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高三第三次学情调查历史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高三第三次学情调查历史试题

ID:429250

大小:12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六校联盟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学情调查 历 史 试 题 试卷满分:120 分 考试时长:100 分钟 命题: 审核: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等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第Ⅱ卷时,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有学者在评价某制度时指出:“它在先秦时期特别是在西周时期,形成了较为普遍的‘天下共主’的理 念;魏晋时期促成士族门阀政治的出现;明清时期,则为晋商的成功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 撑,从而佐助晋商强盛起来。”学者认为这一制度( ) A.始终推动社会进步 B.强化皇权至上理念 C.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D.深刻影响中国社会 2.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 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平民阶级逐渐觉醒 B.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 C.私学取代官方教育 D.政治新秩序构建完成 3.明代文人唐寅、文征明、祝允明等皆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及卖画等为业,其中不乏为有钱的商 贾之家所定制。这反映出当时( ) A.世俗生活改变绘画的技法 B.市民阶层对绘画要求提高 C.文人画淡化神韵意趣追求 D.绘画艺术市场化倾向凸显 4.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征收的正规关税是相当低的,约在值百抽二和值百抽四之间,但海关官吏经常索 取一倍于此的钱财,勒索高达三、四倍的事件也非罕见。这种状况( ) A.有效维护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妨碍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流- 2 - C.有利于缓解清廷的财政负担 D.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 5.维新变法期间,有官员斥责康有为利用圣人谋私利,讥笑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况今之公羊 学,又非汉之公羊学也。汉之公羊学尊汉,今之公羊学尊夷”,并轻蔑地宣称“其言即可用,其人必不 可用”。这可以用来说明( ) A.维新派照搬了西方的政治学说 B.变法遭到朝廷官员的一致反对 C.维新改革和中国实际状况相悖 D.维新派利用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6.民国初年有一副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民国初年社会风貌有了较大变化 B.纪年的改革是对帝王观念的否定 C.男女平权表明社会平等已经实现 D.风俗的变化与政治变革密切相关 7.“中国军队此战拖住日军主力近 5 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为中国政府机构、工厂企业等的西 迁赢得了时间,并且粉碎了日军企图聚歼中国军队主力数十万于鲁南苏北地区的计划,为持久抗战创造 了条件。”此战( ) 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B.体现了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C.显示了敌后战场的伟大力量 D.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8.有学者对中国的工矿企业、金融和商业的资本及比重做过统计,认为 1936 年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的比重 相差不多,分别为 49.21%和 50.79%;但 1947-1948 年国家资本上升到 58.43%,民间资本则相应下降到 41.57%。由此可以推断(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有限 B.抗战前民间资本占主导地位 C.日本侵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D.抗战后国家资本扩张和膨胀 9.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单位:亿元)。据此可知,“一五”计划期间( ) A.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较快发展 B.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在同步进行 年份 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 食品类 衣着类 用品类 燃料类 1953 328.8 177.9 69.5 70.4 11.0 1954 356.1 197.3 71.6 74.2 13.0- 3 - C.政府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局部调整 D.民用消费品生产得到了优先发展 10.1978 年 12 月 26 日,正处在圣诞假 期 中 的美国迎来了 52 位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对这一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 A.改革开放促进中美两国教育交流 B.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 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中美交流 D.中美正式建交开创中国留学教育 11.1983 年 6 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 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 2:1 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 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方针 B.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D.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12.蒙森《罗马史》中说道:“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 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这表明罗马 法( ) A.严重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B.有利于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 C.注重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体现了公正平等的立法理念 13.“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进而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区域 通过海上都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明的挑战。”这次航行( ) A.最早到达好望角 B.最先实现欧洲新航路梦想 C.发现美洲新大陆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14.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 对教会权威,给处于黑暗统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这次思想解放运动( ) A.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B.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 C.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 D.有力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 15.1743 年,英国的《议会法》规定,享受王室俸禄和任命的相当一部分官员不得担任议员。这一议会改革 举动表明( ) A.议员不再由国王任命产生 B.国王对议会的影响受到挑战 C.英国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 1955 364.0 202.6 71.9 75.4 14.1 1956 424.0 219.3 94.1 91.8 18.8 1957 441.6 241.0 82.6 99.6 18.4- 4 - 16.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之一——《两姐妹》以两姐妹卡嘉和达莎以及她们的恋人旧军 官罗欣和工程师捷列金四个知识分子在这一动荡年代的经历和命运为主线,艺术地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历 史角色和精神心理的转换,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与该作品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百年孤独》 B.《西风颂》 C.《老人与海》 D.《苹果车》 17.列宁告诫全党:“资产阶级……一到决定关头,他们就会用暴力保卫自己的特权,这不但是可能的,甚 至是极其可能的……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形势,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坚韧不拔的精神,准备力量举行武 装起义。”这一告诫( ) A.推动了十月武装起义的爆发 B.促成了两个政权的并立 C.完全符合《四月提纲》主张 D.加速了二月革命的爆发 18.1947 年 2 月,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国会发表演讲时说:“目前世界上只剩下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 苏联,而苏联是富于侵略性的一方。美国需要采取措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这也是在保卫美国, 保卫自由。”为此,美国采取的政治措施是(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组建北约组织 C.推行杜鲁门主义 D.推动欧洲联合 19.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 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 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 3%到 5%,却生产了 25%到 30%的苏联农产品。”以 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 A.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20.1991 年 12 月 9 日至 10 日,欧洲理事会成员国在荷兰举行会议,会议明确了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具体时间 表,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使欧洲共同体本身获得防务能力和防务手段的愿望。此时, 欧洲一体化( ) A.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 C.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两国走向和解 D.构筑了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实力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根据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 21.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两朝不仅与亚洲各国,而且与欧美一些国家也发生了贸易联系,其海上贸易可谓全球化了。- 5 - 如 1758-1767 年的 10 年间,贸易总值为 288045650 两,而 1828-1837 年的 10 年间增至 784864050 两。明 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是内向保守的,以禁为主,但对外贸易从未间断,有的时期还出现了重大 发展。据统计,1764 年,欧美诸国对华海上贸易总值为白银 5545847 两,1805 年达 23517102 两,40 年间 增长了 3.2 倍,中国对外贸易常处于出超地位。 ——摘编自易能武《明清时期中西对外贸易比较》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 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 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囯市场的逐渐开辟,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 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1978 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总额由 1978 年的 206.4 亿美元增 加到 2007 年的 21738.3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 97.5 亿美元增加到 12180.1 亿美元,进口额由 108.9 亿 美元增加到 9558.2 亿美元;1978-2007 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 17.4%,远远高于同 期世界贸易 6%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 18.1%,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 16.7%,尤其 是 2001 年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在 25%以上。 ——摘编自李坤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征。(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方面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 成因。(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78 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3 分) 22.国家结构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帝国建立了单一制的郡县制统治,但是实际上,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 分封制传统并没有完全被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观念所取代。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 身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赞同分封的人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恢复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 依然十分强烈;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仍然十分突出。 材料二 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采取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 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 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 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 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6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郡县制国家观念受到的挑战。(3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国家结构发展为例,就“国家结构与社会发展”写一篇小 论文。(9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 字左右) 23.自由是人们的普遍追求,近代西方对自由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史不是艺术史或科学史,抑或文学史,甚至民族史。它是欧洲人在精神方面鲜明地获得 自我意识自由的历史。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在自由之路上,唯有通过信仰、成为基督徒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这一过程 中,基督徒通过信仰而获得的自由使其成为了“众人之主”。然而,马丁·路德同样提出,每个基督徒同 样也是“众人之仆”,要通过爱上帝、爱邻人来荣耀上帝,实现自我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讲,马丁·路德 将自由与道德和行善联系了起来,劝诫世人通过遵循耶稣基督的教导——积德行善以获得自由。 ——肖樊《马丁·路德的自由观》 材料三 孟德斯鸠认为,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于被压迫与统治,奴性也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的心里了,若想 要启蒙,真正有效的方法还在于呼唤人们的理性,从而由内向外进行彻底的改变。当人们呼唤理性之时, 专制政体的压迫统治与宗教神权不合理的迷信统治将会溃不成军。在理性启蒙后人们重新找到的自由,并 不是广义上的属人的自由,而总是被限定在一个团体内,法律就成为了自由背后的必然概念。人类寻找的 自由就不应该是站在法的对立面,而是被法包含其中。 ——摘编自刘斌、贺如璋《法律规范下的理性启蒙与自由》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我意识自由”的含义,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源。(3 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马丁·路德主张的获得自由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所说的自由的本质及阻碍自由实现的障碍。(3 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2 分) 24.“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日报》(1948 年 6 月 1 日)说:所谓“冷战”,是指美国反对派以战争恫吓对苏联及所有 爱好和平的人民所进行的外交战和宣传战。在《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则把“冷战”称为美国和西方为统 治世界而采取的一种以苏联和民主国家为敌的政策。到“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学术界对于“冷战”的定 义已经没什么分歧,即把它作为其国际关系结构表现为两极对抗的一个时代,如果说到政策,那也是分别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集团采取的政策,而非某一方的政策。- 7 - ——沈志华主编《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材料二 在变幻莫测的“冷战”时期,美国的鲜明立场就是要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这是一场经济和意识 形态上的对抗,一方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另一方则是给 20 世纪下半叶蒙上阴影的苏联集团。杜鲁门 认为,世界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美国的“自由体制、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体自由的保证、言论 和宗教自由,以及免于政治压迫的自由”;另外是苏联式的“恐怖和压迫、严控的报刊和广播、预设人选 的选举,以及对个体自由的压制”。 ——【英】苏珊-玛丽·格兰特《剑桥美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关于“冷战”两种不同的概念界定及其本质。(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主义的内涵以及“冷战”出现的根源。(5 分) (3)“冷战”对峙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冷战”对处理国际关 系的启示。(4 分) 25.特朗普政府提出“美国优先”口号,唱起贸易保护主义的调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 年 4 月,众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了新的关税法议案,对农产品和若干种工业品的进口 税率作了新的提高。在它修订的 1225 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中,提高税率的进口商品有 890 种,美国进口的平 均税率由 38.2%提高至 55.3%,达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水平。该法案于 1930 年 6 月 17 日在全世界各国包括 美国近 1000 名经济学家的抗议中经胡佛签署成为法律。 ——查·金德伯格《1929-1933 年世界经济萧条》 材料二 1934 年 3 月,罗斯福提议实行互惠贸易,并于三个月后被国会通过,自由主义开始代替保护主义。 20 世纪七十年代爆发了“石油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 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由于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外贸出现了逆差,外国产品竞争的加剧和外贸形势的 恶化,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张小青《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三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明显。特朗普执改后,秉持“美国经 济利益第一”原则,只看重美国的绝对经济收益,且只维护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 收益效果,相反,在损害美国自身的同时,还侵害了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给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巨 大消极影响。 ——周亚鹏《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斯穆特-霍利法案》出台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影响。(4 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国内出现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调解贸易争端- 8 - 的国际机构。(4 分) (3)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正确途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美 国提出合理的建议。(4 分)- 9 - 六校联盟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学情调查 历 史 参 考 答 案 (12 月 17 日)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B D C D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C B D A C C A 二、材料解析题:根据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 21.(1)特征:贸易范围广;贸易额数量大;贸易政策呈现保守趋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以 出超为主;以朝贡贸易为主。(5 分) (2)特点: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2 分)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2 分) (3)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发展;世贸组织推动等。(3 分) 22.(1)挑战:旧国家观念的存在;保守势力的阻挠;文化地域性差异。(3 分) (2) 论点 国家结构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 2 分 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发展秦朝 郡县制 忽视了战国以来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仍存在巨大差异的 客观现实,易激化社会矛盾 2 分 适应了汉初的社会状况,推动社会发展和政权巩固汉初 郡国 并行制 后来,封国力量壮大,与中央矛盾尖锐,阻碍了社会发展 2 分 社会发展,国力上升,国家逐步取消郡国并行制 论据 汉武帝 郡县制 郡县制成为主体,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推动国 2 分- 10 - 家发展,社会繁荣 论证 结合 3 个以上史实论证的,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 1 分 23.(1)含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 分) 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 分) (2)途径: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道德修养(积德行善)。(2 分) 影响: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2 分) (3)本质:是法律范围内的一种权利。(1 分) 障碍:专制王权;宗教神权。(2 分) (4)认识:自由是自然的权利;追求自由应遵循道德、恪守法律等。(2 分) 24.(1)界定:“冷战”结束前,认为是美国一方的敌视政策;(1 分) “冷战”结束后,认为是美苏两大集团均采取的敌视政策。(1 分) 本质:美苏两极对抗。(1 分) (2)内涵:遏制共产主义,援助自由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称霸世界。(2 分) 根源:美苏两国在全球战略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较量;美 苏两国实力均衡,都力图主导世界。(3 分) (3)标志:苏联解体。(1 分) 启示:国家间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敌我不利于国际关系正常发展;国家间霸权主义或主导 世界的政策不利于世界和平;国家间利益冲突并不必然导致相互对抗;国家间对抗可能导 致一国或多方发展困境。(任三点 3 分) 25.(1)背景:1929-1933 年经济危机。(1 分) 影响:世界市场走向封闭;经济危机持续加剧;国际矛盾尖锐。(3 分) (2)原因:石油危机影响;美国经济衰落;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3 分) 机构:关贸总协定。(1 分) (3)建议:通过国内政策调整发展经济;面对贸易争端通过 WTO 解决;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加 强国际合作,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等。(任两点 4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