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试题 第 1页 共 12 页
秘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宜昌市 2020 届高三年级 4 月线上统一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 12 页,54 小题,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诗经》中《周颂·噫嘻》描写了周王亲耕的仪式,《小雅·鹿鸣》记述了周王
宴请群臣的礼仪,《大雅·棫朴》记载了文王征伐前的祭天之事和宗庙之祭。这反映
出《诗经》
A.是研究周文化的重要史料 B.证实周朝王权与神权结合
C.凸显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D.揭示了劳动者的日常生活
25.有学者指出,一方面,西周分封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建立“殖民基点”,形成
具有“中央权力系统”性质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
朝觐的义务, 其余仍自治其事。这一论述意在说明西周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紧密结合 B. 地方诸侯只是在形式上履行义务
C.国家政权结构由松散走向严密 D. 中央权力系统制度建设水平不高
26.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
“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这说明董仲舒
A.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 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
C.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 D.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
27.乾兴元年( 1022 年),朝廷正式确立合同契法,专门规定了田宅出典活动。契约
文书必须一式四份,分别交由交易双方、商税院及地方官府保存,以此作为交易的凭
证。这一做法
A.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B.保障了自耕农民利益
C.调解了土地经营纠纷
D.顺应了田宅交易需要
28.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情况表
时间 赴会态度或举措
1851年 赛会为炫奇斗异无益之举
1873年 委于海关洋员全权筹办
1904年 赴会“内可维持商务,外可联络邦交”
1905年 收回参会承办权,颁发《出洋赛会通行简章》
据上表,清政府对参会态度的转变文综试题 第 2页 共 12 页
A. 客观上有利于晚清社会转型 B.反映出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C.推动了晚清关税自主的实现 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9.1931 年,以启新为首的三家民营水泥公司签订联营合同,协定销数和售价,划定
联营区域,制定管理规则,并在限制扩充及联合对外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业联营的
建立
A.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表现 B.有效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有利于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集中体现
30.下图是毛泽东在延安为电影纪录片《南泥湾》所写的题
词,它进一步推动了大生产运动。这
A.有利于民族战争的胜利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
C.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D.开创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31.下图是 1949 年与 1957 年我国不同类别高校数量变化图,该变化
A.优化了大学的区域布局 B.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C.肃清了西方教育的影响 D.标志着教育改革的完成
32.《十二铜表法》规定:若邻居的房屋有倾塌之危险,其邻人可提起“未来损害之
诉”,以敦促房屋所有人及时修缮,避免可能带来的损害。这说明 《十二铜表法》
A.形成了完备体系 B.维护平民利益
C.实现了有法可依 D.保护私有财产
33.下表为近代德国与英法两国在物理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热能、光学、电学、磁学等领域的物理发现数量
时期 德国人的发现、发明数量 英国和法国人的发现、发明数量
1861-1870 225 193
1871-1880 349 364
1881-1890 705 653
1891-1900 968 687
由此可知
A.欧洲国家内部矛盾加深 B.英法两国经济逐步衰落
C.德英法三国均向前发展 D.民主程度决定经济水平
34.1960 年,日本首相池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中共政策上未必要采取与美国
相同的态度……外交不仅仅是对中共的政策,首先重要的是提高自由国家对日本的信
任感。” 这主要说明
A.中日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B.日美外交政策上分歧严重
C.日本在试图调整外交政策 D.日本向政治大国目标迈进文综试题 第 3页 共 12 页
35.1675 年,荷兰商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19 世纪 70 年
代,法国大学教授巴斯德和德国乡村医生科赫先后证实了“微生物致病论”;1928 年,
英国医生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并在后来用于微生物感染的治疗。这说明微生物学的
发展
A.源于多个阶层参与 B.在继承中有创新
C.需要各国政府合作 D.取决于经济水平
特别说明:为了与本次考试网上阅卷系统相匹配,以下非选择题试题编号进行了临时
调整,此编 排仅限于本次考试。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50-51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四十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扩展区域 主要表现
非洲
1450-1800 年,地中海沿岸非洲、东非海岸已是旧大陆体系部分,其余
则是化外之地。165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永久要塞,作为经
济军事据点,1713 年一艘来自印度洋的商船把亚麻布带到岸上洗,结果
把一种可怕的天花瘟疫传至此地,1/4 以上居民被杀死,18 世纪 50-80
年代,天花又两次侵袭南非部分地区。在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对世界网
络参与趋势加强主要是以奴隶贸易方式完成的,至 1880 年之前的 400
余年,约 1100 万黑奴活着到达美洲。
美洲
1492 年人类穿越大西洋,欧洲就打开了进入美洲内陆的通道。他们通过
军事、迅速征服墨西哥、秘鲁,进而控制印加帝国。欧亚大陆的主要谷
物(麦类和水稻)、 柑橘、香蕉、无花果、葡萄传入美洲,同时至 1650
年,各种流行性“人群疾病”(这类疾病需一定规模的人群互动来传播)
和虫媒致命性疾病的发作导致美洲人口损失 50%—90%。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材料二
世界性网络的锻造,既造成了破坏,也带来了发展和创造,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
到来自远方的各种事件和进程的影响。枪炮对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加以重新塑造,
并造成国家间鸿沟不断加深;在经济领域导致了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规模变革;社会领
域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等级更为复杂;生态领域导致无数物种交换,植物、动物、
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现象;地理领域导致了不同地区社会的联合;在知识文化领
域……这些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摘编自施诚《全球史研究主题评介》
36.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非洲和美洲融入世界性网络过程的相同点,并指出其融入
的背景。(15 分)
37.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性网络形成的影响。(10 分)文综试题 第 4页 共 12 页
【四十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温铁军认为,古代社会自郡县制以来,政权只设到县一级,社会基层长期维持
“乡绅自治”。秦晖进一步将这种治理格局概括为“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
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中国传统基层自治的存续,得益于既是社会经
济单位、又是政治责任单位的家户制度和儒家意识形态的教化。
随着中国步入现代社会,现代性的侵蚀导致传统基层宗族社会受到严重冲击,近
代以来中国不断探索与现代性相适应的基层治理制度。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自治、
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对当前基层社会自治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
求。
——摘编自任杰、郁建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等
38.从材料中提取关于中国基层治理的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
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9.【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差遣,即派遣,在古代特指离开本来职官而从事其他岗位的工作。 使职,可谓是
差遣的一种,特指带有“使”之头衔的差遣。唐初中央有三省、六部、寺监等职官体
系。唐太宗时,随着形势变化,出现了一些使职,负责一些临时性质的差事,以弥补
原有官制不足。唐玄宗时,天下户口逃亡,免役者多伪冒。检田括户工作量浩大,户
部无法承担,监察御史宇文融“奏请检察伪滥,搜括逃户。玄宗纳其言,因令融充使
推勾。”由此出现的推勾使、劝农判官等都是本官是御史的使职差遣。诸使官有些长
期沿置,逐渐演变成为正式机构或职官,如枢密使、宣徽使、客省使和三司使等,有
些则因时因事因人而废立。
——摘编自李宜春《使职与差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的一个基本路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前期使职差遣大量出现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中前期使职差遣产生的积极影响。(9 分)
40.【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德军统帅部利用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东线军事力量。这就使德
军能于 1942 年夏季在苏德战场南翼展开进攻,以进至高加索各石油区和顿河、库班
河以及伏尔加河下游等物产丰富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将方面军的基本力量集中于顿河大弯曲部,在该处占领防
御,制止德军强渡顿河并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无论是在防御战役准备期间,
还是在实施过程中,军队都进行了大量党政工作。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团组织
采取了一切措施。
斯大林格勒州的劳动者给了军队大力支援。在斯大林格勒各接近地构筑了4道防
御围郭。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巩固民兵,加强城市消防,并使全州劳动者做好坚持敌
后斗争的准备。
——摘编自(英)比弗 《保卫斯大林格勒》文综试题 第 5页 共 12 页
(1)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9 分)
41.【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广东香山人,1874 年,他被选为留美幼童赴美留
学。回国后,他先后出使朝鲜、参加中英西藏谈判、力主收回路权和海关权,为国家
挽回了不少权益。武昌起义爆发后,唐绍仪被袁世凯委以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1912
年 3 月 25 日,唐绍仪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国务总理。在组阁之初,唐绍仪“推行资产
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改造和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愚
昧的社会风俗”。6 月 15 日唐绍仪提出辞呈,以辞职来捍卫“约法”的尊严和内阁
的权威。1915 年 8 月,袁世凯推行帝制之后,唐绍仪立即与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及汪
精卫等,联名致电袁世凯,要求“取消帝制野心,并辞职以谢天下”。1917 年 9 月,
唐绍仪任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的财政总长。1920 年,唐绍仪又抱定民主法治
之观点,参加了二次护法运动。
——摘编自周棉、魏善玲《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中的唐绍仪》
(1)根据材料概括唐绍仪的历史贡献。(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绍仪的上述政治活动所体现的时代精神。(6
分)
宜昌市2020届高三四月调考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D B D A C A B D C C B
41.(1)参考答案:
影响: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
社会转型;人类社会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与传播,丰富民众
生活,促进人口增长;伴随世界性网络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
大。(每点2分)
(2)参考答案
相同点:西欧殖民者主导(被动融入);都伴随物种交流的过程;传染病传播,人口
锐减现象。(每点3分)
背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展;西欧基督教传播
的影响。(每点2分)
42. 示例:
论题1:宗族自治-家户制度-伦理教化-乡绅引导是中国传统基层自治的主要模式(2
分)。
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受宗法观念影响的宗族体系长期存
在,构成古代社会地方以宗族自治的主要形式(2分);从政治层面看,统治者长期文综试题 第 6页 共 12 页
推行的户籍制、保甲制、什伍连坐制等,进一步稳固了地方统治(2分);地方乡绅
往往是地方宗族内有影响力、有威望的传统知识分子,通过乡绅宣扬用于维护统治、
凸显等级观念的儒家伦理观念,从思想层面形成对基层民众的思想控制(2分),形
成以基层乡绅为桥梁,沟通基层治理与国家威权之间的联系(2分),从而达到稳定
基层秩序、巩固统治的真实意图。
纵观中国古代,这种模式基本实现了对地方基层的治理,保证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也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2分)。
其他角度:
论题2:中国古代基层管理主要是以自治管理的形式为主。
论述要素应涵盖:中国古代社会因受制于版图较大、交通通讯条件相对落后、人口众
多、居住分散等因素,统治者一般都采用以地方乡绅为桥梁,沟通中央威权与地方治
理,形成地方自治管理模式。若学生答出秦朝史实可酌情给分:秦朝在郡县制下的地
方基层,形成了三老掌教化、游缴掌治安、啬夫掌税收的局面。
论题3:近代化冲击传统基层宗族社会。
论述要素说明:此论题应从近代、现代两个阶段进行论述,以突显近代化冲击。
近代以来,外受资本主义侵略、内有近代经济发展,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受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政治社会变革推动,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不断
变动,瓦解了传统的宗族体系和乡绅阶层,传统地方基层乡绅自治不断瓦解;受外来
资本主义观念和国内思想解放影响,社会治理观念不断变化,民众思想不断解放,传
统天下观向近代民族国家观转变,从思想上进一步瓦解传统基层社会乡绅自治治理模
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多次农村改革,先后采用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体制下的
生产队进一步调整地方基层管理,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基层管理制度。
论题4: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在不断调整中发展演变。
论述要素说明:此论题应从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段进行论述,以突显社会治理与
时俱进的特点。古代社会,政府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和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儒家伦理道
德体系,强化尊卑等级观念,最终形成了以乡绅自治为主要形式的治理模式;近代以
来,受外来侵略影响,中国社会内部政治社会变革推动,传统天下观逐渐发展为近代
民族国家观,基层社会治理向近代化方向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清除落后因素,基
层治理不断调整,以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现代村民自治和居委会自治相结
合的城乡管理模式。
论题5:基层社会自治要重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45.(1)参考答案:
原有的官职体系无法适应形势新变化;国家治理出现新问题。(每点3分)
(2)参考答案:
对后来的职官体系和行政制度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利于解决国家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每点3分)
46.(1)参考答案:
苏军指挥得当;苏军政治工作支持;广大民众的支持。(每点2分)
(2)参考答案:
提升了苏联军民的士气和苏联的国际影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为以
后的军事斗争提供了典型范例。(每点3分)
47.(1)参考答案:
出使、谈判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生产生活方式,促文综试题 第 7页 共 12 页
进社会转型;继续斗争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每点3分)
(2)参考答案:
热爱国家、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对专制和愚昧、追求民主和法制的民主
主义精神;不畏权势、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