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物理
专题 0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选择题
1.(2019•海南卷•T5)如图,两物块 P、Q 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质量分别为 m、2m,两者之间
用水平轻绳连接。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µ,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现对 Q 施
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F,使两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的张力大小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 PQ 的整体:F-µ·3mg =3ma;对物体 P:T-µmg =ma;解得
,故选 D.
2.(2018·新课标 I 卷)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 P,系统处于静
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 F 作用在 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 x 表示 P 离
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 F 和 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及其相关的知
识点。
由牛顿运动定律,F-mg+F 弹=ma,F 弹=k(x0-x),kx0=mg,联立解得 F=ma+ kx,对比题给的四
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3.(2012·海南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
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
2F mgµ− 1
3 F mgµ+ 1
3 F mgµ− 1
3 F
1
3T F=
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答案】D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质量成反比,与速度无关,故 A 错
误;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有力,就产生加速度,力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的关系,故 B
错误;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而不是跟它的所受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
成正比,故 C 错误;
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可知,物体水平
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故 D 正确。故选 D
4.(2014·北京卷)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
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受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受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答案】D
【解析】受托物体向上运动,开始阶段一定先向上加速,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但后面的运动是不确定的,可以是加速的,减速的,也可以是匀速的,不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A、B 均错误;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或之后,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 错误;在物体
离开手的瞬间,手的速度变化一定比物体快,所以其加速度一定大于物体的加速度,即大于
重力加速度,D 正确。
5.(2011·上海卷)如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
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N,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剪断连接球b的细
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
A.小于N B.等于N C.等于N+F D.大于N+F
【答案】D
【解析】以箱子和 a 合在一起为研究对象,设其质量为 M,剪断连接球 b 的细线前,则 N=Mg
-F+Fe,其中 Fe 表示 b 对 a 的库仑力,也即为 b 对 a 和箱子整体的库仑力;剪断连接球 b
的细线后,则 N’=Mg +Fe’,又由于在球 b 上升过程中库仑力变大(距离变近),所以
N’>N+F,所以 D 正确;
6.(2016·上海卷)如图,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
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A.OA 方向 B.OB 方向 C.OC 方向 D.OD 方向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球固定在杆上,而杆固定在小车上,
则三者属于同一整体,根据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关系分析可知,球和小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
球的加速度也应该向右,故选项 D 正确。
7.(2012·新课标全国卷)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
【解析】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着惯性,所以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
性质是惯性,故 A 正确;
没有力作用,物体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
惯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圆周运动速度是改变的,故 C 错误;
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 D 正确;故选 AD。
8.(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
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答案】BC
【解析】因为原来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为 0,现在施加一恒力,质点所受的合力就
是这个恒力,所以质点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也有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这个过程中加
速度不变,速度的变化率不变。但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是变化的。
故 C 正确,D 错误。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质点速度的方向不会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
同,故 A 错误;不管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
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故 B 正确。
9.(2011·山东卷)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 a、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
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 a、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
a 所受摩擦力 Ffa≠0,b 所受摩擦力 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Ffa 大小不变 B.Ffa 方向改变 C.Ffb 仍然为零 D.Ffb 方向向右
【答案】AD
【解析】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不变,速度不能突变,故 b 仍静
止,弹簧对木块 b 作用力方向向左,所以 b 所受摩擦力 Ffb 方向应该向右;由于弹簧弹力不
能发生突变,剪断瞬间,弹簧弹力不变,a 的受力的情况不变,所受摩擦力也不变,所以选
项 AD 正确。
10.(2015·海南卷·T8)如图所示,物块 a、b 和 c 的质量相同,a 和 b、b 和 c 之间用完全相同
的轻弹簧 S1 和 S2 相连,通过系在 a 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 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
将细绳剪断,将物块 a 的加速度记为 a1,S1 和 S2 相对原长的伸长分别为△l1 和△l 2,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 g,在剪断瞬间
A.a1=3g B.a1=0 C.△l1=2△l2 D.△l1=△l2
【答案】AC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 m,剪断细绳的瞬间,绳子的拉力消失,弹簧还没有来得及改变,
所以剪断细绳的瞬间 a 受到重力和弹簧 S1 的拉力 T1,剪断前对 bc 和弹簧组成的整体分析可
知 ,故 a 受到的合力 ,故加速度 ,
A 正确,B 错误;设弹簧 S2 的拉力为 T2,则 ,根据胡克定律 可得 ,
C 正确,D 错误。
11.(2014·浙江卷)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 F-t 图像能反应体重计示数
随时间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对人的运动过程分析可知,人下蹲的过程可以分成两段:人在加速下蹲的过程中,
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的大小;在减速下蹲
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的大小,
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12.(2016·海南卷)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其下滑的速
1 2T mg= 1 2 3F mg T mg mg mg= + = + = 1 3Fa gm
= =
2T mg= F k x= ∆ 1 22l l∆ = ∆
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 0~5 s、5~10 s、10~
15 s 内 F 的大小分别为 F1、F2 和 F3,则
A.F1F3 C.F1>F3 D.F1=F3
【答案】A
【解析】由 v-t 图象可知,0~5 s 内加速度 a1=0.2 m/s2,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f-F1=ma1,F1=mgsin θ-f-0.2m;5~10 s 内加速度 a2=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f-F2=ma2,F2=mgsin θ-f;10~15 s 内加速度 a3=-0.2 m/s2,沿斜面向上,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f-F3=ma3,F3=mgsin θ-f+0.2m。故可得:F3>F2>F1,选项 A 正
确。
13.(2013·浙江卷)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 m=1.0kg 的物块,受到随时间 t 变化的水平拉
力 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 Ff 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5s 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B.4s 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 4.0N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
D.6s-9s 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2.0m/s2
【答案】D
【解析】根据图像,最大静摩擦力为 4N。4s 后,物体受到拉力为 F 大于 4N,开始运动,
所以 5s 内拉力做功不为零,A 错误;
4s 末,物体所受合力为零,B 错误;
物体所说滑动摩擦力为 Ff=3N,质量 m=1.0kg,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物体与长木板间
的动摩擦因数 ,C 选项错误;
6-9s 内,物体的加速度 ,D 正确。
0.3fF F
mg
µ −= =
22.0 /fF Fa m sm
−= =
14.(2013·重庆卷)图 1 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 θ 的光滑
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 θ 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
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
大值的比值 y 随 θ 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题 4 图 2 中的
A.①、②和③ B.③、②和① C.②、③和① D.③、①和②
【答案】B
【解析】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F=mgcosθ,该压力的最大值为 Fmax=mg,所以压力与其最大
值的比值 y=cosθ,压力的 y-θ 图象对应图线③;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a=gsinθ,其最大值 amax=g,所以该加速度与其最大值的比值 y=sinθ,
其 y-θ 图象对应图线②;
重力加速度 g 始终恒定不变,其对应的 y=l,所以重力加速度的 y-θ 图象对应于图线①。
本题答案为 B。
15.(2014·重庆卷)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
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
体运动的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不受空气阻力,做向上匀减速直线运动至最高点再向下自由落体运动,
v-t 图象时倾斜向下的直线,四个选项均正确表示;考虑阻力 f=kv 的上抛运动,上升中
,随着 v 减小,a 上减小,对应 v-t 图象的斜率减小,选项 A 错误。下降中
,随着随着 v 增大,a 下继续减小。而在最高点时 v=0,a=g,对应 v-t 图与
t 轴的交点,其斜率应该等于 g(此时与竖直上抛的最高点相同的加速度),即过交点的切线应
v t−
= mg kva m
+
上
= mg kva m
−
下
该与竖直上抛运动的直线平行,只有 D 选项满足。故选 D。
16.(2014·安徽卷)如右图,滑块以初速度v 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
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在下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θ+µmgcosθ=ma,
故加速度保持不变,物块做匀减速运动,所以C、D错误;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可得B正确;下降的高度h=xsinθ,所以A错误。
17.(2012·江苏卷)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
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a 与时间 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由 , , 得到 ,所以 C 正确
解析改为:皮球竖直向上抛出,受到重力和向下的空气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
根据题意,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有:f=kv;联立解得: 由于
速度不断减小,故加速度不断减小,到最高点速度为零,阻力为零,加速度为 g,不为零,
故 BD 均错误;
根据 ,有 ,由于加速度减小,故 也减小,故 也减小,故 a-t
图象的斜率不断减小,故 A 错误,C 正确;
18.(2015·重庆卷·T5)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 v-t 图像如题 5 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
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 F 与时间 t 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2
0
1
2x v t at= −
f kv= 0v v at= − ma f mg= + 0 /a kv mg m kt= + +( )( )
kva g m
= +
kva g m
= + a v
t t
∝
v
t
a
t
【答案】B
【解析】由 v-t 图知:过程①为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Fmg);
过程④为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上,超重,F>mg);过程⑤为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平
衡,F=mg);过程⑥为向上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Fv1,则
A.t2 时刻,小物块离 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 t2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 t3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B
【解析】当小物块速度为零时,小物块离 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为 t1 时刻,选项 A 错误;t2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选项 B 正确;0~ t2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
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选项 C 错误;0~ t2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滑动摩擦力
作用,t2~ t2 时间内,由于小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二者相对静止,小物块不受摩擦力作
用,选项 D 错误。
20.(2011·新课标全国卷)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m1 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
质量为 m2 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
2v
一随时间 t 增大的水平力 F=kt(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 和 a2,下列反
映 a1 和 a2 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水平力 F 小于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和木板以相同的加速度
一起运动,且加速度增大;水平力 F 大于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
摩擦力后,木板做匀加速运动 ,C 错误,木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加
速运动 ,BD 错误,A 正确。
21.(2012·海南卷)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 abc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 面和 bc 面
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 α 和 β,且 α>β.一初速度为 v0 的小物块沿斜面 ab 向上运动,经时间 t0
后到达顶点 b 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 bc 下滑。在小物块
从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 v 与时间 t 的关系的图像是
1 2 1 2
F kta m m m m
= =+ +
max
1 max
1 1
ffa amm m
= = =静滑
2 max
2
kt fa amm
−= >滑
【答案】C
【解析】设物块上滑与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 和 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得 ,则知 a1>a2,而 v-t 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所
以上滑段图线的斜率大于下滑段图线的斜率。上滑过程的位移大小较小,而上滑的加速度较
大,由 知,上滑过程时间较短;因上滑过程中,物块做匀减速运动,下滑过程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两段图象都是直线;由于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小,所以物体
到达 c 点的速度小于 v0.故 C 正确,ABD 错误.
22.(2011·上海卷)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 图线如图所
示,则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D
【解析】根据加速度可以用 v-t 图线的斜率表示,所以在 0~t1 秒内,加速度为正并不断减
小,根据加速度 ,所以外力 F 大小不断减小,A 错误;在 t1 时刻,加速度为
1 2mgsin mgcos ma mgsin mgcos maα µ α β µ β+ = − =,
1 2a gsin gcos a gsin gcosα µ α β µ β= + = −,
21
2x at=
v t−
F mga m
µ−=
零,所以外力 F 等于摩擦力,不为零,B 错误;在 t1~t2 秒内,加速度为负并且不断变大,
根据加速度的大小 ,外力 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C 正确;如果在 F 先减小一
段时间后的某个时刻,F 的方向突然反向,根据加速度的大小 ,F 后增大,因
为 v-t 图线后一段的斜率比前一段大,所以外力 F 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是可能的,故 D 正确。
23.(2012·天津卷)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 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F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 fm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0~t1 时间内 F 的功率逐渐增大
B.t2 时刻物块 A 的加速度最大
C.t2 时刻后物块 A 做反向运动
D.t3 时刻物块 A 的动能最大
【答案】BD
【解析】0~t1 时间内 Ffm,物体 A 仍做加速运动,运动方向没变。t3 时刻后 F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 1/10
B.在 0.4s-2.5s 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 2.5 g
D.在 0.4s-2.5s 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答案】AC
【解析】由图象可知,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即为图象与时间所构成的面
积,即约为 ,而无阻拦索的位移为 1000m,因此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
约为无阻拦索时的 ,故 A 正确,
在 0.4s~2.5s 时间内,速度与时间的图象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也不变,所以合力也不变,
因止阻拦索的张力的合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但阻拦索的张力是变化的,故 B 错误;
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 C 正确;
在 0.4s~2.5s 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 P=Fv,虽然 F 不变,但 v 是渐渐变小,
所以其变化的,故 D 错误;故选 AC。
25.(2014·四川卷)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 v 1 匀速运动,小物体 P、Q 由通过定滑轮且
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 = 0 时刻 P 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 v2,P 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 = t0
时刻 P 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 P 速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可能是
70 3 1052 m m
× =
1
10
226.2 / 2.5va m s gt
∆= = >∆
【答案】BC
【解析】若 ,小物体 P 可能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绳的拉力,一直相对传送带静止匀
速向右运动若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绳的拉力,则小物体 P 先向右匀减速运动,减速到零后反向
匀加速直到离开传送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加速度不变;若
, 小 物 体 P 先 向 右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 由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知
,到小物体 P 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 v1 相等后匀速,故 B 选项可
能 ; 若 , 小 物 体 P 先 向 右 匀 减 速 直 线 运 动 , 由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知
,到小物体 P 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 v1 相等后继续向右加速但滑
动摩擦力方向改向,此时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到加速为零
后,又反向以 a2 加速度匀加速运动,而 ,故 C 选项,A、D 选项错误。
26.(2015·江苏卷·T6)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
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t=2s时最大 B.t=2s时最小 C.t=8.5s时最大 D.t=8.5s时最小
【答案】AD
【解析】由题意知在上升过程中:F-mg=ma,所以向上的加速度越大,人对电梯的压力就
越大,故A正确,B错误;
由图知,7s以后加速度向下,由mg-F=ma知,向下的加速度越大,人对电梯的压力就越小,
所以C错误,D正确。
27.(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T20)如图(a),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1 2v v=
( )Q P Q Pm g m g m m aµ− = +
1 2v v>
( )P Q Q Pm g m g m m aµ − = +
1 2v v< 1( )Q P Q Pm g m g m m aµ− = + 2( )Q P Q Pm g m g m m aµ+ = + 2 1a a>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v1、t1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答案】ACD
【解析】小球滑上斜面的初速度 v0 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末速度 0,那么
平均速度即 ,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滑行
过程 ,向下滑行 ,整理可得 ,
从而可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 θ 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 AC 对。
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选
项 D 对。仅根据速度时间图像,无法找到物块质量,选项 B 错。
28.(2014·全国卷 III)(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
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 v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
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
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4:5
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 2:1
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 2:1
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 4:5
0
2
v 0
12
vs t=
0
1
sin cosv g gt
θ µ θ= + 1
1
sin cosv g gt
θ µ θ= − 0 1
1
sin 2
v vg t
θ +=
0 0 1 0 1
1 0
1
sin 2 2 4
v v v v vs t vgt g
θ + += × =
【答案】A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速度图像,牛顿运动定律、功和功率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设第②次所用时间为 t,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此题中为提升的高度)可知,
×2t0×v0= ×(t+3t0/2)× v0,解得:t=5t0/2,所以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2t0∶5t0/2=4∶5,选项 A 正确;
由于两次提升变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在匀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可
得提升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 1:1,选项 B 错误;
由功率公式,P=Fv,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等于最大速度之比为 2:1,选项 C 正确;
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 ,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 ,减速
上升过程的加速度 ,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 ,匀速运
动过程的牵引力 F3=mg。
第①次提升过程做功 ,第②次提升过程做功
;两次做功相同,选
项 D 错误。
29.(2015·上海卷·T3)如图,鸟沿虚线 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 用力可能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小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说明合外力方向沿虚线斜向上,小鸟受两个力的作用,
空气的作用力和重力,如下图所示:
1F 2F 3F 4F
1
2
1
2
1
2
0
1
0
va t
= 0
1 1
0
( )vF ma mg m gt
= + = +
0
2
0
va t
= − 0
2 2
0
( )vF ma mg m g t
= + = −
1 1 0 0 2 0 0 0 0
1 1
2 2W F t v F t v mgv t= × × × + × × × =
0
2 1 0 0 3 0 2 0 0 0 0
3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tW F t v F v F t v mgv t= × × × + × × + × × × =
30.(2013·海南卷)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
大小 a 和速度大小 v 的变化情况是
A.a 和 v 都始终增大 B.a 和 v 都先增大后减小
C.a 先增大后减小,v 始终增大 D.a 和 v 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解析】初始状态质点所受合力为零,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时,质点合力逐渐
增大到最大,a 逐渐增大到最大,质点加速,当该力的大小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
小时,质点合力逐斩减小到零,a 逐渐减小到零,质点仍然加速。可见,a 先增大后减小,
由于 a 和速度 v 始终同向,质点一直加速,v 始终增大,故 C 正确。
31.(2011·福建卷)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 和
的物体 和 。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 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
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磨擦。设细绳对 和 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和 ,已知下列四个
关于 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
表达式是
A. B.
1m 2m
A B m
A B 1T 2T
1T
2 1
1
1 2
( 2 )
2( )
m m m gT m m m
+= + +
1 2
1
1 2
( 2 )
4( )
m m m gT m m m
+= + +
C. D.
【答案】C
【解析】若 m1=m2,系统将处于静止状态,由已有物理知识可知 T1=m1g。将 m1=m2 代入四
个表达式中,满足 T1=m1g 的即为正确的。据此可判断表达式 C 正确。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
32.(2011·天津卷)如图所示,A、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
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 B 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答案】A
【解析】A、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共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 A、B 整体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有 ,然后隔离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AB=mBa=µmBg 大小不
变,物体 B 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摩擦力向左。
33.(2012·安徽卷)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 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
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 F,则
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物块仍以加速度 a 匀加速下滑
C.物块将以大于 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物块将以小于 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答案】C
【解析】分析斜面上物体受力,将重力沿斜面忽然垂直斜面方向分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1
1
1 2
( 4 )
2( )
m m m gT m m m
+= + +
1 2
1
1 2
( 4 )
4( )
m m m gT m m m
+= + +
( )A B
A B
m m ga gm m
µ µ+= =+
,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 F,设加速度为 a’, 由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 ,由此可知,a’>a,物块将以大于 a 的加速度
匀加速下滑,选项 C 正确。
34.(2011·北京卷)“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
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
加速度约为
A.g B.2g C.3g D.4g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绳子拉力 F 的最大值为 9F0/5,最终静止时绳子拉力为 3F0/5=mg,根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9F0/5-3F0/5=ma,所以 a=2g。B 正确,A、C、D 错误。
35.(2012·江苏卷)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 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
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A.2f(m+M) /M B.2f(m+M) /m
C.2f(m+M)/ M -(m+M)g D.2f(m+M) /m +(m+M)g
【答案】A
【解析】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 f,则木块向上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
,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若保证木块不滑动,力 F 的最大值由:F-(M+m)g
=(M+m)a,整理可得: ,A 正确。
mgsin mgcos maθ µ θ− =
( ) ( ) ’F mg sin F mg cos maθ µ θ+ − + =
2 f mga m
−=
2 ( )MfF M
m= +
36.(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
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
球稳定的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
高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答案】A
【解析】竖直平衡时 kx1=mg,加速时,令橡皮筋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θ,则 kx2 cosθ=mg,可
得 ; 静止时,球到悬点的竖直距离 ,加速时,球到悬点的竖直距
离 ,比较可得, ,选项 A 正确。
37.(2016·江苏卷)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
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答案】BD
【解析】由题图知在拉动桌布的过程中鱼缸相对桌布向左运动,故鱼缸受到桌布对其向右的
摩擦力作用,所以 A 错误;因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鱼缸在桌
布上与在桌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鱼缸先在桌布上加速,然后
在桌面上减速到停止,所以根据 v=at 知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所以 B
正确;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所以 C 错误;若猫减小拉力,桌布的加
1 2 cosx x θ= 1 1 0h x l= +
2 2 cos cosoh x lθ θ= + 2 1h h ( +m)g
' ' 2 2
2 1 2 2 1
1 1( ) ( ) ( ) ( )2 2A B A B A A BP t t t m m gs m m v m m vµ− − − + = + − +
1.0t s= 3.8t s= 1 2 3.03 ( s 3.0 )s s s m m= + = =或取
2kg F
F v t− g 210m
s
µ
F
0 10s−
2t∆ 20v
2tv 2a
22 20
2
2
2 /tv va m st
−= = −∆
fF
2fF ma=
fF mgµ= −
2
0.2a
g
µ −= =
(2)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初速度为 、末速度为 、加速度为 ,则
⑤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⑥
联立③⑥,得:
(3)解法一:由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
解法二:根据 图象围成的面积,得
69.(2010·上海卷·T31)倾角 ,质量 M=5kg 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 m=2kg
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 t=2s 到达底端,运动路程 L=4m,在此过
程中斜面保持静止( ),求:
(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3)通过计算证明木块在此过程中满足动能定理。
【解析】(1)隔离法:
对木块: ,
因为 ,得
所以, ,
对斜面:设摩擦力 f 向左,则 ,方向向左。
1t∆ 10v 1tv 1a
21 10
1
1
1 /tv va m st
−= =∆
1fF F ma+ =
1 6F mg ma Nµ= + =
2 2
1 2 10 1 1 1 20 2 2 2
1 1 462 2x x x v t a t v t a t m= + = ∆ + + ∆ + ∆ =
v t−
10 1
1 20 2
1( ) 462 2
tv vx t v t m
+= × + × × =
037θ =
2sin37 0.6,cos37 0.8, 10m /g s= = 取
1sinmg f maθ − = 1cos 0mg Nθ − =
2
1
2s at= 2 /a m s=
1 8f N= 1 16N N=
1 1sin cos 3.2f N f Nθ θ= − =
(如果设摩擦力 f 向右,则 ,同样方向向左。)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3)木块受两个力做功。
重力做功:
摩擦力做功:
合力做功或外力对木块做的总功:
动能的变化
所以,合力做功或外力对木块做的总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增加),证毕。
70.(2010·新课标Ⅰ卷·T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 100m 和 200m 短跑项目
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 9.69 s 和 l9.30 s。假定他在 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
应时间是 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 比赛时,反应
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 l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
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 l00 m 时最大速率的 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 v=11.24m/s (2)
【解析】(l)设加速所用时间为 t(以 s 为单位),迅速运动的速度为 v(以 m/s 为单位),
则有 ①
②
由①②式得 t=1.29s ③ v=11.24m/s ④
(2)设加速度大小为 a,则 ⑤
1 1sin cos 3.2f N f Nθ θ= − + = −
1 1s sin 67.6N f N co f Nθ θ= = + =
sin 48GW mgh mgs Jθ= = =
32fW fs J= − = −
16G fW W W J= + =
2 21 1 ( ) 162 2kE mv m at J∆ = = • =
28.71 /m s
1 (9.69 0.15 ) 1002 vt t+ − − =
1 (19.30 0.15 ) 0.96 2002 vt t v+ − − × =
28.71 /va m 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