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 1 页,总 14 页
绝密★启用前
地理必修 3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_分钟;命题人: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景观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都江堰和坎儿井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成功建设的水
利工程.读下图,回答下题.
都江堰 坎儿井
坎儿井由明渠、竖井、暗渠、涝坝四部分组成,修建暗渠的目的是( )
A.增加冰川融化量 B.减少水分的蒸发量 C.减少地下径流量 D.增加大气降水量
【答案】B
【解析】新疆地区地表径流下渗作用和蒸发作用强烈,坎儿井工程采用地下暗渠输水
的方式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景观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都江堰和坎儿井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成功建设的水
利工程.读下图,回答下题.
都江堰 坎儿井
由于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都江堰既能灌溉,还能( )
A.发电 B.防震 C.发展航运 D.防洪
【答案】D
【解析】都江堰是古老的水利工程,对岷江有分流作用,故可做到旱时灌溉,涝时防
洪.
3.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景观产生
试卷第 2 页,总 14 页
了较大的影响.都江堰和坎儿井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成功建设的水
利工程.读下图,回答下题.
都江堰 坎儿井
3.都江堰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
【答案】B
【解析】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气候湿润,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强,光照较少.
4.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及能源输送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的 能源输送线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能 源输送线路为西电东送线路
B.能源输送的方式为铁路输送
C.联系了三大经济地带,有利于促进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
D.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东部经济地带的能源问题
【答案】C
【解析】图中为西气东输工程,它联系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5.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及能源输送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题.
该能源的输送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体污染 B.地面沉降 C.水土流失 D.煤烟污染
【答案】D
【解析】西气东输能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煤烟污染.
6.读“我国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下题.
试卷第 3 页,总 14 页
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 )
A.能源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答案】B
【解析】图中反映了从降水量多的地区向降水量少的地区输出资源,结合图中经纬度
可判断该图表示调水线路,调配的资源为水资源.
7.读“我国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下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A.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B.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都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
C.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的状况 D.前提是调出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答案】B
【解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必须保证调出区和调入区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8.中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
“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
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 17 °N
扩大至 24°N.其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答案】B
【解析】橡胶树为热带树种,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 17°N 热带扩
大至 24°N 亚热带,主要原因应该是“南大荒”人在橡胶种植过程中,不断改进农业
技术,培育出了适合在 17°N~24°N 之间生长的树种,故答案选 B.
9.中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
“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
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③夏季高温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⑤气温日较差大
试卷第 4 页,总 14 页
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大荒”主要是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的绿洲,地处内陆,属
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
大,是有利于发展棉花生产的气候条件.
10.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图中字母 A 表示( )
A.降水增多 B.地下水水位上升 C.地表积水 D.河流水位升高
【答案】B
【解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渗入地下的水增多,地下水
水位升高,蒸发增多,盐分在地表积累,造成土壤盐碱化.
11.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题.
导致该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环境污染 ④经济水平落后 ⑤不合理灌溉⑥盲目扩大耕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②⑤⑥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找出和田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人类活动.
12.“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
图,完成下题.
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B
【解析】“大量脱发”是指荒漠化,荒漠化的成因是气候干旱,降水少,过度放牧与垦
殖,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治理措施应为退耕还林、还草,建立自然保护区;“腹泻”是指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其成因主要是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另外还有黄土结构疏松,夏季降
水集中、多暴雨,治理措施为恢复地表植被,护坡、固沟;“脚肿”是指黄河下游形成
“地上悬河”,这与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河流含沙量大,容易诱发洪涝灾害,
因此应该加高、加固堤坝,减小洪灾的威胁;“动脉阻塞”指的是凌汛,凌汛是河流流向
较高纬度,上、下段河道封冻、解冻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破冰对黄河防凌至关重要,其作
用是扩大断面、增大排冰能力,减少冰凌堵塞.
13.“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
图,完成下题.
试卷第 5 页,总 14 页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答案】A
【解析】黄河上游流经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且河流径流
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梯级开发.
14.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读“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图”,回答题
目.
新疆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设计的课题,分两组进行实验探究:甲组直接
在地里种植西瓜,乙组在地上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西瓜.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可能是
( )
A.西瓜品质与农药残留的关系 B.西瓜品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C.西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D.西瓜品质与昼夜温差的关系
【答案】D
【解析】覆盖砾石可增加地面吸热和散热的速度,起到增加昼夜温差的效果.
15.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读“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图”,回答下
题.
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
盐碱化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大规模特色农业的发展,必然会使该地区水源更加紧张,河流下游地区将出
试卷第 6 页,总 14 页
现干涸,导致植物退化,沙漠侵吞,生态恶化;同时不合理的灌溉使土壤盐分向地表
集中,形成盐碱化.
16.图 a 是我国某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 b 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
答下题.
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答案】C
【解析】该区降水较少,虽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热量较充足,但农业需要灌溉水
源.
17.图 a 是我国某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 b 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
答下题.
下图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
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A
【解析】①点对应的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比重分别约为 65%、5%、30%,基于当地
自然条件的特点,应适当减小种植业比重,增加畜牧业比重.
18.下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完成下题.
试卷第 7 页,总 14 页
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
①减缓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
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答案】A
【解析】左图表示城市居民利用阳台等收集雨水,不但能实现雨水的资源化,还可以
解决城市缺水和内涝.
19.下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完成下题.
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腾
【答案】A
【解析】右图是一个雨水的渗透设施,其作用是增加雨水向地下的渗透.
20.读我国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的模式图,完成下题.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地区西部草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
业
C.大力发展游牧业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
品配套加工业
【答案】B
【解析】A 项是东北平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C 项大力发展游牧业明显与题意不符,正确
方向应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等工作的实施;D 项是东北
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
21.读我国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的模式图,完成下题.
试卷第 8 页,总 14 页
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使各区域独立地发展专业化生产
C.反映出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竞争关系
D.不利于各区域优势的充分发挥
【答案】A
【解析】此耦合发展模式可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使各区域相互协作地发展专业化生
产;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密切协作关系;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22.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 15 万千米 2.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B.东部地区降水多,河流较多
C.河流短小,水力资源较为贫乏
D.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多“V”形谷
【答案】A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该
岛屿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由经纬度可判断,该岛屿为新西兰南岛,盛行西风,为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部地区是迎风坡,降水多;中部地势高,落差大,河流短小湍急,水力
资源丰富;西南部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多“U”形谷.
23.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 15 万千米 2.读图,完成习题
该岛屿东西两侧农业生产差异显著,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其主要影响
因素是( )
A.人口分布与生活习俗 B.土壤
C.日照时数与地貌 D.地形与人口分布
试卷第 9 页,总 14 页
【答案】C
【解析】该岛西侧处于较陡峭的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不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该岛东侧处于缓和的背风坡,土壤相对肥厚,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24.读某城市近 30 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 a、b、c 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c、b、a D.b、a、c
【答案】A
【解析】a 点第一产业为 55%,第二产业为 20%,第三产业为 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
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最有可能是食品工业.b 点第一
产业为 20%,第二产业为 55%,第三产业为 25%,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环
境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
点第一产业为 15%,第二产业为 30%,第三产业为 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5.读某城市近 30 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a 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 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 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 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
象
【答案】D
【解析】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的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
比重上升,区域发展高级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26.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 年开始积极吸引外
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
该市 1990—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试卷第 10 页,总 14 页
1990—2010 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答案】D
【解析】以产业结构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由图可知,第一产业在
1998 年略有增加,故 A 项“持续快速下降”说法错误;1990 年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
业,故 B 项中“始终”说法错误;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大,故 C 项错误;该市整体上第一
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波动上升,因此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故 D 项正确.
27.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 年开始积极吸引外
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
该市 1990—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考查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一产
业和重工业替代轻工业的过程,到达一定程度后第三产业也会逐渐替代第二产业.农林
牧渔业全面发展不属于产业升级,故 B 项为正确答案.
28.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
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回答下题。
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
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
C.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答案】C
【解析】坑口电站的建设的好处与不足并存,可以缓解运煤的压力,但会加重当地的
环境污染;坑口电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
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
缓解运煤的压力,但会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
【点评】知识点:工业的布局,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能力:图文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
息及知识拓展应用的能力.
29.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
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回答下题。
试卷第 11 页,总 14 页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
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产业链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答案】B
【解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煤炭基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
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点评】知识点:区域开发的条件,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措施.能力:图文资料获取
有效地理信息及知识拓展应用的能力.
30.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
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回答下题。
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
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
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
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⑤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使该乡镇的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
以工业为主,就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使交通得到更大
程度的改善.
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点评】知识点:城市化的形成,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能力:图文资料获取有效地理
信息及知识拓展应用的能力.
二、解答题
31.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 分)
材料一 下图是波河流域图.
试卷第 12 页,总 14 页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 7.5 万
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
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邻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
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大,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
(1)根据材料一说出图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2 分)
(2)根据材料一简述波河的水系特征.(4 分)
(3)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4 分)
(4)请为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你的建议.(4 分)
【答案】(1)沿河分布;沿海分布.(每点 1 分,共 2 分)
(2)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干、支
流河床比降大.(每点 1 分,共 4 分)
(3)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进入汛期;
冬春季节,波河流域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径流丰富.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
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每点 2 分,共 4 分)
(4)在中下游地区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下游地区开挖新的入海河道;切实有效保护上
游山区的植被;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在上游开展水利建设,
大力开发水电;提高流域的开放度;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每点 1 分,共 4 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得出城市主要沿河和沿海分布.第(2)题,从流域面积、支
流、流程和流向等角度组织答案.第(3)题,主要回答冬季和春季河流流量较大的原因.
第(4)题,治理和开发需要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制度措施等方面去回答.
城市的区位因素
水系特征及其原因
流域开发的措施
32.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水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1)A、B 两条河流之间为我国的一列重要山脉,说出此山脉的走向,并列举此山脉与
我国的哪些地理分界线吻合.(3 分)
(2)B 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地区,试分析原因.(2 分)
(3)说出 C 湖附近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并给出合理治理保护措施.(3 分)
(4)评价 E 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列举优、劣势) (4 分)
试卷第 13 页,总 14 页
【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
地区分界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外流区域和内流区
域分界线;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每点 1 分,共 3 分)
(2)B 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床坡降很小,泄洪能力很
弱);降水集中于夏季(尤以 7、8 两个月降水集中),并常有暴雨.(每点 1 分,共 2
分)
(3)C 湖附近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或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主要的治
理保护措施有退耕还林、还牧;实行轮牧;保护好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每点 1
分,共 3 分)
(4)优势: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雨热同期等.劣势:属中
温带,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冻害威胁.(每点 1 分,共 4 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A 表示黑龙
江,B 表示嫩江,两条河流之间的山脉为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地理界线
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分析.
第(2)题,B 河流域及以东地区地处东北平原地区,易发洪涝灾害的原因可从地形地
势、气候等方面分析.
第(3)题,C 湖地处内蒙古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地退化,其治理措施可结合教材有
关荒漠化防治的知识来回答.
第(4)题,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但注
意评价需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点评#
3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要求.
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一北霍鲁逊盐湖矿区,如图甲)位于柴达木盒地,沿线风沙灾害
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
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
植物防沙.通过对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
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乙所示)的方式.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
(2)分析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3)说明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优势.
【答案】(1)(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视线,影响运
行列车安全.
试卷第 14 页,总 14 页
(2)柴达木盆地海拔高,年均温低;内陆盆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沙漠广布;周边
盐湖众多,风力较强,沙漠含盐量高,植物无法存活.
(3)挡沙墙可以降低风速,阻隔,减小风沙对路基的掩埋作用.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
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削减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
地起沙.
【解析】(1)风沙对铁路的主要危害是磨损和掩埋,会危害铁路运输安全.风沙会加大
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视线,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2)锡北地区路段自然环境恶劣,气温低;降水少,蒸发旺盛;盐湖众多,风力较强,
沙漠含盐量高,植被难以生长,所以不能用生物作为主导的防沙工程.
(3)挡风墙可以阻挡风沙,石方格可以降低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二者配合、共
同使用可以降低风沙对铁路的破坏.
【点评】知识点:防沙治沙措施.能力: 图文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及知识拓展应用的能
力. 根据图示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34.济宁市位于山东的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人口众多.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济宁市简图.
材料二 济宁市农业基础条件薄弱,耕地规模小,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长期以来重化肥
轻农家肥和掠夺性生产的经营模式,使地力水平严重下降.
材料三 2010 年 10 月,济宁市在煤矿塌陷地上建起的太阳能实验电站正式并网发电.
(1)近年来,图中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请你分析该种城市目前
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2)请你为图中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部分煤矿接近枯竭,煤炭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升高,能源结构单一,煤
渣、矿渣堆积成山,地面塌陷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较为严重.
(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
值;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交通网络;发展清洁生产.
【解析】(1)目前该类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资源的储量、开采量、人工
成本、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分析.
(2)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考
虑.
【点评】主要考察资源发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第(1)题,目前该类
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资源的储量、开采量、人工成本、产业结构、经济
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分析,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存在的问题.第(2)题,资源型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考虑,德国鲁尔
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所有资源型城市借鉴的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