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市武冈二中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邵阳市武冈二中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解析Word版)

ID:430823

大小:265.4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武冈二中 2019 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时量: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 1.1965 年,山西侯马市出土了春秋时期晋国官方文字记载的《侯马盟书》,出现了要求宣誓效 忠盟主,一致讨伐敌对势力的宗盟类约信文书。据统计,出土的文物有 500 件之多,其中人 事方面的内容大大超过诅咒、卜筮;参盟人有 152 人之众,且有许多“寻盟”(反复举盟)的 现象。这种现象 A. 推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出现 B. 体现了“重民轻天”观念开始产生 C. 晋国分封制的瓦解 D. 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历史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出现了要求宣誓效忠盟主,一致讨伐敌对势力的宗盟类约信文书”“参 盟人有 152 人之众,且有许多‘寻盟’(反复举盟)的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混战、相互 倾轧的斗争,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历史趋势,故 D 选项正确;材料中“出现了要求宣 誓效忠盟主”而不是效忠于周天子,“一致讨伐敌对势力的宗盟类约信文书”说明当时诸侯 之间混战的“礼崩乐坏”的历史趋势,当时已经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故 A 选项错误; 材料中的信文书主要体现了春秋时期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的趋势,没有体现“重民轻天”观 念,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通过晋国末期上层政要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中斗争的激烈性 与残酷性,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历史趋势,即 C 选项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故 C选项错误。 2.汉武帝时,中央政府在全国 13 个州部设置刺史,并明确其职责,这些职责被称为“六条问 事”(见下表)。 豪强占田超过了限制数量,且恃强凌弱 郡守不遵守诏书、法令,欺压百姓,横行地方,贪污腐败 郡守审判案件不体恤百姓,草菅人命,随意赏罚,被百姓嫉恨 选拔任命官吏不公平,排斥贤能之人,任用小人做官 郡守的子弟仗势欺人,郡守也为子弟向下属求情,使下属枉法办事 郡守不忠于皇帝,而是和地方的豪强们勾结,搞权钱交易,损害国家利益 由此可知,刺史的主要职能在于 A. 建立完备的基层治理制度 B. 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C. 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 D. 打击和防范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刺史的主要职能并不是打击和防范地方割据势力,而是加 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形成权力制约机制,最终实现维护统治的目的,C 正确;据所学可知设 置刺史的目的,主要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从而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建立完备的基层 管理制度,A 错误;据上分析可知,B、D 错误。 3.唐律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 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徙罪二年;耽误的如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 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这表明唐朝A.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强化通信管理推动经济交流 C. 细密严苛律法轻罪重罚 D. 完善驿传体系确保政令通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驿传制度为中央与地方政令传达、军情上报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中 央及时对地方、边疆进行管理防卫,加强中央地方交流,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 A 项正确。B 项,驿传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管理,并非经济交流,故排除。C 项,题干强调国家 对驿传的重视,并非以法律实施轻重为焦点,排除。D 项,材料未涉及对驿传体系完善的相关 内容,排除。 4.宋代农冠更易,不体旧规,斗美夸丽,统治者厌见,故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理 念。清军入关时,要求国人剃发蓄辫,推广旗服。由此可见 A. 宋清统治者都重视服饰变革 B. 政治统治与日常生活相关联 C. 服饰变革推动政治理念变化 D. 清王朝继承了宋代执政理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统治者厌见,故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理念。清军入关时, 要求……服”可知,统治者的政治需求直接影响民众普通的日常生活,故 B 项正确;根据材 料可知宋清统治者重视政治控制而绝非单纯的服饰变革, 故 A 项排除;根据材料,这是政治 理念变化在推动服饰变革而非服饰变革推动政治理念变化,故 C 项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提及 宋代与清王朝执政理念的差异,故 D 项排除。 5.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 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 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 判决体现权力来源C.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是雅典城邦的核心力量,有权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但公民的含 义狭小,不包括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所以 A 中的“民众”不等于公民,而 D 中的“人” 也不等于公民,排除 AD;只有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才有充分的参与政治的机会,排除 C;雅典的陪审法庭作为司法机关,受理公民投诉,对“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进行 最终判决”,广泛参与政治生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故选 B。 6.雅典舰队的水手和战士主要是由贫穷公民组成的,他们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公元前 411 年贵族寡头派桑德等利用舰队征伐西西里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多数票而废 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 平民政治地位极其低下 B. 民主制度存在隐患 C. 公民大会不能代表民意 D. 废除民主制乃众望所归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雅典舰队的水手和战士主要是由贫穷公民组成的,他们是民主制度的坚定 捍卫者。公元前 411 年贵族寡头派桑德等利用舰队征伐西西里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 上取得多数票而废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可知,贫穷公民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但当 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远离城邦,民主制度就可能会被破坏,说明民主制度存在隐患,B 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平民政治地位极其低下,A 错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不能完全说不代表 民意,C 绝对;雅典民主制度被废止是发生在特殊条件下,无法体现废除民主制是众望所归, D 错误。 7.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 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 这说明当时A. 社会普遍追逐名利 B. 雅典民主 实质是贵族统治 C. 公民贫富分化严重 D.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借此可获得名 望甚至是政治资本,体现出当时雅典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平衡性,故 D 项正确;材料内容 体现了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来获得名望的问题,没有涉及 普通民众对名利的态度,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的主体为贵族,但材 料内容没有体现雅典民主的实质问题,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代雅典权利和 义务的一定平衡性,没有体现公民之间财富差距的信息,故 C 项错误。 8.下图为《民法大全》中所载的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述。其意在强调 A. 人的自然权利是平等的 B.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奴隶制度违背法的精神 D. 法律具有至高权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民法大全》中的论述可以看出强调的是法律至上的特点,即法律具有至 高权威性,故 D 项正确。AB 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罗马法从根本上维护奴隶制度,排 除 C。 的9.“百姓怕官”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常态。鸦片战争时,广东传出“百姓怕官,官怕洋 鬼”的民谣。战后,广州民众成功地阻止英人入城,又有“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 民谣的 A. 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反清斗争 B. 表明官民关系被彻底颠覆 C. 说明清政府利用民众反侵略 D. 说明民众成为反侵略主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几句民谣深刻地揭示了鸦片战争前后官、民、夷三者关系格 局的演变,尤其是官民关系的微妙变化,百姓不再惧怕官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 客观上推动了反清斗争的发展,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错误,错在“彻底颠覆”;材料没有体 现出清政府利用民众反侵略,故 C 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众在反侵略中的地位,故 D 项 排除。 10.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 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国共产 党党员构成”变化原因的理解准确的是 A.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B. “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C.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大批农民加入中国 共产党,导致党员构成发生变化。故答案为 B 项。A、D 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的创建人民军队与材料信息反映的农民党员的增多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C 项。 点睛: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 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11.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其新修订的《土地条例》中明确规定:“凡合法土地所有人在法令限制 的范围内,对于其所有土地有自由使用、收益和处分之权。地主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 佃农应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这一规定旨在 A. 推动农业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B. 巩固和扩大陕甘宁根据地 C. 保障农民利益,推动土地革命 D. 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政策。依据“地主须 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农应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团结各阶 层共同抗日,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发展,抗日战争根据地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 息的土地政策。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不是该政策实施的目的,错误;B 选项错误,该政策 实施的目的是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发展,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不是巩固和扩大根据地;C 选 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团结了 地主阶级共同抗日,推动土地革命不是其主要目的。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2.从 1949 年到 1979 年,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包括军事援助)财政支出共 483.04 亿元,占 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 3.5%,远高于美苏两国。据统计,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 义国家接收的援助约占 80%,排第二位的非洲国家约占 13%—15%。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援 助 A. 强调经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B. 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 C. 立足经济高速发展和民富国强的基础 D. 遵循量力而行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答案】B【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接收的援助约占 80%”等信 息来看,说明当时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大力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和非 洲国家,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明显。故答案为 B 项。中国的对外援助不是为了经济 合作,排除 A 项;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排除 C 项;当时的对外援助不是量力而行,没有做 到从实际出发,排除 D 项。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外交政策经历了由意识形态为 主到以国家利益为主、由革命外交到国家外交的调整过程。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边倒政策带有 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60 年代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的 修正主义,联合亚非拉等广大被压迫民族开展斗争,支持和援助世界革命;70 年代中国联合 美国共同对抗苏联,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渗透在外交领域中强烈的意识形态因素逐渐为国家安 全等现实国家利益所取代,国家安全等成为影响中国外交战略的主要因素,意识形态在外交 战略中影响力逐渐减弱,革命外交逐渐向国家外交过渡。 13.德意志帝国统治期间,教师们常将自己看做是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 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把军事阶层当做是社会的最高层。这反映了德国 A. 民主政治的缺失 B. 军事实力的强大 C. 历史传统的延续 D. 对外扩张的企图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可知,军官意识已经渗透到教育、商业和中产阶级,说明德国由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故选 C;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战争,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军事力量,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对 外扩张的信息,排除 D。 14.1962 年 10 月 27 日,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中最严重的事件:一架美国 U-2 飞机被击落,驾 驶员当场毙命。事发后,赫鲁晓夫紧急命令苏联驻古巴最高军事长官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 再次发生,肯尼迪则拒绝了美国部分强硬派军官提出的进行报复的要求。这表明当时 A. 美苏两国实力相当B. 美苏两国领导人已达成和解 C. 冷战重心仍在欧洲 D. 避免战争符合美苏两国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都比较克制,以避免战争,故 D 正确;古巴导 弹危机的较量中,苏联主动退让,表明美国占优势,A 错误;据材料可知,古巴导弹危机中苏 联美国都相对比较克制,并未和解,B 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与欧洲无关,C 错误。 15.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 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 A. 重农抑商 政策 B. 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C. 以农促商的理念 D. “工商皆本”的主张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的材料大意为:粮食是人民生命的主宰。货币是人民的交易手段。所以,善于治国的 君主掌握百姓们的流通手段来控制主宰他们生命的粮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民力了。这 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B 项的表述符合题意;ACD 均与材料信息无关。 16.中国古代的私营商业立法主要集中在对集市的管理上,具体表现为集市的设置和日常管理、 商品的种类和质量、严禁欺诈和欺行霸市等方面。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 政府力图保护私营商业 B. 私营工商业超过官营 C. 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立法 D. 用法律规范商业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私营商业立法主要集中在对集市的管理上….商品的种类和质量、严禁 的 为欺诈和欺行霸市等方面”可知政府立法以规范私营工商业的运行秩序,故 D 项符合题意。A 项, 题干旨在表明政府立法规范私营工商业管理,并不代表政府保护私营商业,故排除。B 项,材 料未体现私营工商业和官营商业比较,故无法说明,排除。D 项,材料只涉及私营商业立法未 能反映整个经济立法体系,故排除。 17.1920 年后,中国的棉花进口量猛增,开始由出超转为人超。1931 年棉花进口量高达 465 万担,人超值达 1.52 亿关两。从 1922 年开始,粮食贸易由出超转为人超,1923-1927 年间粮 食人超量年均 3842 万担。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国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B. -战后列强加紧了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外贸由出超转为入超 D. 中国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1920 年之后,中国的棉花、粮食都由出超变为入超,说明中国的棉花 粮食产业都有发展,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故 A 正确;一战后列强加紧了资本输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逐渐萧条,与材料不符,故 B 错误;材料只体现棉花、粮食入超,不能代 表整个外贸,故 C 错误;材料未体现关税问题,故 D 错误。 18.1937 年四民政府对民营商业的贷款为 14.71 亿元,1939 年增至 25.78 亿元、政府还从国 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民族资本总膨胀 B. 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耍 C.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1937 年到 1939 年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增加至 25.78 亿元,并且着重 强调扶持工矿业,联系所学可知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可知增加对民营工矿业的支 持力度是为了满足战争对工业的需要,故 B 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对民族工商业的贷款从14.71 亿元增长至 25.78 亿元,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增加,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材料体现的是 1937 年以后的贷款扶持,故 C 项 错误;根据材料“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不出对轻工业的扶持,完整 的工业体系无从谈起,故 D 项错误。 19.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部分数据情况。据此可知 A. 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上升 B.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 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D. 外贸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格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额皆是成倍增加,也从贸易逆差转为顺 差,贸易额占 GDP 比例也是成倍增长,与世界市场联系更加密切,是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 过程,故 C 项正确。表格中没有与其它国家的比较数据,无从得知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是否 上升,故 A 项错误。题目未体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故 B 项错误。题目中未体现外贸在中国 经济结构比重,故 D 项错误。所以选 C。 20.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 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B. 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 C. 引发了 1789 年的法国革命D. 促成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答案】A 【解析】 16 世纪随着法国的不断向外殖民扩张,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 是对被 殖民国家的更为残酷的掠夺,促进了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故 A 项正确;实现了 贸易中心地理转移的是新航路开辟,故 B 项错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于 1789 年,材料中的现 象距法国大革命爆发差 200 年左右的时间, 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故 C 项错误;新 航路开辟促成了西欧的“价格革命”,故 D 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 A。 【名师点睛】 解题关键是明白法国货币含银量减少的影响,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 实际上是对被殖民国家的更为残酷的掠夺,促进了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21.下图是 1913-1937 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 是 A. ①的变化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②的变化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③的变化源于斯大林体制最终确立 D. ④的变化在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 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化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 来的政治经济危机,推动了工业产值的增长,B 选项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 1918 年 开始,①的变化主要是俄国参加一战导致的,A 选项错误。斯大林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1936 年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 选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D 选项错误。 的【点睛】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 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 考虑,在 1921 年 3 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 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 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 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 渡的道路。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22.1956 年,美国黄金储备为 219 亿美元,国内法定储备基础为 115 亿美元黄金,这是不能动 的,可兑换的自由黄金为 104 亿美元,美国以外流动的美元 161 亿,年底,美国自由黄金储 备下降到 100 亿美元,国际流动美元达 165 亿美元。据此,可推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 B. 美国经济进入“滞涨” C. 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恶化 D. 美元丧失国际货币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美国自由黄金储备下降,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的国际收支必然是逆 差,要不然的话,国际市场上的美元从何而来呢?可是,如果美国长期保持巨额逆差,又会 使国际市场对美元的信心下降,驱使各国政府用美元储备向美国挤兑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 枯竭,最终导致汇兑金本位体制难以为继,故 A 正确;70 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涨”,排除 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恶化,排除 C;美元至今仍然是重要的国际货币, 排除 D。 23.英国于 1931 年 11 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 100%的歧视性高关 税。1932 年 2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 10%的 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 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可见当时英国 A. 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 B. 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 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D. 大萧条使社会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时英国提高进口关税的目的,是对付美国等国转嫁经济危机的措施,是应对美国 等国挑起的贸易战行为,符合材料主旨,故 C 项正确。英国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这不是自 由贸易政策,,而是贸易保护政策,故 A 项错误。当时英国的国家干预经济是被迫的行为,而 非主动发挥自己干预优势的行为,故 B 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内容,而不 是英国国内社会是否混乱的内容,故 D 项错误。 24.下表是 1981-1984 年的美国、欧共体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由此可知 A. 美欧中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初步成型 B. 欧洲一体化制约了其经济増长的速度 C.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领先 D. 市场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看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持续增长,美国和欧共体 也基本呈增长趋势,结合所学,美国和欧共体 20 世纪 80 年代后进一步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作 用,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作用,材料表明市场因素对经济发 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故 D 项正确;材料只有美国,欧共体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 长率数据,没有世界其它国家和组织的数据的对比,无法体现美欧中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初 步成型,A 项错误;欧洲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 均增长率,无法体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领先,C 项错误。 25.1969 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撒切尔革命”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 又斗争。2009 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 的外交政策。上述现象体现出 A. 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 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分三层,第一层是 1969 年联邦德国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 策”,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第二层是 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第三层是 2009 年美国否定“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绝对敌我的外交政策。由这三层材料可知联 邦德国、英国、美国都在根据国家利益不断调整外交政策,不再唯意识形态。导致三国外交 政策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选 C 项;由材料内容可知三国都在 根据国家利益不断调整外交政策,不再唯意识形态,因而不能体现冷战阴影,排除 A 项;早 在 20 世纪 60 年代资本主义阵营便已开始分化,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材料体现 三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无关,排除 D 项。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若从古都变迁的轨迹看,西安,洛阳,开封成横线排列在我国中部,恰好都在 渭河——黄河南岸,是古代中原的腹心地区,也是先秦至唐中叶各王朝都城的基本所在区域: 而北京则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居古代中原的边缘,唐中叶以后,北方战乱时间较长,人口大 量减少,经济日且萧条。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比较安宁,经济发展因北方人民避乱迁入 而大大加快。开封居黄河与大远河交汇处,比校靠近江淮地区,因此唐以后终于取代西安和 洛阳,成为统一王朝都城。元朝和清朝都是边疆民族入主中原以后建立的朝代,两朝都是先 取北京,再取华北,在定都北京后统一全国的。此外,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来说,北 京更贴近他们的故乡,便于保持与故乡的联系,以便保留一条退路 ——摘编自吴松弟《中国古代都城》 1912﹣1949 年间中国首都的变动定(迁)都时 间 概况 1912 年 1 月 1 月 1 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 时大总统。 1912 年 4 月 2 月 25 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 月 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4 月,中华民国移都北京。 1927 年 4 月 4 月 14 日,国民党中央通过决议:建都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18 日,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37 年 12 月 11 月 19 日,《国民政府移脏重庆宣言》发布;12 月 1 日,重庆正式 成为中国战时首都。 1946 年 5 月 4 月 23 日,重庆国民政府决定还都南京;5 月 5 日,国民政府首都 迁回南京。 1949 年 9 月 9 月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北平改 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据孙宅瓶、蒋顺兴《民国迁都纪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趋势,分析说明影响中国古 代都城变迁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归纳 1912﹣1949 年间中国首都变动的特点。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评述 1937 年和 1949 年中国首都的变动。 【答案】(1)趋势:都城自西向东迁移;从中原的腹心地区向中原的边缘地带迁移。 因素:处在或靠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位于或接近赖以起家的根据地;受古代经济 重心转移的影响;基于政治斗争或民族斗争的需要。 (2)特点:都城变动比较频繁,且主要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变动。评述: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东地区陷,迫使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是中日民 族矛盾激化的产物;1949 年,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新中国定都北京, 这是国内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趋势,从材料“西安,洛阳,开封成横线排列在我国中部……而北京 则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居古代中原的边缘”可以看出都城自西向东的迁移,从材料“开封…… 唐以后终于取代西安和洛阳”可知都城从中原的腹心地区向中原的边缘地带迁移。第二小问 原因,根据材料“比较安宁,经济发展”“居黄河与大远河交汇处,比校靠近江淮地区”“北 京更贴近他们的故乡,便于保持与故乡的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地理位置、交通、经 济重心转移、民族斗争等方面来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建都南京, 成立国民政府 18 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重庆正式成为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国民政府决 定还都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可知都城变动比较频繁,且主要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变动。第二小问,根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抗日战争,民族矛盾激化;解放战争的胜利等方面来评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 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 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 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 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 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 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光绪初年以前,民间灾赈几乎都是局限于本地,即由灾区本地的绅富教济本地 的贫民。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历史罕见的大旱灾,从 1877 年开始,一直持续到 1879 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东部、四川 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 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谢家福等著名的社会救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 告,绘制了《河南奇荒血泪图》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 ——摘编自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救助与古代社会救助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1)特点:①分类定级,分类扶持;②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③ 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④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 (2)不同: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 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1877 年至 1879 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货”可知体现的 是分类定级,分类扶持;根据材料“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 可知体现的是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和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 贫相结合;根据材料“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目常生产生 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可知体现的是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 (2)根据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 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可知体现的是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根据材料“成立协赈 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可知体现的是民间社会救 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根据材料“金镛、谢家福等着名的社会济人士,成立协 赈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根据材料“并 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 是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根据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 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传教士大 量涌入中国;根据材料“光绪初年,庆西、河南瀑发了历史罕见的大旱灾,从 1877 年开始, 一直持续到 1879 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大 旱灾的出现和政府救济力度有限。 【点睛】认真审题,审明五项基本构题成分 1.解题依据:“依据材料”还是“依据所学知识”。2.答题要求: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概括、论证等。 3.限定词:即时间、角度、答题范围等。 4.核心词:即求答项。如:原因、特点、影响等。 5.分值:每道题后面的分值是在告诉考生需要“答多少”。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 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 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 抗和斗争而不致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在这个时代 里,美苏关系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准则。这最低限度共同利益就是避免美苏战争, 而最低限度共同准则是在冷战对抗中(特别是在危机期间)将避免美苏战争放在最优先地位。 它们先是作为心照不宣的默契,即法国大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 ——摘编自牛军《战略的魔咒:冷战时期的美国大战略研究》 材料提及一则关于美苏冷战思考的案例,其中蕴含了诸多的观点,从材中提炼一个观点,并 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观点一:美苏冷战客观上保持了“世界和平” 说明:二战后美苏两国势力相对均衡,尤其是苏联也成为超级大国后,两国都拥有了毁灭对 方的实力;美苏间的势力均衡,尤其是核实力“恐怖平衡”性,客观上遏制了美苏两个大国 间的军事冲突和战争的爆发。从而使冷战期间世界局势呈现出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这说明 美苏冷战客观上保持了“世界和平”。 观点二:美苏冷战基于两国共同的利益需要 说明:二战后,由于美苏两国处于相对均势状态,为了维护各自的势力范围,并遏制对方对 自己势力范围的渗透,采取了非军事性的冷战对抗;美苏这种非军事性对抗的共同利益要求, 使美苏冷战始终没有发展成为军事冲突,尤其是在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上,鲜明 的体现了这种冷战优先的非军事对抗性,因而冷战是美苏共同利益要求的结果。 【解析】 【详解】观点一:美苏冷战客观上保持了“世界和平” 说明:据所学可知,二战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苏 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放政治军事超级大国,两国都拥有了毁灭对方的实力;据材料“……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 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可知, 美苏间的势力均衡,尤其是核实力“恐怖平衡”性,客观上遏制了美苏两个大国间的军事冲 突和战争的爆发。据材料“……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致兵戎相见。 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可知,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 斗争而不致兵戎相见,从而使冷战期间世界局势呈现出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这说明美苏冷 战客观上保持了“世界和平”。 观点二:美苏冷战基于两国共同的利益需要 说明:据所学可知,二战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苏 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放政治军事超级大国,两国都拥有了毁灭对方的实力;据材料“…… 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 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可知, 由于美苏两国处于相对均势状态,为了维护各自的势力范围,并遏制对方对自己势力范围的 渗透,采取了非军事性的冷战对抗;据材料“在这个时代里,美苏关系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 利益和共同准则。这最低限度共同利益就是避免美苏战争,……”可知,美苏这种非军事性 对抗的共同利益要求,使美苏冷战始终没有发展成为军事冲突。结合所学可知在柏林危机和 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上,鲜明的体现了这种冷战优先的非军事性对抗性,因而冷战是美苏共 同利益要求的结果。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