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 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选题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梭伦的诗歌:“我使许多流落外邦的雅典人返回他们为
神所保佑的祖国……对那些留在家乡遭受奴役之耻,在主人面前总是因害怕而发抖的人,
我也使他们获得了自由。”取得以上效果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是( )
①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②颁布“解负令”
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
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
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导致梭伦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
A.雅典国家的最终形成 B.全面平等的民主制度
C.财产等级的严格区分 D.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3.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
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
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
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B.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4.古代雅典的梭伦曾在诗歌中写道:“我完成了这些工作,用我的权力,将蛮力与正义相互
调谐,我像我承诺的那样坚持到底。”据此可知,梭伦的改革( )
A.坚持正义的原则,实现人人平等 B.强调美德即知识,注重道德教化
C.协调了各方利益,稳定城邦秩序 D.铲除旧贵族势力,扩大民主基础
5.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
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
A.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B.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
C.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 D.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6.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 588 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
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 )
A 掌握栽种葡萄的技术 B 掌握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C 在雅典购买土地 D 经商致富,购买房产
7.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
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 )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
8.秦商鞅变法规定,没有军功爵的人不能当官,有爵才有官;到西汉初年,除保留“非列侯
不得任宰相”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提爵;到西汉中期,不是列侯也可以任宰相。这
一系列变化反映出( )
A.官僚政治渐趋成熟 B.选官权集中于中央
C. 贵族爵制已被废除 D.官员任用不看出身
9.以下三幅图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
A.改革须先从权贵中推行
B.改革者须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C.改革者应制定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D.改革者要有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
10.战国时期,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而采取的变法改革措施是( )
A “相地而衰征” B “履亩而税”
C “平籴法” D “尽地力之教”
11.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
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
A.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D.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
12.下边(左)图为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左壁刻有“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
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考古学家还在方升底部发现了铭
文,铭文即为众所周知的“秦始皇廿六年(前 221 年)诏铭”(见下下图)下列相关解读,不
准确的是( )
A.“方升”为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
B.刻在底部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的字体是小篆体
C.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官府重新制定了度量衡的标准
D.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13.战国时期,商鞅针对当时“法力不张,法度废弛”,特别是贵族高踞于法之上的横行给社
会造成的动乱,提出“壹刑”的主张,特别提出“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其
意在( )
A.以人人平等来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B.修正功过相抵所带来的系列弊端
C.限制贵族特权以实现法律的公平 D.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实现富国强兵
14.北宋王安石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有诸多相同点,但两者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最本质的差
异在于是否( )
A.对普通民众有利 B.推动社会转型
C.得到统治者支持 D.能够富国强兵
15.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
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
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16.(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广其实迁
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
包括( )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③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
迁都之实 ④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7.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
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
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 )
A.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 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 D.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
18.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
素后的一次发展。”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 )
A.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 B.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
C.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 D.实行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
19.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 )
A.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 B.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
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 D.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
20.均田制是为兴富民之本,俸禄制是为肃明吏治,三长制是为完善基层社会组织和加强赋
役征发,礼制改革是为整肃朝仪和加强教化。这主要说明孝文帝改革( )
A.接受汉族礼仪规制 B.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C. 基于解决现实问题 D.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21.王安石变法期间,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
的直接免试授官,中等的须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可授官。这一做法
的主要目的是( )
A.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 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
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 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
22.《哈佛中国史》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
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强
盛。”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的是( )
A.保甲法、保马法、均输法 B.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
C.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23.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
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
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 )
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B. 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
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D.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24.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财,
还以助民”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
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 )
A.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
B.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
C.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D.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
25.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
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
A.免役法 保马法 B.均输法 保甲法 C.市易法 将兵法 D. 青苗法 保甲法
第Ⅱ卷(材料题,共 50 分)
26、(15 分)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
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
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
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
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
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商鞅新法推行 10 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
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4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
具体举措。(4 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7 分)
27.(15 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的变化和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都带来深远影响。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朝君主时有督励考课之诏,却没能改变士族的无功受禄。而北朝部族的重军
功传统,在建立政权后发展为重事功、重吏绩的精神。孝文帝曾亲临朝堂考核五品以上
官员,场面之严肃,绝非南朝所能有。拓跋部早期“以军令从事”的做法,则为后来的
法制贯彻创造了条件。孝文帝颁行俸禄后,赃满一匹即死,法律雷厉风行。他多次更订
律令,立法活动在孝文帝时达到了高潮。政治制度本是从魏晋南朝学习而来的,北魏孝
文帝改制后,北朝政治制度显示出了更大的政治活力,构成了走出汉唐盛世间低谷、通
向隋唐盛世的历史出口。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通过把部分国有土地、户绝田、罪没田、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适当
限制土地的占有、买卖与继承,从而有效调控了全境的土地占有关系,解决了因田业无
主或产权纠纷而产生的大量农田抛荒问题,遏制了土地兼并与土地集中势头,扶植了人
数众多的自耕农(包括汉族和内迁各族农户),同时又有力地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使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和赋役负担者,增加了财政收入。到孝明帝正光年间
(520—524 年),北魏全境国家所控制的户口数量已超过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户口的一
倍,史载“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政治改革措施及其制度渊源。(5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在经济、文化上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10 分)
28.(20 分)王安石变法是北宋重要的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但人们对其评
价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为推行新法,在熙宁年间对官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改革内容主要
是与变法密切相关的官僚机构和人才问题。王安石对一些闲散机构未加裁除,而是依照循
名责实原则部分地恢复其职掌,如兵部原仅管文书,变法中成为推行新法的阵地,可以
“教阅诸路保甲”。同时设置新机构,如制置三司条例司,它名义上是理财机构,实际则
是主持变法的总枢纽,为“中书之外又一中书也”。为减少变法的阻力,对老弱无能者给
以照管宫观等闲差,对反对派对采取调离中央或降黜的方法而极少免官。王安石还主张
高薪养廉,尤其是大幅提高基层官员的俸禄。王安石认为整顿官制要从官员的培养、选
拔的源头抓起,熙宁四年,王安石下令改革科考内容;力图选拔一批改革人才。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今介甫(编者注:王安石,号半山)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
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
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
扰扰,莫安其居,此岂老氏之志乎!
——司马光《传家集》卷 60《与王介甫书》
材料三、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王荆公》中写道:“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
掣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改革也。”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熙宁官制改革的特点及作用。(10 分)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与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并分别说明
理由。(10 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梭伦改革按照年收入的多寡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作为其享有政
治权利的依据,故①正确;“在主人面前总是因害怕而发抖的人,我也使他们获得了自
由”经济上梭伦颁布“解负令”,使得因债务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故②正确;由四个
部落各选 100 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保证了公民参政的权利,
故③正确;实行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举措,故④错误,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梭伦改革前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使得梭伦保持“不偏不倚”的
态度,故选 D 项;克利斯提尼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排除 A 项;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并非全面的民主,排除 B
项;C 项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排除 C 项。
3.【答案】B 【解析】材料“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
可以看出平民不是最高统治者,故 A 项错误;结合材料“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
真正主人”说明平民拥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故 B 项正确;雅典是公民政治,当
然也包括贵族,所以贵族不能说在政权中无足轻重,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梭伦改革只
是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谈不上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故 D 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我完成了这些工作,用我的权力,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我像我承
诺的那样坚持到底”表明梭伦改革注重协调各方利益,故选 C 项;梭伦改革维护的是奴
隶主阶级的利益,无法实现人人平等,排除 A 项;强调美德即知识,注重道德教化的是
苏格拉底,排除 B 项;材料的内容表明梭伦改革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不是铲除旧贵族
的势力,排除 D 项。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
分执行”说明即使富人反对,政策依然被执行,政策被执行是因为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即城邦整体利益,故选 A 项;据材料“富人曾经强烈抗议”说明遭到富人反对,排除 B
项;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的是财产等级制,排除 C 项;材料表明强调是包括富人在内的
整体利益而不是仅仅平民利益,排除 D 项。
6.【答案】B 【解析】公元前 594 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最高执政官,为了促进手工业发展,吸
引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梭伦对携带家属移民雅典的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故 D 项
正确。
7.【答案】B 【解析】梭伦颁布“解负令”是为了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防止获得自由的
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与材料“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不符,故 A 项错误;实行财
产等级制度,贵族因为特殊地位而拥有相当多的财产,其社会政治地位自然比较高,这
对贵族有利;同时,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原来的出身等级制度,平民可以通过辛勤劳动
而积累较多的财产,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这样既提高了平民地位,又保证贵族利益,
与材料“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信息一致,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鼓励发展农
工商业的内容,故 C 项错误;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各选 100 人组成,主要职责是为公
民大会拟订仪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秦商鞅变法规定,没有军功爵的人不能当官,有爵才有官”
“到西汉初年,除保留‘非列侯不得任宰相’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提爵”“到西汉中
期,不是列侯也可以任宰相”可知,注重以血缘为基础的爵制的影响力的不断减弱,官
僚政治渐趋成熟,故选 A 项;材料并没有反映选官权集中于中央或者是地方,排除 B 项;
材料反映的只是贵族爵制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不能体现出已被废除,排除 C 项;材料反
映的只是官员任用不再受到爵制的限制,而不是不看出身,排除 D 项。
9.【答案】B 【解析】前两幅图片反映了改革家与权贵的论战,非推行改革,故 A 项错误;
前两幅图片反映改革家与保守势力的激烈论战,孝文帝迁都体现了决心和策略的灵活,
故 B 项正确;题干未反映改革家的改革方案,故 C 项错误;题干未提及改革家的献身,
故 D 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就要稳定粮食价格,而平籴法就是稳定粮食
价格的措施,故 C 正确。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
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可知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宗法观念
受到冲击,故选 C 项;材料主旨强调个体小家庭的出现,与土地制度无关,排除 A 项;
材料主旨强调个体小家庭的出现,与地方制度无关,排除 B 项;材料主旨强调个体小家
庭的出现,与地方管理无关,排除 D 项。
12. 【答案】C 【解析】据方升底部铭文“秦始皇廿六年(前 221 年)诏铭”可知它是秦统一六
国后造量器的标准器具,没有重新制定度量衡的标准,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
“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可知“方升”为商鞅任“大良造”时所
颁发的标准量器,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图片可知,其字体是小篆,故 B 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统一度量衡使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促进了贸易交流和经济文化
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3. 【答案】C 【解析】为打击旧贵族特权,树立法律权威,商鞅提出统一刑罚主张,特别指
明“以前立过功,后来犯罪,不能减轻刑罚”,故选 C 项;以统一刑罚来维护法律的公正
性,排除 A 项;修正“法力不张,法度废弛”的弊端,排除 B 项;材料强调限制贵族特
权以实现法律的公平,而不是加强对百姓的控制,排除 D 项。
14.【答案】B 【解析】秦国的商鞅变法推动了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而王安石变法
只是封建体制内的一次自我完善,故选 B 项;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等措施与商鞅变法推
行土地私有制等都有利于普通民众,排除 A 项;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在一定时期内都
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排除 C 项;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
兵的目的,排除 D 项。
15.【答案】A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在魏晋南北朝战乱纷争的年代里,
有利于北方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故选 A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魏晋时期,实行九
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方式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而不是孝文帝改革,
排除 B 项;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使各民族的交融,促使其统治基础得到
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 C 项;在孝文帝改革中,把都城由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迁
到了洛阳,使得洛阳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加强,而洛阳不属于关中地区,排除 D 项。
16.【答案】B 【解析】材料“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可见北
魏孝文帝估计到了迁都的困难之处,故①错误;材料“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
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可见北魏王朝保守势力很强,故②正确;材料“外名南伐广其实
迁也”可见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故③正确;材料“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
惮南征”可见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故④正确;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1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
化,……”“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也有人在
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可知,研究者叙述历
史时具有主观性,故选 A 项;历史事实不会变,史料的变化是因为记载历史的角度不同
而导致的,排除 B 项;评价历史还是有一定的标准,例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等,排除 C 项;材料强调反映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价,与“发现真相”无关,排
除 D 项。
18.【答案】B 【解析】汉魏时期,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北魏时期,在地方上实行三长制,
二者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符合题干之意,故选 B 项;建立军功爵
制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 A 项;科举制度是隋唐之后出现的,排除 C 项;
方田均税法是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排除 D 项。
1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即改汉姓,强
调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意在为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寻找历史依据,故选 B 项;“开创
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为其客观作用,而非主观目的,排除 A 项;材料主旨强强调改汉
姓的汉化措施,未涉及将孝文帝美化为神,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孝文帝与鲜卑贵族的
关系,排除 D 项。
20.【答案】C 【解析】据材料孝文帝改革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入手,以达到富民、肃
明吏治、完善基层社会组织和加强赋役征发、整肃朝仪和加强教化等目的,这说明孝文
帝改革基于解决现实问题,故选 C 项;均田制、俸禄制、三长制都无法体现接受汉族礼
仪规制问题,排除 A 项; 材料体现的是孝文帝改革针对现实问题,不是汲取历史经验教
训,排除 B 项;礼制改革可以说受儒家思想影响,但其它三项改革无法体现,排除 D 项。
21.【答案】A 【解析】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使学校教育与仕途的结合更加紧密,其目的
是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故选 A 项;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是王安石教育改革措施
的影响,不是目的,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王安石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变法需要的
人才,没体现大官僚控制教育问题,排除 C 项;王安石改革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变法服
务,不是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 D 项。
22.【答案】B 【解析】据材料“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说明保
护普通百姓的利益,青苗法减少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募役法会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故选 B 项;保马法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排除 A 项;保
甲法是维护地方治安,排除 C 项;均输法是节省政府开支,排除 D 项。
23.【答案】D 【解析】题中并未提到国库空虚,故 A 项错误;结合“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
用足。”和“……不在民,则在官。”说明了两人争论的实质为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故 D 项正确。
24.【答案】C
25.【答案】D 【解析】青苗法指州县在每年青黄不接时分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户,体现政府
用金融借贷的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条件,与材料“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相符,保甲
法指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农闲时保丁按时集合,练习技艺,维持治安,具
有安保职能,与材料“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相符,故 D 项正确;免役法指政府向
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该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
障农业生产,与材料“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不符,故 A 项错误。均输法指发运使根
据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
资,与材料“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不符,故 B 项错误;市易法指政府在东京设置市
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属于政府的市场调控政策,与材料“官
办之劝业银行”不符,故 C 项错误。
26.【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
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4 分)
(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
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4 分)
(3)积极: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秦国社会进步(3 分);壮大
秦国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 分)
消极:轻视教化,刑罚严苛,加重人民负担(2 分)
27【答案】(1)改革措施:强化官员考核;修订法律;制定官吏俸禄制。(3 分)制度渊源:汉族
先进政治制度;拓跋鲜卑的政治传统。(2 分)
(2)经济:均田制、新的租调制(2 分)
文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学习儒家文化)(2 分)
影响: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社
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3 分)
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基础(3 分)
28. 【答案】(1)特点:注重从选官源头抓起;充分利用闲散机构;兼顾保守者利益;调动基
层官员积极性。(5 分)
作用:有利于变法的推行;一定程度改变了官、职分离的现象,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
于官员素质的提高,培养了变法人才。但增加了人民负担,没有彻底改变冗官、冗费的
局面。(5 分)
(2)、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1 分)反对变法的理由:祖宗之法不能变;变
法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负担,造成财政困难,危及统治;触动大官僚、地主的利益
(4 分,答任意两点给 4 分)
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充分肯定态度(1 分)肯定变法理由: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
价是基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
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责任担当),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
物站在维新变法的政治立场角度,鼓吹中国只有变法维新才能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下的反应。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