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掌握古诗七大题材
熟悉古诗七大题材,快速把握诗歌内容情感不能出现乱套用术语、分析不对位或不分析的情况
一、整体感知
题材类型 主要手法 主要的情感术语
山水田园诗 借景抒情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超然物外 厌恶官场
边塞军旅诗 对比衬托
建功立业 从军报国
思乡念亲 视死如归
苦闷彷徨 穷兵黩武
怀古伤今
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
盛衰无常 国运衰微
孤独惆怅
借古讽今 昏庸腐朽 奢侈淫逸
缅怀英雄 失意绝望
咏史怀古诗
借古抒怀(伤己)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壮士暮年
咏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 正道直行 坚贞孤傲
高洁超逸 志趣高雅
送别怀人诗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依依不舍 怅然若失
孤单寂寞 诚挚关怀
情深意笃
羁旅思乡诗 虚实结合 日暮思归 望月怀远
久戍思乡 孤寂落寞
爱情闺怨诗 比兴、衬托 相濡以沫 孤苦幽寂
情梦难圆 渴望团聚
二、具体把握
(一)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了山水田园
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1、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庙、五柳、明月、渔歌等。
2、常用手法: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反衬(乐
景哀情)、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色彩词、感官(视觉、听觉、
触觉、嗅觉、味觉)、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
3、内容感情: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闲适自得,向往田园,寄托恬
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③ 歌颂劳动生活以及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
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2
(二)边塞军旅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
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晋升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人世、昂扬奋进的时代
气氛,于是寄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
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戍”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
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烽火等)、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楼台、龟兹、夜郎、安西、
胡羌等)。
3、常用手法:修辞手法(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
铺垫、烘托,细节描写,虚实结合等)
4、内容情感:①建立功业、保家卫国的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恶英雄气
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久居边关的乡愁;⑥塞外生
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⑧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和
将军贪功启衅的不满;⑨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三)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它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
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
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
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
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表达方式:怀古咏史(手段),抒怀讽今(目的),借景抒怀,对比,用典,衬托。
3、结构特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内容情感:①缅怀前贤,表达惋惜或敬仰之情,想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②借古
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
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类比古人,借古伤己,悲叹年华
消逝,壮志难酬。
(四)咏物言志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
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所选之“物”一定有思想内涵或精神
品质等方面的象征意义,所以特别注意诗歌意象中有这方面特殊含义的意象)。
2、标志:①直接以物象名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③“某物吟”。
3、常用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托物言志。
4、内容特点:①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或寓高尚的节操、品质,
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②表达自己对生活
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5、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
么物,有什么象征意义;②寄托作者的什么志向。3
(五)送别怀人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
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
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
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
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2、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劳劳亭、灞桥、阳关、舟。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想象(以己度人)、虚实相生(结合)、衬托、
烘托。
4、内容情感: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
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某种人生的感慨。(或者: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
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六)羁旅思乡诗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而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
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慨、漂泊愁苦。
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有“客”“望”“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
中秋、重阳、除夕、冬至等节日名;
2、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子规、布谷)、猿啼、沙鸥、孤雁、浮云、
梧桐、落叶、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哀情,侧面落笔(想象),因
梦寄情、虚实结合,即事写景等。
4、内容情感:①羁旅孤凄之愁;②恋家怀人之思;③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怨;④年
华易逝之悲;⑤厌战思亲之情。
(七)爱情闺怨诗
主要抒发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诗生活,或主要站在女子一方抒发离别之苦。
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有“怨”“怀”“思”“别”“忆”或直接以“无题”等字眼。
2、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紗、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雁声月明、
红妆对镜、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3、常用手法:比兴、衬托、抑扬结合。
4、内容情感:①夫妻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③思妇空闺渴
望团聚的哀怨之情;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情。
特别注意:有的诗歌表面上看像闺怨诗,实际上是借怨妇之口委婉诉说自己不被君王恩
宠重用的怨怼之情。所以还要注意写给谁和诗歌后面可能有的注释里对背景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