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第十九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第十九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Word版)

ID:431850

大小:65.1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题 总分:150 分 时长:150 分钟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2 分,共计 124 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千乘(chèng) 喟然(kuì) 莫春(mù) 师旅(lǚ) B. 沂水(xí) 率尔(shuài) 比及(bǐ) 曾皙(xī) C. 鼓瑟(sè) 冠者(ɡuàn) 饥馑(jǐn) 铿尔(kēng) D. 侍坐(shì) 小相(xiàng) 哂笑(xī) 舞雩(y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 他们口若悬河,巧舌 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一些运营商通过虚假广告吸引用户,明知网速无法契合相关的宽带资费,却照 样营销、售卖,这与消费欺诈毫无二致。 ③“90 后”女孩小赵和男友双双辞职,二人轻车简从,以徒步和搭车的方式走访 56 个民族,并记录的特色文化。 ④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 逸闻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⑤要保持社会经济良好 发展态势,就必须力戒浮躁心态, 坚决反对坐而论道, 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⑥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建立的七十年间,列强纷纷入侵,我国国土几乎 被瓜剖豆分。 A. ③⑤⑥ B. ②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鼓瑟希 B 莫春者,春服既成 C. 早缫而绪 D.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对下列加粗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的 . B.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 C 点,尔何如(何如:怎么样) D. 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路率尔而对 ②鼓瑟希,铿尔 ③求也为之 ④夫子何哂由也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6. 下列各句中“方”的含义与例句中的“方”相同的—项是( ) 例句:方六七十 A. 有朋自远方来 B.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7.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居则曰:“不吾知也 ” B.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 异乎三子者之撰 D.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8.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 辆兵车,配甲士 3 人,步卒 72 人,称一乘。 B.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 祖宗牌位的处所。 C. 冠者,成年人,20 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 20 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童子,少年,均指不到 20 岁的人。 D.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 大夫、士三个等级。 9. 下列是对子路的志向和性格以及孔子“哂之”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路的志向是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中等国家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B. 文章的第 2 段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子路率直自信的性格。 C. 孔子“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 D. 孔子“哂之”,是笑子路太不谦让,他认为子路不配治理千乘之国。 10.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选文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可分为“孔子问志”“弟 子述志”“孔子评志”三个部分。 B. 子路和冉有都志在为政,不过是所治理的国家大小不同而已,而公西华的志向 是做一名“小相”,不想参与国家大政。 C. 选文语言简短凝练,却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率尔”一词体现出子 路的自信率直,以及不谦虚的性格。 D. 选文对孔子的描绘不多,却刻画出一个态度和蔼、思想明智、和学生相处融洽、 对学生十分了解的形象。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褊小(biǎn) 庖厨(páo) 侃大山(kǎn) 陈词滥调(làn) B. 忖度(dù) 鞭笞(chī) 闭门羹(gēng) 沐猴而冠(guàn) C. 商贾(gǔ) 庠序(xiáng) 碍面子(ài) 卓有成效(zhuó) D. 浸渍(zì) 赡养(shàn) 孺子牛(rú) 瞠目结舌(chēng)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为长者折枝 B.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盖亦反其本矣 C.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罔民而可为也 1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敏:聪慧 B 百亩之由,勿夺其时 夺:夺取 C.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说明 D. 奚暇治礼义哉 治:讲求 1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②臣请为王言乐 ①若无罪而就死地 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A.两个“请”字相同,两个“若”字不同 B.两个“请”字相同,两个“若”字 相同 C.两个“请”字不同,两个“若”字相同 D.两个“请”字不同,两个“若”字 不同 . 15.“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②牛何之 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④齐桓晋文之事可 得闻乎 ⑤未之有也 ⑥莫之能御也 ⑦王之不王 A.①⑦/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①③/②/④⑥/⑤/⑦ D.①③/②⑥/④/⑤/⑦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可得闻与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B. 王坐于堂上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17.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臣未之闻也 B. 莫之能御也 C. 孔子云:何陋之有? D. 臣闻之胡龁曰 18.下列对文本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 宣王行仁政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 B. 当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盂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 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齐宣王探究“王道”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 面。 C. 孟子引用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齐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 心,而这正是“仁”的开端。但这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 之胡龁曰”。 D. 孟子在这里提出 “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 孟子又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19.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是 ( ) 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②无以,则王乎? ③然则废衅钟与? 的 ④不识有诸? ⑤是心足以王矣。 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20.下列各项对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夫子说的话,让我的内心产生了伤感。 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有仁爱的人统治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 事呢? C.奚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D.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不服从约束、行为不端的事,没有不做的了。 21、下列词语中加红色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丁(páo)砉然向然(xū) 莫不中音(zhōnɡ) B. 肯綮(qìnɡ) 有条不紊(wěn) 度长絜大(qiè) C. 发于硎(xínɡ)怵然为戒(chù)踌躇(chóu chú) D. 批大郤(xì)刈旗(bó) 良庖岁更刀(ɡēnɡ)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视为止,行为迟 B. 虽然,每至于族 C. 依乎天理,批大邻,导大窾 D.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K] 23、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 技盖至此乎 盖:何,怎样。 C. 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技术。 D. 如土委地 委:卸落。 2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砉然向然 B. 善哉!技盖至此乎? C.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D.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25、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刀刃者无厚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 良庖岁更刀,割也 C.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 越国以鄙远 26、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踦:依靠。 B.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击。 C.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 D.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接触。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进乎技矣 ②依乎天理 B. 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②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 ①吾见其难为 ②怵然为戒,视为止 D. ①吾闻庖丁之言 ②臣之刀十九年矣 2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臣之所好者道也(名词,道理) B.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名词,方法) C. 伐无道,诛暴秦(名词,道义) D.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 虽然,每至于族 因其固然 C.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D.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善刀而藏之 3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 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 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B. 文章的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 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 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神 态跃然纸上。 C. 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 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 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D. 《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 客观上却告诉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 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 书。 32.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对人的敬称,此代指秦伯。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 C.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D.失其所与,不知 所与:结盟。 3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何厌之有? 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伸展,扩张 3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殚其地之出 C.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D.晋军函陵 36.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 是()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7.从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是寡人之过也 C.唯命是从 D.微斯人,吾谁与归 38.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师必退师:军队 ②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亡:灭亡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接济 B. ①唯君图之图:考虑 ②以乱易整,不武易:交换 ③两军相去四十里去:距离 C.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使:派 ②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如果 D.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②晋军亦去之去:离开 ③君之所知也知:通“智” 3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见:拜见。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只有。 4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 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 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 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 B.且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张良出,要项伯 4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C.取与之必因于时也 D.余因得遍观群书 43.下列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 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 ⑦ 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4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财物无所取 4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头发上指 B.吾得兄事之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大王来何操 47.在下面四个句子中补写出的宾语“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B.则与(之)一生彘肩 C.则与(之)斗卮酒 D.如今人方为(之)刀俎 48.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乃令张良留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公为我献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何辞为 4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古代爵位共有五等:公、侯、伯、子、男。张良运筹帷幄,辅佐刘邦平定天下, 因功封留侯,其封地为留地。 B.古代室内宴会上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北向再次之,西向为 侍者座位。 C.“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中的“河”指黄河。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长幼排序。“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 也”,是说项伯是项羽的伯父。 50.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带领一百多人马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 为有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 变的特点。 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由此既可看出范项 两人的意见不统一,也可看出宴会气氛渐趋紧张。 C.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拼命,但项王不但不惩罚樊哙的无礼,反而一赏再赏, 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过人的武力,担心他 在宴会上会对自己行刺。 D.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的性格,给了刘邦可乘之机,并最终使刘邦得以逃脱, 同时也使局势发生了变化。 5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兀(wù)骊山(lì) 殆尽(dài) 廊腰缦回(màn) B.珠砾(lì) 迤逦(lǐ) 涨腻(nì) 倚叠如山(dié) C.剽掠(piào) 仓庾(yǔ) 宝鼎(dǐnɡ) 胜负之数(shù) D.极妍(yán) 嗤笑(chī) 闲暇(xiá) 朝歌夜弦(xuán) 5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②始速祸焉 B.①然后得一夕安寝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5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②秦人视之,亦不甚惜③骊山北构而西折④不敢言而 敢怒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5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C.骊山北构而西折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5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5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也”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8.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焉 B.而 盘盘焉,囷囷焉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而气候不齐 B.夫 D.于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多于九土之城郭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9.下列红字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③⑤⑥⑧D.②③⑥⑦ 60.对课文第二段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整段文字写宫女、珍宝众多,表现了宫中统治者生活的奢靡荒淫。 B. 段首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众多宫人的来源——从六国掠来。其中“王子” “皇孙”指的是六国诸侯的儿子、孙子。 C.“明星荧荧”至“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等句,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从 各方面描写宫女生活的奢侈豪华,从而反映秦王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 D. 写宫中珍宝之多,—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 露了他们劫掠抢夺的行径。 61、审题立意训练(4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 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 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 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 )( ) A.诗书继世,感诸书香 B.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 C.砥砺修养,传家继世 D. 青花罐,传家宝 E. 祖训最有价值 二、名句填空(6 分) 6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 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莫 春 者 , 春 服 既 成 , 冠 者 五 六 人 , 童 子 六 七 人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作文(20 分) 一家著名影视公司计划重拍两部经典名著:《红楼梦》《平凡的世界》。 假如你是一名演员,导演要求你发表一段即兴演讲,抒发你对名著中某一 角色的感情,体现这一角色对你的意义,借此来争取这一角色。要求:人物任选, 情感真挚,使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200 字左右。 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总分:150 分 时长:150 分钟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2 分,共计 124 分) 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项,乘 shèng;B 项,沂 yí,比 bì;D 项,哂 shěn。 2.【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 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 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 错误使用类型。①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 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②毫无二致:丝毫没 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结合“这与消费欺诈”分析,符合语境。③轻车简从: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结合“女孩小赵和男友”分析,使用 对象错误。④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文章洒脱雄健,很有气势。句中却用来说“做 法”,属于用错对象。⑤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结合 “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反对”分析,符合语境。⑥瓜剖豆分:像瓜 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人分割。形容“我国国土被分割”,符合 语境。故选 B。 3.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项,“希”通“稀”;B 项,“莫”通“暮”; C 项,“而”通“尔”。 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 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 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 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 项,“撰”,同 “供”,善言,这里指上文子路等三人所陈述的志向。“乎”,介词,跟,和; “者”,特殊指示代词,复指“三子”。翻译就是:和他们三人(子路、冉有、公 西华)的志向不同。故选 D。 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 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 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①②均为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③是助词,用 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不译。④是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呢。故选 C。 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 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 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 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例句,译为方圆。A 项, 地方。B 项,方圆。C 项,正。D 项,方形。故选 B。 7.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句。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四大类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 记住标志,能准确快速判断。A 项,宾语前置句。句意:(你们)平时常说:‘没 有人了解我呀!’B 项,宾语前置句。句意: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 算怎么做呢?C 项,状语后置句。句意:跟他们三人的志向不一样。D 项,宾语前 置句。句意:有什么关系呢?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而已。故选 C。古代汉语中的特 殊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 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 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 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8. 【答案】C【解析】C 项,“古时女子和男子 20 岁行冠礼”错,应该是“古时 男子 20 岁行冠礼”。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 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 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 注意结合语境。题干问的是“下列是对子路的志向和性格以及孔子‘哂之’的原 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项,“他认为子路不配治理千乘之国”说法不当。 孔子“哂之(子路)”的原因是:子路在谈志向的时候不谦虚,不符合以“礼” 治国的要求。故选 D。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 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 项,“公西华的志向是做一名‘小相’,不想参与国家大政”错误。从全文看,公 西华也想参与国家大政,不过讲得谦虚一点儿罢了。故选 B。 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题,看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一项”或“不正确的 一项”,然后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B 项,“忖度”的“度”应读 duó, 意思是推测,揣度。故选 B。 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不全是通假字的一 项”,这是针对通假字设题,然后将该字的本义、引申义等都代入句中,如果都讲 不通,则要考虑通假。A 项,前一句中,“刑”通“型”,做表率,做榜样;后一 句中,“枝”通“肢”,肢体。B 项,前一句没有通假,后一句中,“盖”通 “盍”,“反”同“返”,返回。C 项,前一句中,“涂”通 “途”,道路;后一句 中,“已”通“矣”,语气词。D 项,前一句中,“颁”通“斑”;后一句中,“罔” 通“网”。故选 B。 13.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有误的一项”, 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B 项,“百亩之由,勿夺其时” 意思是“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夺” ,耽误。故选 B。 14. 【答案】A【解析】 “请”:请允许我。“若”:①代词,如此,这样;②连 词,如果。 15. 【答案】B【解析】(①③④结构助词“的”\②动词 往、到⑤⑥代词\⑦主谓之 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然后应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进行辨析。A 项,两个“与” 都是语气助词,可译为“吗”。B 项,前一个,是介词,在,后一个是介词,对。C 项,前一个,动词,像,后一个,连词,如果。D 项,前一个,连词,表修饰,后 一个,连词,表转折。故选 A。 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 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然后审清题干的选择要求。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倒装 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A、B、C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未闻之也”“莫能御 之也”“有何陋”;D 项,“臣闻之胡龁曰”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臣 闻之(于)胡龁曰”。故选 D。 18.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 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C 项,“临时虚构”错误,孟子说“闻之胡龁曰”,是因为事情是从齐宣王 的大臣胡龁那里听来的,所以他需要确定事情是否可靠,这样才能证明齐宣王有 不忍之心,并非是他临时虚构。故选 C。 19.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 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 辩的一组”,然后抓住“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这两个关键信息,再来分 析选项。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是齐宣王的话, ③“然则废衅钟与”句是牵牛之人所说的话,这两句都与“孟子善于诱导、善于 论辩”无关,故可以排除包含这两句的选项。故选 D。 20. 【答案】A【解析】“戚戚”是心生共鸣的意思。 21、【答案】C 【解析】A 项,莫不中音(zhōnɡ)中的“中”应读“zhònɡ”; B 项,“度长絜大”中的“絜”应读“xié”; D 项,“刈旗”中的“刈”应读“yì”。 22、【答案】D A 项,“行为”,古义:两个词,“行”“为”,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 出来的活动。B 项,“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C 项,“天理”,古义: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故选 D。源: 23、【答案】C 【解析】C 项中“技经肯綮之未尝”的“技”,应是“枝”字,指“支脉”。 24、【答案】D 【解析】A 项,“向”通“响”;B 项,“盖”通“盍”;C 项,“善”通“缮”。 25、【答案】D 【详解】 例句,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厚度。A 项,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水。B 项,名词做 状语,每年。C 项,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定居。D 项,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 方。故选 D。 26、【答案】A 【解析】 A 项,“膝之所踦”的“踦”应解释为“抵住”。 故选 A。 27、【答案】C A 项,介词,相当于“于”; B 项,连词,表转折,但,却; C 项,动词,做,指解牛/介词,因为。 D 项,助词,的。 故选 C。 28、【答案】A A 项,句意为: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道,名词,事物的规律。错误。 B 项,句意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道,方法。正确。 C 项,句意为: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道,名词,道义。正确。 D 项,句意为: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道,取道。正确。 29、【答案】 C 介词,用。 A 项 介词,替/介词,因为 B 项, 代词,这样/ ……的样子, 形容词词尾 D 项,连词,转折/连词,顺承。 30、【答案】C 【解析】 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 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 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 C 项,“强调对技术的追求”分析错误。庄子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以 探求“道”,也就是把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故选 C。 31.【答案】B《左传》为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开纪传体先河。 32.【答案】D“与”意思是结交、亲附,“所与”即同盟者,所字结构,应是名 词。 33.【答案】AB 项说—悦,C 项知—智,D 项厌—餍。 34.【答案】BB 项“既”意为“已经”。 35.【答案】BA、C、D 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只有 B 项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意 思是“出产的东西”。 36.【答案】D①项“亡”意为“灭亡”;②“亡”为使动用法; ③“封”为意动用法,“以……为疆界”;④名词“疆界”。 37.【答案】B B 项为判断句,其它几项为宾语前置句。 38.【答案】CA 项中的“济”意为“渡河”,B 项中的“易”为“替代”,D 项中的“知” 意为“知道,了解” 39.【答案】D D 项,“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40.【答案】CC 项,表述错误,烛之武说服秦伯时,只字未提郑国利益,全部是从 秦国的利益出 41.C A.“距"同“拒”,“内"同“纳"。B.“蚤”同“早”。D." 要"同“邀"。 42.B B 项和例句中的“因"都是“趁着(机会)”的意思。A.依靠。C.按。D.于是。 43.C ①动词,担任;②④介词,替给;③⑧表示判断,相当于“是”;⑤动词, 治理;⑥介词,同、跟;⑦与"所”连用,表被动。 44.D A.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十分,极。 B.古义: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今义:山东省。 C. 古义:两家结为婚姻关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D.古今都是“钱财和物资"”的意思。 45.C C 项为使动用法;A 、B、C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6.A A 项为被动句;B、C、D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47.D 此句中“ 为"表示判断,相当于“是”,“刀姐”是其宾语,“为"不缺宾 语,故不能加“之”。 48.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 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 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 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B 项,代 词,它们,指白璧和玉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均为副 词,趁机。D 项,介词,替;句末语气词,呢。故选 C。 49.D “项伯是项羽的伯父”错误。“季”指在弟兄排行里代表第四或最小的, 故“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0.C “实际上是畏惧樊哙过人的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行刺”分析错 误。项羽刚愎自用,盲目自大,缺乏深谋远虑,虽然心态复杂,但绝无“畏惧” 之意。 51、答案 B 解析 A 项中“骊”应读 lí;C 项中“摽”应读 piāo;D 项中“弦”应读“xián”。 52、答案 B 解析 B 项,都解释为“这样”。A 项,①开始,②才;C 项,①统一,② 数词;D 项,①喜爱,②爱护。 53、答案 B 解析①助词,“的”;②代词,“这些东西”;③连词,表承接关系;④连词,表 转折关系。 54、答案 D 解析 D 项中的“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杀尽。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55、答案 D 解析 A 项,一旦,古义: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今义: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 一天。B 项,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能够。C 项,经营,古义: 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筹划、计划或组织。 56、答案 B 解析其他都为助词,的。 57、答案 D 解析其它都为判断句的标志。 58 选 D 59、选 C 60.选 B。【解析】选 B。“诸侯的儿子、孙子”一句错,应是“女儿、孙女”。 61、【解析】A 项 B 项 C 项都是写的祖训,而且观点明确;D 项结构较为简陋,也 没有写出青花瓷的特征;E 项符合题意,但是和 ABC 比,相形见绌。 【答案】DE 6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6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