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数学
专题 15 推理与证明
1.(2019·全国 2·文 T5)在“一带一路”知识测验后,甲、乙、丙三人对成绩进行预测.
甲:我的成绩比乙高.
乙:丙的成绩比我和甲的都高.
丙:我的成绩比乙高.
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
【答案】A
【解析】若甲预测正确,则乙、丙预测错误,即甲的成绩比乙高,丙的成绩比乙低,故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
次序为甲、乙、丙.若乙预测正确,则丙预测也正确,不符合题意.若丙预测正确,则甲预测错误,即丙的成绩
比乙高,乙的成绩比甲高,即丙的成绩比甲、乙都高,即乙的预测也正确,不合题意,故选 A.
2.(2017·全国 2·理 T7 文 T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
人中有 2 位优秀,2 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
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答案】D
【解析】因为甲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所以乙、丙的成绩是一位优秀一位良好.又因为乙知道丙的成绩,所以乙
知道自己的成绩.又因为乙、丙的成绩是一位优秀一位良好,所以甲、丁的成绩也是一位优秀一位良好.又因
为丁知道甲的成绩,所以丁也知道自己的成绩,故选 D.
3.(2016·北京·理 T8)袋中装有偶数个球,其中红球、黑球各占一半.甲、乙、丙是三个空盒.每次从袋中任
意取出两个球,将其中一个球放入甲盒,如果这个球是红球,就将另一个球放入乙盒,否则就放入丙盒.重复
上述过程,直到袋中所有球都被放入盒中,则( )
A.乙盒中黑球不多于丙盒中黑球
B.乙盒中红球与丙盒中黑球一样多
2
C.乙盒中红球不多于丙盒中红球
D.乙盒中黑球与丙盒中红球一样多
【答案】B
【解析】若乙盒中放入的是红球,则须保证抽到的两个均是红球;若乙盒中放入的是黑球,则须保证抽到的两
个球是一红一黑,且红球放入甲盒;若丙盒中放入的是红球,则须保证抽到的两个球是一红一黑,且黑球放入
甲盒;若丙盒中放入的是黑球,则须保证抽到的两个球都是黑球;又由于袋中有偶数个球,且红球、黑球各占
一半,则每次从袋中任取两个球,抽到两个红球的次数与抽到两个黑球的次数一定是相等的,故乙盒中红球
与丙盒中黑球一样多,选 B.
4.(2014·北京·理 T8)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
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
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
A.2 人 B.3 人
C.4 人 D.5 人
【答案】B
【解析】用 A,B,C 分别表示优秀、及格和不及格.显然,语文成绩得 A 的学生最多只有一人,语文成绩得 B 的
也最多只有 1 人,得 C 的也最多只有 1 人,所以这组学生的成绩为(AC),(BB),(CA)满足条件,故学生最多为 3
人.
5.(2014·山东·理 T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 a,b 为实数,则方程 x3+ax+b=0 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
假设是( )
A.方程 x3+ax+b=0 没有实根
B.方程 x3+ax+b=0 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 x3+ax+b=0 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 x3+ax+b=0 恰好有两个实根
【答案】A
【解析】因为至少有一个的反面为一个也没有,所以要做的假设是方程 x3+ax+b=0 没有实根.
6.(2012·江西·理 T6)观察下列各式:a+b=1,a2+b2=3,a3+b3=4,a4+b4=7,a5+b5=11,…,则 a10+b10=( )
A.28 B.76 C.123 D.199
【答案】C
【解析】利用归纳
3
法:a+b=1,a2+b2=3,a3+b3=4=3+1,a4+b4=4+3=7,a5+b5=7+4=11,a6+b6=11+7=18,a7+b7=18+11=29,a8+b8=29+18=47,a
9+b9=47+29=76,a10+b10=76+47=123.
规律为从第三组开始,其结果为前两组结果的和.
7.(2017·北京·文 T14)某学习小组由学生和教师组成,人员构成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ⅰ)男学生人数多于女学生人数;
(ⅱ)女学生人数多于教师人数;
(ⅲ)教师人数的两倍多于男学生人数.
①若教师人数为 4,则女学生人数的最大值为 ;
②该小组人数的最小值为 .
【答案】6 12
【解析】设男学生人数为 x,女学生人数为 y,教师人数为 z,
则 x,y,z 都是正整数,且{x > 푦,
y > 푧,
2z > 푥,
x,y,z ∈ N*,
即 2z>x>y>z,x,y,z∈N*.
①教师人数为 4,即 z=4,8>x>y>4,所以 y 的最大值为 6,故女学生人数的最大值为 6.
②由题意知 2z>x>y>z,x,y,z∈N*.
当 z=1 时,2>x>y>1,x,y 不存在;
当 z=2 时,4>x>y>2,x,y 不存在;
当 z=3 时,6>x>y>3,x=5,y=4,此时该小组人数最少,人数为 5+4+3=12.
8.(2017·北京·文 T13)能够说明“设 a,b,c 是任意实数,若 a>b>c,则 a+b>c”是假命题的一组整数 a,b,c
的值依次为 .
【答案】-1,-2,-3(答案不唯一)
【解析】答案不唯一,如令 a=-1,b=-2,c=-3,则 a>b>c,而 a+b=-3=c,能够说明“设 a,b,c 是任意实数,若
a>b>c,则 a+b>c”是假命题.
9.(2016·全国 2·理 T15 文 T16)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 1 和 2,1 和 3,2 和 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
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 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
同的数字不是 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 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 .
【答案】1 和 3
【解析】由丙说的话可知,丙的卡片上的数字可能是“1 和 2”或“1 和 3”.若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 和
4
2”,则由乙说的话可知,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2 和 3”,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 和 3”,此时与甲说的话一
致;若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 和 3”,则由乙说的话可知,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2 和 3”,甲的卡片上的数
字是“1 和 2”,此时与甲说的话矛盾.
综上可知,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 和 3”.
10.(2016·山东·文 T12)观察下列等式:
(sinπ
3)-2
+ (sin2π
3 )-2
= 4
3×1×2;
(sinπ
5)-2
+ (sin2π
5 )-2
+ (sin3π
5 )-2
+ (sin4π
5 )-2
= 4
3×2×3;
(sinπ
7)-2
+ (sin2π
7 )-2
+ (sin3π
7 )-2
+…+(sin6π
7 )-2
= 4
3×3×4;
(sinπ
9)-2
+ (sin2π
9 )-2
+ (sin3π
9 )-2
+…+(sin8π
9 )-2
= 4
3×4×5;
……
照此规律:(sin π
2n + 1)-2
+ (sin 2π
2n + 1)-2
+ (sin 3π
2n + 1)-2
+…+(sin 2nπ
2n + 1)-2
=.
【答案】4
3n(n+1)
【解析】由等式可知,等式右边共三个数相乘,第 1 个数都是4
3;第 2 个数与该等式所在行数相同,第 3 个数比
第 2 个数大 1,
所以第 n 个式子等号右边为4
3n(n+1).
11.(2015·山东·理 T11)观察下列各式:
C01=40;
C03 + C13=41;
C05 + C15 + C25=42;
C07 + C17 + C27 + C37=43;
……
照此规律,当 n∈N*时,C02n-1 + C12n-1 + C22n-1+…+Cn-1
2n-1= .
【答案】4n-1
【解析】等号右侧指数规律为 0,1,2,…,n-1.所以第 n 个式子为C02n-1 + C12n-1 + C22n-1+…+Cn-1
2n-1=4n-1.
12.(2015·福建·理 T15)一个二元码是由 0 和 1 组成的数字串 x1x2…xn(n∈N*),其中 xk(k=1,2,…,n)称为第
k 位码元.二元码是通信中常用的码,但在通信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码元错误(即码元由 0 变为 1,或者由 1 变为
5
0).
已知某种二元码 x1x2…x7 的码元满足如下校验方程
组:{x4 ⊕ x5 ⊕ x6 ⊕ x7 = 0,
x2 ⊕ x3 ⊕ x6 ⊕ x7 = 0,
x1 ⊕ x3 ⊕ x5 ⊕ x7 = 0,
其中运算定义
为:0⊕0=0,0⊕1=1,1⊕0=1,1⊕1=0.
现已知一个这种二元码在通信过程中仅在第 k 位发生码元错误后变成了 1101101,那么利用上述校验方程组
可判定 k 等于 .
【答案】5
【解析】若 1≤k≤3,则 x4=1,x5=1,x6=0,x7=1,不满足 x4⊕x5⊕x6⊕x7=0;
若 k=4,则二元码为 1100101,不满足 x1⊕x3⊕x5⊕x7=0;
若 k=5,则二元码为 1101001,满足方程组,故 k=5.
13.(2015·陕西·文 T 16)观察下列等式
1-1
2 = 1
2
1-1
2 + 1
3 ― 1
4 = 1
3 + 1
4
1-1
2 + 1
3 ― 1
4 + 1
5 ― 1
6 = 1
4 + 1
5 + 1
6
……
据此规律,第 n 个等式可为.
【答案】1-1
2 + 1
3 ― 1
4+…+ 1
2n - 1 ― 1
2n = 1
n + 1 + 1
n + 2+…+ 1
2n
【解析】经观察知,第 n 个等式的左侧是数列{( - 1)n-1·1
n}的前 2n 项和,而右侧是数列{1
n}的第 n+1 项到第 2n
项的和,故为 1-1
2 + 1
3 ― 1
4+…+ 1
2n - 1 ― 1
2n = 1
n + 1 + 1
n + 2+…+ 1
2n.
14.(2014·全国 1·理 T 14 文 T 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 A,B,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 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 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
【答案】A
【解析】根据甲、乙、丙说的可列表得
6
A B C
甲 √ × √
乙 √ × ×
丙 √
15.(2014·陕西,理 14)观察分析下表中的数据:
多面体 面数(F) 顶点数(V) 棱数(E)
三棱柱 5 6 9
五棱锥 6 6 10
立方体 6 8 12
猜想一般凸多面体中 F,V,E 所满足的等式是 .
【答案】F+V-E=2
【解析】因为 5+6-9=2,6+6-10=2,
6+8-12=2,故可猜想 F+V-E=2.
16.(2014·北京·文 T14)顾客请一位工艺师把 A,B 两件玉石原料各制成一件工艺品.工艺师带一位徒弟完成
这项任务.每件原料先由徒弟完成粗加工,再由工艺师进行精加工完成制作,两件工艺品都完成后交付顾客.
两件原料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单位:工作日)如下:
工序
时间
原料
粗加工 精加工
原料 A 9 15
原料 B 6 21
则最短交货期为 个工作日.
【答案】42
【解析】最短交货期为先由徒弟完成原料 B 的粗加工,共需 6 天,然后工艺师加工该件工艺品,需 21 天;徒弟
可在这几天中完成原料 A 的粗加工;最后由工艺师完成原料 A 的精加工,需 15 个工作日.故交货期为
6+21+15=42 个工作日.
17.(2014·安徽·文 T1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斜边 BC=2 2 ,过点 A 作 BC 的垂线,垂足为 A1;过
点 A1 作 AC 的 垂 线 , 垂 足 为 A2; 过 点 A2 作 A1C 的 垂 线 , 垂 足 为 A3;…, 依 此 类 推 , 设
BA=a1,AA1=a2,A1A2=a3,…,A5A6=a7,则 a7= .
7
【答案】1
4
【解析】由题意知数列{an}是以首项 a1=2,公比 q= 2
2 的等比数列,∴a7=a1·q6=2×( 2
2 )6
= 1
4.
18.(2013·安徽·理 T14)如图,互不相同的点 A1,A2,…,An,…和 B1,B2,…,Bn,…分别在角 O 的两条边上,所有
AnBn 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 AnBnBn+1An+1 的面积均相等.设 OAn=an.若 a1=1,a2=2,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
【答案】an= 3n - 2
【解析】设S△OA1B1=S,
∵a1=1,a2=2,OAn=an,∴OA1=1,OA2=2.
又易知△OA1B1∽△OA2B2,
∴
S△OA1B1
S△OA2B2
=
(OA1)2
(OA2)2=(1
2)2
= 1
4.
∴S梯形A1B1B2A2=3S△OA1B1=3S.
∵所有梯形 AnBnBn+1An+1 的面积均相等,
且△OA1B1∽△OAnBn,
∴
OA1
OAn
=
S△OA1B1
S△OAnBn
= S
S + 3(n - 1)S = 1
3n - 2.
∴
a1
an
= 1
3n - 2,∴an= 3n - 2.
19.(2012·陕西·理 T11)观察下列不等式
1+ 1
22 < 3 2, 1+ 1 22 + 1 32 < 5 3, 1+ 1 22 + 1 32 + 1 42 < 7 4, …… 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为 .
8
【答案】 1+ 1
22 + 1
32 + 1
42 + 1
52 + 1
62 < 11 6 【解析】由前几个不等式可知 1+ 1 22 + 1 32 + 1 42+…+ 1 n2 < 2n - 1 n . 所以第五个不等式为 1+ 1 22 + 1 32 + 1 42 + 1 52 + 1 62 < 11 6 . 20.(2012·福建·文 T16)某地区规划道路建设,考虑道路铺设方案.方案设计图中,点表示城市,两点之间连 线表示两城市间可铺设道路,连线上数据表示两城市间铺设道路的费用,要求从任一城市都能到达其余各城 市,并且铺设道路的总费用最小.例如:在三个城市道路设计中,若城市间可铺设道路的线路图如图(1),则最 优设计方案如图(2),此时铺设道路的最小总费用为 10. 现给出该地区可铺设道路的线路图如图(3),则铺设道路的最小总费用为 . 【答案】16 【解析】由题意知,各城市相互到达,且费用最少为 1+2+2+3+3+5=16=FG+GD+AE+EF+GC+BC. 21.(2017·浙江·T22)已知数列{xn}满足:x1=1,xn=xn+1+ln(1+xn+1)(n∈N*).证明:当 n∈N*时, (1)00,
假设 n=k 时,xk>0,
那么 n=k+1 时,若 xk+1≤0,
则 00.
因此 xn>0(n∈N*).
所以 xn=xn+1+ln(1+xn+1)>xn+1.
9
因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