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5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带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2019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5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带解析Word版)

ID:429975

大小:1.34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生物 专题 15 生物技术实践 1.(2019•北京卷•T3)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 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 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答案】C 【解析】培养基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成分,A 正确;筛选淀粉分解菌时,需要 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再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B 正确;由题 意可知,两种菌均会产生透明圈,说明两种菌均可以产生淀粉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分解淀粉,C 错误;H/C 越大,说明该淀粉分解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D 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 C。 2.(2019•江苏卷•T9)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 pH 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答案】B 【解析】乳酸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有氧气存在时,其发酵会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 2 程中,应一致处于密闭状态,否则会导致发酵失败,A 错误;家庭制作果酒、果醋与腐乳过程中所用的菌 种均来源于自然环境,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因此均不是纯种发酵,B 正确;果醋制作过程中,醋 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 pH 逐渐 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 浓度的增加,溶液的 pH 逐渐降低,因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溶液的 pH 都是逐渐降低,C 错误;毛霉主 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D 错误。 3.(2019•江苏卷•T10)下列关于 DNA 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 DNA 量相近 B.DNA 析出过程中,搅拌操作要轻柔以防 DNA 断裂 C.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的 DNA 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 DNA 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答案】A 【解析】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提取不到 DNA,而鸡属于鸟类,其红细 胞内含有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DNA 含量较多,A 错误;DNA 分子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且除去蛋白后是 非常容易断裂的,如果太过剧烈的搅拌,DNA 链可能会被破环,因此轻柔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完整的 DNA 分子,B 正确;在冷的 95%酒精溶液中 DNA 的溶解度最低,DNA 的沉淀量最大。如果用热的 95% 酒精会提高 DNA 的溶解度,不能完全使 DNA 沉淀,C 正确;将析出的 DNA 溶解在 2 mol/L 的 NaCl 溶液 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呈现蓝色,D 正确。 4.(2019•江苏卷•T13)下列关于加酶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含有酸性脂肪酶 B.用加酶洗涤剂能减少洗涤时间并节约用水 C.含纤维素酶洗涤剂可以洗涤印花棉织物 D.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是相对耐高温的 【答案】A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A 错误;加酶洗衣粉含酶 制剂,酶具有高效性,故可以节约洗涤时间,B 正确;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酶可以使织物 更蓬松,有利于洗去污渍,C 正确;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了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 度的酶,制作加酶洗衣粉,D 正确。故选 A。 5.(2019•江苏卷•T19)下列关于产纤维素酶菌分离及运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筛选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长营养 B.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 3 C.在分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D.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 【答案】A 【解析】应该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只有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存活,A 错误; 木材、秸秆中富含纤维素,故可以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B 正确;用以纤维素为 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后,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 实验,C 正确;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以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提高饲用价值,D 正 确。故选 A。 6.(2019•江苏卷•T20)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 30%蔗糖溶液中 B.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 C.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D 【解析】原生质体在 30%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皱缩,A 错误;②诱导芽分化时,需要提高细胞分裂素的比 例,B 错误;③可以表示诱导根的分化形成幼苗,此时细胞壁已经形成,C 错误;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 由于含有一整套的遗传物质,故具有全能性,D 正确。故选 D。 7.(2018•北京卷•T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 DNA 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答案】A 【解析】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葡萄汁液不能装满发酵装置,要留出 1/3 的空间,A 错误;在 DNA 鉴定 实验中,DNA 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B 正确;用苏丹Ⅲ染液可以把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 成橘黄色,C 正确;用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紫色,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清晰地观 4 察到,D 正确。 8.(2018•江苏卷•T8)花药离体培养是重要的育种手段。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花药育种过程的示意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过程①所用的花药需在 70%乙醇中浸泡 30min B.过程②的培养基中需添加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以利于根的分化 C.过程③逐步分化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 D.过程④应将炼苗后的植株移栽到含有蔗糖和多种植物激素的基质上 【答案】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应该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过程①所用的花药需在 70%乙醇中浸泡 10min, 以防止杂菌污染,A 错误;过程②的培养基中需添加比值适中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以利于形成愈伤组 织,B 错误;过程③得到的植株是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的,因此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C 正确;过程④获得的植株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了,因此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蔗糖,D 错误。 9.(2018•江苏卷•T14)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 B.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 CaCl2 溶液浓度要适宜 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 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答案】D 【解析】在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中,应该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式使海藻酸钠缓慢溶解,A 错误;将混合 液用注射器缓慢滴加到 CaCl2 溶液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CaCl2 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B 错误; 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与液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C 错误;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 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D 正确。 10.(2018•江苏卷•T16)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5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答案】B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 18℃-25℃,因此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 降温处理,A 正确;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因此分解过程中不需要通入空气,B 错误;无氧呼吸 产生了二氧化碳,但是没有消耗氧气,因此发酵罐中的气压不会低于大气压,C 正确;葡萄酒发酵的原料 是糖类,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D 正确。 11.(2018•江苏卷•T17)关于还原糖、蛋白质和 DNA 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温水浴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在大豆种子匀浆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 C.提取 DNA 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弃去滤液 D.将 DNA 粗提物溶解在 2mol/LNaCl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 【答案】D 【解析】甘蔗茎的组织样液富含蔗糖,而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且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A 错误;大豆种子 中富含蛋白质,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摇匀后,液体由蓝色变为紫色,B 错误;提取 DNA 时, 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弃去滤纸上的粘稠物,留下滤液,C 错误; 将 DNA 粗提物溶解在 2mol/LNaCl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D 正确。 12.(2018•江苏卷•T21)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洗衣粉中添加的酶通常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来 B.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常会将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 C.在 50℃热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时,其中的酶会迅速失活 6 D.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不会影响其中酶的活性 【答案】BCD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加入的酶多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其本质与生物体内的酶无明显差异,A 正确;洗衣 粉中的蛋白酶通常不会将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这是因为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经过了特殊的化学物质的包 裹,使之与其他成分隔离,这些酶在遇水后,包裹层分解,酶才能发挥作用,B 错误;加酶洗衣粉的 pH 值一般不大于 10,在水温 45~60℃时,能充分发挥洗涤作用,因此在 50℃热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时, 其中的酶不会失活,C 错误;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会导致其中酶的活性降低,D 错误。 13.(2017•江苏卷•T10)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 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 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 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答案】B 【解析】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腐乳发酵,控制发酵的温度主要有利于毛霉等微生物的生长和腐乳发 酵,A 错误;香辛料和料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防腐作用,B 正确;毛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蛋白 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C 错误;成品腐乳表面的黏性物质主要是毛霉产生的, 毛霉属于真菌,D 错误。 14.(2017•江苏卷•T12)固定化单宁酶应用于茶饮料加工,可消除其中的苦涩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单宁酶纯化时可采用透析法去除杂蛋白 B.化学结合法比吸附法对单宁酶活性影响更小 C.温度、pH 和重金属离子都可能影响固定化单宁酶活性 D.酶的高效性决定固定化单宁酶不会降解茶饮料中的有益成分 【答案】C 【解析】透析法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去除混合物中的小分子物质,不能去除杂蛋白,A 错误;物理吸附 法比化学结合法对单宁酶活性影响更小,B 错误;温度、pH 和重金属离子都会影响酶活性,C 正确;酶的 专一性决定了单宁酶不会降解茶饮料中的有益成分,D 错误。 15.(2017•江苏卷•T17)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7 A.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 2 的去污力最强 B.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C.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 2、3 的去污力不同 D.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答案】C 【解析】20 U/L 的碱性纤维素酶处理对污布类型 1,去污力为 60%,30 U/L 的碱性纤维素酶处理污布类型 2,去污力约为 80%,则单位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 1 去污力最强,A 错误;由于污布类型不同,不能 探究不同类型的洗衣粉对碱性蛋白酶的去污力的影响,B 错误;对污布类型 2、3 而言,都是 Y 型洗衣粉, 30%的酶用量,但去污力不同,说明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 2、3 的去污力不同,C 正确;该实验没有针 对同一类型的洗衣粉加大酶用量的探究,则不能判断加大酶用量是否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D 错误。 16.(2017•江苏卷•T20)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 B.配制 CaCl2 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 C.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 CaCl2 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应即刻取出 D.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凝胶珠呈白色,过低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 【答案】A 【解析】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A 正确;配制 CaCl2 溶液时,不需进 行加热,B 错误;CaCl2 溶液使酵母细胞可以形成稳定的结构,固定在凝胶珠中,需要一段时间,时间不 宜过短或过长,C 错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时凝胶珠呈白色,过高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D 错误。 17.(2017•江苏卷•25)下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8 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 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 【答案】ABC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通入氧气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通入其 他气体,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故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A 正确;果 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装置中氧气减少,使酵母菌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B 正确;温度影响酶的活 性,则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有密切关系,C 正确;气体入口管通入液面以下,气体出口管在 液面以上,不能交换使用,D 错误。 18.(2016•江苏卷•T7)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 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败变质 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 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答案】D 【解析】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 错误;加料酒主要为了使腐乳具有独特 的香味,B 错误;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 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可能灭菌不彻底,不宜直 接食用,D 正确。 19.(2016•江苏卷•T21)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 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 A.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 9 B.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选用适当的包埋剂固定化酶 C.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D.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 【答案】BD 【解析】在仿旧和去污中,纤维素均作用于衣物,二者作用相似,A 正确;由于纤维素酶较小,不能用包 埋法固定化酶,B 错误;改变温度、酸碱度和处理时间会影响酶作用的结果,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C 正 确;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之间的糖苷键水解分解纤维素,D 错误。 20.(2016•江苏卷•T25)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 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答案】BC 【解析】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A 错误。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 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 错误。 21.(2014•广东卷•T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答案】A 【解析】醋酸杆菌酿醋时需要持续通气,即利用醋酸杆菌的有氧呼吸,不是无氧呼吸,故 A 错。 22.(2014•上海卷•T26)图 8 表示四种微生物培养物(①~④)在添加利福平前后的细胞内 RNA 含量。由 此可以判断古细菌和酵母菌可能是 10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利福平抑制细菌 RNA 的合成,使 DNA 和蛋白的合成停止,只能作用于细菌。而古细菌是一类很特 殊的细菌,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 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其复制、转录和翻译接近真核生物; 利福平也对酵母菌等真核生物无效,所以加利福平前后,古细菌和酵母菌中的 RNA 变化不大。 23.(2014•大纲卷•T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C 【解析】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除去代谢产物,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次级代谢产 物的积累,大肠杆菌的生长环境不断恶化,生存阻力增大,因此种群数量达到稳定期后会出现衰亡期,故 甲图对应②,反之丙图则对应①;若培养基里加入葡萄糖和乳糖,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消耗完 以后,大肠杆菌会经过短期的调整,诱导合成乳糖苷酶,接着继续分解利用乳糖,最后衰亡,因此乙图对 应③,故选 C 答案。 24.(2013•江苏卷•T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11 A.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答案】D 【解析】醋酸菌是嗜热菌,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A 错误;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要先进行 隔绝空气果酒发酵,再供氧进行果醋发酵,B 错误;人工接种菌种单一,自然发酵菌群丰富,风味及品质 更好,C 错误;适当加大接种量,让菌体快速形成优势菌群,可以抑制杂菌生长,提高发酵速率,D 正确。 25.(2013•江苏卷•T18)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答案】B 【解析】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A 错误;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再 进行划线,B 正确;接种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 错误;培养过程中一般要隔天观察一次,D 错 误。 26.(2013•江苏卷•T6)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 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C. 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 D. 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答案】A 【解析】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 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 A 正确;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 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B 错误;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实现酶的反复利用, 并提高酶稳定性,酶的各项特性(如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依然保持,C 错误;固定化细 胞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但如果反应底物是大分子物质,则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限 制固定化细胞的催化反应,D 错误。 27.(2012•江苏卷•T17)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12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 CaCl2 和杂菌 【答案】C 【解析】化学结合法可能影响酶的活性部位而影响反应效果,而吸附法是物理方法不影响酶的分子结构,A 正确;消化酶在消化道内起作用,B正确;尿糖试纸由于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而不能再次使用,C 错;固定化酵母细胞在凝胶珠中,用无菌水冲洗可洗去CaCl2和表面的杂菌,D正确 28.(2012•江苏卷•T18)下列关于“DNA 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 DNA 在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 B.将 DNA 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 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 DNA 的提取 D.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 DNA 获得量减少 【答案】C 【解析】洗涤剂可以溶解细胞的细胞膜,去除脂质和蛋白质,但不能 DNA 在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A 错;DNA 丝状物在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加热过程中变蓝,不需要冷却,B 错;匀浆中含有多种酶,常温下有些酶类 可破坏 DNA 而影响 DNA 的提取,C 正确;用玻璃棒缓慢搅拌滤液,有利于提取并防止搅拌时 DNA 断裂,并 不影响 DNA 的含量,D 错。 29.(2012•江苏卷•T21)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答案】ABC 【解析】在果酒发酵后期,由于瓶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单位时间内产生的CO2的量减少,所以拧开瓶盖的 间隔时间可以延长,A正确;在糖源、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B正确; 果酒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消耗,并且有水的生成,密度会逐渐减小,C正确;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 制时,要分层加盐,加盐量要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 ,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但底层不需要大量用 盐,D错误。 30.(2011•江苏卷•T3)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13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 和 RNA 【答案】D 【解析】果酒需要的温度在 18-25℃,果醋制备的温度是 30-35℃,腐乳制作需要的适宜温度是 15-18℃, 故 A 错误;醋酸杆菌为需氧型细菌,因此进行的是有氧发酵,故 B 错误;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使用的菌 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故 C 错误;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单细胞 真菌)、醋酸杆菌(属于需氧型细菌)和毛霉(多细胞真菌),它们均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 DNA 和 RNA;故 D 正确。 31.(2011•江苏卷•T15)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 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 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 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 【答案】A 【解析】酶解法可以去除微生物的细胞壁,水涨破法可以使细胞膜破裂,从而释放出胞内酶,A 正确;一 般的过酸过碱的环境会导致酶失活,酸解不适合酶的分离,B 错误;洗涤剂中添加少量纤维酶,可使棉织 物的纤维素结构膨松,纤维分子与水形成的凝胶结构有效地软化,使被封闭在其中的污垢很容易从中脱离。 加酶洗衣粉可以纤维素酶,C 错误:酶是蛋白质,在胃液中会被胃蛋白酶分解,多酶片是由胰酶(蛋白酶、 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的复合制剂,片剂在制作时先包肠溶衣,然后包上胃蛋白酶,再包糖衣即可 成药。服下后,糖衣层在胃液中迅速崩解溶化,胃蛋白酶在胃液中充分发挥作用,而胰蛋白酶在小肠才发 挥作用,所以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不位于片剂的核心层,胰酶位于核心层,D 错误。 32.(2011•广东卷•T5)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答案】D 【解析】D 项考查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通过凝胶色谱柱的速度越快,故 D 错误。A 正确,洗涤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加入的是生理盐水,缓慢搅拌 10min,低速短时间离心,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B 正确,哺 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较少。C 正确,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 14 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如果操作都正确,能清楚的看到 血红蛋白的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慢流出)。这使得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 简化了操作。 33.(2010•安徽卷•T3)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 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 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 β-半 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0~50min,细胞内无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B.50~100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 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微生物代谢中有关酶的合成。在培养基中有葡萄糖时,大肠杆菌直接利用葡萄糖,只 有葡萄糖被利用完之后,才会产生分解乳糖的 β-半乳糖苷酶。 34.(2010•江苏卷•T7)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反应条件等的区别。①过程有氧无氧条件均可以发生,②过程只能 发生在无氧条件下,A 项错误。①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③在酵母菌线粒体内进行,B 项错误。③ 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④需要氧气参与,C 项错误。过程①、②、③为酵母菌的呼吸 作用,最适宜温度约为 20°C 左右;④的最适宜温度为 30—35°C,D 项错误。 35.(2010•北京卷•T1)有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 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15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 45℃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修一中的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的知识。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 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如下: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如下: 发酵过程与光照无关,生产果酒是在无氧的条件下,所以不能通入空气,温度对发酵的影响酵母菌只能在 一定温度 下生活。温度低于 10 ℃,酵母菌发育很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 ℃时为最佳 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超过 35 ℃,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 到 40 ℃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无论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酵母菌代谢均产生 CO2 气体要适时排 出,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B。 36.(2010•广东卷•T25)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 10), 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阀 b 通气 C.一直关紧阀 a,偶尔打开阀 b 几秒钟 D.把发酵装置放到 4℃冰箱中进行试验 【答案】AC 【解析】果酒的制备过程中先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迅速扩增, 再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 37.(2010•江苏卷•T25)右图 1 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 2 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 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酶C6H1206+6O2→6CO2+6H20 酶 C6H12O62C2H5OH+2C02 16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B.图 1 中 X 溶液为 CaCl2 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 2 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D.图 1 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 2 装置中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了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操作过程。熔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A 项 错误;图 1 中氯化钙溶液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B 项正确;图 2 中要进行搅拌以使培养液与细胞充分 接触,C 项正确;图 1 中制备的凝胶珠要以过洗涤再移到图 2 装置中,D 项正确。 38.(2019•全国卷Ⅰ•T37)已知一种有机物 X(仅含有 C、H 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某 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 X 的细菌(目标菌)。 Ⅰ号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 X(5 g/L)。 Ⅱ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 g/L)。 Ⅲ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45 g/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Ⅰ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Ⅱ、Ⅲ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机 物是_________。 (2)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Ⅱ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 X 的细菌比例会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 (3)Ⅱ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 接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从Ⅲ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 X 的细菌,且该菌能将 X 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 丙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 X (2)下降不能降解 X 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 X 的细菌能够增殖 17 (3)稀释涂布平板法 (4)能量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 【解析】(1)氮源是微生物生长需要的一类营养物质,是含氮化合物,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氮元素,牛 肉膏、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因此在 1 号培养基中,可为微生物 提供氮源的是牛肉膏、蛋白胨。碳源也是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一类营养物质,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元 素,而有机物均含碳元素,II、III 号培养基均含有有机物 X,因此,II、III 号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碳源的均为有机物 X。 (2)由于 II 号培养基含有的碳源只有有机物 X,因此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 II 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 段时间后,不能降解 X 的细菌由于无法获得碳源而无法增殖导致其比例减少。 (3)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稀释 度足够高的菌液经涂布培养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菌液中的一个活菌繁殖而来,所以常用 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 (4)丙酮酸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能被分解产生能量,且丙酮酸可作为许多物质合成的中间产物, 因此其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能量和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 39.(2019•全国卷 II•T37)物质 W 是一种含氮有机物,会污染土壤。W 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培养基表 现为不透明。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 W 的细菌(目标菌)。回答下列问题。 (1)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所用选择培养基中的氮源应该是_________。 (2)在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甲、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 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________菌落进一步纯化,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 (3)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若要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甲、乙菌能否利用 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即_______。 (4)该小组将人工合成的一段 DNA 转入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产生能降解 W 的酶(酶 E)。为了比较酶 E 与天然酶降解 W 能力的差异,该小组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内容。 ①在含有一定浓度 W 的固体培养基上,A 处滴加酶 E 的缓冲液,B 处滴加含有相同浓度天然酶的缓冲液,C 处滴加_________,三处滴加量相同。 ②一段时间后,测量透明圈的直径。若 C 处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___________;若 A、B 处形成的透明 18 圈直径大小相近,说明___________。 【答案】(1)W (2)乙乙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乙菌能降解 W (3)将甲、乙菌分别接种在无氮源培养基上,若细菌能生长,则说明该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 源 (4)①缓冲液②缓冲液不能降解 W 酶 E 与天然酶降解 W 的能力相近 【解析】(1)该研究小组的目标菌是能够降解物质 W 的细菌,而物质 W 是一种含氮有机物,故可作筛选 培养基中的氮源。 (2)研究小组的目标菌,是能够降解物质 W 的细菌,培养基中乙菌落的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乙菌落能 够降解物质 W,故乙菌落为该小组的目标细菌。 (3)目标菌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故选用的筛选培养基不添加氮源,能够在无氮源的培养基 上生存的细菌便是目的细菌,故实验操作为:将甲、乙菌分别接种在无氮源培养基上,若细菌能生长,则 说明该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 (4)①C 处作为空白对照,要排除作为溶剂的缓冲液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影响,故需要在 C 处滴加缓冲液, 且保持滴加量相同;②培养基中的透明圈表示物质 W 被降解的情况,若 C 处不出现透明圈,则说明缓冲 液不能降解物质 W;若 A、B 处形成的透明圈直径大小相近,说明物质 W 被降解的程度相近,即酶 E 与 天然酶降解物质 W 的能力相近。 40.(2019•全国卷 III•T37)回答下列与细菌培养相关的问题。 (1)在细菌培养时,培养基中能同时提供碳源、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蛋白胨” “葡萄糖”或“NaNO3”)。通常,制备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细菌的不同来调节培养基的 pH,其原因是 ________ 。 硝 化 细 菌 在 没 有 碳 源 的 培 养 基 上 ______ ( 填 “ 能 够 ” 或 “ 不 能 ” ) 生 长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____________(填“倒置”或“正置”)。 (3)单个细菌在平板上会形成菌落,研究人员通常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 同种的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 的微生物。 【答案】(1)蛋白胨不同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最适 pH 不同能够 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 CO2 作为碳源 (2)倒置 (3)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不同种微生物表现出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 19 (4)灭菌 【解析】(1)葡萄糖只能为细菌提供碳源,硝酸钠为细菌提供无机盐,而蛋白胨既可以为细菌碳源,也可 以为细菌提供氮源;由于不同的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 pH 是不同的,因此制备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的 细菌的不同来调节培养基的 pH;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其可以利用氨氧化释放的能量将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物,因此硝化细菌可以在无碳培养基中生长。 (2)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倒置培养,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由于每一大类微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细胞形态,因而其菌落形态特征也各异,因此根据菌落的形态、 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 (4)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41.(2019•浙江 4 月选考•32)回答下列(一)小题: (一)回答与果胶和果胶酶有关的问题: (1)通常从腐烂的水果上分离产果胶酶的微生物,其原因除水果中果胶含量较高外,还因为______。 (2)为了获得高产果胶酶微生物的单菌落,通常对分离或诱变后的微生物悬液进行______。 (3)在某种果汁生产中,用果胶酶处理显著增加了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果胶酶水解果胶使______。果汁 生产中的残渣果皮等用于果胶生产,通常将其提取液浓缩后再加入______。使之形成絮状物,然后通过离 心、真空干燥等步骤获得果胶制品。 (4)常用固定化果胶酶处理含果胶的污水,其主要优点有______和可连续处理等。在建立和优化固定化 果胶酶处理工艺时,除考虑果胶酶的活性和用量、酶反应的温度、pH、作用时间等环境因素外,还需考虑 的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一)(1)腐烂的水果中含产果胶酶的微生物较多 (2)涂布分离(或划线分离) (3)水果组织软化疏松及细胞受损 95%乙醇 (4)提高果胶酶的稳定性固定化的方法固定化所用的介质 【解析】(一) (1)腐烂的水果通常细胞壁被分解较多,所以含有能产生果胶酶的微生物较多; (2)获取单菌落的方式有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两种,本题中两种方式均可; (3)果胶酶的作用是水解果胶,果胶位于植物细胞壁中,故水解果胶会使得水果组织软化疏松及使细胞 受损;果胶不溶于酒精,故提取回收果胶需要使用 95%乙醇,使果胶形成絮状物回收; (4)固定化的果胶酶在处理含果胶的污水时,可提高果胶酶的稳定性并可连续处理;在建立和优化固定 化果胶酶处理工艺时,除考虑果胶酶的活性和用量、酶反应的温度、pH、作用时间等环境因素外,还需考 虑的因素有固定化的方法和固定化所用的介质。 20 42.(2018•全国Ⅲ卷•T37)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1)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______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MS”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该培养 基应采用________灭菌法灭菌。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 义是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_______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 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可促进___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麦芽汁琼脂  高压蒸汽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菌体快速增殖  乙醇产生 (3)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 CO2,CO2 使面包松软 【解析】(1)麦芽汁琼脂培养基的碳氮比较高,而且含糖量高,更适合酵母菌;该培养基应采用高压蒸汽 灭菌法灭菌;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 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H2O 和 CO2,释放能量多,细胞增殖快;若进 行无氧培养,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释放能量少,增殖慢。 (3)制作面包时,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因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面包松软多孔。 43.(2018•海南卷•T30)葡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 X 溶液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与乙装置相比,用甲装置酿制葡萄酒的优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 1/3 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两点即可)。 (3)某同学若用乙装置进行发酵,并设置两个不同处理组(乙 A 和乙 B),乙 A 装置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 21 乙 B 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乙 A 和乙 B 中酒精含量的变化 趋势及乙 A 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如曲线图所示。 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 变化趋势。 (4)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从同化作用的类型看,酵母菌 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答案】(1)不需要开盖放气;避免了因开盖引起的杂菌污染 (2)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3)乙 A 中的氧气  乙 B 中的酒精  乙 A 中的酒精 (4)兼性厌氧  异养 【解析】(1)试管中的 X 溶液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与乙装置相比,用甲装置酿制葡萄 酒的优点是不需要开盖放气;避免了因开盖引起的杂菌污染。 (2)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 1/3 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 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3)分析题意可知,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乙 A 中的氧气、乙 B 中的酒精、乙 A 中的酒精含量的 变化趋势。 (4)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从同化作用的类型看,酵母菌属于异养生物。 44.(2018•全国Ⅱ卷•T37)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回答下 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 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________,在照射前,适量喷洒_________, 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_______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以 (2)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3)破坏 DNA 结构  消毒液 22 (4)氯气 (5)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 【解析】(1)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放入干 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煮沸消毒法即在 100 ℃时煮沸 5~6 min 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一部分芽孢;巴氏消毒法即在 70~75 ℃ 时煮 30 min 或在 80 ℃时煮 15 min,可以杀死微生物,并且保证营养物质不被破坏。因此,与煮沸消毒法 相比,牛奶消毒常采用的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的优点是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3)因紫外线能破坏 DNA 结构,所以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在照射前,适量喷洒消 毒液,可强化消毒效果。 (4)通常乙醇消毒是 75%的酒精,有气味,影响水质,不适宜消毒自来水;高锰酸钾本身有颜色,消毒 后溶液呈紫红色,无法使用;因此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氯气消毒的。 (5)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锅内的水加热煮沸,将其中原有的冷空气彻底排除后才能将锅密闭。如果未 将锅内冷空气排尽,则会出现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的现象。 45.(2018•全国Ⅰ卷•T37)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 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 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 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 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2)M 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 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 M 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 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 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 3 个平板,统计的偏落数分别是 110、140 和 149,取平均值 133; 乙同学涂布了 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27、169 和 176,取平均值 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细菌  选择 (2)碳源、无机盐  蛋白质、核酸 (3)碘液  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 23 (4)乙同学的结果中,1 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 2 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解析】(1)M 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说明 M 培养基能满足真菌的生长,而能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 长,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能筛选出真菌,该培养基属于选 择培养基。 (2)微生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物质除氮源外,还需要碳源、无机盐、水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等。氮元素是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元素,因此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和核酸。 (3)淀粉与碘液会变成蓝色,筛选产淀粉酶的微生物,依据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 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再根据透明圈,来筛选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4)乙同学结果不合理,因为 1 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 2 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不能简单的用 其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 46.(2018•江苏卷•T31)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 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 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配 制 培 养 基 时 , 按 照 培 养 基 配 方 准 确 称 量 各 组 分 , 将 其 溶 解 、 定 容 后 , 调 节 培 养 基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菌。 ( 2 ) 取 步 骤 ② 中 不 同 梯 度 的 稀 释 液 加 入 标 记 好 的 无 菌 培 养 皿 中 , 在 步 骤 ③ 中 将 温 度 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25 ℃、50 ℃或 80 ℃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 培养。 ( 3 ) 挑 取 分 离 平 板 中 长 出 的 单 菌 落 , 按 步 骤 ④ 所 示 进 行 划 线 。 下 列 叙 述 合 理 的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 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 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 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 (4)步骤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供 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 1 000 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 25×16 型血细胞 24 计 数 板 计 数 5 个 中 格 中 的 细 胞 数 , 理 论 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 细 胞 的 个 数 应 不 少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达到每毫升 3×109 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答案】(1)pH 高压蒸汽(湿热) (2)50 ℃ (3)a、b、d (4)氧气无 30 【解析】(1)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为称量→溶化→定容→调 pH→培养基的分装→包扎→灭菌,因此微 生物的培养基配制好后应该先调节 pH,再分装。常见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 菌。培养基适宜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2)在步骤③中,待培养基冷却至 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3)在划线过程中,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a 正确;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 养基表面,否则将不能形成正常菌落,b 正确;该实验的目的是获得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的酵母菌, 不需要测定酵母菌中的甲醇含量,c 错误;培养基中的甲醇浓度越高,此种培养基中得以生存的酵母菌利 用甲醇的能力越强,因此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d 正确。 (4)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因此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供 应;台盼蓝是大分子物质,不能将活细胞染色,再根据 25×16 型的血球计数板:1 毫升悬液中待测标本(菌 体)总数=80 小方格内菌体数/80×400×104×稀释倍数。而台盼蓝与菌液等体积加入,因此要达到每毫升 3×109 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理论上无色细胞数应该不少于(3×109)÷(1000×2×104×400÷80)=30 个。 47.(2017•海南卷•T30)绿藻 A 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 W。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 A 增殖及物质 W 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 A 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实验组)和氮营养正常(对照组) 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 W 的含量,结果如 图。 (1)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 A 的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5 (2)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绿藻 A 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 W,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________。 (3)若物质 W 是类胡萝卜素,根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于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 是_________。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分开,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 W 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 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5)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 A 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_________________(填“葡 萄糖”或“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 (2)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 培养液继续培养 (3)萃取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 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它们分离。 (4)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 (5)葡萄糖在黑暗下,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有机物),需要吸收葡萄糖为营养物质,而纤维 素不能被绿藻吸收利用。 【解析】(1)图甲,与对照组比较,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 A 的种群增长先增加后平稳,曲线 呈 S 型。 (2)由甲图可知,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绿藻增殖速度快;由乙图可知,缺氮营养液 W 含量高。故若要用少 量的绿藻 A 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 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 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3)根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于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是萃取。类胡萝卜素和叶 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从 而将它们分离,这是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 (4)实验目的是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 W 积累的影响,故自变量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 (5)绿藻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吸收葡萄糖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而纤维素不能绿藻利 用。 48.(2017•新课标Ⅰ卷•T37)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 CO2 和 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 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 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 CO2 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 26 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 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 KH2PO4 和 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出两点即可)。 【答案】(1)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 CO2 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生物生 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 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 NH4NO3, 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 pH 稳定 【解析】(1)细菌分解尿素是由于细菌体内合成脲酶的结果,尿素是有机物,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分解者, 而不是生产者,只能生产者才能利用 CO2 作为碳源合成有机物。葡萄糖通常既作为碳源,也可作为能源。 (2)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通常只能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对于“NH4NO3”或“尿素+NH4NO3”均含有无机 氮源。 (3)KH2PO4 和 Na2 HPO4 为微生物提供 P 元素和无机盐离子如钾离子和钠离子,还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 胞生长过程中 pH 稳定。 49.(2017•新课标Ⅱ卷•T37)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 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 A、B 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 行发酵,并在 32 h 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 32 h 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 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菌种 发酵时间 (2)好氧菌 (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氨基酸和肽 脂肪酸和甘油 【解析】(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发酵时间。(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 好,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菌。(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 32 h 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 27 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延长发酵时间,观测 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 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和肽,脂肪转变为脂肪酸和甘油。 50.(2017•新课标Ⅲ卷•T37)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 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 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 →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 W 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 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 W 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丙酮(沸点 56 ℃)、乙醇(沸点约 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 W 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 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晾干 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 W 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 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 W 的提取效果 (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 W 分解较少 (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解析】(1)依据题干信息(受热、受潮易分解),应选择晾干的植物甲,因为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 中的物质 W 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 W 的提取效果。(2)振荡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3)根据题意,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杂质色素易被吸附。 (4)根据题干信息,受热易分解,所以选择沸点低的丙酮。(5)根据题干信息,受热易分解,所以注意 控制温度;又因为用了丙酮,所以要注意防火。 51.(2016•全国卷II•T39)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 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 增值速度________________。 28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 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填“低于” 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答案】(15分) (1)细胞质基质重铬酸甲 线粒体 快 (2)有氧 (3)低于 (4)原 不含有 【解析】(1)图中①和②表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乙醇可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 呈现灰绿色;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因此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 (2)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其将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 (3)第一阶段是果酒发酵,其适宜温度是 18~25℃,第二阶段是果醋发酵,其适宜温度是 30~35℃,因 此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 52.(2016•全国卷 III•T39)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 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分 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 或“碳酸钙”)。 【答案】(1)无菌水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 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2)中和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 利于乳酸菌的识别和分离 在平板上有溶钙圈 (3)甘油 【解析】(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在 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2)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 有中和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和利于乳酸菌的 识别和分离;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在平板上有溶钙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 29 53.(2016•四川卷•T10)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 mRNA 部分序列。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 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 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 色。 (2)在 5 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 105 的土壤样品液 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 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 13、156、462、178 和 191。 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 ,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 ×108 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 。[|K] (3)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 mRNA 在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 70 个 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 UAG、UGA 和 UAA)。突变基因转录的 mRNA 中,终止密 码为 ,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个氨基酸。 【答案】(1)尿素 酚红 红 (2)稀释涂布平板法 1.75 少 (3)UGA 115 【解析】(1)脲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故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 酚红作指示剂。由于尿素被脲酶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 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2)用于计数细菌菌落数的常用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 30~300 之间,故选择细 菌菌落数为 156、178 和 191 的平板计数。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对应的应该是每毫升菌液中的细菌 数目,所以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为(156+178+191)÷3÷(10÷100)×105=1.75×108。由于两个 或多个细菌连接在一起时,往往统计的是一个菌落,所以用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少。 (3)密码子是由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271 个碱基和后面 2 个碱基一起共构成 91 个密码子,插入的 70 个 核苷酸和后面 2 个碱基一起共构成 24 个密码子,后面是 UGA,为终止密码,表示翻译结束,所以表达的蛋 白质含有 115 个氨基酸。 54.(2016•江苏卷•T29)为了探索海藻酸钠固定化对绿球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藻对含 Zn2+污水的净 化作用,科研人员用筛选到的一株绿球藻进行试验,流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固定化绿 球藻凝胶球 清洗 2~3 次 培养液 中培养 柠檬酸钠溶液溶解 凝胶球,测定藻数量 取适量凝胶球 30 图 1 图 2 (1)实验中的海藻酸钠作用是,CaCl2 的作用是。 (2)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 CaCl2 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洗涤。图 1 中 1. 0%海藻酸 钠组培养 24 h 后,移去凝胶球,溶液呈绿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索固定化藻对含 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选用浓度为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 (4)图 2 中空白凝胶球组 Zn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结合图 1 和图 2 分析,固定化藻的实验组 24~48h 间 Zn2+ 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72~96h 间 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的原因有。 【答案】(1)包埋绿球藻(包埋剂) 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凝胶球(凝固剂) (2)培养液(生理盐水) 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凝胶球孔径过大) (3)2.0% (4)凝胶球吸附 Zn2+ 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快 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减慢,溶液中 Zn2+浓 度较低 【解析】 (1)海藻酸钠溶液在 CaCl2 溶液中形成凝胶球,包埋绿球藻。 (2)可采用蒸馏水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 CaCl2 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溶液呈绿色,说明固定 31 化的绿球藻数量少,原因是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凝胶球孔径过大)。 (3)根据图 1 可知,浓度为 2.0%的海藻酸钠制备的凝胶球最有利于绿球藻的繁殖。 (4)空白凝胶球容易吸附 Zn2+,导致溶液中 Zn2+ 浓度下降;根据合图 1 和图 2 分析,固定化藻的实验组 24~48h 间绿球藻数量增加最快,导致 Zn2+ 浓度下降速度较快,72~96h 间绿球藻数量基本不再增加。 55.(2015•新课标卷Ⅰ•T39)已知微生物 A 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 B 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 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 A 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于染色。微生物 A 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 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 B 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 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 B 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 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 B 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 35℃、40℃、45℃温度下 降解 10g 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 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 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 萃取法 (2)油脂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4)45 40 【解析】(1)脂肪可被苏丹Ⅲ(Ⅳ)染液染成橘黄色(红色);题干中说明微生物 A 产生的油脂不易挥 发,则可以采用萃取法提取微生物 A 中的脂肪。 (2)油脂为有机化合物,富含 C 元素,故为了从自然界获得能够分解油脂的单菌落,应以油脂为唯一碳 源来配制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能分解油脂的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其他微生物不能正常繁殖。 (3)可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定菌液中的微生物数量,计数时,活菌和死亡的细菌都会被计数,所以 测定培养液中的活菌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4)在 45℃时,降解 10g 油脂所需酶的数量最大,则该温度下酶活性最低;由题干可知,40℃时分解 10g 油脂所需的酶的数量最少。应在 40℃左右范围内设置不同温度梯度来探究酶的最适活性。 56.(2015•新课标卷Ⅱ•T39)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⑴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 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病疾称为,胡萝 卜素是(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32 ⑵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⑶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答案】⑴β-胡萝卜素 维生素 A 夜盲症 非挥发性(每空 2 分,共 8 分) ⑵需要(2 分) ⑶乙酸乙酯(2 分) 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属于水溶性有机溶剂,影响萃取 效果(3 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解析】⑴胡萝卜素的化学分子式中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 α、β、γ 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一分子的 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 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 A;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 A 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 A 的吸收, 致使视网 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暂时性夜盲症可由补充维生素 A 得以痊愈)。 ⑵提取胡萝卜素时新鲜的岩藻具有大量的水份需要进行干燥。 ⑶乙酸乙酯属于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与水不互溶,能够溶解胡萝卜素;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中能 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用它们作萃取剂。 57.(2015•新课标卷Ⅰ•T39)已知微生物 A 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 B 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 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 A 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于染色。微生物 A 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 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 B 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 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 B 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 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 B 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 35℃、40℃、45℃温度下 降解 10g 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 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 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 萃取法 (2)油脂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4)45 40 【解析】(1)脂肪可被苏丹Ⅲ(Ⅳ)染液染成橘黄色(红色);题干中说明微生物 A 产生的油脂不易挥 发,则可以采用萃取法提取微生物 A 中的脂肪。 (2)油脂为有机化合物,富含 C 元素,故为了从自然界获得能够分解油脂的单菌落,应以油脂为唯一碳 33 源来配制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能分解油脂的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其他微生物不能正常繁殖。 (3)可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定菌液中的微生物数量,计数时,活菌和死亡的细菌都会被计数,所以 测定培养液中的活菌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4)在 45℃时,降解 10g 油脂所需酶的数量最大,则该温度下酶活性最低;由题干可知,40℃时分解 10g 油脂所需的酶的数量最少。应在 40℃左右范围内设置不同温度梯度来探究酶的最适活性。 58.(2014•山东卷•T35)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流程如下: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培养酵母菌时,该水解产 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______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法或________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3)玉米淀粉经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果糖。利用________技术可使葡萄 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利用 PCR 技术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时,需用耐高温的_______催化。PCR 一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 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_______和_______三步。 【答案】(1)碳源;显微镜直接计数 (2)压榨;萃取(注:两空可颠倒) (3)固定化酶 (4)(Taq)DNA 聚合酶;(低温)复性(或退火);(中温)延伸 【解析】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技术中培养基的配方、微生物计数、植物成分的提取、固定化酶和 PCR 技 术的条件等内容。难度系数较小。 (1)培养酵母菌时,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碳源。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压榨法或萃取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3)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利用 PCR 技术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时,需用耐高温的(Taq)DNA 聚合酶催化。PCR 一般要经历三 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低温)复性(或退火);(中温)延伸三步。 34 59.(2014•海南卷•T30)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 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 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⑴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 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 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⑵右图表示的是泡菜中趋势。 ⑶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答案】(1)①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②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 ③样品管 一致 (2)亚硝酸盐含量 (3)乳酸菌 【解析】(1)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 标准管;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 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将每个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 管颜色深浅相近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的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 盐的含量。(2)据图可知,该图表示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曲线。(3)制泡菜时使用的微生物 是乳酸菌 60.(2014•课标Ⅱ卷•T39)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 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 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 1mL 水样稀释 100 倍,在 3 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 0.1mL 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39、38 和 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 为。 35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 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3)示意图 A 和 B 中,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 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的含 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 【答案】(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⑷、溶解氧 营养物质 【解析】(1)为了确定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微生物学实验一般会设置空白对照: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 空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估算水样中的活菌 数:퐶 푉 × 푀(接种计数结果平均值 接种体积 ) × 稀释倍数 = 38 0.1푚푙 × 100 = 3.8 × 107/퐿 (2)接种时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 的是: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体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3)由题图可知 B 图为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结果(菌落相对均匀分布)。 (4)震荡培养可以增加液体培养基的氧气含量,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另外震荡培养还可以使菌体 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61.(2014•课标Ⅰ卷•T39)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 3 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 可将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 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用含有 CR 的该种培养基 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 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 溶液 水 36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培养基乙(填“能” 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答案】(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色 透明圈 (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 不能 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 CR-纤维素红色复 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 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如下图: (2)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 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位固体培养基,且需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62.(2014•四川卷•T10)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 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 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 先单独配置成_________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 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 失误有________。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纤维素 纤维素酶 纤维二糖 葡萄糖葡萄糖苷酶 37 是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 【答案】(1)氮源和无机盐 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2)细胞分裂素 母液 (3)接种环 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4)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 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 【解析】(1)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使用选择培养基是因为 他是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同时又能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的培养基。 (2)植物组织培养常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MS 培养基的成份一般先分别配制成母 液备用。 (3)平板划线法接种时常使用接种环划线。第二区域只有第一条线无菌落,而其他的划线却有菌落,很 可能是因为接环在灼烧后末冷却,第一次划线时将菌种烫死,而后接种环冷却,能正常划线,也可能是第 一次划线时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使接种环上无菌种。 (4)题中实验为取得菌种培养液过滤后离心上清液,加入蛋白酶处理后,测得其对苯磺隆的降解率。意 为假设菌种能产生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类酶,若用蛋白酶处理后,可使该酶分解,苯磺隆降解率下降,则 假设成立。但由于缺乏空白对照,不能比较蛋白酶是处理是否降低苯磺隆降解率,该实验不能得出相应结 论。 63.(2014•江苏卷•T30)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 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 。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 。 (3)右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 的依次是 。(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 (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 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 。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研磨时(填“需要”或“不 需要”)添加CaCO3,理由是。 38 【答案】(1)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用牛皮纸(报纸)包扎器皿 (2)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 (3)① (4)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 (5)有助于研磨充分 不需要 β-胡萝卜素较耐酸 【解析】(1)灭菌常用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培养皿常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 菌。将培养皿放入灭菌锅之前通常用牛皮纸或报纸包扎避免灭菌后的再次污染。 (2)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因此添加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3)乙连接软管为排(放)气阀,甲为安全阀,丙是压力表。 (4)三块平板有两块平板长有菌落,说明含有菌株并可在培养基上生长;而其中一块未见菌落,说明菌 株死亡。因此,应在接种过程中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或未足够冷却,使菌株因温度过高被杀死。 (5)石英砂有助于研磨充分。CaCO3 用于中和酸性物质,β-胡萝卜素较耐酸,因此不需添加。 64.(2014•上海卷•T6)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并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脂肪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将之用于产业化,进行如下的系列实验。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______。 A.蛋白胨、柠檬酸铁铵 B.橄榄油、硫酸铵 C.乳糖、酵母膏 D.葡萄糖、蛋白胨 (2)进一步调查适合于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氮源。根据表 2 的实验数据,选择理想的碳 源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表 3 中的实验方案,以确定所选碳源的最佳浓度(设浓度梯度的差值为 0.2%)。 (4)利用相似方法探得理想氮源的最佳浓度,再进一步确定碳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以 a 和 b 分别代表 碳源和氮源的浓度,假设酶活 a1>a2>a3;b2>b3>b4,据此形成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最佳的是____。 方案一:a1 和 b2 组合。 方案二:将每一种 a 的浓度分别与 b2、b3、b4 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三:a1 和 b2 组合,a2 和 b3 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四:a1 分别与每种氮源浓度组合,b2 分别与每种碳源浓度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 合。 (5)如果脂肪酶的产业化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 39 活,则应选择图 17 中的_________固定化工艺。 【答案】(1)C(2)蔗糖(3) (4)方案二 (5)C 【解析】(1)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有要在培养基中加入该特定的碳氮源,而分泌脂肪酶的细 菌能在乳糖、酵母膏生长。 (2)据表可知,当碳源为蔗糖时,酶活性最高,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理想碳源为蔗糖。 (3)题目给定浓度为 0.1%,要求设浓度梯度的差值为 0.2%,要根据这一点来设定。 (4)题目的要求是确定碳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所以在有碳源,又要有氮源。a 和 b 组合后,就是看出碳 源在何种浓度、氮源在何种浓度下生长最合适。 (5)由于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性,图中只有 C 组。 65.(2013•新课标卷Ⅰ•T39)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 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 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 酶活性 0.6% 0.8% 1.0% 1.2% 1.4% 第 1 组 / / / / / 第 2 组 / / / / / 第 3 组 / / / / / 平均值 / / / / / 40 【答案】(1)消灭杂菌 增加乳酸菌含量 (2)无氧呼吸 细胞质 (3)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 (4)乳 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较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解析】(1)盐水中可能含有杂菌,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要煮沸,以便杀死盐水中的杂菌。陈泡菜中 含有现成的乳酸菌,加入后,可以缩短制作时间。 (2)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 (3)都泡菜的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发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数量增加, 其他杂菌较少;原因是酸性条件下,不利于杂菌生存,增加乳酸菌的数量。 66.(2013•新课标卷 II•T39)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 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_法或______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 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 37℃培养箱中培养 24h,使其均匀生 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 A,B,C,D 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 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 A 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 A_______; 含 B 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 B_____;含 C 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 A 的 小,说明________;含 D 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 A 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 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 D 的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 【答案】:(1)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 C 的敏感 性比对 A 弱 耐药菌 (4)A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1)分离菌落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划线涂布法。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适宜温度培养。 (3)含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有敏感性,周围没有透明圈的说明该 抗生素不具有敏感性。透明圈越大的敏感性越强。 (4)实验结果抗生素 A 对该致病菌的作用最好。 41 67.(2013•四川卷•T10)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胞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 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⑴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 复几次,目的是 。 ⑵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推测 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⑶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 其原因是。 ⑷用凝胶色谱法分离α-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 【答案】10.(1)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 淀粉 筛选出真正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 (2)稀释涂布法 涂布不均匀 (3)工程酵母 工程酵母菌利用淀粉的速度很快,发酵产生 CO2 的速度也很快 (4)小 【解析】本题借“筛选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创设情境,实际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微 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两个实验的原理或方法,属于选修部分的基础立意题。本题三道 题都源于教材的相关基础设问,熟记相关知识即可回答。相对灵活的是⑶题,关键是审出“先排气”的准 确含义,是指“发酵过程中首先排气”的意思,以此可知是高速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该酵母菌发酵时 产生 CO2 的速度也很快。 68.(2013•上海卷•T3)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阿拉伯胶是一种多糖,研究者从某地合欢树下距离地表深 10~15cm 处的土样中初筛到 能合成阿拉伯胶 降解酶的菌株 SM01,以下为该菌株的鉴定过程。 (1)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_____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_____培养基上。 (2)SM01 的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 细胞核直径约 1μm,初步推测为真菌,则其特征中,最能说明 SM01 是真菌的是_____。 A.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 B.菌落粉白色 C.有菌丝,白色致密 D.有细胞核,且有分生孢子 (3)SM01 还一定具有的结构有_____(多选)。 工程酵母菌 固体平板培养 接种 接种筛选、接种 ② 液体培养 菌种 α-淀粉酶基因 ① 重组质粒 接种到新鲜培养基 ③ 图甲 图乙 42 A.细胞膜 B.核糖体 C.拟核 D.荚膜 E.芽孢 F.菌盖 (4)表 4 中培养液 pH 均为 6.0,若对 SM01 中阿拉伯胶降解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应选用表中的_____培 养液,针对不选用的其他培养液,分别说明原因: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 【答案】(1)划线法/涂布法 固体 (2)D (3)AB (4)D A 培养液缺少氮源,SM01 不能很好生长; B 培养液缺少氮源,SM01 不能很好生长;且有阿拉伯胶酶,会影响对 SM01 自身产生的酶活力的测定结果;C 培养液缺乏阿拉伯胶酶催化底物阿拉伯胶,会影响 SM01 的生长,也无法对阿拉伯胶酶活力进行测定 【解析】(1)A 培养液缺少氮源,SM01 不能很好生长(2)B 培养液缺少氮源,SM01 不能很好生长;且有 阿拉伯胶酶,会影响对 SM01 自身产生的酶活力的测定结果(3)C 培养液缺乏阿拉伯胶酶催化底物阿拉伯 胶,会影响 SM01 的生长,也无法对阿拉伯胶酶活力进行测定 (1)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 培养基的表面;在放在适宜调节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 细胞,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指由接种环以无菌操作蘸取少许待分离的材 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 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则获得单个菌落常用的方法是划线 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菌落一般用固体培养基培养。 (2)A、B、C 三项描述的是 SM01 菌落的特征,不是真菌的本质特征。真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围的 细胞核;故选 D。 (3)SM01 是真菌,一定有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细胞器)和细胞核结构。原核细胞 DNA 所在的区域称为拟核;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芽孢是 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 眠体;菌盖指伞菌、香菇、蘑菇属、等层菌类子实体上部的伞状部分;故选 AB。 (4)若对 SM01 中阿拉伯胶降解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必须以阿拉伯胶为唯一碳源,不能加入牛肉膏等其 43 它碳源。根据单因子变量原则,培养液中不能加其它阿拉伯胶酶,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微生物培养的 培养基中还要含有其它营养成分氮源、水、无机盐等,故选 D 项。 69.(2013•山东卷•T34)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 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 R 时,可选用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要先灼烧接种 环其目的是。 (2)培养酵母菌 R 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以分别为酵母菌 R 提供和 。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方 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要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 灭菌(防止杂菌污染) (2)碳源 氮源 (3)时间 水浴 滤去不溶物 (4)(实验)对照 【解析】{1}微生物接种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为了防止其它杂菌的污染,接种过程要进行 无菌操作,接种前对接种环灼烧是为了杀灭接种环上的微生物。 (2)蔗糖主要提供碳源,也可作为能源物质,硝酸盐含氮元素,可提供氮源。 (3)胡萝卜素不是很稳定,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其分解,由于萃取剂往往具有挥发性,且易 燃烧,如果直接加热挥发出来的有机溶剂遇明火易燃烧爆炸,萃取后需将原料中的固体物滤去。 (4)用标准样品可以对照检查提取出来的胡萝卜素的纯度。 70.(2013•海南卷•T30)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胡萝卜素提取和酶应用方面的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将胡萝卜粉碎和,以提高萃取效率;水蒸气蒸馏法(填“适 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可采用法,并以 样品作为对照。 (2)若要提高衣物上血渍的去除效果,可在洗衣粉中加入酶,因为该酶能将血红蛋白水解成可溶性的或; 若要提高衣物上油渍的去除效果,洗衣粉中可添加酶;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过低或过高时洗涤效果不 44 好的原因分别是。 【答案】(1)干燥(1 分) 不适合(1 分)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胡萝卜素为非挥发 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 (3 分)纸层析(2 分) 标准的胡萝卜素(2 分) (2)碱性蛋白(或 蛋白)(1 分) 氨基酸(1 分) 小分子肽(1 分) 脂肪(1 分) 水温过低时酶活性较低,水温过高会 使酶变性失活(2 分) 【解析】(1)萃取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水蒸气蒸馏 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 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 油层和水层。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如果萃取样品中出现 了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 (2)血渍中含有蛋白质,可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其原理是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 氨基酸。油渍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需用含脂肪酶的洗衣粉。水温过低抑制酶的活性,水温过高会使酶变性 失活。 71.(2012•全国卷新课标版•T39)为了探究 6-BA 和 IAA 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 究小组在 MS 培养基中加入 6-BA 和 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 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 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 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答案】(1)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细胞分裂素 (2)IAA 浓度  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   0~0.5mg/L (3)1 (4)6-BA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植物组培知识的考察,提问涉及必修一和必修三的一些知识,再加上以实验分析的 45 形式考察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综合性强,并不局限于选修一,是为“选修可以考察必修”一说的集 中体现。 第(1)问第一空考察必需元素的分类(可分为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必修一的基础知识,选修一教材上 亦有原句。 第(1)问第二空考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知识。中学生物必修一提及植物体内 5 大植物激素,分别为生长 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乙烯类、脱落酸类,要求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名称;常见选修一的植 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又重点分析了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要求识记二者比例对植物脱分化的影响(生长 素多有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多有利于长芽);由表格易知 IAA 比例上升抑制长芽,为生长素(吲哚乙酸), 故 6-BA 为细胞分裂素。 第(2)问考察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自变量是 IAA(6-BA 浓度不变),取值范围是 0 到 0.5;因变量 是丛芽数 (即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 第(3)问直接从表格中可读出。 第(4)问参阅第(1)问第二空解析 72.(2012•山东卷•T34)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 如图。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_。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_____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____。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 是__________和纤维素酶。 (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1)脱分化(或去分化)再分化 (2)琼脂低高压蒸汽灭菌 (3)70% 果胶酶 (4)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条件,灭菌与消毒,物质的提取等基础知识。 46 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由形成的愈伤组织再分化成具根和芽的试管苗。在组织培 养过程中,需要无菌无毒条件、一定的营养条件、激素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条件等。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 裂素时,愈伤组织先分化出芽,反之,则先分化出根。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时需要酶解植物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故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制作植物组织培养等培养基时,需向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进行凝固,并采用高压蒸汽法进行灭菌;对植物外 植体进行消毒,消毒所用的酒精体积分数为 70%。 73.(2011•新课标卷•T39)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 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⑴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⑵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⑶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⑷ 通 常 情 况 下 , 在 微 生 物 培 养 过 程 中 实 验 室 常 用 的 灭 菌 方 法 有 灼 烧 灭 菌 、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 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1)原油 选择 ⑵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⑶强。 ⑷干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火焰 【解析】(1)欲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培养基中应只含有原油而无其它碳源,不能降解原油的细菌在 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这类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分离纯化菌种时,需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使聚集在一起的细菌细胞分 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纯化菌种。 (3)降解原油能力越强的菌株,在菌落周围形成的分解圈越大。 (4)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如接种环)、干热灭菌(如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 等。无菌操作要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操作都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微生物的污染。 74.(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T5)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 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 2.0,(NH4)2SO42.0,K2HPO43.0,MgSO41.0,pH7.4,多聚联苯 50mL B 培养基(g/L):牛肉膏 10.0,蛋白胨 20.0,葡萄糖 20.0,NaCl5.0,pH7.4 C 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 2.0,淀粉 20.0,NH4NO32.5,MgCl20.5,K2HPO43.0,多聚联苯 50mL, 47 pH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2)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___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 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酶工程通常包括酶的生产、_____________、酶的固定化 和酶的应用等方面。酶固定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 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 (5)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便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苯的能力有 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该培养基中有多聚联苯为唯一碳源 (2)Mn2+ 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 (3)酶的分离纯化 便于重复利用,能连续进行反应 (4)B (5)两种菌内酶量为同 两种菌内酶基因的结构(酶结构)不同 【解析】(1)想要分离出联苯降解菌,就要使用以多聚联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上,不能降 解多聚联苯的细菌无法存活。 (2)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 Mn2+的实验组,酶的活性明显提高,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可能的原因是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 48 (3)酶生产出来后,需要经过分离和纯化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酶.若要使酶能重复、连续使用,可通过 酶的固定化来实现。 (4)在酶的浓度较低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在酶的浓度较高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底物的浓度,因此底物浓度增加时,最大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5)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说明二者都能合成多聚联苯酶.细菌内酶的含量和结构的差 异,都会导致细菌降解能力的不同。 75.(2011•山东卷•T34)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 用如图所示。 (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____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___________除 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筛选乳酸菌 A 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__接种。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 _______________。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____________处理。 (3)培养基镇南关的尿素可为乳酸菌 A 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 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___________。 (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 ______________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答案】(1)压榨 过滤 (2)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 高压蒸汽灭菌锅 消毒 (3)氮源 越慢 (4)直径(或大小) 【解析】(1)如果利用水中蒸馏法提取芳香油,柚皮易发生焦糊现象,而且有效成分柠檬烯容易水解, 因此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除去固体杂质的方法是采用过滤。 (2)对于筛选菌种一般用固体选择培养基,通常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基灭 菌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工作台通常用紫外线消毒。 (3)尿素属于有机物,能够为异养微生物提供碳源,尿素中含有氮元素,能够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电 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越慢。 (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 49 大小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76.(2010•全国卷Ⅰ•T34)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某细菌固体培养基德组成成分是 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 剂是________,碳源是_____________,氮源是____________。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 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培养 基。从同化作用类型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 (2)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目,以时间为 横坐标,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以得到细菌的_____曲线。该曲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 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 ____________期取材;在生产中,常收集培养至_________期的细菌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答案】(1)琼脂 葡萄糖 尿素 选择 合成 异养型 (2)生长 培养中的细菌以指数形式增长, 取对数便于反映细菌群体的生长规律 对数期 稳定期 【解析】第(1)小题,该培养基中,琼脂为凝固剂,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由于只有能合成脲酶 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可以用来选择出能够合成脲酶的细菌,在功能上称为选择培养基;由于其 化学成分明确,故又称为合成培养基;由于该培养基中存在着有机碳源葡萄糖,故可推测从同化作用类型 上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异养型。 第(2)小题,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定期取样,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 对数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称为微生物的群体生长曲线,之所以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菌 体数目往往非常大,且变化率也很高,直接以菌体数目为纵坐标不利于作图。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 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对数期取材;在生产中,常用培养至稳定期的细菌用于次级代谢产物的提 取。 (全国卷二)34、(12 分)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X)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 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 2,则甲、乙都 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 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 X,甲能积累中间产 物 1,而乙不能累。请回答: (1)根据上述资料推论:甲中酶_________的功能丧失;乙中酶______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_____ 的功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______(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______ 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 少量的 X 来生产中间产物 1,则应 50 选用_(野生型、甲、乙)。 (2)将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 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 X 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度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 变菌体细胞膜的______,使 X 排出菌体外。 【答案】(1)b a c 不同 基因 甲 (2)保证自身生长产生菌落(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通透性 【解析】由材料可知,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中间产物 2,甲、乙都能生长,说明甲、乙中酶 c 的功能正常; 添加中间产物 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说明甲中酶 b 的功能丧失,乙中酶 b 的功能正常。甲、乙都 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故乙中酶 a 的功能丧失。甲、乙单独培养时都不能生长,只有甲、乙混合培养 时才能生长,说明甲产生的中间产物 1 可以供给乙。 77.(2010•浙江卷•T17)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空 1 分, 共 10 分。某同学进行苹果汁制作实验,工艺如下图所示。 (1)图中用 KMnO4 的溶液浸泡苹果的目的是。黑曲霉提取液中含有的可水解果胶,从而使果汁澄清。固定 化柱中填充的石英砂通过方式将酶固定化,酶被固定在用蒸馏水洗涤固定化柱是为了除去。 (2)实验中,操作流程 A 和 B 的先后顺序为。在苹果汁澄清过程中,应关闭的流速调节阀是。要测定从 固定化柱流出的苹果汁中式否还有果胶,可取一定量的果汁与等量的混合,如果出现 现象,说明果胶还没 有被完全水解。为使果胶完全水解,应将流速调。试验后,将洗涤过的固定化柱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若干天, 该固定化柱仍可用于苹果汁制作实验,说明固定化酶可被 使用。 【答案】(1)①消毒 ②果胶酶 ③吸附 ④未被固定的酶等 (2)⑤AB ⑥阀 1 ⑦乙醇 ⑧浑浊(沉淀) ⑨ 慢 (3)⑩重复 【解析】在制作工艺中必须对原材料消毒,这样才能保证后续试验的成功。KMnO4 是强氧化 剂,可以起到 对苹果的消毒作用。可使果胶水解的物质是果胶酶。在制备固定化酶时,石英砂具有吸附作用。实验中应 先制备好固定化酶,再对苹果进行榨汁处理,否则易使果汁被杂菌污染。在苹果汁澄清过程中,应将调节 阀 1 关闭,否则在产物中会混入较多的果胶酶。 51 78.(2010•海南卷•T25)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 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发 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导致发酵 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 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酵母菌(2 分) (2)葡萄糖  乙醇 CO2(每空 1 分,共 3 分) (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2 分)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1 分)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2 分)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 葡萄醋(或果醋)(2 分)  葡萄酒(或果酒)(1 分)  葡萄酒(或果酒)(1 分) (4)未及时排气(2 分) 【解析】(1)酿酒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它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与二氧化碳。(2)在进行酒 精发酵时应为无氧的环境,所以进气口与排气口都要关闭,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排气口,以排出产生的二氧 化碳。 79.(2010•安徽卷•T31)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 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 愈伤组织 芽、根 植株→① →② → 52 请回答: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 MS 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 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 ,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 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 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 3 ) 在 过 程 ② 中 , 愈 伤 组 织 在 诱 导 生 根 的 培 养 基 中 未 形 成 根 , 但 分 化 出 了 芽 , 其 原 因 可 能 是 _____________。 【答案】(1)茎尖(或根尖) 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有机物 植物激素 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3)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偏低 【解析】培育无病毒植株苗,应选择不含病毒部分培养,而植物体新生部位不含病毒,植物组织培养培养 基成分应包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另外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诱导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外植 体边缘局部污染,说明消毒不彻底,不同植物激素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发育方向,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 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高低,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80.(2010•宁夏卷•T37)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是、不是) 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当原料 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原因是。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的地方,目的是。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 合适时间为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答案】(1)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不是 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 水混合物 (2)蒸馏温度 一定时间内的提取量随蒸馏时间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 53 (3)下降 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4)较低 减少挥发 (5) a (6)能 薄荷油与玫瑰精 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而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 来,形成油 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所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81.(2010•山东卷•T34)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 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 M 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 图)。 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发挥,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 M 时,选择培养基中的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培养基灭菌采 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法。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____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 M 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_____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可利用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 (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 DNA 聚合酶催化的_______________技术。 【答案】(1) 压榨;萃取(注:两空顺序无先后) (2)碳源 高压蒸汽灭菌 (3)显微镜直接计数 酶活性(或:酶活力) 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 (4)PCR(或:多聚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 【解析】(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植物油中 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用酶固定技术 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 PCR 技术可以扩增基因。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