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19-2020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19-2020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Word版)

ID:429414

大小:345.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调研考试 历 史 学 科 试 卷 考前说明:考试时间 90 分,试卷总分 100 分,请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拍照上传。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存在一些原始排水设施。如偃师商城石砌排水暗沟、安阳殷墟陶土排水管道等。 这说明( ) A.先秦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先秦时期水利技术发达 C.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很先进 D.先民重视对环境的改造利用 2.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 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可见明代( ) A.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 B.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 C.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 D.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3.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但劳 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 映了( )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4.下图是 1975 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西周铜器窖藏五祀卫鼎。腹内壁铸铭文 207 字,记 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该铭文( ) A.需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体现它的证史价值 B.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铸鼎者的价值取向 D.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可研究我国早期文字演变 5.北宋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河南、河北、江西造瓷器大 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明州、泉州、广州造 船业居世界首位。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 A.丝织品主要用来外贸 B.手工业生产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经济发展中存在区域分工 6.在对宋元时期古城遗址的瓷器发掘中,2017 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省太仓市樊村出土了数以吨计 的元代中晚期龙泉窑瓷器。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专门的商业市镇兴起 B.太仓成为最大的瓷器集散中心 C.龙泉窑瓷器精美,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D.宋元时期是龙泉窑瓷器的高峰期 7.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 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 产。材料反映宋代( ) A.社会阶层实现平等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活力 C.中央政府推行重商政策 D.中央权威的弱化 8.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 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 ) A.官府人身控制控制松弛 B.表明契约程序规范 C.在经济活动中人人平等 D.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9.宋代出现一部分士大夫积极参与店铺出售、土地兼并、高利贷运作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化 反映了( ) 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 B.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程朱理学思想的盛行 10.历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中国古代有个时期的经济政策为“节制资本, 不让民间有过富,而在经济上层加以一种限制”。据此推测这种经济政策可能是( ) A.编户制度 B.民生主义 C.盐铁专卖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 11.明朝时期,松江府“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奉贤县的农村“居 民繁绸,布楼充斥”;华亭县的拓林有“居民稠密,商贾辐辏”之称。上述材料说明明朝时期江 南地区( ) A.推行重农抑商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资本主义萌芽 D.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12.下表为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1664—1753 年)(单位:只)据此可知,当时( ) 时间 厦门 舟山 广州 澳门 康照 3 年——康熙 61 年 22 14 50 5 雍正元年——雍正 13 年 1 0 38 0 乾隆元年——乾隆 18 年 0 1 78 0 总计 23 14 156 5 A.“一口通商”逐渐形成 B.政府注重对广州的开发 C.广州的对外贸易环境好 D.雍正年间海患问题突出 13.16 世纪末,西欧社会生活中,物价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西班牙的物价比 16 世纪初平均上涨了 4.2 倍,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高了 2 倍多。这一变化( ) A.导致了商业革命发生 B.成就了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 C.拉大了东西方的差距 D.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14.在近代西方“三角贸易”示意图中,序号③为黄金、烟草等,那么序号①可能包括( ) A.黑奴、茶叶 B.枪支、工艺品 C.黄金、黑奴 D.烟草、丝绸 15.15 世纪前后,欧洲约消费了 10000 公担胡椒和 10000 公担其他香料,这要用 65000 公斤白银才 能换取,其价值相当于 30 万吨黑麦,能养活 150 万人。这一状况促使欧洲( ) A.引发资产阶级革命 B.向外开展殖民掠夺 C.导致了新航路开辟 D.粮食危机严重 16.17 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油画看上去仿佛反映了井然有序、克制内敛的地 方风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品——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 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 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能够( )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场景 B.体现画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C.展示画家所属的印象派风格 D.折射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的繁荣 17.某学者指出: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 新精神、技术、地理。欧洲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 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该学者意在强调( ) A.亚洲和欧洲实现了区域平衡 B.东方从属于西方 C.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瞄准亚洲 D.欧洲资本主义具有强烈的扩张性 18.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各种瘟疫和 传染病带到美洲,在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 95%,仅在墨西哥人口就锐 减了 3500 万。美洲人口的锐减( ) A.促使东方迅速从属于西方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 C.成为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必要手段 D.导致整个美洲落后世界潮流 19.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英国注重立法保护环境。1848 年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 共卫生法》。……1956 年颁布《大气清洁法》,1963 年颁布《水资源法》,1974 年颁布《污染控 制法》。材料主要表明英国( ) A.环境治理与工业革命相悖 B.经济发展促进了环境改善 C.环境治理依靠了法制力量 D.英国环保意识主导世界 20.下表是《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的地域分布》(单位:%)据此可知( ) 地区年份 1699—1701 1702—1774 1804—1806 1834—1836 1854—1856 欧洲 83.6 45.0 37.3 36.3 28.9 美国、加拿大 和西印度群岛 13.3 46.9 49.4 34.7 28.1 非洲、近东、 亚洲、澳洲和 拉美 3.1 8.1 13.3 29.0 43.0 A.英国逐渐失去了美洲市场优势地位 B.国际工业品市场竞争中英国一家独大 C.欧洲市场为英国所放弃 D.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作用重大 21.根据如图可知,该时期 19 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 )A.英国仍保持着贸易优势 B.英法工业水平一直领先他国 C.世界贸易总额总体不变 D.西方大国外贸一直持续发展 22.下图反映的是 1838—1856 年间,英国纺织业当中女工和男工的比例情况。解读正确的是( ) A.男女性工人已经实现同工同酬 B.机器生产对工人的体力和技能要求低 C.女性更适合机器大生产 D.广大男性社会地位大大降低 23.19 世纪后期,欧洲和北美的工业发展提升了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家在非洲、 澳大利亚等地区寻找自然资源和农产品,阿根廷、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都通过主要产品的出口以 及外国资本和劳动力增长带动起来。这反映出( ) A.工业革命开始促进国际交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B.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巨大推动作用 C.工业化展开使欧洲和北美发展差距趋于平衡 D.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已经完全形成 24.19 世纪末,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很少从事反对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府的政 治经济斗争,反过来开始与资产阶级合作。上述现象的出现,根本上是因为( ) A.工人状况大为改善 B.资产阶级注重关注民生 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差距缩小 D.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流行 25.1865 年,户部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 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 ) A.盐税成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必争之地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 D.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 26.20 世纪 30 年代,在江西和广东边界地区的市镇上,可以买到英美烟草公司的哈德门牌卷烟。1934 年,一名中国记者写道:“许多村民不知道孙中山,但几乎没有地方不知道‘大英牌’香烟的”。 这反映当时( ) A.英美加强对中国的烟草倾销 B.外国烟草营销方向为中国底层农民 C.中国与世界市场密不可分 D.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有限 27.茶文化,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茶叶税一度为封建政府重要财政来源。但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 中国茶叶对英出口竞争力持续下降,以至逐渐失去自己的“江湖地位”。这反映了( ) A.中国政府不重视茶叶生产 B.列强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步伐 C.中国的自然经济依旧占主导地位 D.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8.根据下列研究数据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据此观点正确的是( ) 1858—1911 年新设民用工矿企业及其创办资本统计表 (资本数单位:万元) 1858—1894 年 1895—1911 年 总数 年均 总数 年均 家数 153 4.14 800 47.06 资本数 3803 102.78 16578 975.18 每家资本 24.86 20.72 ①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 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9.左宗棠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说:“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 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是非设局急造轮船不为功。船成之后,不妨装载商货,借以捕盗而护商”。 左宗棠在此强调( ) A.与外国进行商战是唯一出路 B.清政府应急造轮船,以敌洋商 C.清政府区域平衡发展势在必行 D.实现对外贸易顺差,必须造船 30.有学者认为民国初年(1912—1928)的中国社会是“近代以来变革最剧烈的时代,是进步发展的 时代”。下列叙述能够为其提供依据的是( ) ①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了 ②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③民族资产阶级取得革命成功 ④进步知识分子提倡民主科学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 3 小题,共 55 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31.中国古代消费观念伴随中国社会发展状况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节俭视为必修美德,《尚书.君陈》曰:“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左传.宣公十二年》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隋朝王通在《关郎》中也提到“不勤不俭,无以 为人上也”,历代先贤都将能否做到节俭视为个人乃至国家成败的大事。而古代社会生产水平低下, 人们的认识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而主要从道德伦理、国泰民安方面来阐释节俭, 将其作为修身之本、治国之策。 ——摘编自徐姣《中国传统节俭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由于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动、物质财富的增加等多种原因,消费呈 现新的特点:消费由俭约趋向奢靡;上层社会显示较强的消费导向;不同地区、阶层的消费有明显差 异性;社会消费观出现若干显著的变化。万历时期王士性认为消费趋奢有利于就业,“然西湖业已为 游地,则细民所藉为利,日不止千金,有司时禁之,固以易俗,但渔者、舟者、戏者、市者、酤者 咸失其本业,反不便于此辈也。”鼓励财富“固将有以用之也”,人们拥有财富后要进行消费。奢靡 能使天下财富的一部分流向民众,对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有益。唐伯虎感慨道:“眼前富贵——枰棋, 身后功名半张纸。抒发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情怀。袁中道认为吃喝玩乐是人生要务,“物欲”是 人之常情,追求及时消费和享受生活。 ——摘编自张邦建《明代中后期消费的特点及消费观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消费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期后消费观念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历史影响。(10 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既是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又是全国性的商业经济中心。 像汴京“八荒争凑,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当时汴京城里有不少大型定期交易场所, 而临安城中的行业组织就有 414 个,这些行业或相对集中在一定区域,或分散在各个街市。宋代以 前,太湖流域的县城大多只是小规模的政治据点,至宋代,它们逐新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 和社会中心,宋代因工商业发展而出现的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更是通及全国,如京兆(今西安)、西 京(今洛阳)、福州、广州等,宋代城市格局由封闭转向开放经济职能增强,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出现主要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城市最早的手工业是为满足城镇 及周围乡村居民日常需要的,如,铁器制作、皮革珠制和皮具是其基本行业,城市是农产品与城镇 手工业产品相交换的场所,乡村的部分农产品也通过城市运往外地市场,农村居民所需的外地商品, 也主要从城市市场上取得。如,瑞士莱因菲尔登城的外来商品中,有来自阿尔萨斯的葡萄酒,萨尔 茨堡和洛林的盐,在城市工商业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以极强的渗遗力,对农村经济形 成了前所未有的侵蚀和瓦解,引起了农奴制和庄园制的解体和崩溃。同时,还从法律道德、社会意 识、大众心态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对乡村施加着深刻影响。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城乡关系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条件。(12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城市发展在推动西欧社会转型方面 的深远影响。(13 分) 33.武汉,英雄之城。因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被推上风口浪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从 1904 年商部开始劝办商会至 1910 年辛亥前夕,湖北省共设立商会 24 个。工商业者 在拥护政府“振兴工商”政策的同时,强烈反对政府的害商行为,要求“速开国会”、分享政权。商 会参与了收回利权抵制美货、地方自治、国会请愿等维护自身利益的民主运动,还出面维护公共利 益,促进社会教育变革。 ——摘编自王春雷《辛亥革命前夕武汉工商业的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大变局中,武汉成为世界聚焦的大都市。1926 年底,革命浪潮从珠江席 卷到长江中游。轰动世界的大革命在这里进入高潮,继而大革命在这里彻底失败,继而土地革命又 从这里开始。 ——摘编自田子渝《武汉曾是赤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北商会建立后在早期现代化中的积极作为。(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近代中国变局中,学者称“武汉曾是赤都”的时代因素。(6 分)历 史 答 案 第Ⅰ卷(选择题) 1~5 DCABA 6~10 CBDCC 11~15 DADBB 16~20 ADBCD 21~25 ABBAD 26~30 ADBBC 第Ⅱ卷(非选择题) 31.(18 分) 【答案】(1)特点:反对奢侈,崇尚节俭;将消费与个人修养和家国命运相结合。(4 分) (每答出一点得 2 分)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或中下层民众相对贫 困);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4 分)(每答出一点得 2 分) (2)变化:崇奢黜俭,鼓励消费。(4 分)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顺应 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但未成为当时的主流消费思想,对社会经济影响不 大。(6 分)(每答出一点得 2 分) 32.(25 分) 【答案】(1)变化:经济、政治和军事中心;行业集中,交易量大;形成区域中心,具有 开放性(由封闭转向开放);设施完备,服务性强;打破市坊界限。(6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历史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政策的影响(政府监控放松); 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城市经济功能增强。(6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特点:经济作用突出;专业化趋势;商品经济渗透农村;影响深远。(6 分,答出其 中三点即可)影响:冲击农村封建生产关系;改变农村的经济生产结构;改造农村居民的生活 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城镇化发展;加速社会转型。(7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3.(12 分) 【答案】(1)积极作为:倡导振兴工商,实业救国;主张民主政治,分享政权;积极反帝, 筹划自治;注重社会和谐。(答一点得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2)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积极反帝求民主;辛亥革 命首义之地(武昌起义);国民革命的高涨。(6 分)(每答出一点得 2 分,任答出其中三点即得 6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