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部六校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津部六校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ID:428068

大小:27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初检测(六校联考) 历史学科试卷 第Ⅰ卷 本卷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 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 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2. 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 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3. 下面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C.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4. 学界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 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 B.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 C.罗马法很好维护了平民利益 D.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 5. “这位奠定经典物理学大厦的绝世天才,这位冷酷无情的理性主义者,这位最后的炼金 术士,不管他的行为有多么怪癖,使他让我们明了宇宙的运行轨迹,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光 明┄”材料中所述的这个“绝世天才” A. 童年时期正值英国伟大的“不流血革命”发生,代议制逐渐确立 B. 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并据此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C. 在光学、力学、天文学和微观高速运动粒子领域都有突破性理论贡献 D. 用“演绎——归纳”法的研究方法,倡导并实践观察法验证科学概念 6. 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1926 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 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 年,林奎斯特教授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当今,SAT 和 ACT 是美国最重要的两 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美国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广人稀,组织难度大 B. 自由民主的启蒙思想的影响 C.联邦制,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D. 奉行开国总统制定的原则 7.毛泽东在纪念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时指出,只有国内阶级战争,才能解放人类。俄国的十 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力量,来求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它们的意义是相 同的,不过成功与失败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可以说:巴黎公社是开的光明的花,俄国革命是 结的幸福的果——俄国革命是巴黎公社的继承者。毛泽东这段话旨在 A. 发动民众一起进行大革命 B. 为中国革命争取国家援助 C.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指导思想 D. 指引中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8. 地图是历史研究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料,自古就有“左图右史”之说。右图反映的历史事 件 A.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B. 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C.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D.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9. 1953 年下半年,北京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 沪剧、话剧、相声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做主的主题,这是为了 A.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 B.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C.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选举 D.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10. 1987 年日本那霸开辟为自贸区,1989 年泰国谢布省进行自由经济区建设。这些开放从时 间、规模上都与我国层次相同,意味着我国在吸收外资、转移产业上面临激烈竞争。为应对 这一情况,我国 A.设立大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B.做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地区的决定 C.开辟长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 D.开放宁波等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 11.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 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英国是最早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国家,其廉租房制度 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了。结合所学,判断英国的廉租房制度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A.19 世纪初 B.19 世纪中期 C.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D.20 世纪 40-70 年代 12. 下表为 1998 年数据,该表说明——据《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 A.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B.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 C.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D.多极化趋势加强 13. 有学者指出:“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 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 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可知,该学者强调 A.努力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 B.历史叙述逻辑的严密性 C.历史研究材料的选择性 D.回到特定历史时代去认识历史 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 3、1、1、0。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14.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 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15.下表为法国土地占有情况。能够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 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 B. 自由劳动力的数量受到限制 C. 国内市场狭小 D. 自然经济力量强大 第Ⅱ卷 本卷共 3 题,共 55 分。 16.(22 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 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 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 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 年)、比利时 人南怀仁(1623—1688 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 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 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8 分)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 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 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结合孙中山的实践活动加以说明。(6 分) 材料三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 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3)材料三中福泽谕吉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遵 循了这一主张吗?说明理由。(4 分)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 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 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 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 年 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 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 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进入 70 年代以后, 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 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 美国政府于 1971 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 动汇率制取代。 --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及解体的背景。并总结归纳 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倚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 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形成尚需待 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时政评说》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 变化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讲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 想体系。如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要。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 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版 1. 【答案】A 【解析】 材料强调是的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 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 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 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故 A 项正确; 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不合题意,故 B 项错误; 内阁制代替丞相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不合题意,故 C 项错误; 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是土地制度的变革,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郡县制,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已有县、郡的设置,但郡、县之间并无相互统属的关系,与秦汉时 期的郡县制有所区别。春秋的县可分为两种类型: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 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虽保持原来的都鄙制度,采用世族世官制,但由国君直接支配,是直 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 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 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 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 【答案】D 【解析】 前者虽是正史,但也并不是完全可信,故 A 项错误; 历史著作的可信度与编撰者的时代关系不大,后者是文艺作品可信度更低,故排除 B; 两则材料只是对于市的看法不同,不能以此作为判断其真伪的依据,故排除 C; 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D 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故 D 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离开了史料, 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充分发掘史料并翔实地占有史料,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不 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在史学研究中,史料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亦有局限,首先,与实际历史相比, 史料的数量有极大的局限。无论是史迹遗存还是文献资料都是如此。其次,史料的质量也有 局限。由于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到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 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在了解和认识史料的作 用时需要引起注意。 3.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图示可知,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中工厂工人所占的比例较高,说明工场手工 业占重要地位,故 A 项正确。 租佃关系开始产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 题干图示体现不出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故 C 项错误。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战国古代的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明朝手工业发展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 解读与分析,注意图示中的居民身份结构比例。 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对明朝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示、分析理解、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 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可以看出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故 D 项正确。 AC 两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B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罗马法的特点以及罗马法的发展历程。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 “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 法律条文”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5. 【答案】B 【解析】 A.材料中的这位物理学家是伽利略,选项表达的是牛顿。 C.这是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成就。 B.这是伽利略的成就。 D.这不是伽利略的成就。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物理学发展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6.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有一 定的自治权,故 C 正确; AB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解题的关键是“美国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主要 原因”。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7.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发生在 1871 年,巴黎公社五 十五周年是 1926 年。依据材料“只有国内阶级战争,才能解放人类”、“俄国的十月革命 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力量,来求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 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借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强调工人阶级和民众的力量,即主张发 动民众一起进行大革命,故 A 项正确。 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毛泽东借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强调工人阶级和民众的力量,主张发动民众一起进行大革命,不是要为中国革命争取国家援助,故 B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而且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故 C 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故 D 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判断出材料时间, 抓住关键信息“只有国内阶级战争,才能解放人类”、“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 人阶级以自己的力量,来求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结合国民大革命分析。 本题以毛泽东在纪念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时的言论为背景材料考查国民大革命相关知识,注 意把握国民大革命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数量较多,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故 B 正确; A 是淞沪会战,排除; CD 是解放战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1942 年”。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答案】C 【解析】 “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故事书、越剧、话剧、相声等形式,大力宣 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是为了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故 C 正确; 此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开始了,故 A 错误; 此时一五计划刚刚开始,故 B 错误; D 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 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 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 10. 【答案】B 【解析】 “1987 年”“1989 年”“我国在吸收外资、转移产业上面临激烈竞争”为应对这一局面, 我国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决策,故 B 正确; AD 是在 1984 年,排除; C 是 1985 年,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及影响,解题的关键是“1987 年”“1989 年”“我国在吸收外资、转移 产业上面临激烈竞争”。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对外开放及影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追随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 选择。11.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廉租房制度属于政府对 经济的干预,故英国的廉租房制度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20 世纪 40-70 年代,故 D 正确; A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战后西欧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英国的廉租房制度发展最快的时期”。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战后西欧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12.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俄罗斯、中国、美国、挪威以及汤加在领土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 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联合国投票权均相同,说明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故 B 项正确。 挪威、汤加不是多强的国家,故 C 项错误。 仅从表格信息无法得出多极化趋势加强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故 AD 两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联合国相关知识。需要掌握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 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分析理解的能力。 13. 【答案】D 【解析】 该学者认为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会导致“自觉或不自觉地沦 为历史的伪造者”,即仅仅站在当代的立场无法真正认识本来的历史,因此可以看出该学者 强调要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故 D 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 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 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桥梁”。由于 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 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14. 【答案】 C 【解析】 根据对题目材料的分析可知,孔子认为“天”分为四季,促进了百物的生长繁育;老子认为 人应该效法地,地则效法天,天要遵从道,道则要顺应自然;韩非子认为天地共生,到天地 消失不死不衰者是谓长久,他们均强调了对自然界的顺应和对自然规律的服从,所以最佳选 项为 C 项。 B,D 两项均只是反映了材料的表面信息或部分信息。 材料没有涉及政治主张,故 A 项与题意信息无关,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查孔子、老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学生获取与解读 信息、调动知识分析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 (2)儒家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它也是统治者控制人们 思想、实行愚民政策、阻碍科技发展的工具,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3)儒学中勤政爱民、任人唯贤、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合理的教育方法,在现 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4)我国目前提倡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国学教育等,一定程度上 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15. 【答案】 BC 【解析】 小农经济把大量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小农经济使广大小农的 生活极端贫困,没有力量购买更多的消费品和农业机械设备,这就造成了法国国内市场狭小, 故 BC 正确; A 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 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故 D 错误。 故选:BC。 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解题的关键是“法国土地占有情况”。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16. 【答案】(1)第一小问的表现,依据材料一“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 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 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 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可以得出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 中国。第二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时间,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 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可以得出西方 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不可照搬。第二小问的说明,结合孙中山的活动分析,即仿 效西方物质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确立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 同时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将民权与反帝相结合。 (3)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三“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可以得出学习西方文明,要先学思想、后学制度、再学技术。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学习 西方的历程特点可知,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没有遵循这一主张,是先学技术、后学 制度、再学思想。 (4)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四“在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 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 要求全盘西化”,紧扣近代中国时代特征,结合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和特点可以得出由 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 史使命紧紧相连。 故答案为: (1)主要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 渐”) 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 社会的逐步衰弱。 (2)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不可照搬。 说明:仿效西方物质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确立三权分立制和责 任内阁制,同时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将民权与反帝相结合。 (3)观点:学习西方文明,要先学思想、后学制度、再学技术。 近代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没有遵循这一主张,是先学技术、后学制度、再学思想。 (4)特点: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 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 【解析】 本题考查中西方交流。(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 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 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 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分析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结合西方经济、思想、 科技状况以及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状况分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 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 进来,那便是大错”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结合孙中山的活动和思想分析;(3)第一小问, 依据材料三“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分析概括。第二小问, 结合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和特点分析;(4)本小问,依据材料四相关信息,结合近代 中国时代特征和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和特点分析。 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和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 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答案】 【小题 1】(1)第一小问,由“19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 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 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可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国际贸易的发展;英国经济实力强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 贸易发展;利于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2)第一小问,根据“1929 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并结合所学知识,金本 位制崩溃;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恢复战后经济的需要;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第二小问,根据“进入 70 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 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 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 可知,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美元购买力下降;日本和欧洲的崛起。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 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经济全球化。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 化趋势加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 的作用;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故答案为: (1)原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英国经济实力强大。 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利于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2)确立背景:金本位制崩溃;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恢复战后经济的需要;战后世 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解体背景: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美元购买力下降;日本和欧洲的崛起。 因素: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经济全球化。 (3)变化: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或由两 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影响: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有利于抑制和削弱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⑤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冷战结束,需结合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布 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及解体的背景、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冷战”结束后世界 格局的变化及影响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冷战结束,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18. 【答案】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首先读取材料信息提炼观点,从“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 期,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 可以得出观点“大一统”思想内涵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丰富。然后结合中国史进行论述, 解答本题时要做到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充分挖掘材料的信息,关注时空,提 出明确合理的论题。能够引用 2 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 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故答案为: 观点:“大一统”思想内涵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丰富。 论述:西周时期,各民族繁衍生息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风俗、文化,但随着分封制、宗 法制和礼乐制的推行,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融合交流,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大 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的分裂动乱,诸子百家不仅将原有的“大一统”观念系统化、理论 化,而且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加强调国内政治秩序的统一问题。 董仲舒针对汉武帝初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系统发挥了大一统思想,强调国 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符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 要。 清政府力主华夷同源,无内外、中外之分,确立了清代“天下一家”“中外一体”的“大一 统”观念。以此为指导,在边疆地区设置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建立空前“大一统”的多民 族国家。 总之,“大一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其内容的发展与丰富, 推动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和文化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从“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 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史,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