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全国名校联考12月月考物理圆周运动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全国名校联考12月月考物理圆周运动试题及答案

ID:430697

大小:256.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全国名校联考 12 月月考物理圆周运动试题及答案 1、(202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荡秋千的方式:人站在秋千板上,双手抓着两侧秋 千绳;当他从最高点 A 向最低点 B 运动时,他就向下蹲;当他从最低点 B 向最高点 C 运动时,他又站立起来;从 C 回 到 B 他又向下蹲……这样荡,秋千会越荡越高。设秋千板宽度和质量忽略不计,人在蹲立过程中,其身体中心线始终 在两秋千绳和秋千板确定的平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荡到最低点 B 时处于失重状态 B. 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秋千板对人做负功 C. 从 B 到 C 的过程中,合外力对人的冲量不为零 D. 若整个过程中人保持某个姿势不动,则秋千会越荡越低 【答案】CD 【解析】 A.人在最低点 B 时,人做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向上,处于超重,故 A 错误; B.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秋千板对人的作用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则秋千板对人不做功,故 B 错误; C.从 B 到 C 的过程中,人做圆周运动,则人的合力不为 0,由公式 可知,合外力对人的冲量不为零,故 C 正 确; D.若整个过程中人保持某个姿势不动,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故秋千会越荡越低,故 D 正确。 故选 CD。 2、(2020·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上学期 12 月月考)如图所示,光滑木板长1 m,木板上距离左端 处放有 一物块,木板可以绕左端垂直纸面的轴转动,开始时木板水平静止.现让木板突然以一恒定角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 块下落正好可以砸在木板的末端,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m/s2,则木板转动的角速度为(   ) I Ft= 3 m2A. B. C. D. 【答案】B 【解析】 设 从 开 始 到 物 块 砸 在 木 板 的 末 端 , 木 板 转 过 的 角 度 为 α, 则 有 , , 所 以 物 块 下 落 的 高 度 ,由 ,得物块下落时间为 ,所以木板转动的角速度 ,选项 B 正 确. 3、(2020·陕西省安康中高三上学期 12 月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甲、乙两个物块放在水平圆盘上,两物块与水 平圆盘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让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并逐渐增大转动的角 速度,结果发现甲物块先滑动,其原因是(  ) A. 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 B. 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 C. 甲离转轴的距离比乙离转轴的距离小 D. 甲离转轴的距离比乙离转轴的距离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最大静摩擦力,求出发生滑动的临界角速度,通过临界角速度判断原因. 3 rad/s6 π 10 rad/s6 π 10 rad/s3 π 3 rad/s3 π 3cos 2 α = 6 πα = 30 0.5h Lsin m= ° = 21 2h gt= 10 s10t = 10 rad/s6 πω =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rω2 解得发生滑动的临界角速度为: ,与质量无关.故 A 项、B 项均错误. CD.动摩擦因数相同,甲物块先滑动,一定是甲离转轴的距离比乙离转轴的距离大,故 C 错误,D 正确. 4、(2020·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 动,管道内侧壁半径为 R, 小球半径为 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 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 C. 小球在水平线 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 D. 小球在水平线 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答案】BC 【解析】 AB.因是在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所以在最高点时,内壁可以给小球沿半径向外的支持力,所以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 最小速度可以为零.所以选项 A 错误,B 正确; C.小球在水平线 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竖直向下的重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沿半径方向向外,小球的向心力是沿半径 向圆心的,小球与外壁一定会相互挤压,所以小球一定会受到外壁的作用力,内壁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所以选 项 C 正确; D.小球在水平线 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当速度较小时,重力沿半径方向上的分力大于或等于小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 向心力,此时小球与外壁不存在相互挤压,外侧管壁对小球没有作用力,选项 D 错误. 5、(2020·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 12 月月考)曲柄连杆结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 g r µω = minv Rg= min 0v =件如图所示,连杆下端连接活塞 Q,上端连接曲轴 P.在工作过程中,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做直线运动,带动曲轴绕圆心 O 旋转,若 P 做线速度大小为 v0 的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 OP 与 OQ 垂直时,活塞运动的速度等于 v0 B. 当 OP 与 OQ 垂直时,活塞运动的速度大于 v0 C. 当 OPQ 在同一直线时,活塞运动的速度等于 v0 D. 当 OPQ 在同一直线时,活塞运动的速度大于 v0 【答案】A 【解析】 AB.当 OP 与 OQ 垂直时,设∠PQO=θ,此时活塞的速度为 v,将 P 点的速度分解为沿杆方向和垂直于杆方向的速度; 将活塞的速度 v 分解为沿杆方向和垂直于杆方向的速度,则此时 v0cosθ=vcosθ,即 v=v0,选项 A 正确,B 错误; CD.当 OPQ 在同一直线时,P 点沿杆方向的速度为零,则活塞运动的速度等于 0,选项 CD 错误; 6、(2020·江苏省苏州市五校高三上学期 12 月联考)坐落在镇江新区的摩天轮高88 m,假设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 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B. 在最低点时,乘客所受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 C. 在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合力对乘客做功为零D. 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摩天轮运动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乘客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动能不变,但高度 变化,所以机械能在变化,A 错误;圆周运动过程中,在最低点,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F,向心力指向上, 所以 F=N-mg,则支持力 N=mg+F,所以重力小于支持力,B 错误;在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动能变化量为零, 则合力对乘客做功为零,选项 C 正确;运动过程中,乘客的重力大小不变,速度大小不变,但是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 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变化,D 错误.故选 C. 7、(2020·湖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如图所示,质量 M=2kg 的滑块套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质 量 m=1kg 的小球通过 L=0.5m 的轻质细杆与滑块上的光滑轴 O 连接,小球和轻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 O 轴自由转动,开 始轻杆处于水平状态,现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v0=4m/s,g 取 10m/s2。则(  ) A. 若锁定滑块,小球通过最高点 P 时对轻杆的作用力为 12N B. 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滑块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为 3m/s D. 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小球击中滑块右侧轨道位置点与小球起始位置点间的距离为 m 【答案】D 【解析】 A.设小球到达最高点速度为 vp,则 得 2 3 2 2 0 1 1=2 2 Pmv mgL mv+vP= m/s 对小球 F+mg= 得 F=2N 故 A 错误; BC.若解除锁定,小球和滑块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得 mvm=MvM 机械能守恒得 得 vm=2m/s 故 BC 错误; D.设小球击中滑块右侧轨道位置点与小球起始位置点间的距离为 xm,滑块运动的距离为 xM,由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 恒得 mxm=MxM 又 xm+xM=2L 得 x= m 故 D 正确。 故选 D。 6 2 Pvm L 2 2 2 0 1 1 1=2 2 2m Mmv mv Mv mgL+ + 2 38、(2020·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 12 月月考)质量为 m 的小球由轻绳 a 和 b 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 A 点和 C 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 BC 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 a 在竖直方向,绳 b 在 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 b 被烧断的同时杆子停止转动,则(  ) A. 小球仍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在绳被烧断瞬间,a 绳中张力突然增大 C. 若角速度 ω 较小,小球在平行于平面 ABC 的竖直平面内摆动 D. 若角速度 ω 较大,小球可在垂直于平面 ABC 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答案】BD 【解析】 A.b 绳未断时, a 绳拉力为小球重力 mg,Lb 为 b 的长度,小球速度为: b 绳断时,由于惯性,球具有水平向外的速度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 a 绳的拉力而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故 A 错误; B.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可知当 b 绳断时,绳 a 的拉力大于小球重力,B 正确; C.当 较小时,球在最低点速度较小,可能会存在: 不能摆到与 A 点等高处,而在竖直面内来回摆动,水平方向没有力提供向心力,故不能在平行于平面 ABC 的竖直平面 2 bv L ω= 2 a a vF mg m L − = ω 2 av gL≤内摆动,故 C 错误. D.当 较大时,球在最低点速度较大,如果: 可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故 D 正确. 9、(2020·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 O 点,下端系一质量 m=1.0kg 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 A 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 B 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 平地面上的 C 点.地面上的 D 点与 OB 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 L=1.0m,B 点离地高度 H=1.0m,A、B 两点的高度 差 h=0.5m,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不计空气阻力影响,求: (1)地面上 DC 两点间的距离 s; (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 【答案】(1)1.41m (2)20 N 【解析】 (1)设小球运动至 B 点的速度为 v,小球由 A 运动至 B 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 ① 小球由 B 至 C 过程中,做平抛运动,设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t,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 在水平方向上有:s=vt② 在竖直方向上有:H=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s= m=1.41m (2)在小球刚到达 B 点绳断瞬间前,受重力 mg 和绳的拉力 T 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mg= ④ ω 5 av gL≥显然此时绳对小球的拉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绳所受小球的最大拉力为:T′=T⑤ 由①④⑤式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T′=20N. 10、(2020·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一长 l=0.45m 的轻绳一端固定在 O 点,另 一端连接一质量 m=0.10kg 的小球,悬点 O 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H = 0.90m.开始时小球处于 A 点,此时轻绳拉直处 于水平方向上,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 B 点时,轻绳碰到悬点 O 正下方一个固定的钉子 P 时立刻断裂.不 计轻绳断裂的能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1)绳断裂后球从 B 点抛出并落在水平地面的 C 点,求 C 点与 B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若 =0.30m,轻绳碰到钉子 P 时绳中拉力达到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而断裂,求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答案】(1)0.9m (2)7N 【解析】 试题分析:(1)设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小球从 B 点做平抛运动,由运动学规律得到: , 解得:C 点与 B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 (2)若轻绳碰到钉子时,轻绳拉力恰好达到最大值 ,由牛顿定律得: , 由以上各式解得: .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明确小球的运动情况,然后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列式 Bv 21 2 Bmv mgl= 2 3.0 /Bv gl m s= = Bx v t= 21 2y H l gt= − = ( )2 0.90B H lx v mg −= = mF 2 B m vF mg m r − = r l OP= − 7mF N=求解. 11、(2020·江西省新余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段考)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轨道的右端与光滑的竖直圆轨道在C 点 相连接,左端与粗糙的倾斜轨道 AB 在 B 点相连,倾斜轨道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α=37°,倾斜轨道长为 L=1.25m,小球与 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μ=0.3,质量为 m=0.1kg 的小球由倾斜轨道顶端静止滑下,小球经过轨道衔接处没有能力损 失.(已知 , ) (1)小球第一次到达倾斜轨道底端 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要使第一次在圆轨道运动时小球不离开轨道,圆轨道的半径经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 (2) 或 【解析】 (1)小球在倾斜轨道上运动,由动能定理知 , 解得 ; (2)①若小球恰好过竖直圆轨道最高点时: , , 联立解得 ; ②恰好到竖直圆轨道最右端时: ,解得 ; 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 或 . sin37 0.6 cos37 0.8° = ° =, 210 /g m s= 3 /v m s= 0.18R m≤ 0.45R m≥ 0 0 21( sin37 cos37 ) 2mg mg L mvµ− = 3 /v m s= 2 0 1 vmg m R = 2 2 1 0 1 12 2 2mg R mv mv− × = − 1 0.18R m= 2 2 10 2mg R mv− × = − 2 0.45R m= 0.18R m≤ 0.45R 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