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江西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读图,回答 1~2 题
1. 下图中大陆架位于 ( )
A. A B. B C. C D. D
2. 上图中位于生长边界的是 (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丽丽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附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 3 题。
3.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 D.流水沉积(堆积)
4.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的如此惟妙惟肖,令人观止.图为
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形成“猫咪”山惟妙惟肖形态的根本力量来源是 ( )
A.太阳辐射 B.岩浆活动 C.大气运动 D.流水
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 T 表示,数
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
地壳抬升形成。完成 5~6 题。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
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岩石中按成因属于同一类的是 ( )
A.花岗岩、玄武岩、砾岩 B.砾岩、板岩、页岩
C.砾岩、石灰岩、页岩 D.大理岩、板岩、玄武岩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甲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 25 亿年前
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 8~
9 问题。
8.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10.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
的是 ( )
A.①指侵蚀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11.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
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12.最能反映智利地震原理的是下列哪幅图 ( )河口是河水与海水此进彼退,相互角力的区域,日常中潮汐对河水的进退影响尤大,读“我国南
方某河口由于潮汐导致水文变化图”,完成 13~14 题。
13.海平面最低 时刻出现在 ( )
A.3 时 B.6 时 C.9 时 D.13 时
14.从一个涨落潮全过程中可看出河口泥沙 ( )
A.主要来自海洋 B.主要来自河流 C.在原地不动 D.与三角洲无关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5~16 题。
15.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 )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16.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
A.东南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7.能正确反映河流发育后期河谷剖面的是 ( )
18.右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图为 40°N 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 19~20 题。
19.如图所示时间,A 河流域 ( )
A .正值丰水期 B.盛行西北风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20.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斜成谷 B.①处可能找到石油
C.③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D.②处比①处不易被侵蚀
野柳地质公园,是台湾著名景点。由于海水浸蚀、风化侵蚀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单面山、
蕈状岩、蜂窝岩等绵延罗列的奇特景观。蕈状岩是因岩层受海水数十万年的浸蚀,砂岩中质地酥软
的岩石慢慢被海水浸蚀消失了,而坚硬的结核慢慢露出水面,再经风吹、日晒、雨淋、海浪的吹打,
最终形成的状如蘑菇的石头。读下图,完成 21~22 题。
21.蕈状岩形成过程为 ( )
A.砂岩形成--海水浸蚀--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砂岩风化--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C.砂岩风化--地壳下沉--海面下降--外力侵蚀
D.砂岩形成--外力侵蚀--地壳下降--地壳抬升
22.下列关于蜂窝岩、蕈状岩的成因分析最恰当的是 ( )A.外力侵蚀强度的差异 B.岩石硬度的差异
C.地壳运动幅度的差异 D.侵蚀时间的差异
“江南第一沙漠”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附近,东临赣江,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近几十
年来,为防止沙漠南移扩大,当地植树治沙,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图为赣江局部河段示意图。读图,
回答 23~24 题。
23.当河岸线位于实线位置时,甲、乙、丙、丁四处附近河水较深的是 (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4.厚田沙漠可能位于图中的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5.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二、 综合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50 分)
26、(12 分)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 AB 截面可知,该处的地质构造为 ,分析 AB 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2)分析 CD 截面所在河段成为地上河的自然原因。
(3)若 EF 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指出其可能偏移的方向(E 岸或 F 岸),并
说明判断依据。
27、(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赞比亚是非洲中南部的一个内陆国,该国西部地形为平坦的高原,东部多峡谷、瀑布。该
国人均收入较低,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辅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以及少重内河运输,国内大
多数骨干路网均建于 1965—1975 年,该国水能温藏量大,但开发力度小,下图为赞比西示意图。
(1)简述卢安瓜河谷形成的原因。
(2)简述该国西部地区沼泽地面积冬、夏季节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该国开发水电所面临的困难。
28、(14 分)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2 分)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
节强度最大.(4 分)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2 分)(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
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2 分)
29、(12 分)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
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 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 B)。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2020届江西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答案】1. A 2. D
【解析】1.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坡度一般较缓,是水深不超过 200 米的浅海区域。
图中大陆架位于 A 处,A 对。B 处是大陆坡,B 错。C、D 是大洋底部,深度大,C、D 错。
2. 图中 A 点是大陆架, B 点是大陆坡,C 点是大洋底部的洋盆,D 点是海岭。板块生长边界的地
形类型在陆地上是裂谷,在海洋中是海岭。位于生长边界的是海岭,D 对。A、B、C 错。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
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图示反映干旱地区的风力
侵蚀而形成的风蚀地貌。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4.【答案】A
【解析】“根本力量”是关键词,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受外力侵蚀的结果,其力量来源是太阳辐射,选
择 A。
【答案】5.C 6.B
【解析】5.从题干上看,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
两边老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BD 排除。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
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答案选 C。
6.从题干信息看,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要在较为好的沉积环境中才能发现。图中
甲、乙、丙、丁四点中,乙点所在阶地面积较大,沙和卵石的沉积厚度较大,沉积环境最好,B
对;甲处沉积物为粘土,A 排除;丙和丁地位置高,CD 排除。答案选 B。
7.【答案】C
【解析】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
而来,板岩由页岩变质而来。
【答案】8.B 9.B
【解析】8.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通过岩浆喷发形成。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只
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才是岩浆岩。9.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被侵蚀形成的。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然后地
壳上升遭受风化和侵蚀。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10.【答案】D
【解析】图中①②所示箭头均指向沉积岩,表示的是水圈、岩石圈中的各种沉积物经过物理、化
学以及生物作用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③所示箭头由变质岩指向沉积物,
应是对岩石的风化侵蚀作用,故 C 项错误。④表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指火山喷发作用,
故 D 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六大板块的位置。依据经纬度可判断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的北侧。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
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板块生长边界处
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智利位于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方的边界
位置。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
【答案】13.A 14.B
【解析】13.潮汐对河水的进退的影响,是海面越高,对河水的阻挡力越大,河水流速越慢。所以
海平面最低 时刻,河水流速应最快,读图,流速最快时是 3 时,海平面最低出现在 3 时,A 对。其
它时间流速慢,海平面较高,B、C、D 错。
14.从一个涨落潮全过程中可看出,河流流速越快,泥沙含量越大,涨潮时泥沙含量小于落潮时河
流泥沙含量,说明河口泥沙主要来自河流,是河流从陆地上带来的泥沙,B 对。A 错,泥沙随着水
流移动,C 错。与三角洲形成有关,是三角洲泥沙的来源,D 错。
【答案】15.B 16.C
【解析】15.离湖泊由近及远,气候越来越干旱,土壤越来越干燥,植被越来越稀少,植被状
况影响沙丘的活动情况,所以离湖泊最近的丙应该代表草甸,离湖泊最远的甲应该代表移动沙
丘。故选 B。
16.图中丙代表的草甸和乙代表的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南方,面积比其他方要大,
说明来自湖泊的水汽被大气输送往东南方向的较多,所以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应该是西北风。
故选 C。
17.【答案】C
【解析】河道较宽,水位较浅,泥沙堆积。18.【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地貌成因与旅游知识。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或调动
旅游景点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19.C 20.C
【解析】19.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判断。图中纬度为 40°N,A 河位于大陆西岸
30°-40°之间,所以 A 流域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根据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北凸
出,陆地气温较高,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所以
正值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对应的陆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20.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该处①为向斜,
根据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判断,①地地形为山地,所以为向斜成山;①处为向斜,容易找到地下
水;③处接近岩浆,具有高温高压的条件,所以沉积岩页岩容易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②处
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21.A 22.B
【解析】21.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由材料可知,蕈状岩是由海里先形成的沉积岩
首先经过海水侵蚀作用;其次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水面;再经风吹、日硒、雨淋、海浪等外力作用下
形成,故选 A。
22.由题干可知,由于海水侵蚀、风力侵蚀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蕈状岩、蜂窝岩等为绵延罗
列的奇特景观。蕈状岩是因岩层受海水数十万年的浸蚀,砂岩中质地酥软的岩石慢慢被海水侵蚀消
失了,而坚硬的结核慢慢露出水面,再经风吹、日硒、雨淋、海浪的吹打,最终形成的状如蘑菇的
石头。蜂窝岩、蕈状岩的成因分析最恰当的是岩石硬度的差异。故选 B。
【答案】23.B 24.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凹凸岸的分析判断。
23.结合河道形态和河流流向可知,甲和丁处为河流凹岸,乙河丙处为河流凸岸。凹岸以侵蚀为主,
河水较深;凸岸以堆积为主河水较浅。所以河水较深的甲、丁,B 选项正确。
24.结合题干可知厚田沙漠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应该是河流泥沙沉积形成的。图中甲乙丙丁四
处,丙处为河流凸岸,河岸线的实线和虚线位置距离远,说明此处河水浅坡度缓,泥沙沉积最丰富。
当河水水位降低时,河床裸露,泥沙又在风力作用下继续在丙处堆积,因此厚田沙漠可能位于图中的丙处,C 选项正确。
2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判读能力。断层是岩层沿断层
面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丙处
岩层向下弯曲,则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甲处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运动,故甲处为断层。
二、 综合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50 分)
26、(12 分)【答案】(10 分)
(1)位于背斜顶部(1 分),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1 分);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1 分)。
(2)地势平坦,河道弯曲(1 分),流速较缓(1 分),泥沙易沉积(1 分);人为加高堤坝(1 分)。
(3)E 岸(1 分)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1 分),E 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1 分)
【或答左(F)岸堆积】。
【解析】
【详解】
(1)根据 AB 截面可知,该处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AB 截面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
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所以 AB 截面河谷深邃。
(2)自然原因是 CD 河段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易沉积,使河底抬高。人为原因是河床淤
浅,人们不断加高加固大堤,最终导致河底高于两侧平原,成为地上河。
(3)EF 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左岸堆积,右
岸侵蚀。E 岸是右岸,可能偏向 F 岸。
【点睛】
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
侵蚀作用强。自然原因是 CD 河段河道弯曲,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使河底抬高。在北半球受向
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左岸堆积,右岸侵蚀。
27、(12 分)【答案】(l)卢安瓜河谷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河谷位于东非大裂谷带内,
受内力作用,两侧岩层断裂,形成断裂陷落带;区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流
湍急,侵蚀力强,河流的侵蚀加快了卢安瓜河谷的形成。
(2)特征:夏季面积大,冬季面积小。
原因:该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多,沼泽地面积大;冬季降水少,且蒸发量仍较大,沼
泽地面积小。
(3)经济落后,国内电力市场总体需求量较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河流沿线多断层,建
设水电站技术难度大;交通线路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解析】(1)卢安瓜河谷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河谷位于东非大裂谷带内,根据图例,
可以看到河谷两侧是陡崖,是受内力作用,两侧岩层断裂,形成断裂陷落带。区域属于热带草
原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流湍急,侵蚀力强。在断裂带形成的基础上,河
流的侵蚀加快了卢安瓜河谷的形成。
(2)沼泽面积的变化应从水的补给和支出两方面考虑。该国西部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
高温,即使冬季蒸发量依然较大。因此沼泽面积的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热带草原气候,夏
季降水多,沼泽地面积大;冬季降水少,沼泽地面积小。解答时注意先表明变化特征,然后再
回答原因。
(3)开发水电所面临的困难应从当地水能蕴藏量,水电站建设的施工条件,开发水能的经济、
技术支持,电能的市场需求等方面考虑。赞比亚经济落后,国内电力市场总体需求量较小;资
金不足,技术落后,建设水平低;河流位于板块生长边界,沿线多断层,建设水电站技术难度
大;交通线路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28、(14 分)【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 分)
(2)①流水侵蚀;②流水沉积。 夏(秋)季节,该地区进入雨季,河流流量大,流水侵蚀、
沉积作用明显。(4 分)
(3)(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向斜)槽部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 分)
(4)对气候的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年较差增大。或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径流
量季节变化增大。(2 分)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和图中植被类型可以判断气候类型,流水在河流的不同位置作用是不同的,上游主要
是侵蚀作用,下游主要是沉积作用,作用大小与河流的水量有关,地质构造中褶皱的形成的不
同地形的成因,地形倒置现象的原因,图中山地就是倒置地形。植被的破坏直接影响到当地的
气候(气温与降水的变化)与河流的水文状况(包括河流含沙量、径流量的变化等)。
29、(12 分)【答案】(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2)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较肥沃。
(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河漫
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分布与影响因素。
(1)读图分析可知,河流众多,河网密布,靠近河流,交通便利。取水方便,水资源丰富,因此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2)山区地区,地形崎岖,坡度大。聚落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主要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
原发育,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聚落的分布。
(3)雅鲁藏布江谷底的聚落多分布在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气温低,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聚落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