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 分)
1. 如图表示施用 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 IAA 溶液,会促进主根的伸长
B. 施用 IAA 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将未施用 IAA 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 与施用 10-4 mol•L-1 的 IAA 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且侧根数量多
2.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 棉花打顶有助于提高棉花产量
B. 利用低浓度的 2,4-D 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
C.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以防止果实脱落
D.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3. 图 1 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
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 α 表示);图 2 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变化胚芽鞘弯曲角度 α 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
B.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Ⅰ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Ⅲ时,α 具有最大值,说明该浓度促进生长
D.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 0 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自身有生长素
4.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迅速生长
B. 外界环境因素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分布等方面的变化
C.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对细胞分裂的影响中存在拮抗作用
D. 激素调节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研究人员将某植物幼苗切段经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分组,在黑暗条件下分别置于低浓
度 IAA、高浓度 IAA、乙烯利(ETH)、低浓度 IAA+ETH 溶液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
定幼苗切段伸长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 IAA 对幼苗切 段生长的影响
B. 促进幼苗生长的 IAA 最适浓度在低浓度 IAA 和高浓度 IAA 之间
C. 低浓度 IAA 和 ETH 对幼苗切段生长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
D. 若另设清水组,其曲线应在高浓度 IAA 和 ETH 组之间
6. 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应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的插条作为对照组
B.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基部是为了控制自变量
C. 实验中因变量可用观察统计每组插条生根的数目表示
D. 通过预实验摸索大致浓度范围是为了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7.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 NAA 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
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分别代表脱落酸、赤霉素和生长素
B. 与丙相比,NAA 更容易合成但作用效果不稳定
C. 激素通过调节基因组的表达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D. 激素丙的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8.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如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
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和狗尾草两种群
B. t1-t5 时间内乙种群呈“S”型增长
C. t2-t3 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
龄组成为增长型
D. 该农田中,物种丰富度将逐渐增加
9.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种
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
B. 图中 C 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 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
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
D. K 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
下总是相同的
10. 图 1 是某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 2 是该鱼类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 在图 1 中 D 点时捕捞该经济鱼类可持续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B. 图 1 中 B 点时种群数量相当于图 2 中的 K 值
C. 图 2 的 K 值并非该经济鱼类种群的最大数量
D.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
的大小
11. 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
C 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 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B 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
B. 进行 C 过程的微生物,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共生的
C. A 和 C 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
D. B 的活动导致土壤氮素丧失,不属于物质循环过程
12. 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生物群落 大气中的 CO2 ③ 化学燃料
A. 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 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减少大气中的 CO2
C. 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
D. 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13.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B. 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C.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D. 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14.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
丙三图可依次表示 ( )
A. 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 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 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 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15. 如图为某人工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a 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 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c 中的部分能量
C. 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D. 图中 d 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
16.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 λ(λ 是当年种群
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与图示信息不相符的是( )A. 图甲中只有一条食物链,生物 B 处于最高营养级
B. 图乙中种群在 c-d 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 图甲中 A 代表分解者,能将产生的 CO2 传递给 E
D. 图乙中 a 年的种群数量不一定比 c 年时少
17. 在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
冰川。如图是某高山植被分布图示,近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雪线上移,积雪融化地区逐
渐出现地衣、草等植被,且高海拔地区植物种类增加,下列与该生态变化描述相符合的
是( )
A. 高山上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的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雪线上移过程中流入高山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C. 破坏臭氧层会造成气候变暖从而影响雪线的位置
D. 群落演替总是向着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方向进行
18. 下列生物间的关系,与如图中物种甲、乙数量变化相符的是( )
A.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
B. T2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C.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D. 雪兔和猞猁
19. 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型增长。假设某地一种群的 K 值为 200,N 表示该种群数量,
据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 ) 曲线上的点 N (K—N)/K
S1 20 0.90
S2 50 0.5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 (K—N)/K 值越小,种群增长越快
B. S4 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C. 渔业捕捞作业需控制剩余量在 S3 点
D. 蝗虫防治应在蝗虫达到 S1 点之前进行
20. 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食物关系的一部分,调查发现该湖泊中部分鱼类数量在逐年下
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营养级相同的生物间竞争最激烈
B. 该系统中鲇鱼与乌鳢因食物来源丰富而产量最高
C.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 严格控制鲇鱼与乌鳢的数量可有效提高该湖泊鱼类的产量
21. 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如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
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流经生物氧化塘的总能量是藻类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 生物氧化塘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C. 图中体现了物理沉降、微生物分解两种消除污染的途径
D. 图中藻类和细菌是互利共生关系
22. 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乙是捕食者
B. 1-2 月种群数量变化离不开信息传递
C. 6-8 月甲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 9-11 月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
23. 1936 年,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其后五年期间环颈雉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这五年期间,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种群的年
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B. 在这五年期间,环颈雉适应当地环境且缺乏天敌,种群
的 λ 值均大于 1
C. 自引入到该岛屿开始,环颈雉种群内部就出现了竞争现
象
D. 引入环颈雉可使该岛屿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提高了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24. 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 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 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
A. 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 逐渐减小,到顶极群落时,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