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金榜冲刺卷(山东、海南卷)(三)(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金榜冲刺卷(山东、海南卷)(三)(解析版)

ID:431602

大小:81.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高考语文金榜冲刺卷(山东、海南卷)(三)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 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 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 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 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 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 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 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 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 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 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 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 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 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 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 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 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 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 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 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 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 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 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 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 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 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 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 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 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 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 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 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 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 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 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 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 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 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 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 惯来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 一种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臆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苦恼 契诃夫 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 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车夫约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但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但到的最大限度。 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 也是一动都不动。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 约纳猛地哆嗦一下。从沾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 为了表示同意。约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 约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 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 “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 “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 “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车夫就又伸长脖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 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 在赶车座位上又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 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 “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快点跑!” 约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 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约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 头去,嘟嘟哝哝说: “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 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约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 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 他的胸膛。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 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 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腔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 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 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约纳已经回到大车店。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 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约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 “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 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 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约纳问。 “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 约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 了。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 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 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是啊,他现在可以讲的还会少吗?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 泪…… “去看一看马吧,”约纳想。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 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你在吃草吗?”约纳问他的马说,“好,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 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 只要他活着就好了……” 约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 “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马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 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文本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主人公约纳是一个勤劳善良、生活窘迫、孤苦伶仃,悲枪伤痛、无人同情的俄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典 型,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中下层劳动人民悲惨处境的写照。 B.马车夫约纳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愿望竟成了无法实现的“奢 望”。这和鲁迅《祝福》的祥林嫂讲述她阿毛被狼吃掉时的遭遇是一致的。 C.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体为素材,以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作主角;反映的却是重大社会问题, 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 D.《苦恼》就是在讲诉一个悲伤的故事。悲伤的谈话意味着,不但所谓的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不能沟通, 即使同为下层社会。沟通同样是不可能的。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用细描的方式来描写环境和刻画人物。雪花纷飞渲染沉重凄凉的氛围,一动不动的车夫, 虽然不发一言,却足以使读者窥探到他内心的沉重负担。 B.小说的第一自然段第三句话连续出现“伛”字,契诃夫没有直接描写约纳的内心世界,但通过身体 语言明白无误地传达了他的悲苦心境。 C.小说在写约纳等待乘客的过程中,出现了约纳和他的小马的姿势对应,意味深长。这其实为小说结 尾约纳向马倾诉埋下了伏笔。 D.当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约纳还“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从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得 知约纳是多么孤寂;只要有人和他说话,就是骂他他也觉得舒服。 8.有人说《苦恼》这篇小说是以冷静的笔调来表现小人物在冷漠环境中生活的无声悲哀,请结合文本进行 分析。(4 分) 9.小说的结尾,作者给约纳安排了一个倾诉苦恼的对象,于是“约纳讲得人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 它讲了……”。这样的结尾安排有什么样的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李裕,字资德,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中,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石彪滥报首功,诏裕核实。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以才 擢山东按察使,重囚二百余人,或经十余年未判,裕旬月间决遣殆尽。大岘山贼寨七十余,裕捕戮其魁,纵 胁从,除其逋负,乱遂平。 成化初,迁陕西左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尹。政声大著。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浚 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旧编木捍冲激,劳费无已。裕与郎中杨恭等谋,易以石,遂 为永利。淮、凤方饥,而太仆征预备马二万匹,裕论罢之。在淮六岁,每岁入计事,陈利病,多施行。父 忧归,服除,留佐院事。 十九年,代戴缙为右都御史。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 箠挞,由是得谤。汪直败,偕副都御史屠滽请雪诸忤直得罪者,帝不悦,夺俸;又坐累,调南京都察院。考 绩赴都,留为工部尚书。初,吏部尚书尹旻罢,耿裕代之。以持正不为万安所喜。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 欲引乡人,乃协谋去耿裕,以裕代之。裕本廉介负时望,以孜省故,名颇损。其铨叙亦平。故事,考察目 有四:曰老疾,曰罢软,曰贪酷,曰不谨。裕言:“人材质不同。偏执类酷,迟钝类软。乞立‘才力不及’ 一途,以寓爱惜人才之意。”帝善之,遂著为令。考宗立,言官交章劾裕进由孜省。裕不平,为《辨诬录》, 连疏乞休去。正德中卒,年八十八。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 B.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 C.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 D.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父,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意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意即堂叔。 B.用事,有“执政、当权”,“凭感情、意气等行事、办事”,“使用典故”等意义,文中用的是第二 个意义。 C.铨叙,亦作“铨序”。古时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升降级别与职位。文中指李裕的考核结论。 D.故事,在文中指先例、惯例。管理者在处理行政事务时,除依据法律法规外,还按照一定的先例、 惯例行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裕秉性耿直,不畏强权。在奉诏查处石彪谎报战功一事时,他据实上报,不徇情枉法,获得好名声。 B.李裕颇有才干,屡获提升。他因才干被提升为山东按察使,后又提升为右都御史、工部书等职务。 C.李裕关心民生,同情百姓。淮安、凤阳一带闹饥荒时,太仆寺却要征用二万匹马,遭到李裕的抵制。 D.李裕一生正直,晚节有亏。耿裕因坚持正义不被人喜爱,李孜省和李裕共谋除去耿裕,让李裕代替 耿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在淮六岁,每岁入计事,陈利病,多施行。(4 分) (2)帝不悦,夺俸;又坐累,调南京都察院。(4 分) 14.针对过去官吏的考察项目,李裕向皇上提了什么建议?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16 题。 鹊桥仙 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① 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③犹在,头上貂蝉④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①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②更管:哪管。③青毡:指家传旧物,也喻指高贵世家。④ 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上片写景叙事:“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 B.运用移情手法: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下片深情寄语:“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劝诫语重心长:“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16.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归去来兮辞》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 长而得到精神满足。(2)《诗经·氓》中写男子的粗暴性格初露,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贾谊《过秦论》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 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在初见暑气的夏夜,临水的院子里,人声、虫鸣混合着菖蒲的香气,在你的蒲扇下悠悠拂来,煞是清 新。夏日晚上蚊虫多,你总是麻利地从抽屉里拿出枯黄的菖蒲,划一根火柴,点燃驱蚊。你总是笑着说:“还 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夏夜的晚上,伴着氤氲在空气中菖蒲的气息,安然入梦。梦中总是会出现 那个熟悉的场景,端午的日子,你抱着我与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你握一端,每插进一根, 你就开心地笑一次。 梦中的我一直沐浴在蒲扇的清风下,在无数个儿时的夏夜,清凉着我的梦境。迷蒙里,隐隐约约中, 你的一颦一笑,句句叮咛,印在我的记忆深处。年复一年,风吹菖蒲,可临水的院子里少了一个我。每每 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血脉, ① 。月光灿灿,星光淡淡,还 是一个夏夜,我回家探望你,仍在那个临水的小院中,我们躺在院中的竹席上,仰望着满天的繁星。你还 是像以前一样,摇着蒲葵扇,听我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几只调皮的蚊子嗡嗡地飞过,你似乎想到了什么, 突然起身。然后吃力地一手按着膝盖,一手扶着竹席边的椅子,颤颤巍巍地走向那个熟悉的抽屉,后眯缝 着眼睛,在抽屉中摸索着,几片枯黄的菖蒲出现在掌中,划一根火柴,熟悉的气息就飘渺而来。你又笑着 说:“还是点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一切仿佛与记忆重合,还是熟悉的气息,还是那种浓浓的爱。于 是在这清凉的晚风中,在菖蒲熟悉的气息中,在故乡临水的小院中,我们仰望着星空……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② 。”外婆,时光会变老,但是,你给我的爱从未改 变。外婆,感谢你为我不变的爱与付出,你是我最感激的人,曾经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18.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拟人、对偶、排比      B.拟人、比喻、引用 C.拟人、比喻、排比       D.拟人、对偶、引用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然后走向那个熟悉的抽屉,后在抽屉中找出几片枯黄的菖蒲,划一 根火柴,熟悉的气息就飘渺而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① ②21.下面文字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 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错误观念的误导,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强。②非法贩卖、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 生,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我们的文明形象。③为了提高全同学们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为建设生态、 文明的生活环境作出积极贡献,④我们郑重地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⑤从现在起,全体同学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⑥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 不干扰野生动物休息。⑦如果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 ⑧让我们的郑重承诺传播到全社会,落实到每一个人。 22.下面是公益机构“宝贝回家”寻子网站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 句子通顺,不超过 90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古代:防御长城—→今天:新的长城 古代:丝绸之路—→今天:一带一路 古代:保守农村—→今天:美丽乡村 中国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中国的发展更离不开开拓创新。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 1. D 【解析】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 细致描绘。原文: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 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 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 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不是“无暇”,而是不 愿意着力于此。A 错误。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 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原文: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 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 感。“不用力”不等于“较为随意”,所以 B 错。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 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是材料一指出的。)原文: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 “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 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 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这是材料一的内容,所以说“材料二并指出被传统的文 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是错误的。 2.C 【解析】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 力的一种体验。原文: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 阅读快感。“同等的阅读快感”并不等同于“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不能得出“更 有力”的结论。C 错误。 3.B 【解析】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原文:科 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 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小说 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这是材料三的内容,命题者让学生容易失误, 当成了材料二的内容,所以错误。)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 天才意测。”(谈论的是创作方法)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谈论的是故事来源) 4.(1)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2)用辩驳的的论证结构,先立后驳;(3)论证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比如: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证法、举例论证法等等。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有奖励性质。很多学生只能得 1 分。 5.不合理。(1)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是在文学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已经形成一种封闭的习惯,不适合 用来评价科幻小说这种文类;(2)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给读者带来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新 的“文学性”。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对,即可。 合理①科幻小说毕竟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类。 ②科幻小说可以借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事形式探索和情节模式等方面取长补短。 6.B 【解析】马车夫姚纳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愿望竟成了无法实现的 “奢望”。祥林嫂是在她多次重复讲述时才碰壁的,而姚纳却是在他第一次讲述时就碰了壁;碰了许多壁。 而且祥林嫂是有人倾听的,只是人们把倾听后只是想要嘲讽她,咀嚼她的痛苦。所以并不完全一致。 7.A 【解析】应该是白描的手法。白描是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 形象。特点有三;不写背景。不求细致。不尚华丽,细描则又称工笔。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 刻画,文字绚丽﹐善用多种修辞手法。 8.①冷静的笔调;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运用现实客观的写作方法;去展现马车夫有苦无处诉的遭遇, 笔调客观冷静,引人深思。 ②表现主题深刻。作者通过表现马车夫姚纳不断想向人倾诉丧子之痛,却屡屡受挫。来表现底层人民的无 声悲哀和社会环境的冷酷无情。 9.①与之前的遭遇进行对比。他尝试对军人,三个乘客,大车店的青年人进行倾诉,却没有人愿意为他停 留,只有陪伴他的老马似乎可以让他倾吐苦恼。凸显了人的麻木冷漠,人与人沟通的不可能。②深化主题, 平平淡淡却意味深长。写出主人公的多重苦恼,生活艰辛之苦恼,孩子去世之苦恼,以及无人倾听开解之 苦恼。③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引人深思。通过这场只有倾听却没有回复的倾诉让人读来更感心酸伤感。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D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选项之间的区别,石彪的伯父石亨 写信给李裕,意思完整,排除 A。李烧毁了信,按照实情上报。石亨不久也丢了官,排除 C。都御史寇深, 人名不能断开,故选 D。 11.B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 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题中 B 项,李孜省地位尊贵受到宠幸而当权。应该是第一种意义。 12.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间、 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D 项,耿裕因为坚持正义不被万安喜爱。而李孜省地位尊贵受到 宠幸专权,想要提拔同乡的人,于是就(和万安一起)共同谋划除去耿裕,用李裕代替他。 13.(1)李裕在淮安六年,每年入京讨论国事,陈述利弊,有很多建议得到施行。(译对“入”、“陈利病” 以及补出主语各得 1 分,语意连贯 1 分) (2)皇帝不高兴,剥夺了他的俸禄。又因为此事的连累,调到南京都察院。(译对“夺俸”、“坐”、“累”各 得 1 分,语意连贯 1 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后,应先回归文本, 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 逐字进行翻译。 14.过去考察的项目有四种:年老生病、做事疲软、贪婪残酷、不谨慎。李裕认为,人材的性质不同是不 同的。偏执的人接近残酷,迟钝的人接近疲软。请求设立“才力不够”一条标准,希望进行爱惜人才。最 后皇上同意,并写入了法令。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要了解考察的四种项目,然后准确理解李裕的想法,从他的话 可以看出“人材质不同。偏执类酷,迟钝类软。乞立‘才力不及’一途,以寓爱惜人才之意。”最后根据后 文“帝善之,遂著为令”,说明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参考译文】 李裕,字资德,丰城人。景泰五年中进士。授予御史的官职。天顺年间,任陕西巡按,上疏安定边防 的八条建议。石彪夸大报告自己的战功为第一功,皇帝下诏让李裕核实。石彪的伯父石亨写信给李裕,李 烧毁了信,按照实情上报。石亨不久也丢了官。李裕因此有刚强正直的名声。都御史寇深对待副官和下属 严厉,只有李裕不屈服。李裕因为有才能被提升为山东按察使。山东有二百多犯罪严重的人,有的过了十多年还没有判决。李裕到后十多天就基本上判决完毕。大岘山的强盗有七十多座山寨,李裕逮捕并处死了 强盗的首领,释放了随从的人,免去他们欠缴的赋税,叛乱于是就平定了。 成化初年,李裕升任陕西左布政使,又调任顺天府尹。政绩显著,名声大振。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 总管漕运并兼巡抚江北各府。他疏浚白塔、孟渎两条河来方便漕运。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过去设置的木桩 受到江水冲激,耗费了很多,无法停止这种耗费。李裕和郎中杨恭等谋划,改为石桩,于是永远受益。淮 安、凤阳一带正在闹饥荒,但太仆寺此时却要征用二万匹马备用。李裕上疏制止了这件事。李裕在淮安六 年,每年入京讨论国事,陈述利弊,有很多建议得到施行。因为父亲逝世回家,服丧结束后,留在朝中帮 助处理院事。 成化十九年,李裕代替戴缙任右都御史。戴缙依附汪直,曾经请求再次设置西厂,他在任时法纪废弛。 李裕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御史犯了过错,有的遭到鞭挞,李裕因此遭到毁谤。汪直垮台后,李裕和副都御 史屠滽一道请求替那些冒犯汪直而获罪的人平反昭雪。皇帝不高兴,剥夺了他的俸禄。又因为此事的连累, 调到南京都察院。后来,通过政绩考核调入朝廷,担任工部尚书。当初,吏部尚书尹旻被罢免,耿裕代替 了他。耿裕因为坚持正义不被万安喜爱。而李孜省地位尊贵受到宠幸当权,想要提拔同乡的人,于是就共 同谋划除去耿裕,用李裕代替他。李裕本来廉洁耿直有很好的名望,因为李孜省的缘故,名望很受到一些 损失。对他的考核也只是称职。按照过去的旧例,考察的项目有四种:一种是年老生病,一种是做事疲软, 一种是贪婪残酷,一种是不谨慎。李裕建议说:“人材的性质不同。偏执的人接近残酷,迟钝的人接近疲 软。请求设立‘才力不够’一条标准,来寄寓爱惜人才的意思。”皇帝认为好,于是就写上这一条。考核的 原则确定了,言官上疏弹劾李裕,说他是通过李孜省提升的。李裕感到冤枉,写了《辨诬录》,连续上疏请 求退休离开。正德年间逝世,活了八十八岁。 15.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技巧、形象的能力。C 项,“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不当。“诗书 事业,青毡犹在”,说读书是辛家传统;“头上貂蝉会见”则以富贵功名劝祐之,盖“貂蝉”为彼时高官显 宦之冠服。家风好诗书,诗书能令冠貂蝉,这虽是写给祐之的,也是诗人的自励。 16.(第一问)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2 分) (第二问)①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2 分)②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 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虚中有实(或答虚实结合亦可)。(2 分) 【解析】本题既考查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又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解答时先答出场景,再分析手法。 “从今便忆,中夜谈笑情软”,是幻想的一种情状,写从此以后只能在回忆中想象兄弟到半夜仍在长谈,充 满欢声笑语的场景。“小窗风雨”是眼前的实景,而“中夜谈笑情软”是虚写,诗歌由实到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 苦的情思。“何当”为设想之词,所以“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都是虚写,想象夫妻重逢之时的生 活场景。 17.(1)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2)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8.A 【解析】第二段“几只调皮的蚊子嗡嗡地飞过”运用了拟人。第二段“月光灿灿,星光淡淡”运用了对偶, 第三段“曾经是,现在是,未来,也是”运用了排比。选文没有运用比喻和引用。运用排除法,故选 A 项。 19.①原句“吃力地一手按着膝盖,一手扶着竹席边的椅子”、 “颤颤巍巍地”写出了外婆年纪大了,身体 不好,腿脚不方便,起身比较困难。②原句“后眯缝着眼睛”“摸索”说明外婆年纪大了,视力不太好;只 能眯缝着眼,用手去摸索。③“几片枯黄的菖蒲出现在掌中”写出外婆童心未泯,好像变魔术一样找出了 菖蒲。④这三处不同,把外婆找菖蒲的过程写得具体,表现了外婆对我的关爱以及我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每点 1 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对动作描写、修饰语、叠词的分析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 语言的准确、形象、生动。 20.①会带我重回那溢满菖蒲香气的家乡 ②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一 处前文说“每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血脉”,后面说“月光灿灿, 星光淡淡,还是一个夏夜,我回家探望你”,此处就应该填一个过渡句,从诗词中的夏夜到真实的家乡,但 全文都提到菖蒲的香气就是作者的记忆,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有“菖蒲的香气”这个关键词。第二处是一处 转折句,“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但收获的应是比春风更多、更美的东西,此处应该填“你却给了我整个 春天”。(意思相近即可,每句 2 分) 21.①缺少介词,“错误观念的误导”前少了介词“由于”或“因为”;②语序不当,“贩卖、捕猎、食用” 改为“捕猎、贩卖、食用”;⑥语气不坚定,“尽量”改为“坚决”; ⑦用错对象,“通报”改为“举报”。(本 题 4 分。每处 1 分,只写出序号不修改不得分。) 【解析】本题属于语言表达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以表达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语 言得体和病句修改能力。前两处是有语病,后两处是语言不得体。语病一定要了解语病的六种类型。语言 得体一定要考虑文体,“尽量“不符合倡议书场合和目的;“通报”适用于行政机关等,不适用于市民对执 法部门,用错对象,且意思也不够准确。 22.构图要素:此标志由母亲、婴儿、婴儿车组成。图形寓意:这些图形又巧妙地构成一个爱心。整个图形表达出一位母亲正要抱起婴儿车里的孩子。象征着天下丢失孩子的母亲都能找回自己的宝贝。得到家庭 的关爱与温暖。 打出构图要素。给 2 分;答出寓意-给 2 分;句子通顺,给 1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3.【写作指导】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是三个古今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发展战略标志,可以从不 同角度解读出自己的理解,可写范围很宽泛。导语告诉我们可以写中国发展,可以写继承优良传统,继承 前人的事业,也可以写开拓创新等等。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审题难度不大。作文立意应该有 这几个方面:(1)写继承方面的内容;(2)写开拓创新;(3)写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上立意均可以成 为最佳立意。 【参考作文】 继往开来,复兴中华 中国,这个古老而暂新的过度,我身处其中。如果有人问我:中国怎样才能走向民族伟大的复兴?我 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继往开来,复兴中华。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他有着老者古朴的褐色,风风雨雨,岁月打磨,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 他站立着,将往昔记忆温柔抚摸;中国,他有着古老沉默的智慧,经年走过,年月蹉跎,凝聚五千年的智 慧,千山万水,脚踏实地。 看长城,多少个风雨如磐的年头,塞外的马蹄不能将它踏破,冰冷的子弹不能将它击倒。那是中华儿 女用血肉建造的脊骨,一砖一砖,千年垒成,斗转星移,青山不变。它沉默着伫立在高山之上,只为守护, 抚平儿女们心底的浮躁与不安;只为凝视,东方的旭日升起。面对新的征程,人们起步出发。 看丝绸之路,黄沙阻挡不住文明交融的冲动。张骞的骏马迎着朔风嘶鸣而过,班超的笔下记录着旅途 的艰辛。长安繁华,塞外苍凉。风沙过身,唯有脚步才可安抚内心,唯有脚步才可通向远方。 看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代的人们依赖于自然,脚下的土地浸透着丰获的希望,屋顶的月光 寄放着游子的归心。然而这样的夜晚只适合酣眠。 当我们继承古老民族的精髓,吸收消化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的时候;当我们创新各项领域,走出新 天地的时候,就如老者转身。中国,他有着少年的热情,时代正好,变数诸多,唯有不断地探索、创新、 突破,才能保持旺盛生长的活力。 由于理念创新,古老的长城新生了。长城的烽火狼烟已随风雨散去,如今,只有白鸽飞过山头,只有 历史镌刻在人们心中。正因为走过坎坷之途我们更加明白和平之可贵,于是用来防御的长城成了民族开放 的前沿,成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象征,我们也更加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由于理念创新,古老的丝绸之路新生了。世界相接,沉睡了百年的丝绸之路再焕生机。前途依旧未知, 但焕发了生机的中国的品质就在于探索,以及坦诚。列车取代了骏马,互联网取代了文字,但无论以何种 姿态,世界的东方与西方都在呼唤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 由于理念创新,古老的农耕文明新生了。乡愁情思,在工业文明时代似乎总是脆弱的。当高楼大厦升 起,月光不再浸着瓦当上的青苔,湿润的土地变成坚硬的水泥,我们感叹,两者不可以相融吗?当然可以。 古老的时节依然存在,人们数着一个一个的节气,春游人如织,看小巷沸腾,我们依旧在古老的土地上耕 耘、收获,以年轻的容貌融入这个世界。 中国,这个古老而暂新的国家,我们要继承他的智慧,他们以五千年的智慧为世界写下中国特色的注 脚;我们要创新,以创新探索的精神推动时代发展。继往开来,复兴中华。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