>0 即可得证.
解:(1)f(x)=|x+a|+|x﹣b|≥|(x+a)﹣(x﹣b)|=|a+b|=a+b,当且仅当(x+a)(
x﹣b)≤0 时取等号,
∴f(x)的最小值 M=a+b;
(2)证明:依题意,2c>a+b>0,
要证 ,即证 ,即证 a2﹣2ac+c2<c2﹣ab,
即证 a2﹣2ac+ab<0,即证 a(a﹣2c+b)<0,
又 2c>a+b,a>0 可知,a(a﹣2c+b)<0 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