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七年级(下)语文月考检测试题
一、古诗名句默写(10 分)
1、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2、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3、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5、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7、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8、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一句,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
身漂泊的身影。
10、请你写出吟咏乡情的连续的两句古诗句: , 。
二、语言基本能力和语文实践活动(22 分)
1 1、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聘(pìn) 殷红(yān) 鞠躬尽瘁 (cuì) 妇孺皆知(rú)
B.挚友(zhì) 新鲜(xiān) 截然不同(jié) 热泪满眶(kuànɡ)
C.宰割(zǎi) 呜咽(yān) 风悲日曛(xūn) 迥乎不同(jiǒnɡ)
D.哺育(bǔ) 惩罚(chénɡ) 深恶痛绝(wù) 锲而不舍(qiè)
II
1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彷徨 至死不懈 九曲连环 B. 污秽 一泻万丈 无暇及此
C. 澎湃 气冲斗牛 来势汹汹 D. 澜语 兀兀穷年 刮目相看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
来抓住了机会。”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1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去参加庆祝大会。
B.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C.鲁智深听说镇关西强占民女,顿时怒目圆睁,气冲斗牛。
D.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科学也好,文学也好,心不在焉地往下看。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5 月,眉山市政府召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富裕美好和谐眉山”主题教育活动。
C、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非常渺茫。
D、这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III
16、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A、 三打白骨精 B、大闹天宫 C、车迟国斗法 D、真假美猴王
17、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8 分)
黄河,你气势磅礴,如诗,如歌。黄河,你记录了华夏文明,千古传说!代代炎黄子孙,为你
骄傲,为你欢歌。七年级七班开展了“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
(1)[开场篇]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
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在这里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个本次活动的开场白。(3
分)
(2)[环保篇] 同学们倡议开展“拯救母亲河”活动,其中一个行动是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
严重的生态危机,拟写一条标语,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同学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请你把
你的作品也告诉大家吧。(2 分)
(3)[文化篇]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3 分)
IV
材料一:1948 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
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
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三、浅层阅读理解 (共 24 分)
(一) 阅读名著《骆驼祥子》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4 分)
一出来,才晓得自己错了。天上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甚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
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那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
透点红,由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
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合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
上彷佛已没了人,道路好象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19、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2 分)
20、上面文字写烈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渲染。请指出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分)
(1)由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 )
(2)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合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7 分)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V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
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
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21、“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中的“奇观”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4 分)
22、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作者这样写是要表现什么?(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3 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见往事耳(见:了解) B. 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
C. 及鲁肃过寻阳(过;经过) D. 即更刮目相待(更:更加)
24、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蒙乃始就学
VI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去后乃至
C.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D.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陈太丘与友期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25、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 本文通过鲁肃和吕蒙的对话,表明了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
学有所成,正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B. 孙权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
身说法, 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C. 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是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D. 这篇短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且令鲁肃叹
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26、句子翻译。(4 分)
(1) 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
27、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四、深层阅读理解 ( 14 分)
(四)阅读《父亲的格言》,完成后面题目。
①父亲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要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上中学的时候,我和班里的
另一个同学竞争班长的职务,为了拉拢同学给我投票,我把一些同学请到家里,并说了我的竞争对
手很多坏话。被父亲听到了,他当时说了一句话:(A))当你用食指对着别人背后指指点点时,你
是否注意到你其他的三个手指正指着自己并且以三倍的力量在击你!
VII
②父亲喝茶有个习惯,总是先把茶放到阳光下,让阳光慢慢渗入。他不懂茶道,但这道程序他
却从不省略。父亲在上班前经常叮嘱母亲的话就是:把我的茶叶放到阳光下晒晒。晚上,父亲就会
泡着那些被阳光晒过的茶,读书,写点感悟人生的字句。对于这个特别嗜好,父亲的解释是:喝了
被阳光晒过的茶,感觉心里就有了阳光的味道。
③曾经随父亲去参加过一个远房亲人的葬礼,所有人都对死者的家属说一些节哀顺变之类的安
慰话。父亲却拍着逐渐壮实起来的后生说:你要快点成长,早日扛起家里的重担,大树倒了,就是
要给你们这些小树腾地方。
④下雪的时候,我用套子套住了一只鸟。我把它握在手中,如获至宝。父亲看到了,跟我打赌
说他会让这黑色的鸟变成彩色的。我不信,就松开了双手。我看到,那只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
因为镶上阳光的色彩而变得斑斓。父亲说:(B)再美丽的鸟,失去了自由,被我们握在手里的时候,
都是黑色的。
⑤小时候有一次给家里买酱油,店家在找零钱的时候多找了一角钱,在当时,一角钱对一个孩
子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它可以换来一大推花花绿绿的糖果。店家找回来的一角钱是 5 个 2 分的硬币,
我不想把这笔意外之财交给父亲,就把它们藏到了自己的鞋垫里。柔软的鞋垫里突然有这么几个硬
币在里面,很不舒服。时间久了,脚被硌破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训斥我,
只是帮我取出那几个硬币,送还给了店家,父亲对我说:(C)不要为了几枚硬币而硌坏了自己的脚,
那样自己走出的路会歪歪扭扭。
⑥在我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里,父亲下岗下,又在出苦力干活时被重物砸断了脚,对于我们来
说,父亲的倒下就像天塌了一样,可是父亲依旧快乐着,在给自己削拐杖的时候还哼着歌,丝毫没
有被命运击败的迹象。
⑦面对母亲的愁眉苦脸,父亲开导她说:这腿没几天就好了,现在我可以利用这几天好好养身
子,身子棒实了,就是本钱哪,到时我再把钱给你翻倍地挣回来。
⑧母亲对父亲的贫嘴没办法,只好由着他在那里哼着并不好听的歌。
⑨父亲本来就是一副书生的骨架,再加上受了伤,再不能干重活了。他就买了一头毛驴,拴上
一个简易的车棚,穿梭于大街小巷,收一些居民家中的废弃物品。路过垃圾堆时顺便捡点破烂卖钱。
父亲的吆喝很有特点,他会编一些诸如酒瓶子,易拉罐,搁在家里是破烂。给我就能把钱换之类的
顺口溜,不时牵惹出居民的欢笑。
VIII
⑩父亲早出晚归,每个黄昏,我看到的都是他一瘸一拐沉重而疲惫的身影,可是他看到我时又
总会在脸上绽放一推灿烂的笑。父亲就是这样,不论生活如何困顿,他总能找到自己快乐的逻辑:
(D)穷人吃豆腐和富人吃海鲜一样香,穷人穿棉袄和富人穿貂皮一样暖和,富人花大钱,穷人花小
钱,都是一样的活着。
父亲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一边摩挲着我们的头,很男人地说:(E)放心吧孩子们,老天
不会让我们总是呆在冬天里!
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父亲的经典格言,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这些格言给
我的教益和帮助。(4 分)
示例:(A)句格言:教我学会做人。
(B)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完全文后,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4 分)
30、文中父亲的每句格言都感人至深,给人以启迪。请探究一下这其中的原因。(3
31,读下面一段文字,看看文中哪件事与下面这则材料的内容相同,并写出阅读这两则文字的
探究结论。(3 分)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
一起啄食、嬉戏和休息。它以为自己也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
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厮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主人用了各种
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悬崖边,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石头似的,垂直掉了下去,
慌乱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X
五、作文(50 分)
3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
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
满怀深情地祝福儿童快乐幸福……
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真情实感,忌胡编乱造。②书写工整,不少于 600 字。
X
语文月考答案.
一
1.衣冠简朴古风存 2.关山度若飞
3 草树知春不久归 4 弹琴复长啸
5 散入春风满洛城 6 深林人不知
7 化作春泥更护花 8 凭君传语报平安
9 断肠人在天涯 10 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
11C 12D 13D 14C 15D 16B 17 B
18(1)略
(2)示例: 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清。
黄河清,天下平。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3) 略
三.
19.环境描写 20 比喻 排比
21.指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22 .表现了红军战士面对困难而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3D 24B 25A
26.(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 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
27.略
四.
28.示例:b、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c、不贪不义之财 d、正确面对困难 e、坚信未来(意近
即可) 点拨:仔细分析一下各则名言所蕴含的道理,再用简明语言概括一下。
29、示例:父亲乐观、豁达、正直、睿智,因势利导教育儿子,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他人,引导
孩子向上、向善,笑对生活,正视困难,坚信未来,是一位优秀的“导师”。(意近即可)点拨:
从文中寻找父亲的言行,从其言行中归纳出父亲的性格特点。
30、一是叙述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感人,非常精要、典型;二是每句格言都是在自然的叙述中导出
的,富于理趣,易懂易记,朴实感人。(意近即可)点拨:从叙写方式,表达效果及含义方面综合
分析。
31、与文章第③段所叙事例大体相同。
XI
示例:①环境造人②目标影响人的成长③要因材施教④置之死地而后生(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