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网络自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内江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网络自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ID:430075

大小:1.01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内江市高 2020 届理科综合能力自测试题 化学试卷 (满分 300 分,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面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构成冠状病毒的蛋白质与 RNA 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 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C. 该病毒属于双链的 DNA 病毒,不易变异 D. 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安全,如酒精需防火防燥、84 消毒液需防中毒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构成冠状病毒的蛋白质与 RNA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接触等传播; C.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单链 RNA 病毒,极易变异; D.酒精易燃,使用时要防火防燥,使用 84 消毒液时需防中毒,以免危险事故发生; 答案选 C。 2.化合物丙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如图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丙的分子式为 C10H14O2 B. 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甲的一氯代物只有 2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丙的结构简式可知,丙的分子式为 C10H14O2,故 A 正确; B.乙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以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 B 正确; C.甲、乙、丙三种有机物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C 正确; D.甲的分子中有 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 3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共面问题可以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分析,熟记简单小分子的空间构型:①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构 型,其分子中有且只有三个原子共面;②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③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线;④苯分 子中所有原子共面;⑤HCHO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3.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已烷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 19NA B. 16 g O2 和 14C2H4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8NA C. 1 L 0.1 mol·L-1 Na2CO3 溶液中阴阳离子数之和为 0.3NA D. 密闭容器中 1.5 mol H2 与 0.5 mol N2 充分反应,得到 NH4 的分子数为 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己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22.4L 已烷的物质的量未知,A 错误; B. O2 和 14C2H4 均含有 16 个中子,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 32g/mol,16 g O2 和 14C2H4 的混合物的物质的 量为 ,则该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为 ,B 正确; C. CO32-在溶液中存在水解,Na2CO3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CO32-、HCO3-、OH-、H+、Na+,则 1 L 0.1 mol·L 16g 0.5mol32g/mol = A A0.5mol 16 N / 8N× × =mol-1 Na2CO3 溶液中阴阳离子数之和大于 0.3NA,C 错误;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故得到 NH4 的分子数小于 NA,D 错误; 答案选 B。 4.下刎有关实验装置、操作,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 的是 A. 装置甲可用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 FeSO4 溶液 B. 用装置乙进行实验时若逐滴滴加 AgNO3 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可说明 Ksp(AgCl)>Ksp(AgI) C. 装置丙可用于收集氢气 D. 装置丁可用于 NaOH 溶液除去溴苯中单质溴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酸性 KMnO4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该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不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它能腐蚀橡 胶管,A 错误; B. 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碘化钠溶液,滴加硝酸银,先出现黄色沉淀,说明碘化银先沉淀,因为碘化银和氯化 银组成相似,可以说明 Ksp(AgCl)>Ksp(AgI),B 正确; C.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反应,要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装置丙可以用于收集氢气,C 正确; D. 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与溴苯互不相溶,分层,可以采取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D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 A。 5.短周期元素 W、X、Y、Z 位于不相邻主族,它们的原子序数及最外层电子数均依次增大且其中只有一种 金属元素,W 处在第一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为金属元素 B. 原子半径:X>Y>Z>W C. Z 的含氧酸是强酸 D. Y 与 Z 可形成 2 种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的短周期元素 W、X、Y、Z 位于不相邻主族,W 处在第一周期可推知 W 为 H 元素;W、X、Y、Z 其中只有 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及最外层电子数均依次增大,推知 X 为金属元素 Al;Y 为 P 元素,Z 为 Cl 元素。 【详解】A. 原子序数及最外层电子数均依次增大且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W 为 H 元素,X 为金属元素; B. 根据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可知,W、X、Y、Z 半径从大 到小为:X>Y>Z>W; C.HClO 为氯的一种含氧酸,HClO 为弱酸; D P 与 Cl 可形成 PCl3、PCl5 两种化合物; 答案选 C。 6.锂一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 力,其中放电过程为 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O+H2O+2e-=2OH-+2Cu B. 放电时,电子透过固体电解质向 Li 极移动 C. 通空气时,铜电极被腐蚀,表面产生 Cu2O D. 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 O2 【答案】B 【解析】 A.放电过程 2Li+Cu2O+H2O═2Cu+2Li++2OH-,正极上 Cu2O 反应,碱性条件下通空气时,铜被氧化表面 产生 Cu2O,故 A 正确;B.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 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 Cu 极移动,但电子不能 在电解质在流动,故 B 错误;C.放电过程为 2Li+Cu2O+H2O═2Cu+2Li++2OH-,正极上 Cu2O 反应,碱性条 件下通空气时,铜被氧化表面产生 Cu2O,故 C 正确;D.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 Cu2O,放电时 Cu2O 转化为 Cu,则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 O2,故 D 正确;答案为 B。 点睛:明确原电池负极上得失电子及电极反应式是解本题关键,放电时,锂失电子作负极,Cu 上 O2 得电子 . 为作正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Li-e-═Li+,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Cu2O+H2O+2e-=2Cu+2OH-,电解质溶液中阳 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7.25℃时,向 10mL0.1mol·L-1 一元弱碱 XOH 溶液中逐滴滴加 0.1mol·L-1 的 HCl 溶液,溶液的 AG 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 a=-8,则 Kb(XOH)≈10-5 B. M 点表示盐酸和 XOH 恰好完全反应 C. R 点溶液中可能存在 c(X+)+c(XOH)=c(Cl-) D. M 点到 N 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 a 点表示 0.1mol·L - 1 一元弱碱 XOH,若 a=-8,则 c(OH -)=10-3mol/L,所以 K b(XOH)≈ = =10-5,故 A 正确; B. 两者恰好反应时,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M 点 AG=0,则溶液中 c(H+)= c(OH-),溶液呈中性,所 以溶质为 XOH 和 XCl,两者不是恰好完全反应,故 B 错误; C. 若 R 点恰好为 XCl 溶液时,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c(X+)+c(XOH)=c(C1-),故 C 正确; D. M 点的溶质为 XOH 和 XCl,继续加入盐酸,直至溶质全部为 XCl 时,该过程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然后 XCl 溶液中再加入盐酸,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所以从 M 点到 N 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 D 正确。 故选 B。 二、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 ~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8.“84 消毒液”(主要成分为 NaClO)能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某化学小组对“84 消毒液”的制备和性 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I.甲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可以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84 消毒液”,同时发现“在加热情况下卤 + - c(H )[ lg ]c(OH )AG = ( ) ( ) ( ) c X c OH c XOH + −  3 310 10 0.1 − −×素与碱液发生如下反应:3X2+6OH-→5X-+XO3-+3H2O”。由此设计了如下装置。 (1)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____,B 中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 (2)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如何改进:________。 II.乙同学阅读某“84 消毒液”的包装说明得到以下信息: 严禁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同时使用。 有效氯含量在 5%以上。 有效氯含量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 (1)“84 消毒液”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乙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 步骤一:取 C 中大试管溶液 5 g 于锥形瓶,加入 20 mL 0.5 mol·L-1 KI 溶液,10 mL 2 mol·L-1 的硫 酸溶液。 步骤二:用 0.1000 mol·L-1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 20.00 mL Na2S2O3 溶液。(I2+2S2O32-=2I-+S4O62-) 步骤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通常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的现象________。此消 毒液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圆底烧瓶 (2). 饱和食盐水 (3). (4). 在 C 装置后增加一个装有 NaOH 溶液 烧杯作为尾气处理装置 (5). (6). (7). 淀粉溶液 (8). 当加入最后一滴 Na2S2O3 溶液,溶液由蓝色 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9). 1.4% 【解析】 【分析】 装置 A 制备氯气,利用装置 B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利用装置 C 制备次氯酸钠,结合物质的性质和问题分 析解答。 的 + - 2+ 2 2 2 ΔMnO +4H +2Cl Mn +Cl +2H O↑ - - + 2 2ClO +Cl +2H =Cl +H O↑ - - + - 2 22I +ClO +2H =I +Cl +H O【详解】I.(1)仪器 a 的名称为圆底烧瓶;实验室中利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制取的氯气中 含有杂质 HCl,装置 B 用来除去杂质 HCl,所用试剂为饱和食盐水。 (2)A 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3)氯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需要在 C 装置后增加一个装有 NaOH 溶液的烧杯作为尾气处理装置。 II. (1)“84 消毒液”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原因是 NaClO 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 子方程式为 。 (2)步骤一中 I-与试管 C 中的 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碘 单质遇淀粉显蓝色,故通常选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的现象当加入最后一滴 Na2S2O3 溶液,溶液 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根据步骤一、二反应方程式可知,n(ClO-)=n(I2)= n(S2O32-)= 0.1000 mol·L-1×20.00×10-3L× =0.001mol。有效氯含量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 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因 2H++ClO-+Cl-=Cl2↑+H2O,故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 9.还原法处理氮的氧化物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I.氢气还原法。H2 还原 NO 发生的反应为 2NO(g)+2H2(g) N2(g)+2H2O(g)。 (1)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2NO(g)+2H2(g) N2(g)+2H2O(g) △H=__________kJ·mol-1 (2)2NO(g)+2H2(g) N2(g)+2H2O(g)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v=kc2(NO)·c(H2)(k 是速 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科学研究发现上述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 1(反应慢):2NO(g)+H2(g) N2(g)+H2O2(g); 反应 2(反应快):H2O2(g)+H2(g) 2H2O(g) 上述两步反应中,活化能较大的是反应__________(填“1”或“2”)。c(NO)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 __________c(H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II.NH3 还原法。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NH3 和 NO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8NH3(g)+6NO2(g) 7N2(g)+12H2O(g) (3)下列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 - 2+ 2 2 2 ΔMnO +4H +2Cl Mn +Cl +2H O↑ - - + 2 2ClO +Cl +2H =Cl +H O↑ - - + - 2 22I +ClO +2H =I +Cl +H O 1 2 1 2 0.001mol 71g/mol×100%=1.4%5g ×      A 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 NO2 和 N2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6:7 C 混合气体中 c(N2)=c(NO2) D 混合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III.CO 还原法。利用高效催化剂处理汽车尾气中的 NO 和 CO,发生反应: 2CO(g)+2NO(g) N2( g)+2CO2(g) △H。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CO 和 2 mol NO,测得 NO 的转化率与温度、时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图像中,T1>T2 B 上述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 10min 时,T2K 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 增大 NO 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5)T2K 温度下,0-10min 内用 CO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_________mol/L-1·min-1;T1K 温 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L·mol-1。 (6)T1K 温度下,向平衡后的容器内再加入 2 mol N2 和 2 mol NO,则平衡_________(填“向右移动”“ 向左移动”或“不移动”)。 【答案】 (1). -666 (2). 1 (3). 大于 (4). BD (5). AC (6). 0.08 (7). 1 (8). 向右 移动 【解析】 【详解】(1)△H=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故该反应的△H=(2×630+2×436)kJ·mol- 1-(946+4×463) kJ·mol-1=-666 kJ·mol-1。 (2)2NO(g)+2H2(g) N2(g)+2H2O(g)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v=kc2(NO)·c(H2),反应 1: 2NO(g)+H2(g) N2(g)+H2O2(g);反应 2:H2O2(g)+H2(g) 2H2O(g)。总反应速率由反应较慢的 一步决定,则反应 1 反应速率慢活化能高,由反应速率表达式可知 c(NO)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大于 c(H2)。 (3)恒容容器中 8NH3(g)+6NO2(g) 7N2(g)+12H2O(g) A.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和总体积不变,故密度恒定不变,无法说明达到平衡,A 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 NO2 和 N2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6:7,B 正确; C.c(N2)=c(NO2)浓度相等不等于反应速率相等,C 错误; D.反应为增压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变则可证明反应达到平衡,D 正确; 答案选 BD。 (4)对于反应 2CO(g)+2NO(g) N2(g)+2CO2(g) A.由图像可知初始反应速率 T1>T2,则温度 T1>T2,A 正确; B. T1>T2 平衡时转化率 T1<T2,则 ΔH<0,ΔS<0 反应能自发进行 ;则反应在低温下能 自发进行,B 错误; C. 10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T2K 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正确; D. 增大 NO 的浓度平衡正移,NO 转化率减小,D 错误; 答案选 AC。 (5)T2K 温度下,0~10min 内,NO 转化率为 80%,则反应的 NO 物质的量为 ,则 参与反应的 CO 物质的量为 1.6mol ;T1K 温度下 则平衡常数 K= (6)T1K 温度下,向平衡后的容器内再加入 2molN2 和 2molNO,则浓度商 Q= <1, 故平衡正移。 【点睛】通过比较平衡常数 K 和浓度商 Q 来判断反应移动方向,若 K<Q 则反应向左移动,若 K>Q 则反 应向右移动。 10.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成分有 Al2O3、Fe2O3、Fe3O4 和 SiO2 等物质。综合利用粉煤灰不 仅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获得纳米 Fe2O3 等重要物质。 ΔH-TΔS=ΔG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