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县一中2019-2020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岳阳县一中2019-2020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428103

大小:2.9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二段考 地理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 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 A. 调整产业结构 B. 加剧环境污染 C. 缓解能源紧张 D. 促进资源开发 2. 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B. 图乙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势平坦的特点 C. 图丙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 图丁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答案】1. C 2. D 【解析】 【1 题详解】 “疆电外送”是把新疆的电能输往到中部地区,对调入区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缓解了当地 能源紧张状况;电力的输入不能直接调整产业结构;电能相对环保,会缓解输入地环境污染 状况;对输入地的资源开发没有直接影响。选 C 正确。 【2 题详解】甲图新疆的晾房,该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干旱的气候特点,旨在让果品的水分自然蒸发形成 干果,A 错;乙图陕西的窑洞,该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少、土层深厚及黄土具有直立性的特点, B 错;丙图青海牧场,该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以高寒草原草甸为主,牧业生产规模小,科技 水平低,C 错;丁图四川水田,该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D 正确。 【点睛】“疆电外送” 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河南郑州,途经新疆、甘肃、宁 夏、陕西、山西、河南六省(区),线路全长 2210 公里;该工程将充分发挥特高压输电优势, 将新疆哈密地区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华中地区,不仅有利于提高新 疆自我发展能力,而且有助于解决华中区域煤电运矛盾,缓解华中电力紧张局面。同时有效 缓解空气污染压力,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环境保护效益。 下图中,甲为沙坡头村位置图,乙为沙坡头村附近铁路两侧的“绿带”(深色部分)照片。读 图回答下列各题。 3. “绿带”的植被类型是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草原 D. 针叶林 4. “绿带”的水源主要来自 A. 草方格沙障截留水分 B. 跨流域调水 C. 冰川融水 D. 人工灌溉 【答案】3. C 4. A 【解析】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植被类型的判断,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乙为沙坡头村附近铁路两侧的“绿带”位于 贺兰山的西侧,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植被类型为草原,C 正确;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落叶阔叶林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针叶林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据此本题选择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绿带”位于贺兰山的西侧,位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如图所示,草方格沙障是一种用麦草,稻草,芦 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而草方格沙障中的草、稻草等能够截留水分,从而起到恢 复植被的作用,A 正确;同时,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灌溉水源短缺, 因此人工灌溉为沙障提供水分无实际,D 错误;至于跨流域调水为沙障提供水分,材料中没有 体现,B 错误。故选 A。 法国的塞纳河(甲)和我国的大渡河(乙)都建有不少大坝,形成众多水库,也都面临 不少问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塞纳河所建水坝多为低坝,大渡河则以高坝为主,与之无关的因素是 A. 资金多少 B. 地形差异 C. 人口分布 D. 水库功能 6. 人们发现大渡河上所建水库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工程质量低下 B. 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C. 人为破坏严重 D. 冰雪融水 减少 【答案】5. A 6. B 【解析】 试题考查河流水能 开发。 【5 题详解】 塞纳河落差小,不适宜建高坝;塞纳河流域内人口稠密,低坝可减少库区面积;大渡河落差 大,高坝发电量大;与高坝、低坝与资金多少无关,A 正确。 【6 题详解】 从图中看大渡河位于我国西南山区,落差大,由于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 的积,使水库使用年限降低,B 正确;我国建坝技术水平高,不可能是工程质量低下;大渡河流 域内人口稀少,人为破坏少;该河段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受冰雪融水影响小。所 以选 B。 罗马尼亚葡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居欧盟第五位。贵腐酒是一种很珍贵的甜葡萄酒, 利用“贵腐霉”的作用酿制而成。“贵腐霉”附着于已经成熟的葡萄皮上,会繁殖并穿透葡 萄皮,促使葡萄中的水分挥发,使葡萄中的糖分、有机酸等有效成分呈高度浓缩的状态。而 诱发贵腐菌的滋生则需要一个多雾、潮湿的后半夜与清晨。地处多瑙河和黑海之间的多布罗 加丘陵山区是贵腐葡萄的主要分布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推测该地区采摘贵腐葡萄的时间是 A. 3 月 B. 6 月 C. 9 月 D. 11 月 8. 多布罗加丘陵山区能够生产贵腐葡萄的主要原因是 ①昼夜温差大 ②气候干燥 ③水汽来源充足 ④夜间保温作用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9. 贵腐酒酿造历史悠久,质量上乘,但出口量很少,其原因是 ①贵腐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苛刻 ②贵腐葡萄分布范围小 ③市场知名度高 ④生产规模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7. D 8. B 9. C【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7 题详解】 葡萄一般秋季成熟, 北半球采摘时间为 9 月底 10 月初,“贵腐霉”附着于已经成熟的葡 萄皮上,会繁殖并穿透葡萄皮,,促使 葡萄中的水分挥发,使葡萄中的糖分 、有机酸等有效 成分呈高度浓缩的状态,所以要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采摘时间会延迟到 11 月。故选 D。 【8 题详解】 因为诱发贵腐菌的滋生则需要一个多雾、潮湿的后半夜与清晨,要满足这个条件就必须保证 水汽来源充足和昼夜温差大,而地处多淄河和黑海之间的多布罗加丘陵山区,多晴天,昼夜 温差较大,靠近河、海,水汽来源充足。故选 B. 【9 题详解】 由于贵腐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苛刻,贵腐葡萄分布范围较小,所以贵腐酒的生产规模较小,产 量较小。贵腐白酒是一种很珍贵的 甜葡萄酒,市场知名度比较高,但市场知名度高不是其出 口量少的原因。①②④正确。故地 C。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 可采量的 70%以上的城市。根据其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 —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 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正确的是 A. 工业停产,全力发展种植业 B. 禁止开采自然资源,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资源开发 D. 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11.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 GDP 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 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C. 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 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答案】10. D 11. D【解析】 本题组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措施、经济转型 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0 题详解】 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产业是工业,是城市经济的基础,工业停产,城市经济崩溃,不利于这 类城市转型,A 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建立在开采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禁止开采,城市经 济可能马上快速衰退,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城市转型,B 错误。招商引资,进一步 推动资源开发,会加速当地资源枯竭,不利于城市转型,C 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多能耗 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企业,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是其未来发展方 向,D 正确。 【11 题详解】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果产业调整比较好,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GDP 未必一定会下降,A 不符 合题意。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升降关键是看其新的经济增长依靠什么产业,有的可以 依靠高效现代农业,如辽宁阜新,第一产业就可能上升;有的依靠发展第三产业,而第三产 业可能上升,有的依靠发展各类制造业,第二产业可能上升,因此 B 不符合题意。如果资源 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比较好,打造新的优势产业,人口不一定流向其他城市和郊区,甚 至会吸引外来人口迁入,C 不符合题意。已有资源面临枯竭,城市要想存在和发展必须寻找新 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D 符合题意。 织里镇位浙江省湖州市北部,历史上织里镇纺织业就相当兴旺,史料中有“遍闻机抒声” 明的记载。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一条仅 0.8km2 的“扁担街”起步,如今的织里镇已成为全国最 大的兰提童装基地,产量约占全国的 50%。为了改变过去的低效发展模式,2016 年织里镇童 装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着重自主研发,占据产业链高端。 读织里镇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历史时期,织里镇发展纺织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 气候优越 B. 水源充足 C. 地形平坦 D. 原料丰富 13. 影响织里镇童装企业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劳动力 B. 市场 C. 技术 D. 交通运输 14. 织里镇童装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着重自主研发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增强企业竞争力 ③扩大生产规模 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2. D 13. B 14. C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12 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历史时期,织里镇发展纺织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原 料丰富。气候、水源和地形对历史时期纺织业的影响较小。故选 D。 【13 题详解】 我国人口众多,出生人口多,童装市场大是织里镇童装企业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劳动 力有利于企业发展,但不是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和交通运输对童装企业快速发展 影响较小。故选 B。 【14 题详解】织里镇童装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着重自主研发,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 业经济效益。投入大量资金也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扩大生产规模影响,但不是其主要目的。 故选 C。 当大家还在讨论共享单车时,共享电单车已悄然来到我们如皋市民身边!目前,已有近千 辆共享电单车在如皋市区投放使用。 下图为市区某共享电单车的一处投放点,据此完成下题。 15. 共享电单车运营商在运营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GIS ②R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16. 共享电单车带来的影响有 ①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②节省资源、减轻城市污染 ③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④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15. A 16.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5 题详解】软件可以查找附近可用单车,这需要定位,采用了 GPS 技术,而测定单车出行路线及停车地 点需要分析,采用的是 GIS 技术,因此①③正确,所以答案为 A。 【16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共享电单车已悄然来到我们如皋市民身边!目前,已有近千辆共享电单车在如皋 市区投放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同时减少了私家车辆的出行,节省资源, 减轻了城市污染。但是共享电单车也会给道路带来拥堵,尤其是在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的城 市;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毕竟有限,不可能替代城市公共交通,①②正确。故选 C。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遥感(RS)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各种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等进行识别、清查、监测、评估)灾害监测(如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进行监测,有助于防灾减灾)、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 等。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 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探险旅游、航空、测绘、安全防范、军事、电力、通讯、城市管 理等部门和领域。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GIS 能解决包括地物空间分布及地理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 析,以及模拟结果等问题。现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测绘、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 理、市场分析、宏观决策等许多方面。其中城市管理是应用信息系统最早的领域之一。 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34°S)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 边某停车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行道树的叶片特点是A. 四季不落叶 B. 表层有蜡质 C. 叶片大而厚 D. 形状呈针状 18. 造成图中造型奇怪行道树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光照 B. 降水 C. 大风 D. 气温 19. 据此判断停放的车辆车头朝向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答案】17. B 18. C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好望角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四季 不落叶不是叶片特点,A 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硬叶林叶面有蜡质光泽,反射阳 光,减少蒸发量,B 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叶片大而厚有利于水分的蒸发 和散热,增强光合作用,该地夏季炎热少雨,叶片较小,C 错误;常绿硬叶林叶片较小,但不 会呈针状,D 错误。故选 B。 【18 题详解】 好望角南部临海,该海域受西风控制时间长,周边陆地面积少,海洋摩擦力小,西风风力大, 导致树木偏向一侧,C 正确;光照、降水、气温对树木形状影响较小,不会导致树木倾斜幅度 太大,ABD 错误。 【19 题详解】 成都某学生暑假应该是 7、8 月份,好望角为冬季,盛行西北风,树冠向东南方倾斜,图示车 头正好被树冠挡住,因此车辆车头应该朝向西北,B 正确,ACD 错误。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 165 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1 050 米 B. 985 米 C. 915 米 D. 790 米 21.图中村落因多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 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20. C 21. D 【解析】 【20 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甲山峰海拔在 1000-1100 米之间,而古牌坊海拔在水库水 面以上,海拔在 165-200 米之间,计算可得,相对高度在 800-945 米之间,结合选项判断, 故选 C。 【21 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A 错。②处东南方向有山脊阻挡视线,不 能通视,B 错。③处东侧有山丘阻挡视线,C 错。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村落全 貌,D 对。故选 D。 【名师点睛】等高线数值的判读方法: 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 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 2、根据示坡线判定。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 方向。 3、根据等高距判读。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 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 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 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 的相对高差。 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 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 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 高度。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 以根据公式计算。H 高—H 低<∆H<H 高—H 低+2d,其中 H 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 程,H 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某地质勘探队在局部区域实施钻探作业过程中获得下图资料,图中露天煤矿的煤层含有植 物化石。 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该区域的构造地貌是 ( ) A. 背斜山 B. 向斜山 C. 断块山 D. 火山 23. 图中开采露天煤矿的最佳地点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4.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 ) A. 山峰比丁地高 280 米 B. 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 C. 在甲地能看得到乙地 D. 含煤地层属于变质岩 【答案】22. B 23. C 24.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 【22 题详解】 根据图中三处取样点钻孔海拔以及煤层距地表深度可分别求出三地的煤层海拔高度,得出结 论为中部煤层海拔较低,两侧煤层海拔较高。该区域煤层的形成时间应大致相同,故该区域中部岩层年龄较新,两翼岩层年龄较老,地质构造为向斜。由等高线可知,该区域外部地貌 为山地,因此构造地貌为向斜山,B 正确,ACD 错误。 【23 题详解】 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露天采煤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A 错;乙处位于山谷,若遇暴 雨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 错;丙处等高线稀疏,地势较缓,便于交通建设,适合露天采 煤,C 正确;丁处无煤层分布,D 错。 【24 题详解】 根据图中钻孔海拔可推测该图等高距为 50m,山峰的海拔范围为 600m-650m,丁地的海拔范围 为 350m-400m,两地相对高差范围为 200m-300m,A 可能;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自西向东流,B 错;甲乙之间存在山脊阻挡,无法通视,C 错;根据材料“煤层含有植物化 石”,为沉积岩,D 错。故选 A。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 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 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5. 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 A. ①地附近 B. ②地附近 C. ③地附近 D. ④地附近 26. 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 收集雨水 B. 方便通信 C. 增加采光 D. 通风换气 27. 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25. B 26. D 27. B 【解析】 【25 题详解】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图中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 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 B。 【26 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 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 作用是通风换气。故选 D。 【27 题详解】 这类地下住宅的室温有变化,但是变化小;蒙古包位于地上,和这类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 它类似于冬暖夏凉的黄土高原的窑洞。故选 B。 【点睛】本题组解题 关键是紧扣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应用:“躲避炎热天 气”“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季气温较 低”——位于天气炎热、景观荒凉的沙漠气候区;地下住宅位于地下,通风透气性差,因此 设置了通天井便于通风透气;和黄土高原的窑洞同位于地下,冬暖夏凉。 读某大洲沿 30 °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A. 工业发展早 B. 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C. 灌溉农业发展早, 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D.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 29. 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 针叶林广布 B. 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C. 干旱的沙漠地区 D. 地势高峻的高原 【答案】28. C 29. D 【解析】 【分析】 的考查区域定位以及影响人口分布 主要因素。 28 题详解】 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①是印度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历史较早,历史上就养育 了众多人口,因此现在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C 正确。印度工业发展较晚,以农业为主,相 对来说,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A、B 错误。人口较密集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业 的发展无关。故选 C。 【29 题详解】 ②地区是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较恶劣,高寒地区氧气稀薄不适合人口居住,同时交通不便, 工农业都比较落后,正确答案选 D。 【点睛】区域定位要准确,北纬 30 度穿过的重要地形区比如地中海、印度河流域、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墨西哥湾北部,这些重要的区域应当记住。 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 图所示的低矮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房屋墙壁上有很多预留的小孔。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 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生存智慧的结晶,更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石头厝的特点与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 A. 窗子小--便于保温 B. 石材建筑--防台风 C. 墙壁多孔--便于采光 D. 屋顶缓--防暴雨 31. 下列地区的传统民居中,石头房屋相对较多的是 A. 云贵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三江平原 【答案】30. B 31. A 【解析】 本题考査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30 题详解】 的 【平潭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受台风影响,而石材建筑比较坚固,窗子小,可以预防台风。平 潭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墙壁多孔有利于通风和散热。若屋顶平缓,则不利于防 御暴雨。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31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平潭房屋建材主要为当地的石材。四个地区中只有云贵高原地区多山石,石灰岩 广布,易获取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因而该地区石头房屋相对较多。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下面景观图中的道路两侧积雪高达 20 米, 是日本著名的“雪墙公路”。从 1971 年开始, 这里就成了观雪圣地。很多人还专门前往附近主峰饱览雪景,每年吸引近百万游人前来观光。 结合日本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图示“雪墙公路”景观位于图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33. 下列时间段中,“雪墙公路”景观最吸引游客的是 A. 11 月-12 月 B. 3 月-4 月 C. 7 月-8 月 D. 10 月- 11 月 34. 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A. 地震灾害 B. 洪涝灾害 C. 春旱冻害 D. 沙尘灾害 【答案】32. B 33. B 34. B 【解析】此题考查日本气候特征和等高线的判读。 【32 题详解】 “雪墙公路”的出现说明该地降雪量大,冬季降水量大,冬季日本刮西北风,应在日本海的 迎风一侧分布,因此可能是①地或②地;根据图示可知,①地位于沿海位置,海拔低,地形 抬升作用不明显,而②地南侧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说明②地地势起伏较大,水汽受地形 抬升作用明显,降雪较多,所以最可能的是②地。通过等高线判断,③④北侧地势较高,所 以③④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不易降水。故选 B。 【33 题详解】 “雪墙公路”主要来自于冬季降雪的积累,而 3 月—4 月气温开始回升,积雪还未大面积消融, 因此会吸引大量游客,B 对;7 月—8 月气温是一年中最高的时候,积雪几乎全部消融,不可 能再吸引游客;10 月—12 月温度开始下降,此时并没有大量的积雪进行积累,形成雪墙。故 选 B。 【34 题详解】 通过图中等高线分析,此处地表起伏大,地形复杂多阻碍,不利积水排出。又加上冬季降雪 充沛,春季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容易造成洪涝灾害,B 对;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 与当地气候无关,A 错;春季大量冰雪融化,可以提供灌溉水源,不会引起春旱,C 错;此处 无沙源地或离大陆沙源地较远,不会受到沙尘灾害威胁,D 错;故选 B。 2019 年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将在武汉(30°N,114°E)举行。组委会为方便其他大洲足球球 迷欣赏本国军人风采又不对本地球迷欣赏球赛产生冲突,灵活安排赛程。世界各地球迷看球的 最佳时间段是当地时间 13 时至次日 1 时,比赛时长约 2 小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为了同时照顾英国和中国球迷市场,中国队开始球赛时世界时为 A. 14 点 B. 16 点 C. 19 点 D. 21 点 36. 里约热内卢军运会在 7 月份举行 A. 温度较高,利于考验军人品质 B. 别国运动员需要适应季节差异 C. 风速小,对比赛影响小 D. 降水较少,利于军人水平发挥 【答案】35. A 36.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以及巴西的气候等相关知识 【35 题详解】英国和中国分别采用中时区和东八区的区时,由材料可知,世界各地球迷看球的最佳时间段 是当地时间 13 时至次日 1 时,比赛时长约 2 小时。中国队开赛时,世界时若为 14 点,则英 国球迷观看比赛的时间为 14-16 点,此时中国球迷观看比赛时间为 22-24 点,均在最佳观赛 时间内,且能将比赛看完,A 正确;世界时若为 16 点,则英国球迷观看比赛的时间为 16-18 点,此时中国的时间为 0-2 点,有 1 小时比赛无法观看,B 错;世界时若为 19 点,则英国球 迷观看比赛的时间为 19-21 点,此时中国的时间为 3-5 点,无法观看,C 错;世界时若为 21 点,则英国球迷观看比赛的时间为 21-23 点,此时中国的时间为 5-7 点,无法观看,D 错。 【36 题详解】 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为热带雨林气候,7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气温相对较低,A 错; 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东南信风影响,风速较大,降水一年中最少,有利于运动员水 平的发挥,C 错,D 正确;7 月为北半球的夏季,里约热内卢虽然地处南半球,但纬度较低, 地处热带,和北半球夏季温度差别不是很大,别国运动员无需考虑季节差异,B 错误。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附近地势起伏大,降水差别明显 B. 甲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 C. 乙附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 D. 乙附近等值线弯曲主要是海陆差异所致 38. 1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 2.5 万平方千米,但到了 2018 年面积不到 2000 平方千米。与该 湖泊面积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 泥沙淤塞,导致湖面缩小 B. 气候变干,降水少,蒸发旺盛 C. 沿河地区用水量增加 D. 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37. B 38. D 【解析】 【37 题详解】 图中显示,与乙地相比,甲附近相邻等年降水量线差值小,且比较稀疏,因此甲附近降水差 别不大,A 错误。图中显示,甲处位于 10°N~15°N 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形成干湿季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较少,约 200~400mm,B 正确。图中显示,乙处临 近赤道,年降水量达 4000 毫米以上,应为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热带雨林植被,植被覆盖状况 较好,保持水土功能强大,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不太严重,C 错误。乙附近等值线弯曲程度很 大,应与河谷地形有关;以海陆差异为主导形成的等年降水量线分布应与海岸线平行,而当 地没有如此弯曲的海岸线,D 错误。 38 题详解】 图中显示,有多条河流流入湖泊,河流流域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带来的泥沙 增多,在湖泊中泥沙淤塞,可能导致湖面缩小,A 不符合题意。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异常, 当地气候变干,降水减少,蒸发旺盛,可能导致湖面缩小,B 不符题意。注入湖泊的河流沿岸 地区用水量增加,使得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导致湖泊缩小,C 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该地位于非洲板块内部,没有位于板块消亡边界,而且板块运动速度缓慢,很难在短期 内影响到湖泊面积,D 符合题意。 读某国河流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及首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39. 该国首都 2~5 月为小雨季,6~9 月为大雨季,其大雨季的主要成因是( ) A. 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 B. 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 C. 受赤道低压控制 D. 位于西南风迎风坡 40. 关于该国首都气温表述正确的是( ) ①7 月气温日较差小于 1 月的主要原因是 7 月昼长较长,正午太阳高度大 【②7 月气温日较差小于 1 月的主要原因是 7 月雨天多,云量大 ③气温日较差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小 ④气温日较差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终年云雾天气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9. D 40. C 【解析】 【39 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该国是埃塞俄比亚,首都 6-9 月为大雨季,主要成因是受来自海洋的西 南风的影响,位于西南风的迎风破,多地形雨,D 正确;东北信风来自大陆,降水少,A 错; 不受南半球东南信风的影响,B 错;该地海拔较高,对流较弱,不受赤道低气压控制,C 错, 故选 D。 【40 题详解】 读图,该国首都 7 月多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强,故而气温 日较差较小,因此该国首都 7 月气温日较差小于 1 月的主要原因是 7 月雨天多,云量大,① 错,②正确;气温日较差的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小,③ 正确,④错误,故选 C。 第 II 卷(非选择题)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水稻种植面积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10 年种植面积是 31856 万亩,2016 年种植面积为 2932 万亩,且水稻种植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较为传统,近几年来四川省不断加 强水利设施和道路的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如图甲是四川省某地等高线图, 图乙是在等高线图中 D 处拍摄到的景观图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图。(1)分析图甲图中公路选线的主要区位条件。 (2)简述图甲图中 D 处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描述图丙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答案】(1)地势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经过城镇,客、货运量大。 (2)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靠近河流(距水库近), 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3)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西南部为山地丘陵;(任答一点)大致由 西南向东北降低。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对交通线路选线的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以及地形 特征的描述等相关知识 【详解】(1)读图甲,公路主要沿着山间谷地延伸,主要原因在于山间谷地地形相对平坦, 公路的建设难度较低,成本较小;同时,图中的公路这种分布和走向,连接了该区域的主要 城镇,客运、货运量较大,便于聚落之间的贸易往来。 (2)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角度展开说明即可。该区域位于四川,属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搭配较好;图中 D 处等高线较稀疏,靠近河流,因此地形平坦,水源充 足;同时,河流携带泥沙经过图中 P 处后,地势开阔,泥沙淤积,因此 D 处土壤较肥沃。 (3)读图,该区域西南部海拔多在 500-1000m 左右,主要为低山丘陵;东部地区海拔多在 200m 左右,等高线较为稀疏,主要为平原;由此也可以得出地势变化特征:该区域地势大致西南 高,东北低。 【点睛】地形特征的描述,一般可结合题目,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①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多哪种地形,主要分布在哪个方位);②地势高低及其起伏(哪里高哪里低,起伏大小如何);③ 有无特殊地貌(如火山地貌、喀斯特地貌、雪峰连绵等);④海岸线以及岛屿情况(海岸线长 短曲折情况、岛屿多少情况等)。 42.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A 城是美国东部一个 10 万人口的中等规模的城市,从奥珀尔湖获得饮用水。图甲显示了 A 城及其周边地区(灰色区域为植被较为稀少的农场和乳牛场,其它区域为林地)。图中运河 已经停运;有人建议,计划把四分之一的维斯塔河水调入运河,重新启用运河的航运。图丙 为 A 城的气候资料。 (1)简析奥珀尔湖作为 A 城水源供应地的主要优势。 (2)近几十年来,A 城很少发生洪涝灾害。请根据图示信息说明原因。 美国一高中学习小组在一场暴雨过后在 C 城的一个水文站对维斯塔河进行水文流量和泥 沙测量实验,得到图乙的相对流量和泥沙过程曲线。该学习小组推测该场暴雨降水过程的设 想有如下三种情况:①全流域同时降水;②降水系统自东南向西北移动;③降水系统自西北 向东南移动。 (3)学习小组的成员大多数认为第②种境况最不可能,请你帮助阐述理由。 【答案】(1)湖泊上游河流森林覆盖率高,水质好;流域内降水量较大,水量稳定;靠近城 市,供水费用低。 (2)流经 A 城的河流森林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城区上游湖泊众多,调蓄洪水;流域 内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流程短,流量较小;多条河流入海,排泄洪水能力强。 (3)流量曲线显示,径流量初期陡增,经历两次峰值(且前一个峰值较高),若降水系统自 东南部开始,则 C 处水文站的径流应缓慢汇集、峰值到达时间较晚;降水系统移动到西北地区,C 处水文站附近应迎来较大径流。河流含沙量初期最大、此后渐少,图示流域东南部地区 植被覆盖率高,若降水自东南部地区开始,河流初期的含沙量应比较小。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综合性较强,思维的深度较大,充分地体现了近年 来高考题的“小切口、大纵深”的特点,解题中需要注意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图 表的细心与综合分析。 【详解】(1)该湖泊作为 A 城的水源供应地,可从水量、水质、水费等角度分析。根据题意, 灰色区域为植被较为稀少的农场和乳牛场,其它区域为林地,因此湖泊上游河流森林覆盖率 高,湖泊的水质较好;根据图丙中 A 城的气候统计资料,该区域年降水量较大且季节分配比 较均匀,湖泊的补给量大,水量丰富;同时,根据图甲,该湖泊在地理位置上靠近 A 城,取 水较方便,供水费用较低。 (2)根据图示信息,A 城上游存在众多湖泊,湖泊对洪峰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 A 城上游地 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较强,也使得河流的洪峰降低,并且图中的 A 城上 游地区的河流均比较短小,河流的流量有限。对于 A 城下游地区来说,存在多条入海河道, 泄洪能力较强。同时,根据 A 城的气候统计资料,该区域年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也不 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3)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乙的解读以及对图甲中河流分布的细节分析。读图乙,随着降雨的 进行,该水文站的径流量出现两个峰值,且第一个峰值较大,根据图中的颜色变化规律,随 着降雨的进行,河流的泥沙量先较大,后逐渐减少。图甲中,维斯塔河上游主要在东南部, 支流较多,西北部支流较少。如果降雨从东南向西北移动,东南部先降雨,支流流量加大, 处于中下游地区的 C 城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峰值出现时间应比较晚,且由于东南部的植被覆 盖率较高,此时水文站测得的泥沙含量较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作用,河流出现的峰值比 较低;西北部后降雨,由于西北部主要为农场和乳牛场,林地较少,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较 弱,因此河流第二个峰值较大,且泥沙含量较高。综上所述,若降雨从东南部移向西北部,C 城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水文特征与乙图所表述的特征矛盾,因此第二种情况最不可能发生。 43.读沿 36°N 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 a、b 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 a 地相比,b 地冬季降水的特点有哪些?并简述其原因。 (2)简述甲、乙两地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 【答案】(1)b 比 a 地降水量大。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西北风南下;经过海域后增温 增湿;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 (2)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大;(上游流经山地)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无结冰 期;含沙量较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河流水文特征等知识点。 【详解】(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朝鲜半岛,而乙位于日本,冬季该地区受 西北季风影响,a 地区受西北风影响属于背风坡,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降水量较少,而 b 地 区位于日本的西北侧,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河流水文特征应从河流的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含沙量和流速、水能资源等方 面思考。读沿 36°N 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 a、b 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可知其共同的水文特征:结 合两地的气温、降水量资料综合看:降水较多,河流水量丰富;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形原因,(上游流经山地)落差大,水能丰富;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植被较 好,含沙量较小。 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利马是世界上闻名的无雨城市,四季如春。它不像基多那样拥有 2000 米以上的海拔高度, 而是位于沿海地区,海拔很低。房子大都建的很矮、密。城里的大量居民住宅都是土坯房, 有的住房干脆就是用纸板拼成的。利马市植物茂盛,条条街道绿树成荫,街心公园遍布全市。 尽管利马市区与西部沿海茫茫的沙漠地带近在咫尺,却见不到黄沙弥漫或飞沙走石的景象,城市空气十分清新,室内家具多日不擦依旧一尘不染。下面两幅图中左图为秘鲁简图,右图 是利马气候资料统计图。 (1)简析利马房子大都建的较矮、密的原因。 (2)说明利马用纸板盖房子的可行性。 【答案】(1)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高层建筑容易倒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 口数量多,建筑矮,容纳人口数量少,东部山区,西部荒漠,城市扩展空间有限,因此城市 建筑较为密集。 (2)无雨之都,纸板不易变形倒塌;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小;风力较小,不易倒塌;地震 多发,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利马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在解题的过程 中,注意抓住问题的关键词,思考关键词与材料所体现的地理信息的内在逻辑联系。 【详解】(1)本题注重解读关键词“矮、密”。注意利马的地理位置,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活跃,地震多发,因此建筑物较矮。城市人口较多,建筑物矮, 故而人口容纳量有限,西部的沙漠和东部的高山均限制了城市的拓展,因此建筑物比较密集。 (2)注意“纸板房子”的特点。一般来说,用纸板建造的房子抗侵蚀能力较弱,该地能用纸 板建造房屋,说明房屋不易变形和倒塌。结合材料,该地为“无雨之都”,降水较少,四季如 春,气温的年较差较小;“沙漠地带近在咫尺,却见不到黄沙弥漫或飞沙走石的景象”,说明 风力相对较小,这些条件均使得纸板房屋不易变形倒塌。同时,该地多发地震,房屋用纸板 建造,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点睛】注意材料中利马的气候统计资料图,该图中,降水量的纵坐标数值很小,月均降水最多的才 1.5mm,因此该地年降水量稀少。主要原因是该地受东南信风地影响,为离岸风,性 质干燥;同时,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