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生物4月线上测试(二)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生物4月线上测试(二)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431941

大小:303.64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生物 4 月线上测试题(二)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某同学为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设置了如图装置两组。甲组中 A 处放置一定质量的 马铃薯块茎(厌氧呼吸产物为乳酸),B 中装有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乙组中 A 处放置 等量的马铃薯块茎,B 中装有等量的蒸馏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 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不考虑气体水溶性、温度等因素对液滴移动的影响,设底物 为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需氧呼吸的产物有 H2O、CO2 和酒精 B.甲组液滴的移动情况可反映马铃薯块茎呼吸产生的 CO2 量 C.甲、乙两组液滴均可以左移或不移动 D.若甲组液滴左移,乙组液滴不移动,不能确定马铃薯块茎的呼吸方式 3.如图是某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分裂过程不消耗能量 B.乙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加倍 C.丙细胞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D.甲、乙、丙三细胞中核 DNA 数目不等 4.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的 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通式为—CO—NH— B.它的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 C.组成该主要成分的单位约有上百种 D.它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 C、H、O、N、P、Fe 5.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某种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 A 和 a 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 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可能是( ) A.A 位于①上,a 位于⑤上 B.A 位于⑤上,a 位于⑦上 C.该细胞只有 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 D.该细胞只有 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 6.关于 DNA 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只在细胞核内进行 B.复制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C.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D.DNA 的复制需要 DNA 聚合酶的参与 7.从某昆虫种群中随机抽取 500 只个体,若基因型 AA、Aa 和 aa 的比例分别为 40%、 50%和 10%,则 A、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65%、35% B.62%、38% C.80%、20% D.40%、60% 8.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为被动运输 B.突触小泡将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定向运输到突触后膜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启 D.突触后膜一般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或轴突形成的 9.下图表示人体某免疫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细胞 a 是吞噬细胞 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 b 能大量分化成细胞 c C.细胞 c 是图中唯一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 D.图中 d 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浆中起作用 1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丙的能量之和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 C.甲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D.乙的数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11.盐害是全球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通过农杆菌中 的质粒将 CMO 基因、BADH 基因、mtld 基因、gutD 基因和 SAMDC 基因 5 个耐盐基 因导入水稻,获得了一批耐盐转基因植株。下列有关耐盐转基因水稻培育的分析正确的 是 A.该基因工程涉及多个目的基因,多种载体 B.该基因工程所需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有多种 C.只要目的基因进入水稻细胞,水稻就会表现出抗盐性状 D.可通过将水稻种植到有农杆菌的土壤中观察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12.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 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佳办法是( )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B.在田间喷洒消毒剂 C.利用芽体进行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13.受体细胞不同,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也不相同,下列受体细胞与导入方 法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受体细胞 导入方法 A 棉花细胞 花粉管通道法 B 大肠杆菌 农杆菌转化法C 羊受精卵 显微注射技术 D 番茄细胞 基因枪法 A.A B.B C.C D.D 14.下图为植物细胞融合及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C.尽管愈伤组织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其培养基中仍需要糖类、氨基酸等有机营养 D.若 A 的基因型为 Rr,B 的基因型为 Yy,则最终形成的杂种植株的基因型为 RrYy 15.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常采用胚胎移植的方法,下列与胚胎移植相 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胚胎移植 B.用来促进供体母牛超数排卵的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 C.胚胎移植时应选用发育到桑椹胚期或囊胚期的胚胎 D.采取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可同时获得多个性状相同的家畜个体 16.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桑椹胚的内细胞团将来可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B.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 D.囊胚的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 1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 B.拥有生物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各国均应加强研究和制造 C.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D.高致病性的基因重组到高传染性的病毒基因组中,就可能在人或动物群体中迅速蔓 延 18.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坚决禁止研制生物武器B.生物武器是利用致病菌、病毒或毒剂等形成杀伤力 C.为了国家安全,可以进行必要的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 D.生物武器不只对敌方人员有伤害 19.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与平衡原理 B.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恢复 C.生态农业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D.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20.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实现了“原料—产品—原料—产 品”的循环生产模式,该模式不属于( ) A.生态经济 B.循环经济 C.传统农业 D.生态农业 二、综合题(共 60 分) 21.(每空 2 分,共 14 分)下图为人体内肝脏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 题: (1)A 液为_________,B 液为_________,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_________。(填字母) (2)肝脏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B 中的水分可以来自________(填字母),B 中的 CO2 主要来自 ______(填字母)。 (4)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流经肝组织的血管的 a、b 端尿素含量相比_______。 (填 a>b 或 a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内因:原生质层相 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 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 A、据分析可知,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的 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 正确; B、如果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发生渗透吸水,B 错误; C、如果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发生渗透吸水,细胞体积会增大,C 错误; D、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的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解题要点是能够结合细胞渗透吸水 或渗透失水来分析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2.D 【分析】 分析题干及实验装置图:甲组中 B 处放一定量 NaOH 溶液,种子进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 NaOH 吸收,液滴移动是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结果,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有氧呼吸消耗氧 气的量;乙组实验 B 处放等量蒸馏水,其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 是产生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的差值。 【详解】 A、马铃薯块茎需氧呼吸的产物是 H2O、CO2,A 错误;B、由于 NaOH 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所以甲组液滴移动的量可代表马铃薯块茎呼吸消耗 O2 的量,B 错误;C、甲组液滴可以左移 或不移动,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乙组液滴可以不移动,但不会左移,C 错误; D、若甲组液滴左移,说马铃薯块茎进行了有氧呼吸,乙组液滴不移动,据此只能确定马铃薯 进行了有氧呼吸,但不能确定其是否进行无氧呼吸,因此不能确定马铃薯块茎的呼吸方式,D 正确。故选:D。 【点睛】易错点:甜菜块根、马铃薯块茎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与气体没有关系。 3.C 【分析】 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含有同源 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 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 A、细胞分裂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 错误; B、乙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每条单体形成染色体,所以单体数目为 0,B 错误; C、丙细胞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 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C 正确; D、从图中看出甲、乙、丙三细胞中核 DNA 数目都是 8,所以相等,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 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B 【分析】 1、蛋白质由 C、H、O、N 元素构成,有些含有 S; 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约 20 种,其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 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 水。 【详解】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 ,A 错 误; 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蚕丝的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B 正确; 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约有 20 种,C 错误;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 C、H、O、N,不一定含有 P、Fe,D 错误。 故选 B。 5.D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该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 【详解】 AB、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因此只含有 A 或 a 中的一种基 因,A、B 错误; C、该细胞只有 a,且应分别位于原先姐妹染色单体的位置上,不可能位于①和③上,C 错误; D、该细胞只有 A,且应分别位于原先对应的姐妹染色单体位置上,可分别位于②和⑥上,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 处的时期,明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再结合图解准确判断各选项。 6.D 【分析】 DNA 分子复制: (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2)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DNA 的两条链)、酶(解旋酶和 DNA 聚 合酶)、能量; (3)方式:半保留复制; (4)产物:DNA 分子。 【详解】 A、DNA 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A 错误; B、DNA 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B 错误; C、DNA 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C 错误;D、DNA 的复制需要 DNA 聚合酶的参与,D 正确。 故选 D。 7.A 【分析】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1 个等位基因的频 率=它的纯合子的频率+1/2 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 已知为 AA、Aa 和 aa 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0%、50%和 10%,则 A 的基因频率 =40%+1/2×50%=65%,a 的基因频率=10%+1/2×50%=35%。 故选 A。 8.C 【分析】 1、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 从结构上来说,突触可以分为两大类:①轴突--树突;②轴突--细胞体。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 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 神经元。 【详解】 A、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为胞吐,A 错误; B、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并释放,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B 错误;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启,C 正确; D、突触后膜一般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的,D 错误。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A 【详解】 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 a 是吞噬细胞,A 错误;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 b(记忆细胞)能大量分化成细胞 c(浆细胞),B 正确; 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 a(吞噬细胞)、B 淋巴细胞和 b(记忆细胞),c(浆细胞)不 能识别抗原,C 正确; 图中 d 为抗体,分布到血浆或内环境中起作用,不能在细胞内起作用,D 正确。 故选 A。 【点睛】 本题结合人体体液免疫部分过程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首先要求学生 识记人体免疫调节的过程,能正确判断图中各个细胞的类型;还要求学生掌握各细胞的作用, 能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B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的同化量 =175+875+200=1250;乙的同化量为 200,而丙的同化量为 30。 【详解】 A、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呼吸作用以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之和,A 错误; B、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能之比,故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 30÷200×100%=15%,B 正确; C、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倒置,所以甲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一定多于乙营养级的个体数量,C 错误; D、丙的能量从乙中获得,若乙数量越多,则理论上丙获得的能量越多,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特点;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途径,能结合图中数据进行相关计算。 11.B 【分析】 根据题意,耐盐转基因水稻的制备涉及 CMO 基因、BADH 基因、mtld 基因、gutD 基因和 SAMDC 基因 5 个耐盐基因,故该过程可能需要用到多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目的基因进行切 割,而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判断耐盐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将水稻种 植在含盐的土壤中。 【详解】 A、该基因工程涉及多个目的基因,但只用到一种载体-农杆菌中的质粒,A 错误; B、由于该过程涉及多个目的基因,可能需要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B 正确; C、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表达成功后才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C 错误; D、通过将水稻种植在含盐的土壤中观察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以衡量基因工程操作是否成功, D 错误。 故选 B。 12.C 【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 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培育无病毒植株苗,应选择不含病毒部分培养,而植物体新生部位不含病毒,如根尖和茎尖。 【详解】 进行植物微型繁殖时常采用茎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原因是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因此切取 一定大小的茎尖或根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可能不带病毒。 综上所述,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13.B 【解析】 花粉管通道法是我国科学家独创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十分简便经济的方法,我国的转基因抗 虫棉就是用此种方法获得的,A 正确;Ca2+处理法能使大肠杆菌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使 之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的感受态,所以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采用感 受态细胞法(Ca2+处理法),B 错误;显微注射法的受体细胞一般为动物细胞,则羊受精卵的导入方法是显微注射法,C 正确。在自然条件下,农杆菌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因此农 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但大多数单子叶植物不能用,番茄是 单子叶植物,可用基因枪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番茄细胞,D 正确。 【点睛】学生对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理解不清 —方法 14.C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细胞融合及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①表示去除细胞壁,获取原生质体 的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③表示再生形成新细胞壁的过程;④表示脱 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 A、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 正确; B、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正确; C、愈伤组织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 错误; D、杂种植株含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若 A 的基因型为 Rr,B 的基因型为 Yy,则最终形成 的杂种植株的基因型为 RrYy,D 正确。 故选 C。 【点睛】 注意: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形成愈伤组织是细胞的脱分化过程,该过程细胞内没有叶 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脱分化过程不需要光照。 15.B 【解析】 培育试管牛的技术手段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培育克隆牛的技术手段有细 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A 正确。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B 错误。胚胎移 植一般选用桑椹胚或囊胚,C 正确。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同时获得多个性状相同的个体,D 正确。【考点定位】胚胎工程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胚胎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的理解及运用。尤其是需要理 解记忆各项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组合 (1)转基因植物培育: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2)转基因动物培育:基因工程+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3)核移植(克隆)动物培养: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4)胚胎移植:体外受精(或自然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5)植物体细胞杂交:酶工程+体细胞融合+植物组织培养; (6)试管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16.D 【分析】 胚胎发育过程: (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2)桑椹胚:32 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 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 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 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详解】 A、内细胞团出现于囊胚,桑椹胚没有内细胞团,A 错误; B、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 错误; C、囊胚期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没有方式改变,C 错误; D、囊胚的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D 正确。 故选 D。 17.B 【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 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 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详解】 A、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A 正确; B、生物武器的生产、储运和使用都将对受害国的民众以及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造成极度恐 慌和致使危害,我们应坚决禁止生物武器,B 错误; C、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C 正确; D、高致病性的基因重组到高传染性的病毒基因组中,就可能在人或动物群体中迅速蔓延,D 正确。 故选 B。 [点睛]:禁止生物武器公约重申: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 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18.C 【解析】我国对生物武器的态度: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 技术和设备的扩散,A 正确;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 的致病菌等,B 正确;生物武器几乎对所有人都具有杀伤力,是一种不人道的武器,应坚决禁 止,C 错误;生物武器可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同时,使用者本身也会受伤害, D 正确。 19.D 【分析】 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 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详解】 A、协调与平衡原理指的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因此,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与平衡原理,A 正确;B、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修复土地、恢复植被,B 正确; C、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农业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C 正确; D、对湿地的恢复,主要对策是退耕还湿地和控制污染,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D 错误。 故选 D。 【点睛】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及实例;了解生态工程的实例,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0.C 【分析】 1.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 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 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2. 循环经济是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 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3.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4.传统农业由于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不能被农作物充分利用,而通过各种 途径对土壤、水体和食物造成污染。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实现了“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 符合上述中的生态经济,也属于循环经济模式,并且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因此桑基鱼塘不 是传统农业。综上所述,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1.血浆 组织液 A 和 B 适宜的温度和 pH 等(内环境稳态) A 和 C C a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