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七(南通密卷)(word版 答案 文言文详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七(南通密卷)(word版 答案 文言文详解)

ID:428256

大小:36.4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七(南通密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民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属于口头艺术,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 灵活的特点。民歌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经过长期 的广泛传唱,充满 艺术的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让人 。 A.结晶 薪火相传 焕然一新 B.结晶 口耳相传 耳目一新 C.积淀 薪火相传 耳目一新 D.积淀 口耳相传 焕然一新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弋阳,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弋阳腔被为中国古代戏曲“活化石”、高腔戏曲的“鼻 祖”, 。雨的声音不时从门外传来,场内的观众却全然进入了戏中。 ①听弋阳腔的演唱,强烈地感受到它超越地域文化的艺术穿透力和亲和力 ②弋阳腔因弋阳而立身,弋阳亦因弋阳腔而扬名 ③让人一接触即被那激越清雅的气质所打动 ④那响脆的锣鼓和昂厉的唢呐,无不动魄惊心 ⑤那或高亢狂放或抑郁婉转的曲调 ⑥你看,一个演员在台上唱,幕后数人接腔相伴,如回声般美妙 A.②①③⑥⑤④ B.②⑥⑤④③①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⑥③②① 3.中国画注重“透视”或“想象”的艺术效果,只画一叶轻舟,却能表现出浩瀚大海,让人 有无穷尽的视觉体验。下列各选项中,最能体现出中国画特点的诗句是(3 分) (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殿、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一般修建于ー时,兴盛 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而中国的长城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 伸,莫高窟千年始终血脉畅通,呼吸匀停。 A.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善于保护历史遗迹。 B.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更具有保存价值。 C.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创新性。 D.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传承性。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 好梨园,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 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贫贱人亦可;称之以智慧人可,称之 以愚蠢人亦可;称之以强项人可,称之以柔弱人亦可;称之以卞急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 为败家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初字宗子,人称石公,即字石公。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 传》《琅嬛文集》诸文行世。生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时,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 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 厥疾始廖。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①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 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 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 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 朝露,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 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曾营生圹于项王里 之鸡头山,友人李研斋题其圹曰:“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伯鸾②高士, 冢近要离,余故有取于项里也。明年,年跻七十,死与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书。 (张岱《自为墓志铭》,有删节)【注】①眉公: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② 伯鸾:东汉的梁鸿,字伯鸾。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兼以茶淫橘虐 淫:沉溺 B.称之以卞急人可 卞:急躁 C.又不能聊生 聊:姑且 D.余亦效颦为之 颦:皱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张岱少年享受荣华富贵,晚年却因国破家亡,生活困窘,所以感慨人生恍如隔世。 B.张岱自认为自己无用,而诸多书籍流行于世,可见写“无用”只是表达愤激之情。 C.张岱六岁时跟随伯父来到武林,遇到眉公先生,因对对工整,得到眉公先生的赞赏。 D.本文多处运用自嘲、反讽的艺术手法,流露出作者张狂的个性和内心的苦闷愤懑。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 也哉? ⑵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 8. 根据最后一段文意,简要概括作者“自为墓志铭”的原因。(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9~10 题 独 觉① 苏 轼 瘴雾②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 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 浮空眼缬③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 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睛。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流放海南儋州之时。②瘴雾:湿热蒸发致人疾病的雾气。这里代 指岭南。③眼缬:眼发花。 9.前五联写出诗人怎样的生活处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5 分) 10.请赏析尾联“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的表达效果。(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庄子《道遥游》) ⑵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⑶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⑷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⑸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⑺子曰:“人能弘道, 。”(《论语・卫灵公》) ⑻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五、现代文阅读㈠(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黄 梅 魂 杨海燕 老杨退休后回到了偏远的农村老家,他十五岁从这儿走出去读书,工作,成家,现在清 闲了,回来侍奉老娘以尽孝心。老杨每天除了侍奉老娘外,还爱好看书、听戏,他尤爱听唱腔优美的黄梅戏,没事还能 跟着收音机哼上几句。 平时,常有一些唱黄梅小调的艺人来村子里卖唱。老杨对他们不屑一顾,这些人衣着破 烂,奴颜婢膝,没有半点艺人的样子,唱出来的黄梅小调全无韵味。 一天午后,老杨躺在家门口老槐树底下的藤椅上乘凉,夏日的骄阳肆虐着大地,知了哑 着嗓子不知疲地嘶吼着,偶尔一阵沉闷的热风拂过,老杨昏昏欲睡。 “老先生好!”一声温文尔雅的问候传来,好久没听到这么儒雅的声音了,老杨不由睁 开眼睛仔细打量着来者。只见来人三十上下,俊悄的面容因风尘仆仆而显得有些憔悴,一对 深陷下去的眼窝,让人觉得可惜。他拄着一根木制拐杖,着长裤汗衫,被洗到发白看不出本 色,但干净清爽。身旁是一位年龄相仿的妇人,大概是他的妻子,长得眉清目秀,着长衣长 裤,同样被洗得发白而干净清爽,右手拿着一把二胡,左手搀扶着男人。 老杨略一点头,但见妇人左手放开男人,将二胡抵在腰间拉了起来,顿时,黄梅乐调如 清测的山泉水灌入老杨耳中。老杨精神一震,全身心像沐浴在清凉的风中,不由闭上眼睛享 受了起来。“郎对花姐对花,对对到田埂上……”“丢下一粒籽,发了一棵芽,么杆子么叶 开的什么花……”字正腔圆,盲人夫妻对唱的《打猪草》俨然黄梅戏一代宗师王少舫、严风 英风范,听得老杨神清气爽,如在干渴时了一杯凉茶般全身酣畅淋漓。老杨心满意足,这オ 是艺人嘛。盲人夫妇见老杨爱听他们唱戏,每十天半月就会来一趟,每次唱的都不一样,有 时是经典传统曲目,有时是民间小调。老杨听得如如醉,盲人夫妇唱得情深意长。 日子久了,老杨要是隔上一段时间没见到盲人来,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他渐浙待盲人 夫妇如同朋友,毎次他们来,老杨总要端一条长凳请他们坐下,倒上两杯茶,然后闲拉些家 长里短。 盲人原来并不瞎,20 多岁时,跟同乡去外地煤矿谋生,在一次瓦斯爆炸中,他死里逃 生,却被热浪灼瞎了一双眼睛。蒙新婚妻子不弃,淅渐走出阴影。从此,他们以唱戏为生, 踏上四处奔波的心酸之路。 老杨同情官人夫妇,每次给的钱都比别人高出数倍,盲人过意不去,每次都会多唱上几 段,让老杨过足戏瘾。 有一段时间,盲人没有来。老杨知道他家住址,便写了一封信給他,信中说自己岁数大 了,自母亲过世后,听他唱黄梅戏便是他唯一的乐趣,希望他还能如往常一样过来。盲人妻 子回信说自己身体不好,暂时不能过去唱戏。后来他们又相互回了几次信。 大约一年后,盲人来了,却不见他妻子的影子,搀扶他的是一个十来岁的男孩。盲人说, 一年多前,他的妻子嫌他家贫,撇下他和孩子走了。 老杨说,你们怪不容易的,就留下来吧,我送孩子去镇上学校读书。盲人“扑通”一下给老杨跪下了,嚎啕大哭说:“要不是念着孩子,妻子走后,我就活 不下去了。老哥现在把我的儿子收下来,老哥你就是我的恩人。” 盲人和儿子留在了老杨家。儿子去了学校,盲人没事就唱戏给老杨听,日子倒也过得轻 松自在。 只是没事时,老杨会背着盲人去村头坟地烧些纸钱,并喃喃嘱咐:“你就放心去吧,我 会代你照好他们的。” 坟碑上赫然是盲人老婆的名字。 (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以“黄梅魂”为题,有两重含义,一是老杨钟爱黄梅戏,并因黄梅戏与盲人夫妇结 缘,二是盲人夫妇因黄梅戏生死相依。 B.小说将卖唱艺人全无韵味的演唱与盲人夫妇字正腔圆的对唱进行对比,展现了盲人夫妇 真正具有黄梅戏大家的风范。 C.本文在顺叙中插叙盲人的不幸遭遇,既为写老杨帮助他们做铺垫,也为后文表现盲人妻 子不会因贫穷离开盲人埋下伏笔。 D.老杨听了盲人夫妇唱的黄梅戏后神清气爽,隔上一段时间没见到盲人来就心里空荡荡的, 从侧面突出盲人夫妇演技的高超。 13.请简要分析“老杨”的人物形象。(6 分) 14. 小说的结尾有点出乎意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探究这个结尾的妙处。 (6 分) 六、现代文阅读㈡(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 题 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张泽文 1877 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将连接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 的交汇之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因为这条路上最具代表性的货物便是丝绸。然而,从汉代开始开通的丝绸之路,并不仅仅在中西方的国家间运送丝绸,而是从各方面促进了中西文 化的广泛交流,成为古代中国连接东西文化的主要动脉。 古中国诸多技术在当时均居世界前列,物产的丰富,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对世界产生了 深远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丝绸,中西贸易交流之路以“丝绸”命名足以显其重要性。中 国丝织品西传自先秦时期就开始了,后来成为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商品——甚至丝绸之路最初 重要作用就是运输中国的丝绸。在西方诸国,中国丝绸与瓷器一起成为东方强盛文明的代名 词,风靡各地。甚至各国元首和贵族将拥有中国丝绸和瓷器视为荣耀的象征。在距离遥远的 西方,人们最初正是通过昂贵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来构建中国或者说整个东方的美好形象。这 种美好也支撑着他们积极与东方交流贸易。 丝绸贸易如此兴盛,但蚕桑丝织技术却在千年后才开始传入西方诸国。汉代时,蚕桑法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于阗国,此后西域的丝织业逐渐发展,出现西域“胡锦”。后来蚕桑 技术又从西城传入拜占庭和波斯,本土的丝织业出现并发展。各地产出的花样各异的胡锦也 作为贸易物品四处流传,也刺激中国生产样式类似“胡锦”的丝织品销往西方。总而言之, 中国的丝绸文化随着丝绸贸易在沿线各国开花结果。与丝绸并称的瓷器也对世界各地影响极 大,中国的瓷器制作法沿丝绸之路传入各国,也形成了世界性的瓷器文化,甚至遥远的北非 都受其影响。产自中国的樟脑也和瓷器一样珍贵。 此外,中国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漆器、铸铁、冶炼、建筑技术无一不沿丝绸 之路产生世界性影响。中国的作物如谷子、高梁等,还有曲辕犁等农业生产技术也传入西方, 帮助人们对抗饥荒。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国药学,中国积极收集海外药物 的同时,向印度、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等地输出药学,造福世界各地。毫不夸张地说,当时 中国的存在对西方各国至关重要。 几千年来,丝绸之路孜孜不倦地沟通着中西,它就像一条主动脉,不断输送营养,推动 沿线甚至整个亚欧大陆的发展进程和走向。随着历史的发展,东西交流逐渐便易和东西形势 的逆转,明清后丝绸之路渐渐衰落,最终在 19 世纪彻底消散。它已经逝去,但值得我们永 远缅怀和感谢。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它还会以不同的形势重获新生。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古代西方,中国或者说整个东方的美好形象主要是通过昂贵精美的丝绸和茶叶来构建 的,这种美好支撑着中西方交流贸易。 B.当初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贸易兴旺发达,没过多久,中国的蚕桑丝织技术也 开始传入西方诸国。 C.汉代时,蚕桑法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此后西方的丝织业逐渐发展,出现了“胡 锦”。从此,“胡锦”也作为贸易物品四处流传。D.几千年来,丝绸之路就像一条主动脉,不断向沿线国家甚至整个亚欧大陆输送营养,推 动着中西方文明交流。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丝绸之路”是指连接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最早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 希霍芬命名的。 B.汉代的“丝绸之路”,不只是在中西方的国家间运送丝绸,而是从各方面促进了中西文 化的广泛交流。 C“丝绸之路”最初的重要作用就是运输中国的丝绸,它是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商品,从汉 代时期就开始西传了。 D.在古代的西方各国,中国丝绸与瓷器风靡一时,成为东方强盛文明的代名词,各国元首 和贵族以拥有中国丝绸和瓷器为荣。 17.根据文意概括“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连接东西文化的主要动脉的原因。(6 分) 六、现代文阅读㈢(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0 题。 5G,智“绘”生活 不只是自动驾驶,从深圳的 5G 警务执法,到成都的 5G 立体交管和智慧公交,从黄山的 5G+VR 旅游,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 5G 手术直播……随着各地 5G 试验网络的搭建,5G 技 术已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应用探索。6 月 6 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 联通、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 5G 商用元年。 “与 4G 相比,快只是 5G 的优势之一。万物互联,オ是 5G 与 4G 最大的不同。”中国移 动研究院刘光毅研究员说。通过网络的虚拟化和软件定义,5G 每平方公里可连接 100 万台 设备,是目前移动网络接入设备数量的近百倍,一张网络就可满足未来企业级应用和垂直行 业应用的差异化业务需求,从而实现从消费到生产的全环节、从人到物的全场景覆盖,这就 是万物互联。5G 将开启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新时代,工业、交通、医疗、能源、智慧城 市、智能家居等,都将随着 5G 的融合擦出新的火花,进而带动产业和社会变革,对构筑数 字化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 5G 的海量物联网通信功能,不仅能够将医疗仪器、家用电器和手持通信终端等全部连 接在起,还能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 应用场景,提供具各超千亿两络连接的支持能力。 5G 能够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 100%的业务可靠性保证,为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的普及提供网络支。通过 5G 网络,工人可以在位于上海的模拟驾驶室里,操作一台远 在石家庄施工工地的挖掘机进行挖掘作业……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预测,2017 年到 2025 年之间,工业联网设备连接数将增长 100.75 亿个。5G 在エ业领城的广泛应用,将有效 提升网络化系统制造水平,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相对于目前 4G 使用的中低频,5G 在中高频及毫米波频段的速度和带宽上具有天生的优 势,但是中高频段对墙体、地板等固体障碍物的穿透能力差,传输距离短,信号覆盖弱, 给 5G 组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业内专家表示,5G 离不开基站的高密度覆盖,在商用初期, 任何国家都难以快速实现基站的大规模部署。此外,5G 终端品种少、价格高,5G 应用不够 丰富等问题,同样会让“尝鲜者”的用户体验打折扣。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 5G 技术研发关键技术验证、技术方案验证、系统验证三个阶段验证 工作,但是 5G 一夜之间像 4G 覆盖那么好,也不太现实。5G 和 2G、3G、4G 不一样,除了基 础电信企业、电信设备制造商和终端公司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调动垂直应用行 业的积极性,推出一批贴近市场、快速落地的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说,在 5G 标准制定中,交通、エ业制造等部门深入参与其中, 所谓“4G 改变生活,5G 改变社会”,其实可以反过来说——“社会改变 5G”。 (选自《人民日报》2019 年 7 月 9 日,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5G”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随着国家工信部 5G 商用牌照的发放,2019 年成为我国正式进入 5G 商用元年。 B.随着各地 5G 试验网络的搭建,5G 技术已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广泛应用。 C.5G 接入设备数量的能力强大,可满足未来企业业务需求,从而实现全场景覆盖。 D.5G 只是通信技术,只有各部门、各行业深入参与其中,它的技术优势才能发挥。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5G 技术可以带动产业和社会变革,对构筑数字化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 B.5G 的海量物联网通信功能,为社会、生活提供具备超千亿网络连接的支持能力。 C.据预测,工业联网设备的连接数增长最快,5G 在工业领域发展的前景更为广阔。 D.目前我国已经完成 5G 技术验证工作,但 5G 技术真正得到广泛利用还需假以时日。 20.请结合全文,概括 5C 的优缺点。(6 分)八、作文(70 分) 21.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河床的担当,江河才能汹涌澎湃;有日月的担当,万物才能欣欣向荣。物如此,人亦然。2020 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七(南通密卷)参考答案 1.B.“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积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 验等,这里强调结果,故选“结晶”。“口耳相传”指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薪火相传” 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这里主要讲相传的方式,故选“口耳相传”。“耳目一新”指听 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 新的样子,两者都强调新,但文段没有突出改变陈旧面貌,故选“耳目一新”。2.A.根据引句,首句应阐明弋阳腔与弋阳的关系,所以选②。接着总写“弋阳腔”的艺术 效果,故选①,因为“穿透力和亲和力”,所以能一下子打动人,应接③。下面是具体举例, “你看”是领句,所以先选⑥,再看④⑤两句,“无不动魄惊心”是总结句,故④应在⑤后 面。 3.C.通过“石径”“白云”可以想象深处的“人家”,突出了一种“透视”或者“想象” 的关系,其他三项不能体现出这种特征。 4.D.“代代修建,代代拓伸”“始终血脉畅通,呼吸匀停”突出的是文化的一代代的传 承和生生不息,所以选 D。 5.C.聊:依赖.根据“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的语境,既不 能寻死,又失去生活依靠,年纪已老,只能苟延残喘于人世,所以“聊”应解释为“依 赖”。 6.C.“大父”应为祖父,根据“闻文孙善属对”可推知。 7.⑴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来,说道:“哪里能找到像这样聪明隽秀的,(当然)是 我的小友了。”他希望我能努力多写文章,哪里料到我一事无成。(“跃”、“隽”、判断 句、“千秋之业”、语句通顺各 1 分) ⑵刚想提笔构思,又觉得自己为人与文笔都不是很好,于是再三的拿起放下笔(思 考)。即使如此,只是说一下我的癖好习惯,则是可以记载的。(“甫”、“辍”、“虽 然”、“第”、语句通顺,各 1 分) 8. 国破家亡,自己只是苟活于世;人生已老,担心突然离世;思慕古人,效仿而作。 (每点 2 分,两点 4 分,意思对即可。) 9.环境恶劣;生活困窘(艰苦);内心孤独。表达了诗人淡泊坦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 度。 【赏析】诗题《独觉》的“觉”,佛教语,即大觉大悟。独觉,暗示这是只有自己才达 到的一种精神境界。这是什么境界呢?吸引读者赏读的兴趣。诗中照应“独觉”的诗句是 “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觉”是全诗的诗眼,是诗的主旨所在,要仔细体 会其含义。此首《独觉》作于诗人晚年流放海南之时,把谪居荒凉之地生火取暖的窘迫生活, 写得富有诗意、意趣高远而超凡洒脱。在琼州的穷山恶水中只得茅屋一间,生火取暖便觉如 坐春风,溅起的火花如彩霞万朵,桃李盛开,欣欣然不知所之。快乐与平静信手拈来,丝毫 没有对一路贬谪命运的抱怨和所受苦难的巨细描摹,置身于孤独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 “坡仙”的旷达品格,是一种宁静、淡远的超功利、超现实的禅境。 “瘴雾”“北风生体疥”“朝来缩颈似寒鸦”表现了诗人谪居之地生活条件艰苦窘迫。 “快”,快乐,是领起下文的中心词,表现了诗人以苦为乐的旷达胸怀。他的快乐具体表现 在“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诗人把用来“生薪”取暖的“焰火”描写得非常美丽,把取暖看得非常幸福。“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 风雨也无晴”表面看写“风雨”“晴”也在室外,但这里可以指抽象的政治斗争的风雨。 “向来萧瑟处”喻指从前走过来的风风雨雨的坎坷不平的人生旅程。 10.运用双关的手法,“风雨”既是指大自然的风雨,又暗喻了政治风雨和人生的荣辱 得失。这两句写出诗人对天气微妙变化的顿悟,表达了诗人宠辱不惊的超然情怀。 1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扈江离与辟芷兮 ;望帝春心托杜鹃;泣孤舟之嫠妇;得之心而 寓之酒也 ;小园香径独徘徊;非道弘人 ;少年智则国智。 12.B.“展现了盲人夫妇真正具有黄梅戏大家的风范”错,“俨然”是很像的意思,只 是表明盲人夫妇很像黄梅戏大家,而不能说“真正具有”。 13.老杨喜欢听黄梅戏,而且把听黄梅戏当做唯一乐趣,表现老杨是一位老黄梅戏戏迷; 老杨退休回家侍奉老娘,可以看出老杨有孝心;老杨瞧不起唱小调的卖唱者而喜欢听盲人夫 妻的戏,可见老王是一个懂艺术、尊重艺术的人;老杨多给盲人夫妇唱戏的钱,并送他们的 孩子上学,表明老杨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他人、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每点 2 分,答出 三点,意思对即可) 14.在情节上给人出乎意料之感,又照应前文“妻子生病”等情节;在对人物形象的塑 造上,一方面凸显老杨的博爱的胸怀,一方面凸显了盲人之妻的伟大;在小说的主题上盲人 之妻借口“嫌他家贫”而实际上是不愿盲人伤心,赞美了爱情的伟大。(每点2 分,意思对 即可。) 15.D.A 项“丝绸和茶叶”错,应为“丝绸和瓷器”;B 项,“没过多久,中国的蚕桑丝 织技术也开始传入西方诸国”错,由原文可知蚕桑丝织技术是“在千年后才开始传入西方诸 国”的。C 项,“蚕桑法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此后西方的丝织业逐渐发展”错,应为 “蚕桑法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此后西域的丝织业逐渐发展”。 16.C,“从汉代时期开始西传”错,应为“从先秦时期开始”。 17.古中国诸多技术在当时均居世界前列,对西方乃至世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中 国物产的丰富,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货物深受西方人喜爱;“丝绸之路”推动了沿线甚至整 个亚欧大陆的发展进程和走向。 18.B.5G 技术和应用还未广泛应用。 19.C.“工业联网设备的连接数增长最快”无依据,文中只是说“工业联网设备连接数 将增长 100.75 亿个”,另也不能推论出“在工业领域发展的前景更为广阔”。 20.优点:速度快;接入设备能力强(网络连接支持能力强);应用广泛;可靠性高。 缺点:穿透能力差;传输距离短;信号覆盖弱;终端品种少,价格高;应用不够丰富。(优 点 4 分,缺点 2 分,意思对即可)21.文题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列举自然现象,强调“担当”,点明写作中心,这是引; 后一句“物如此,人亦然”揭示写作对象,应是人。两句结合起来理解,写作中心就是“写 人要有担当精神”。审题没有难度,关键是要写出有思想、有个性的作文。 何谓“担当”, 担当是一种态度。它需要我们有铁肩担道义的气魄,有舍我其谁的大公 大勇之心,他不计较得失,他不踌躇功过,他不在乎流言,他让自己成为基石,担当起家庭、 社会、民族、国家赋予他的使命。 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能力和智慧。担当不仅仅是匹夫逞一时之勇,莽夫抒一时 之气,它更需要我们有敏锐的判断,有坚实的双肩。 围绕“担当”如何选材?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 马迁 用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 担当;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今天,港独、台独势力猖獗,国外反华势力 泛滥, 中国人怎样担当起爱国的责任;面对网络色情泛滥、游戏成灾的现状,青年人应该 有怎样的担当净化文化市场的责任;面对父母,面对生活的重负,啃老族、巨婴族风靡,青 年如何担当起家庭的重任……担当是一种行动,太多太多的人用不同的行动高唱着同一首 “担当”之歌。应该说,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注意开掘阅读视野,笔下的“担当”会更精彩、 更有力。 【文言文译文】蜀人张岱,号陶庵。年少时候是纨绔子弟,十分爱繁华的场所,喜欢住 漂亮的房子,爱穿鲜艳华丽的衣裳,经常吃美食,骑骏马,喜欢唱戏,喜欢莳花养鸟,并且 沉溺于喝茶下象棋,对作诗读书着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泡影成了梦幻。五十岁 的时候,国破家亡(明朝),隐居在山里躲避战乱,所剩下的只有烂床、破茶几、坏的铜鼎、 弹不了的琴,和几本残旧不堪的书、缺角的砚一块而已。穿麻布衣吃素食,经常断粮。想想 二十年前,简直就是两个世界一样。所以称为富贵之人也可以,称为贫贱之人也行;称为聪 明人可以,称为愚蠢人也行;称为刚正的人可以,称为柔弱的人也行;称为勤劳人可以,称 为懒散的人也行。学习文科,学习武功,学礼节,学写文章,求仙向佛,学农活学种花全都 没有成功,任随旁人说是个败家子,是废物,是顽民,是蠢秀才,是瞌睡汉,是老鬼物等已 经成为了过去了。 张岱起初字宗子,人们称他为石公,就字石公了。他喜欢撰写著作,所写成的有《石匮 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等文集流行于世。生于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 卯时(1597 年),幼时多次患有痰疾,被外祖母马太夫人养育了十年。外曾祖父云谷公在 两广做官,有藏地产的牛黄丸数量极多(至数万),从我刚开始学会在地上爬到 16 岁,吃 光了这药我的病才痊愈。六岁时,祖父雨若公带着我到了杭州,遇到眉公先生骑着一只驯鹿, 他是钱塘游客,对祖父说:“我听说你的孙子擅长诗文对仗,我今当面试一试他。”他指着 屏上的《李白骑鲸图》说道:“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我回答道:“眉公跨鹿,钱 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来,说道:“哪里能找到像这样聪明隽秀的, (当然)是我的小友了。”他希望我能努力多写文章,哪里料到我一事无成。甲申年(1644 年)之后,我悠闲懒散,神志恍惚,既不能寻死,又不能维持生活,白发盘 绕,仍然在人世间苟全活命。只怕有朝一日突然去逝,象草木一样腐烂,因为想到古人如王 绩、陶潜、徐渭都自己写作墓志铭,我也仿效他们写一篇。刚想提笔构思,又觉得自己为人 与文笔都不是很好,于是再三的拿起放下笔(思考)。即使如此,只是说一下我的癖好习惯, 则是可以记载的。曾经在项王里的鸡头山营造自己的墓穴,朋友李研斋题为这一穴墓书写道: “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伯鸾这志趣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墓在要离的坟墓 附近,我因此在项里选择墓地,明年,我的年纪进入七十岁了,去世与下葬的日期还不知道, 因此暂不记载。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