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 2020 届高三线上质检——预测试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第 I 卷)和非选择题(第 II 卷)两部分,共 16 页,
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提前登录在线测试系统,核对个人信息。
2.回答选择题时,采用在线选择作答的方式,考生直接在相应题号中选择对应的选项,无需在
答题卡上填涂答案。
3.回答非选择题时,采用在线拍照上传的方式,考生可自行打印答题卡进行作答;若无法打印
的,可在 A4 白纸上按试题指定格式作答,作答区域大小尽可能与答题卡样式保持一致。答题
完毕,请按操作手册拍照上传,注意拍摄画质清晰,不要多拍、漏拍。重复上传的以最后一
次上传的图片结果为准。
4.居家测试,请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严禁将试卷外传。
第 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B.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 C、H、O、N、P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细胞膜的流动性决定的
D.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洋葱鏻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 pH 时,进行预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
C.分离细胞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 半保留复制的探究均用到离心技术
D.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采用了模型建构法
3.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各种循环和平衡,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激素的含量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保持动态平衡
B.碳元素可以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循环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各种化合物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
D.细胞内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动态平衡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4.某种仪器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
养的癌细胞。24h 后用该仪器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b 峰中细胞的染色体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 B.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 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被计数在 b 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 DNA 的复制
5.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6.某细菌的一个质粒中,有甲、乙、丙等基因。下图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这种质粒后得到
的片段。下列几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甲、乙、丙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②若利用某种药物阻止了基因甲的表达,则基因乙、丙也将不能表达
③基因甲、乙、丙中,都有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有利于基因的表达
④若基因甲控制合成了 m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则甲至少有 3m 个碱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9.(7 分)有人将某种植物的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培养在正常浓度氮肥(CK)、低浓度氮
肥、高浓度氮肥环境下,分别测量其光合速率,得到下图结果。请回答: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对氮肥有较高依赖性的是 植株。
(2)研究者用等量的 提取两种植株的等质量叶片中的色素,并用红光照射色素的提
取液,发现野生型的吸光率较大,这说明突变型植株的 含量较低。
(3)研究者推测,高氮环境下,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原因可能是暗反应时叶绿体基质中
CO2 和 C5 合成 的速率较小。在该环境下野生型植株的光反应速率 (大于/
等于/小于)突变型植株的光反应速率。
30.(10 分)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研究表明,下丘脑视前区(POA)和背内侧(DMD)两个区域
直接参与体温调节,POA 兴奋时促进散热,DMD 兴奋时促进产热,而且 POA 对 DMD 有显
著抑制作用,如图所示。
(1)图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 。③是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
构,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信使是 。
(2)炎热时,POA 神经元的兴奋经相关神经调节散热,其发生在皮肤上的主要效应是:
等(至少 2 点)。
(3)当兴奋传至肾上腺,后者分泌肾上腺素并作用于脂肪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由此进一步促进
的代谢过程有图中 (④⑤⑥⑦⑧多选),使物质分解代谢加快。
(4)进一步研究发现,POA 神经元持续兴奋会产生“低体温症”(与环境温度无关),分析其原
因是: 。31.(10 分)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增产增收,请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回答:
(1)中耕松土有利于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2)从能量流动来看,农田除草治虫是为了: 。
如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治虫,药效会逐年递降,原因是: 。
(3)过度密植会导致减产是因为 。
(4)下列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现象有 (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烧苗现象、
顶端优势)
32.(12 分)果蝇眼色(红眼/白眼)由位于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D/d 决定。眼型(粗糙眼/正常
眼)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 决定,相关基因与眼型关系如图。现用
粗糙红眼雌蝇与粗糙白眼雄蝇做亲本杂交,F1 全部为正常红眼。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 F2。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挑选未交配过的雌蝇(处女蝇)与雄绳作亲本,放入同一培养瓶进行杂交:交配、
产卵后,还需将亲本从培养瓶中移去。(雌蝇有贮精囊,一次交配可保留大量精子,供多次排
卵受精之用)。
①选用处女蝇为雌性亲本的目的是: 。
②交配后将亲本从培养瓶中移去的目的是: 。
(2)若眼型基因 A/a 和 B/b 独立遗传,考虑眼型与眼色的遗传,F2 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种。
F2 中与亲本眼型不相同的个体中,眼型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利用上述三种纯合粗糙眼果蝇,请设计两组杂交实验筛选出其中的双隐性纯合体。写出实
验思路、预期结论: 。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橙子味酸甜,营养丰富。橙汁易贮运,是世界上最多人饮用的果汁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橙汁时常加入果胶酶,果胶酶能分解果胶来提高橙汁的 (答出两点)。为回收
溶液中的果胶酶一般采用 法将酶固定(答出两种方法)。(2)果园土壤中的脂环酸芽孢杆菌,需氧,耐热,生长温度 35-80℃。橙汁生产过程中若感染
此菌,会影响橙汁品质。为优化橙汁生产工艺,进行了下述研究。
[实验一: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筛选和鉴定]
实验步骤:a 配制 K 氏培养基;
b 取果园土壤,制备土壤稀释液;
c 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在 K 氏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后获得单菌落。
d 对获得的目的菌落进行筛选和鉴定。
①K 氏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酵母膏、蛋白胨和葡萄糖等,其中能提供生长因子的是 。
②将上述步骤 c 初步分离得到的目的菌株制成菌悬液,于 80°C 水浴中热处理 10min 后,取
0.1 mL 涂布接种到 K 氏培养基平板上,45°C 培养 48h。此操作的目的是 。(多选)
A.用 80°C 水浴杀死杂菌和芽孢 B.用 80°C 水浴进一步筛选出耐热目的菌株
C.分离纯化目的菌株 D.给细菌补充新的营养物质
③用接种环将筛得的目的菌株插入到半固体 K 氏培养基中,如下左图。接种时为什么要靠近
酒精灯火焰: 。45℃培养 4-5 天后进行观察,能够判断是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的
试管是 。
[实验二:脂环酸芽孢杆菌控制方法的研究]
实验步骤:
a 称取一定量的抑菌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抑菌液。
b 将实验一得到的菌株原液适当稀释得到菌株稀释液。
c 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抑菌液加入到 K 氏培养液中,再分别加入菌株稀释液形成菌悬液(各试管
中加入的同一种液体均为等量)。培养一段时间后,将上述菌悬液分别接种到 K 氏平板培养基
上。
①实验二中,对照组的设置应该是: 。
②为便于检测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宜采用哪种接种方法? ,为什么? 。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
2019 年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这与非洲猪瘟有关。12 月以来,武汉发现不明原因人新型肺炎。猪瘟和人肺炎都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一定的病原体引起的。应对传染病目前最好
的办法仍然是接种疫苗。研制疫苗首先要确定其病原体。
(1)如果从病猪(病人)临床样本中分离到的病原体不能在普通的培养基上培养,只能在内完成代
谢和繁殖,则该病原体属于病毒。下图左下角所示的病菌属于 (细菌/真菌)。细菌和
真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没有: 。
(2)抗原抗体检测是目前人和动物样本的常用检测方法。常见的检测样品种类包括检测抗原和
抗体两种。对送检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检测依赖于 与 发生的特异性结合。
检测时用的抗体可以利用 的方法来制备。
(3)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疫苗已经发展了三代,下图是三代疫苗的制作原理示意图。
a 疫苗 I 的制作通常是对特定的病菌或病毒进行灭活或减毒处理,这一处理的关键是要保持病
菌或病毒的 (A.数量 B.毒力 C.侵染力 D.抗原结构)。
b 在上图所示的疫苗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限制酶的过程是 。(填图中编号)
c 激活免疫系统的是病原菌或病毒的抗原结构,在疫苗 II 和接种疫苗 III 两种情况中,直接合
成抗原的细胞分别是 和 。
(4)如上图,DNA 疫苗是直接将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通过体外重组与质粒结合,直接肌肉
注射,从而使动物(人)体获得免疫力。若将来研发出猪瘟病毒的 DNA 疫苗,接种疫苗的猪是
否可以称为转基因猪? (是/否),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