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16 Ag 108
第 I 卷 (选择题共 126 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在图示电路中, 为灵敏电流表,电流表示数较小,下列操作一定能使电流表的示数增
大的是
A.只增加电源的电压 B.只增加入射光的频率
C.只增加入射光的强度 D.只增加光照时间
15.如图所示,金属杆 ab 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斜、光滑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底端向上滑行,
一段时间后义回到导轨底端。已知两导轨上端连有一阻值为 R 的电阻,导轨间有垂直于导
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金属杆向上滑行与向下滑行的时间相等
B.金属杆向上滑行时,通过金属杆的电流方向从 b 到 a
C.金属杆向上滑行时,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大于向下滑行时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D.金属杆刚向上滑行时受到的安培力大于刚回到导轨底端时受到的安培力
16. 2020 年 3 月 9 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 54 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中的第2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该卫星在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下列对该卫星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一定经过西安的正上空
B.若只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白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C.若只已知地球的白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角速度大小
D.若只已知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17.如图所示,倾角为 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一质量为 1 kg 的滑块通过轻
绳绕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 2 kg 的小球相连(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 0.5,现由静止释放滑块,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sin 37°=0.6,cos 37°=0.8,
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轻绳受到的拉力大小为A. B. C. 10 N D.5 N
18.如图所示,水平面 MN 的上方和下方存在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分别竖直向下和竖直
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小球从 MN 上方的 a 点以一定的初速
度水平抛出,从 b 点进入下方电场,到达 c 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已知 a、b、c 三点在同
一直线上,且 ab= bc。重力加速度为 g。则电场强度大小为
A. B. C. D.
19.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副线圈串联
有理想电流表和阻值为 40 Ω的电阻,电流表的示数为 1.5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11:3 B.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 25 次
C.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 60 V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90 W
20.如图所示,a、b 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分别从直径在水平线上的半圆轨道顶端和足够
长的斜面轨道顶端 O 点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 m,且同时落到各自轨道上。已知
半圆轨道的半径为 10 m,斜面轨道的倾角θ=3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10
m/s2,则
A.两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10 m/s
B.两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15 m/s
C.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 s
D.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 1.5 s
21.如图甲所示,物块 a、b 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轻质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
平地面上,其中 a 物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 物块质量为 1 kg。现解除对弹簧的
锁定,在 a 物块离开挡板后,b 物块的 v-t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 的质量为 1 kg
B.a 的最大速度为 4 m/s
C.在 a 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1.5 J
D.在 a 离开挡板前,a、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32 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 33~38 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5 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该同学所
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Hz。在纸带上从 A 点开始依次取了 A、B、C、D、E 五个计数点,
且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 3 个点未画出,其中 x1=7. 05 cm、x2=14. 73 cm、x3 =23. 06 cm、x4=32.
03 cm。
(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打 D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
留三位有效数字)
23.(10 分)(1)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E 及内阻 r 的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 A 端向 B 端逐渐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由于电源的内阻较小,现增加了一个阻值为 1.00 Ω的定值电阻 R0,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在图乙中完成增加 R0 后的实物连线,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3)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将记录的数据描绘在图丙所示的方格纸
上,可求得电动势 E= V、内阻 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24.(12 分)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轨道 AB 段弯曲,BC 段水平,CD 段为 圆弧
轨道,三段轨道平滑连接。A 点距水面的高度 H=20 m,圆弧轨道半径 R=5 m,D 点恰好与
水面接触。质量 m=60 kg 的人(视为质点)由 A 点静止滑下,恰好从 C 点离开轨道,并从 E点(图中未画出)落入水中。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2, =1.4。求:
(1)从 A 点滑到 C 点的过程中,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D、E 两点间的距离。
25.(20 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 xOy 中,x 轴上方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
场,电场强度大小为 E,x 轴下方无电场,但有一半径为 R 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与 x 轴相切
于坐标原点 O,磁场的方向垂直于 xOy 平面向里(图中未画出)。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粒子,由坐标为(0,1.5R)的 A 点无初速度释放,粒子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恰好运
动 圆周,粒子所受重力不计,取 sin 35°=
(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B;
(2)若将该粒子释放位置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I-(未知),再无初速度释放,求当 L 多大时粒
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并求该最长时间和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不考虑粒子
离开磁场后的运动)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
选一题作答。如果多答, 则每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 33](15 分)
(1)(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
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有间隙,布朗运动表明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人对空气干爽或潮湿的感受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
D.若两分子间距离为 r0 时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大小相等,则当分子间距离小于 r0 时,分
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E.质量和温度均相等的氧气和氮气,其内能也相等
(2)(10 分)如图甲所示,内壁光滑、导热良好、质量 m=50 kg 的汽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
在水平地面上,上部分的横截面积 S1=150 cm3 下部分的横截面积 S2=300 cm2,下部分汽缸
高 L=10 cm,汽缸内上、下部分连接处有细小卡口,汽缸内有两个质量忽略不计、厚度不计
的活塞 A、B 封闭了 I、Ⅱ两部分理想气体,A 活塞正好处在汽缸上、下两部分的分界处(对
卡口无压力),B 活塞处在下部分汽缸的正中间位置。现将该装置悬挂起来,稳定后如图乙
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 m/s2,大气压强 po =l×105Pa。求:
(i)该装置悬挂后,Ⅱ部分理想气体的压强; (ii )A、B 两活塞向上移动的距离之比。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一列简谐横波在 t=l s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 分别为介质中的三个质点,
其平衡位置分别为 xa=0.5 m、xb=2.0 m、xc=3.5 m。此时质点 b 正沿 y 轴负方向运动,且在
t=l.5 s 时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1 m/s
C.质点 a 与质点 c 的速度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每经过 2s,质点 a 通过的路程都为 1.6 m
E.质点 c 的振动方程为
(2)(10 分)如图所示,ABCD 是一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棱镜,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
单色光线由 O 点垂直 AD 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 n=l.5,AB=BC=10 cm,OA=2.5 cm,
∠OAB= 60°。求:
(i)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折射角的正弦值;
(ii)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的出射点到 C 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