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江苏高三高考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试题
一、选择题
1.(2019 江苏南通检测)1962 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把基本核算单位从生产大队下放到
生产队。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样生产队既有生产自主权,又有分配决定权。这项政策在当时
( )
A.引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
D.清除了“左”倾错误的影响
2.(2019 江苏如东检测)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 6 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了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了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到 3 626 万亩,
其总产量分别增加了 70%和 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突破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C.人民公社体制被乡镇体制取代
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3.(2018 江苏南京模拟)1985 年上海大众汽车厂成立。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者感慨:“大众汽车厂好像
是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它)既可能是成功的史篇,也可能是失败的研究报告。”此观点的得出主要是基
于当时的中国( )
A.国企改革缺乏政策保障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城市经济处于停滞状态D.工业发展与世界相脱节
4.(2018 江苏苏州模拟)2016 年,中办、国办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出新部署,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
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
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做出了具体规定,这种“三权分置”制度( )
A.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B.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
C.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盘否定
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5.(2019 江苏南通调研)下面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
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 )
A.“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人们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6.(2018 江苏淮安、宿迁期中)1958 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从上年度的 3 101 万
剧增至 5 194 万,在这新增加的 2 000 多万名职工中,来自农村的有 1 104 万人,占总数的 53%。出现上述城
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7.(2018 江苏四市一模)1953 年 2 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
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表明把农民
“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 )
A.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B.克服分散经营困难
C.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8.(2018 江苏淮安、宿迁期中测试)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某地发行的一张股票。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直
接用于研究( )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9.(2018 江苏无锡期中)结合下面的图片,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956 年公有制经济较 1952 年大幅增长主要是三大改造的推动B.1978 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改革的进行被彻底打破
C.新时期公有制经济大幅度缩减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私有制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冲击
D.各年份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分别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
10.(2018 江苏常州测试)下图是对我国新时期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的描述。图中的数据
变化反映了我国( )
A.市场调节已完全确立B.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
C.对农业加大市场引导D.放弃宏观的经济管理
11.(2018 江苏徐州考前模拟)邱家洪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30 年的演进路径与未来走向》一文中认为,经
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目标探索、框架构建和完善体制三个阶段,1978—1992 年是目标探索阶段;1992—2002
年是框架构建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改革( )
A.实现了重心向城市转移
B.完成了全面建设总目标
C.厘清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D.开辟了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2.(2018 江苏南京三模)《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
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这一规定有利于( )
A.推进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建立
B.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C.确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自主权D.激发工人积极性,提升企业效益
13.(2018 江苏无锡期末)“中国过去 30 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
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
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
14.(2018 江苏海门期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在长江
三角洲地区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发与开放浦东地区
C.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D.开辟闽东沿海经济开放区
15.(2018 江苏苏州期初)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
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
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
A.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
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
C.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D.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
二、非选择题16.(2018 江苏如东第一次测试)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政策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不再统一起来,势必加剧市场无政府状态,国家就不可能灵活地调
动国家所掌握的现金和物资,不能保证对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人民政府于 1950 年 3 月颁布《关于
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商业在商品零售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长,
而私营商业则逐年下降。1955 年冬,由于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割断了资本主义同农村的经济联系,出现
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到 1956 年底私营工商业全部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90 年代初)》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还是发展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而这套制度又由于全球化和
互联网的作用,又在不付出相应成本的同时,兼具了西方制度的优点。当然任何制度都需要时时演变,相对
而言,以实用理性为传统的中国相对于更擅长抽象思辨的西方来讲,更有光明的未来。
——摘编自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 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的表现。分析“实用理性为传统的中国……更
有光明的未来”的含义。(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