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精英中学2019-2020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石家庄精英中学2019-2020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427544

大小:244.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精英中学高一化学第二次调研考试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单选题(共 40 个小题,1-10 每个 1 分,11-30,每个 2 分,共 5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Cl 35.5 Si 28 一、单项选择题(1-18 题每题 1 分,19-30 题每题 2 分共 42 分)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谷雨。 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 ) A.K B.N C.S D.C 2.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 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氮气既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D.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3.下列关于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游离态 B.只有化合态 C.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D.既没有游离态又没有化合态 4.下列叙述与氮的固定无关的是(  ) A.工业合成氨 B.工业上将氨转化成硝酸和其他氮的氧化物 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气使之转化成植物蛋白质 D.电闪雷鸣的雨天,N2 与 O2 会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5. 1 L 1 mol·L-1 的氨水中(  ) A.含有 1 mol NH3 分子 B.含 NH3 和 NH +4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1 mol C.含 NH3·H2O、NH +4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1 mol D.含 NH3、NH3·H2O、NH +4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1 mol 6.下列溶液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 50ml 1 mol·L-1 硝酸铝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1 mol·L-1 硝酸钠溶液 B.75 ml、2.5 mol·L-1 硝酸钙溶液 C.150 ml、3 mol·L-1 硝酸钾溶液 D.50 ml、3 mol·L-1 硝酸镁溶液7.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 150 周年,联合国将 2019 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出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牛顿 D.波义耳 8.浓硝酸常呈黄色的原因是( ) A.浓硝酸中混有碘化银 B.浓硝酸中混有铁离子 C.浓硝酸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 D.浓硝酸中混有单质硫 9.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硝酸可氧化 Fe2+ 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10.下列关于浓硫酸与浓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敞口久置,二者浓度均会变小 B.常温下,均会使铝、铁钝化 C.敞口久置,二者质量均会变大 D.均具强氧化性 11.下列试剂中,用来检验亚硫酸钠是否被氧化,最合理的是 A.氯化钡溶液和盐酸 B.硝酸钡溶液和硝酸 C.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 D.硝酸钡溶液和盐酸 12.下列关于 NO 和 NO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 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 NO 和 CO 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2 可用排水法收集 13.NO2 溶于水时,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1 B.1∶2 C.3∶1 D.1∶3 14.在实验室完成下列实验时,不需要考虑尾气处理的是(  ) A.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B.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D.2KClO3 ===== MnO2 △ 2KCl+3O2↑ 15.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 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16 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②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③可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④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 ⑤实验室制得氨气用碱石灰干 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8.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角度考虑,最好的方法是( ) A.铜 硝酸铜 B.铜 硝酸铜 硝酸铜 C.铜 氧化铜 硝酸铜 D.铜 氧化铜 硝酸铜 19.已知 X、Y、Z、W(含同一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为 X――→ O2 Y ――→ O2 Z ――→ H2O W,且 X 能与 W 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 X 可能是(  ) A.N2 B.NO2 C.NH3 D.NO 20.下列有关氨气及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 生成 B.在反应 中体现了氨气的还原性和碱性 C.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 N 均呈 价 D.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所得的氨水很稳定 2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喷泉实验 B.稀释浓硫酸 C.排水法收集 NO D.实验室制取氨气 22.对于铵盐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①都溶于水 ②都是白色晶体 ③都有刺激性气味 ④加热后都有氨气放出 ⑤ →浓硝酸 →硫酸铜 →硝酸 →氧气 →硝酸银 →氧气 →硝酸 3NH 3 2 4 28NH 3Cl 6NH Cl N=+ + 3−与碱混合后加热都有氨气放出 ⑥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A.全部 B.①②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23.“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 1 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 2 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 3 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 的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K+、ClO-、NO-3 B.NH+4 、K+、SO2-3 、SO2-4 C.Al3+、Fe2+、I-、NO-3 D.Cu2+、Fe2+、S2-、SO2-4 25.碱金属和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D.卤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减小 26.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下面关于 L 层与 M 层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L 层离核比 M 层离核近 B.M 层上电子所具有的能量高于 L 层上的电子 C.当 L 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时,M 层上不可能有电子 D.M 层上最多可填充 8 个电子 2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周期元素是指 1~20 号元素 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 32 种元素 C.周期表中有八个主族,八个副族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族序数 28.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K>Na>Cl B.元素周期表有 7 个周期,18 个族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2O>PH3D.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硅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29.在 RO n-3 中,共有 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则 R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  ) A.A-x+n+48 B.A-x+n+24 C.A-x-n-24 D.A+x-n-24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ⅠA 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ⅥA 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___ 31.(12 分)如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N2 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常用作制冷剂的化合物是_______ (名称) 该物质在空气中与 HCl 相遇有白烟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HNO3 与图中的物质 C 常用于检验 Cl-的存在,则 C 的化学式为_______。 (3)NO2 与水反应生成物质 A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氨水显碱性,写出氨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催化氧化生成 NO 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之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5 分)下图 A、B、C 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喷泉实验的三组装置示意图, 制取 NH3 选用试剂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用 A 图所示的装置可制备干燥的 NH3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收集 NH3 的试管口放置棉 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干燥管中干燥剂能否改用无水 CaCl2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B 图所示的装置可快速制取较大量 NH3 拟作喷泉实验。根据 B 图所示的装置及试剂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 CaO 中有大量 NH3 逸出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 NH3 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C 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但尾气却所含有 NO,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 CO 和 NO 反 应可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3(8 分).I、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未配平,反应条件略 去),其中 A、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请回答: (1)若 Y 是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 A 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B 的溶液 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II、(1)硫酸型酸雨样品放置时 PH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酸雨和自来水(用 Cl2 杀菌消毒)混合,pH 将    (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 能源 2A B X Y H O+ → +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34.(8 分)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数据(已知 Be 的原子半径为 0.089 nm):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 径/nm 0.074 0.160 0.152 0.110 0.099 0.186 0.075 0.082 最高正 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负 化合价 -2 -3 -1 -3 (1)⑧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①和⑥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较稳定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锂材料在社会中广泛应用,如各种储氢材料(Li2NH 等)、便携式电源材料(LiCoO2 等)。根 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①63Li 和 73Li 作核反应堆最佳热载体,73LiH 和 73LiD 用作高温堆减速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63Li 和 73Li 互为同位素 B.63Li 和 73Li 属于同种核素 C.73LiH 和 73LiD 的化学性质不同 D.73LiH 和 73LiD 是同种物质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碱性:Be(OH)2<LiOH<NaOH<KOH B.半径:K>Na>Li>Li+ C.氧化性:Li+<Na+<K+<Rb+<Cs+ D.金属性:Cs>Rb>K>Na>Li>Be 35.(8 分)(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 NO 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 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 用、随关随停的 NO 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 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        (填序号)。 A.铁 B.铝 C.铂 D.玻璃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 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 取 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 U 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 NO 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收集 NO 气体装置,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36.(7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图中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D 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B 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 D 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 K,移去酒精灯,但由 于余热的作用,A 处仍有体产生,此时 B 中现象是      。B 中应放置的液体是     (填序号)。 a.水 b.酸性 KMnO4 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 NaHSO3 溶液高一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1-18 个每个 1 分,19-30 个,每个 2 分,共 42 分) 1-5BDCBD 6-10CABBC 11-15ACBDD 16-20ADDCB 21-25CCCCA 26-30DBBBC 31. (12 分)(1)做保护气、保存粮食、制氨气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2 分) 氨气 (1 分)NH3+HCl=NH4Cl (1 分) (2)AgNO 3 (1 分) (3)3NO2 + 2H2O=2H++2NO3- +NO(2 分) (4)C+HNO3(浓)=加热=CO2+4NO2 +2H2O(2 分) (5)NH3·H2O⇌NH4+ +OH-(1 分)(6) 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2 分) 32.(15 分)(1)①Ca(OH) 2 +2NH 4 Cl CaCl 2 +2NH 3 ↑+2H 2 O (2 分) 减小空气对流,使氨 气充满试管(1 分) ②不能(1 分) NH3 可以和氯化钙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1 分) (2)①CaO+H2O=Ca(OH)2,反应放热,NH3•H2O=NH3↑+H2O(2 分)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浓盐酸靠近收集 NH3 的试管口,若产生白烟,说明试管已收集满 NH3, 反之,则没有收集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收集 NH3 的试管口,若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则说明 NH3 已收集满,反之,则没有收集满;(2 分) (3) 挤压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1 分) 少量水溶解大量氨气,使烧瓶内压强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导致水喷入烧瓶。(2 分) (4)N2+O2=高温=2NO (1 分) 2NO+2CO=催化剂=N2+2CO2(2 分) 33.(8 分)I (1) 4H+ +2Cl- +MnO2=加热=Cl2 +Mn2+ +2H2O(2 分) (2)4:1(1 分) II、(1)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2 分) (2)减小(1 分) H2SO3+Cl2+H2O===2HCl+H2SO4 (1 分) (3)C(1 分) 34. (8 分)(1)第二周期ⅢA 族(1 分) Li、Na 和 N、P(2 分) (2)2Na2O2+2H2O===4Na++4OH-+O2↑(2 分) (3)①AD(2 分) ②C(1 分) 35.(8 分)(1)3Cu+8H+ +2NO3- ===3Cu2++2NO↑+4H2O(2 分)  (2)①CD (1 分) ②2NO+O2===2NO2(1 分)(3)①接收被气体压出 U 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1 分) ②关闭 U 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 U 形管右端管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 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2 分) (4)ABE(1 分) 36.(7 分)(1)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H2O(2 分) (2)NaOH 溶液(其他答案合理即可)(1 分) 吸收多余的 SO2,防止污染空气(1 分) (3)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集气瓶内液面下降(2 分) d (1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