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春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 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 100 分,共 30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48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个小题,共 48 分)
1.《礼记·乐记》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
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说明“制礼作乐”在当时的主要
功能是
A.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念 B.巩固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
C.构建和谐平等的社会环境 D.规范广大民众的行为准则
2.余英时先生在分析汉朝历史时表示:“儒家强调政治秩序必须建立在文化秩序的基础之上,
因此重‘师’更过于重‘吏”’,“所以强调‘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据此可知,儒家
思想提倡
A.维护封建皇权的独尊地位
B.发挥执政者楷模教化作用
C.创办私塾教育的现实意义
D.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学说
3.两汉时期,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
到了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B.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C.儒家经典保证了执法的公正性D.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随意性
4.从下图反映的现象中,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
B.茶叶和生丝是出口的主要原材料
C.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逐渐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5.“1734 年,只有一艘英国商船到达广州,一艘去厦门,但厦门的勒索比其他港口厉害,该船只得
撤回。”这说明( )
A.英国走私鸦片 B.英国商品没有竞争力
C.中国推行海禁政策 D.政府的腐败
6.蒋介石日记载,“敌人以共产主义为第一对象,希望以本党本人为刽子手,希望国内自相残
杀,使中国成为第二个西班牙,我要严防……对共产党要放宽,使尽其所能事”。据此能获取
的历史信息是
A.材料中所述“敌人”为美国
B.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
C.蒋介石希望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敌
D.蒋介石能以民族大义为重
7.分别收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富春山居图》分离 60 余年后,于 2011 年 6 月 1 日在台湾合作
开展,外电评论说从“未有一幅画,如此拨动两岸亿万同胞的心弦”。对此认识有误的是A.此画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两岸同胞的悲欢
B.此次画展折射出中华文化“圆满与和谐”的理念
C.画展的成功开幕昭示着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D.“山水合璧”标志着两岸交流的“人为障碍”最终消除
8.有一条约文本中有“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民人由中
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提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但须
两得其平、秉公断结,不得各存偏护,致启争端。”这一条款侵犯了中国的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9.“清初定鼎以来,直至咸丰初年,各省督抚满人居十之六七。自洪(秀全)杨(秀清)倡
乱,天下分崩,……乃变计汰满用汉。……当同治八、九年间,十八省督抚提镇,为湘、淮
功臣占其大半”。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冲击了清朝旧有的统治结构
B.激发了汉族官员的排满浪潮
C.加速了清政府内部政治分裂
D.迫使清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
10.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
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孙宝琦此电文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
B.洋务运动在各省陆续展开
C.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开展
D.武昌起义后各省反清独立
1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
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
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晚清正式逐渐融
入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由中英协商
B.设立广州厦门等五处作为通商口岸
C.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经商
D.允许外国公使进京并设立总理衙门
12.图 1 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图 2 是尼克松(左)与勃列日涅夫在 1972 年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协议上签字;图 3 是 1991 年独联体各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 1 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
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B.图 2 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背景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苏争霸过程中,美苏推行“缓和”
外交,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
C.图 2 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是使美苏关系从缓和走向对峙
D.图 3 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两极格局、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崩
溃
第 II 卷 非选择题(52 分)
1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
材料:(18 分)
材料一 中国第一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几乎全部是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而来的。
是列强的侵略,激发了中国国内急切的民主改革和革命运动;而帝国主义的压迫,又成为辛
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祸害——军阀背后的“乱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巴黎和会的列强
“分赃”丑剧,促使中国人抛弃了对资本主义国家曾经有过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他们展开
了最激烈的批判——五四运动由此爆发;而俄国十月革命及其政府的反帝立场并宣布放弃沙
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又赢得了中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普遍同情与好感。于是在他们中间
走出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的关系实际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是作为
知识、思想、学说的马克思主义随着“西学东渐”而传入中国并逐步传播发展的学理性阶段;
二是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实践指南,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探
索中国革命与建设新路的实践性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产
生了独一无二的影响;而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马勇等著《近代中国与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中国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因素,指出这一转
变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6 分)
(2)据材料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经历了哪两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二三
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的主要思想成果。(6 分)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的“互动”产生的影响。(6 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 1950—1960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日本为
10.8%(1952—1960 年),西德为 7.8%,意大利为 5.5%(1951—1960 年),法国为 4.8%,
美国为 3.2%,而英国仅为 2.7%;而在 1960—1969 年的年均增长率日本为 11.1%,法国和
意大利为 5.9%,西德为 4.9%,美国为 4.5%,英国为 2.6%(仍居末位)。可见,20 世纪在
50 年代和 60 年代,英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低的,英国的经济实力也降
至第五位。而欧共体六国的经济却得益于共同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在英国发生的
停产大罢工(1966 年)、通货膨胀等进一步“阻碍了英国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经济模式的转
型,削弱了英国参与现代世界竞争的能力。”为了找到医治“英国病”的良方,英国最终决
定申请加入欧共体,以期获得一种外在力量来推动英国国内的改革进程。
——互联网整理
材料二英国是欧盟 28 个成员国中对欧盟怀疑态度最强烈的国家。市场开放上,不少英国
人认为英国向来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依赖全球市场,让英国接受开放的全球市场比限制在欧盟
市场更好一些。地缘政治上,隔着一条海峡,很多英国人完全没有欧洲人的感觉。难民、人
口流动等问题让不少英国人对欧盟产生了更大的怀疑和反感。从政治文化来看,英国更加倾
向于保障自由、减少管制。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
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
辱”。同时,由于英国是一体化进程的晚到者,在共同体内总觉得处处吃亏,这种利益考量强
化了英国的“疑欧”情绪。
——互联网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动融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8 分)(3)报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原因(4
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一 科举选官制是中国文官制的基石。因为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正适应了统治者的
需要。因此从隋唐时期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选官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以宗
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经义,与各种政务并不相合,主要的目的是笼络读书人,愚化百姓。科
举考试的形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从初级到高级的层级考试选
拔,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已深深地灌输到应试士子的心里,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社会
基础。
材料二 1861 年京师同文馆设立之初只是一个单纯地培养西方语言人才的机构。此后随
着其不断发展,先后添设了撰修馆、天文算学馆和格致馆……京师同文馆对学生的升迁制度
为:“大考绩优,可授七、八、九品官。在馆绩优学生,固有随时派充总署翻译,或赴有关
街门差委,或分赴各省任职,或随使出洋,或担任教职,出路不一而定,其七品官大考两次,
可以投为主事”。……同文馆选送的官员分派到各衙门,尽管为数很少,但由于其知识的实用
性,无疑会对传统的官员形成一定的冲击,给传统的衙门补充了新鲜血液。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逯慧娟《同文馆与中国文官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选官制的特征和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科举文官制相比,近代同文馆选送官员的
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 分)2020 年春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BBACD 6-10:DDCAD 11-12:DC
13.(1)因素:列强侵略,激发国内民主革命和改革;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五四运动的推动;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6 分)
(2)阶段:学理性阶段和实践性阶段。理论成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或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 分)
(3)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实践指南,使中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
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6 分)
14.(1)原因: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六十年代英国遇到的困
难和严重经济问题促使英国决定加入欧共体,以期摆脱经济困境;美苏出现缓和,英美特殊
关系开始松动;英联邦日趋松散,英国国际地位下降。(8 分)
(2)原因:英国市场更加开放,更加依赖全球市场;英国“议会至上”的传统制度,反对欧
盟向超国家方向发展;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地理环境;欧债危机,难民问题所导致的现实
利益矛盾等。(6 分)
(3)原因:国家利益;国家综合实力;历史文化传统;国际形势(4 分)
15.(1)特征:选拔形式具有开放性;考查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选拔程序具有严密性、系
统性。
影响:促进了文官选拔体制的完善;客观上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儒学的进一步传
播;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8 分)
(2)特点:更注重官员实用能力的培养;官员升迁与所学考试成绩密切结合;官员任命以推
送为主。
原因: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的影响;为了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洋务运动对实用人才的需
求;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官僚队伍近代化发展的需要。(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