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4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全国Ⅰ卷)历史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4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全国Ⅰ卷)历史Word版含答案

ID:428670

大小:1.46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百校联盟 2020 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 I 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 300 分,测试时间 150 分钟。 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 I 卷 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亲丧三年,君与父孰重?”过对曰:“父重。”王忿然曰: “曷为士去亲而事君?”对曰:“非君之禄,无以养吾亲;非君之爵,无以尊显吾亲。凡事君, 以为亲也。”宣王悒然,无以应之。据此可知,当时 A.人伦关系与政治关系具有统一性 B.移孝作忠成为主流思想 C.忠孝观念有利于专制制度的加强 D.纲常思想日益深人人心 25.两汉时期,司隶校尉集京师及其周边地区监察权于一身,在朝会之时曾与尚书令、御史中 水并称“三独坐”。但是,这一时期有明确记载的 45 位司隶校尉中,遭贬遭杀者有 28 位, 这些遭贬、遭杀者的罪状主要由御史中丞或丞相司直检举,间或有皇帝亲自巡视发现。这表 明,汉代 A.司隶校尉位卑权重 B.注重对监察权的管控 C.重用酷吏治理朝政 D.御史大夫丧失监察权 26.唐中后期统治集团内部曾出现牛李党争。对于如何选拔官员,李党主张“经术孤立者进 用”,牛党则主张“地胄词彩者居先”。门阀士族多以经术传家,故重经术即重门第;诗赋词 彩是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故重词彩亦即重科举。牛李此争论可以说明当时 A.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已被打破 B.进士科成为了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 C.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在斗争中合流 D.党派斗争使唐朝治国渐趋理性务实2 27.明中叶,在西北和塞北长城沿线一带,戍守官兵达七八十万之众。这一地带,每年军队及 其家属对于棉织品的消费在五六百万匹以上。这些布匹,除少量征收之外,百分之八九十由 朝廷委派官员去江南购买。这 A.说明官方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B.有利于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 C.催生了跨区城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D.推动经济重心出现转移趋向 28.有学者提出:“中国受外国凌侮,平民受教民欺压,人人衔恨,无以制之。一旦传闻义和 拳烧洋楼毁电杆之奇技,明知非正,未始不足称快。”这反映出当时 A.反侵略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心理 B.国人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C.义和团运动的举措顺应历史潮流 D.清廷统治基础丧失殆尽 29.1923 年,中国共产党在《向导》周报中提出: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用 军事两个旧观念,十分注意对于民众的政治宣传,勿失去一两个宣传的机会。这表明, A.国共两党关于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分歧明显 B.国民大革命的社会基础巩固 C.中国共产党利用舆论对革命施加政治影响 D.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时机成熟 30.抗战胜利之初,国民政府着手接收沦陷区的日伪产业与物资。接收机关包括:军统局、中 央军、地方政府、敌伪产业处理局,各部门互不统属,各行其是。行政院长宋子文致电蒋介 石:上海方面,军政部接收之布匹四倍于经济部,其中不合军用者达三百余万匹。这反映出 国民政府 A.为发动内战做了充分的准备 B.对失当的经济政策进行反思 C.对抗战胜利的到来准备不足 D.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矛盾重重 31.下表为中国 1978 年与 1986 年部分经济数据的对比,这一变化得益于 A.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B.改革的逐步深化 C.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D.市场经济的调节 32.苏格拉底教授学生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他首先问“欺骗”归于哪一类?学生答,归于非 正义。苏格拉底问,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呢?学生认为这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欺骗才3 是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哄骗自己的孩子吃药,使孩子恢复健康呢?学生们陷入深思。 苏格拉底的教学 A.更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发展了“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念 C.强调个人感受易造成真理缺失 D.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3.美国内战结束之后,两党进入轮流执政时期。共和党控制国会时或者共和党总统执政时, 关税一般相对较高,而且呈上升的趋势;而民主党控制国会时或者民主党总统执政时期,关 税不断下降。这揭示了 A.对外贸易的自由化逐步成为时代潮流 B.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分歧不可调和 C.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制定具有导向性 D.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随意性 34.1923 年,列宁指出:“我们的敌人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我们在一个文化不够发达的 国家里推行社会主义是冒失行为。但是他们错了,我们没有从理论(一切书呆子的理论)所规 定的那一端开始,我们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成了我们目前正面临的文化变革、文化革命的先 导。”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伴随政治经济变革文化建设提上日程 B.“一五”计划改善了人们生活 C.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开始萌发 D.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先导性 35.他的作品是把艺术的视觉审美放在首位,把饱含激情、热情奔放、饱满富丽的性情抒发和 色彩表现融人画面单纯化的色彩表达形式当中,最后带给观者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色彩 丰富的惊叹。与“他”的作品风格一致的是 第 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 43 题~第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4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晚清政府财政每年“亏短一千数百万两”,由此,防灾减灾及社会救 助经费被大幅缩减。在光绪朝,虽然黄河泛滥的频率与范围更甚于前,但政府治河用款不及 道光时的十分之一。因而,在晚清时期,大灾小救、小灾不救的现象极为普遍。在这种情况 下,民间救助活动日趋活跃。当时出现的比较著名的义赈组织包括:沪上协赈公所、澳门协 赈公所、绍兴协赈公所等。在 19 世纪末,义赈已成为当时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救灾形式和 手段……当时中国主要的救灾活动表现为施粥、义诊、发放衣物以及提供部分的简易搭建, 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着灾荒对于民众生命的威胁,但是民众心理的恐慌以及未来的发展 却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 ——摘编自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 材料二 联邦德国于 1961 年制定了《联邦社会救助法》,明确社会救助的首要任务是“确保 受救助者享有符合人类尊严的生活”,并对社会救助作了一般原则性规定,具体的救助额度 等细节问题则由各州立法决定。德国由于社会救助对象有限以及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社会救 助的待遇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申请者资格的限制以及对有劳动能力者的工作审查都有所放 松,侧重强调受助者的权利。社会救济不仅包括必要食品、住房、衣物、身体护理、家庭用 品、取暖、日常生活的个人用品,还包括书籍、简易运动器材等物品……按照法律规定,在 救助实施前或者救助四星期之后,受助者与救助机构应当签署一份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写 明受助者的现状以及积极融入社会与再就业的可能性,并对受助者进行必要的指导乃至培训。 ——摘编自喻文光等《德国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社会救助活动的主要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晚清时期中国相比,指出德国社会救助的不同之处, 并分析形成双方差异的原因。(17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历史)真正绵延至今而且时时影响着今天的生活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两种东西:一是 几千年来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前人的智慧和辛劳积攒了许多生活的知识和技术,使后人 得以现成享用,也使后来的人们可以把前人的终点当起点,正是在这里,历史不断向前延续; 二是几千年来反复思索的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多少代人苦苦追寻的宇宙和人生的意义, 多少代人费尽心思寻找的有关宇宙、人生问题的观念和方法,影响着今天的思路,使今天的5 人依然常常沿着这些思路思索这些难解的问题,正是在这里,历史不断地重复着历史。如果 说前者属于技术史,那么后者就只能属于思想史。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观点 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请考生在第 45、46、4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 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 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唐朝初期,实施均田制的条件依然完备。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唐政府逐渐放宽了 土地买卖制度,致使国家所掌握的公田荒地不断减少,均田制也就无从实施。自唐朝开元盛 世之后,国家户籍迟迟没有更新,耕地与户籍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政税收制度也 进入了混乱态势。安史之乱导致全国人口四处流散,可缴纳税收的农民持续减少,致使国家 到了无税可征的地步。这就导致以户籍和人丁为基础的租庸调法难以继续推行。加之地方节 度使则是各霸一域,朝廷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调度,而地方赋税则是轻易被各藩镇任意截 留。朝廷赋税收入骤减,使得国库异常空虚。为缓解不利局势,唐德宗任命杨炎为丞相,并 且命其对赋税制度进行大胆改革。 杨炎推行了两税法改革。两税法就是把之前所推行的租庸调法以及地税和户税全部合并 起来的一种多元化税收制度。一年之内,分夏秋两季征收,即便农户所承担的税赋没有得到 有效减缓,但省去了原本“旬输月送”的麻烦与消耗。因为户籍破坏严重,人口计算混乱, 两税法规定,依据贫富差距来缴纳赋税,照顾到民众的实际缴纳能力。 ——摘编自吴桂梅《唐代两税法改革对当时农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推行的原因。(9 分) 46.[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1957 年,苏联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和洲际弹道导弹。这对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刺激,1961 年 5 月,经总统肯尼迪批准,制订了阿波罗计划,其目标是:在六十年代把人送上月球并安6 全返回,以显示美国在空间技术和新式武器上的优势。这一庞大的研究工程是由国家航空与 航天局负责制订和组织实施的。为了统一研制计划管理工作,设立了系统办公室。总部设立 有航天科学、应用、高级研究与技术、载人航天飞行四个计划处。大量的工作是由所属的三 个研究中心进行的,而具体工作则交给承包商负责完成。这项计划组织的科学家、工程师等 技术人员达 42 万人,加上管理人员和工人约 60 万人。投资 300 亿美元,使用电子计算机 600 多台,牵涉到 12000 多个科研和生产机构。登月计划包括飞航系统、土星 C-S 空间运载火 箭与推进系统、燃料系统、发射系统、飞行制导系统、轨道控制系统、通讯跟踪系统、测试 系统、航空航天医学系统等。在实际中,每天都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有 可能导致原计划的改变,因此计划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如此庞大的现代管理系统,普遍的 方式是集体研究和集体攻克难题,但同时也强调科技人员个人独创性的发明和创新。阿波罗 计划至 1972 年 12 月第 6 次登月成功结束。 ——摘编自宋河洲《曼哈顿计划与阿波罗计划的组织实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阿波罗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阿波罗计划”的影响。(8 分)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 年)年少时代就非常注重锻炼,日复一日的磨练使他成为 气宇轩昂的男子汉。1880 年,罗斯福毕业于哈佛大学。大学期间,他曾经跟校长有过这样的 开场白:“艾略特先生,我是罗斯福总统。”1895-1897 年,任纽约市警察局局长期间,他 不仅为了社会治安亲自在纽约大街上巡逻,并“随时会披上衣服出去寻找执勤时开小差的警 察”;对警员进行年度体能检测;关闭导致腐败的警方运营的商业设施。他的这些做法确实 给他招来了同行的怨恨,但也赢得了民众的尊重。 当时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政府与财团之间的“权钱交易”较为普 遍;而在日益尖锐的贫富差距面前,政客们又大多选择“视而不见”。1901 年,西奥多·罗 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初期,会同司法部长,经司法程序,迫使高度垄断性的北方证券公司解散, 扩大了司法部与总统的行政权力,使美国政府获得了对托拉斯的监管权力。 ——摘编自张国庆《西奥多·罗斯福的阳刚政治》 (1)根据材料,概括西奥多·罗斯福的性格特点。(6 分)7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奥多·罗斯福使中央政府获得对托拉斯监管权力的背景。(9 分)8110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