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高中 22 届高一年级 10 月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22 小题,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 世纪 60 年代初“生态觉醒”运动使人们意识到“城市不是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人
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国内外专家认为“生态旅游”应具
备三大标准: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旅游对象应该受到保护;要有社区的参与。生
态旅游的保护性要求旅游者,旅游从业者以及当地居民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能自觉地保护
旅游资源和环境。这就要求生态旅游的开发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传统旅游的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而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造成的负面
影响,如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旅
游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等,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生态旅游则强调当地社区的居民是旅游活动
的积极参与者,并应当公平地获得分配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机会。通过生态旅游提高当地居民的
收入水平,不但可以防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态侵略悲剧再现,更能提升其自觉维护生
态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让当地居民受益,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生态旅游开发为当地环境质量的维护提供一定的资金,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的开发是目前生态资本产业化最为常见的做法,也是通过市场手段使生态资源
货币化的最有效的途径。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客观条件是充分的,多样的民族风
情、独特的自然资源、珍贵的人文古迹与厚重的“丝绸之路”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富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景观。2015 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愿景与行动》的发布,确定了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为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
进,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迎来大发展,区域间人员、物资、
信息交流也日益充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直以来困扰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落后问题和区位劣势问题。
独具西部风情的旅游景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使西部民族地区开发生态旅游成为可
能,但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缺乏科学、统一规划,盲目开发;生态保护的
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者、经营者及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针对这些问题,当前应重点做
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加大基础研究扶持力度,坚持统一规划、科学有序开发生态旅游;还
要完善生态旅游法规,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强化生态旅游理念,
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民众基础;此外,还可以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的建设,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步伐。
(摘编自岳一姬《民族地区怎样打好生态旅游牌》)
1. 下列对“生态旅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态旅游”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是人们因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而发起的“生
态觉醒”运动。
B.生态旅游 保护性是要求所开发的旅游地区的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应受到保护,以实现可
持续发展。
C. 生态旅游强调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从旅游中获益,从而提升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积
极性。
D.开发生态旅游,要为当地环境质量的维护提供一定的资金,以防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
悲剧再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列举了“生态旅游”应具备的三大标准:旅游对象、保护性及社区参与,并对保护性进
行了重点阐述。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归纳出“生态旅游”的要点:让当地居民受益、为当地环境质量的维护提
供一定资金。
C. 文章列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的例子,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
区位劣势等问题。
D. 针对“民族地区怎样打好生态旅游牌”这一论题,文章先阐释概念,再分析生态旅游的优势,
最后表明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开发旅游不能兼顾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可能对当地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造成负面影响。
B.如果开发旅游忽视社区参与,就可能导致当地仍处贫困的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再现
生态侵略悲剧。
C.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是基础设施落后和区位劣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为之带
来改变的契机。
的
D. 地区资源优势及国家的政策机遇,可使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更易解决,从而促进这些地区
生态旅游的发展。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这类题目首
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
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 项,“‘生态旅游’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是人们因
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而发起的‘生态觉醒’运动”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第一段第
一句是说“20 世纪 60 年代初‘生态觉醒’运动使人们意识到‘城市不是人类最佳的生存环
境’,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生态旅游”应运而生”。选项说反了。C 项,“参
与旅游”无中生有,原文是说“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偷换概念。D 项,“防止‘靠山吃
山,靠水吃水’的悲剧再现”的方法有多种,不仅仅有“提供一定的资金”,见原文第二段三、
四、五句。故选 B 项。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
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
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 项,“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
区位劣势等问题”是指出西部民族地区的现状,并非“论证”。故选 C 项。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要
求,然后找到文本相对应的内容,加以比较,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
是否一致。D 项,“使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更易解决”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说“这将在一
定程度上解决……”。故选 D 项。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
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
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
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
倒等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
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
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
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 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
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
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
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
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
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
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
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
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
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
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
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
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
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
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
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
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
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
4.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 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D. 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
积极性。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
讲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
B. 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
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C.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
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D.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
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6.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D
6. 民众方面:(1)提高垃圾分类认知。(2)坚持垃圾分类。政府方面:(1)落实政府主体
责任,坚持政府主导;(2)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3)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
的配套衔接工作,提高其运行效率;(4)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
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民
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推进的主要原因”错误。结合“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
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
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等分析,“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
确率较低”仅仅是原因之一。
故选 C。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
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
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A 项,“材料二讲了垃圾分类的意义”错误。结合材料二内容“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
鲜”“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
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
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垃圾分类
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
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
奖励的政策措施”等分析,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没谈垃圾
分类的意义。
B 项,“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结合“有人将垃圾称为‘放
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 300 亿元左右”分析,
“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误。
C 项,“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错误。原文是“应当……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
励措施”,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故选 D。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
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
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
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题干问的是“怎样才
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主要从民众和政府角度分析。结合“这
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
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
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分析,民众方面,提高垃圾分类认知;坚持
垃圾分类。结合“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
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
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分析,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
政府主导;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工作;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
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
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 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
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
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
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
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
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
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
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
的
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
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
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
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
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
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
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
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
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
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
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
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
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
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
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
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
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
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
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
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
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
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 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
酒店追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
C. “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表明王有福“撞玻璃事件”不是
孤例,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D. 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
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8.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9. 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观点。
【答案】7. A 8.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
“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
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9. 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的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
福害怕被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
弃赔偿是担心被骗,说明他缺乏法律意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宽容酒店,是对不
良行为的纵容,有益无害。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赏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题干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 项,“是
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表述有误,模仿地下斗
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情节的说法牵强,本文情节虽有波折,但谈不上“悬念丛生”。
故选 A。
【8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这是一道分析“我”的作用的题目,一般要答出“我”
是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或讲述者,使故事真实可信;然后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
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此题因为“我”的提议,使故事的情节发生转变,是“陪”还是“不
陪”引起争议,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我”提议“索赔”从侧面衬托出“王有福”“本分
善良”“法律意识”淡薄的性格。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道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的自己的看法的题目,答题时
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如同意“我”的态度,然后分析:
可从要求赔偿的合理性、不状告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来谈。整个事件“酒店负有一定的责任,
王有福索赔理所应当”“王有福如果放弃索赔,会造成对不良行为的纵容,对社会有害无益”
等角度分析原因。
【点睛】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的是“我”作为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
件的见证人,使文章真实可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表达情感。然后从结构和内容
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情况下在结构上“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是“我”作为
主要人物之外的人物,其具有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人公形成对比,突出主人公的某种性格
特征。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
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
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
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
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
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
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
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
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
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甚幸爱/
B.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
C.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甚幸爱/
D.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甚幸爱/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 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 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 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
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 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
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
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D. 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
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
都搞乱了。”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
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
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
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
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
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
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 “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
后面断开。排除 B 项。分析可知,C 项断句正确。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
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
项的解说错误,“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农家”不是影响最深远的,
故选 A。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
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
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
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
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 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
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
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
【
傅”,故选 C。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
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
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2)数,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削
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
【点睛】参考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
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
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
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
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
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
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
提拔为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
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
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谦恭谨
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
主意。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
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
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
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
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
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
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文帝
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半,
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
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
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
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
屡次上书,指出诸侯势力过大,有的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
的势力。文帝不听。
几年以后,粱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
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
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
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
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
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
应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去作答。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如飞,并不
指烛光。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象)的作用,要准
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
里烟尘清”。这两联包含作者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酒浓意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作
者志得意满的踌躇。
诗歌翻译: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
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
下。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
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攻打郑国原因的是“_________,
________。 ”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1). 携来百侣曾游 (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 以其无礼于晋
(4). 且贰于楚也 (5). 士皆瞋目 (6). 发尽上指冠
【解析】
【详解】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
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
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
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
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此题重点字词有:携、
峥嵘、瞋目等。
【点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
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
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
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
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
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
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
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
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
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
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
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18. 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 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 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
之路来。
的
B.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
创新之路来。
C.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
新之路来。
D.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
的创新之路来。
【答案】17. C 18. C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根据文章内容,从
第一段的开头第一句话可知,强调的是中国戏曲艺术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排除 AB,根据语言
表达的简洁,可以排除 C。
【1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意义的理解能力。
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无疾而终:指人因衰老而自然死亡。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
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名垂青史,意思是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
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博采众长:意思为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照猫画虎:意思是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
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根据语境意第一空应是戏曲的灭亡。排除 BD,根据语境意和成语意第二空应为功业巨大,永
垂不朽。排除 C。故选 A。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修改能力。B 项,“不是……才”关联词不当,排除 B;AD 成分
残缺“眼花缭乱”前应加“让人”或者“令人”,排除 AD;故选 C。
点睛: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强调了考生的阅读能力。整体
更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试题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符合主流价
值观。
20.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下面这个构思框架
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字。
【答案】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
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入会问“为
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命题提供一个
框架图,答题前必须先读懂这个框架图的意思,弄明白题干对答题的要求。必须注意的是,
题干说的是“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要求“把这个构思框架
写成一段话”,因此答案除了必须符合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还必须包括四种反
应及其应对方式。组织此题答案,应该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开头必须有
一句话指出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所有的内容组织进去。比如下面的答案:面对
拒绝,有人会潇洒地说一句“算了”,然后彻底结束,换个想法;有人会怏怏地说“好吧”,
内心却深感郁闷,产生挫败感;有人则会反问“凭什么”,然后怀疑之,批判之;还有一些人
会追问“为什么”,然后不断地分析,勇敢地再尝试。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框架图内容。此图圆圈中的“拒绝”照应题干中的“被拒绝
后常见的四种反应”一语,而四个方框内写的则是四种反应的具体内容,因此答案必须将四
种反应完整的写进去,同时注意词语的准确和表达的清晰。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
2019 年 4 月 21~28 日,国际乒联第 5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
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
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 5
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 4 比 1 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
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 50 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
手。
【答案】2019 年 4 月 21-28 日,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 5 枚金牌,
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
文体,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
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要注意字数限制)的格式组织语
言即可。本则新闻共 4 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的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 年 4 月 21-28
日(时间),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人物\对象+事件)。第二句分别介绍了赛
事取得的成绩,没有主次;第三句由“包揽、全部、取得全面胜利”等词可知强调中国队包
揽 5 枚金牌(结果);第四句在最后单独介绍男单马龙的成绩,强调了此次赛事的其中一个关
键信息: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结果)。故答案为:2019 年 4 月 21-28
日,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 5 枚金牌,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
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
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
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
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要求:①自选角度,
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
作。
【答案】“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微信群:读客群
成员:我爱读书、只看经典、看云、随意
聊天节录:
我爱读书:大家好!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看云:这家伙,装哲人呢!
只看经典:不是装哲人,是学舌呢。这是杨绛老太太的话。
随意:错啦,没看新闻辟谣吗?这是网友拼凑的,并非杨绛原话。
我爱读书:我说几位,还是多看点书吧,否则真的就成了现代文盲了。
只看经典:看样子你还真喜欢读书,名副其实啊!
我爱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大脑的“库存”就会越来越丰富,言谈举止、
待人接物就会越来越得体,人也会越来越有气质。对,就是我现在的样子!
看云:吹吧。读书人可都是谦谦君子啊!
随意:为看云兄点赞。
只看经典:我觉得,读不读书,读什么书,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倾向,
就是把读书的作用无限拔高,好像一读书,人立刻就能脱胎换骨,就像唐僧,在西天的水池
子洗了个澡,立刻就修成正果了。
看云:好,鼓掌。
我爱读书:我觉得还是要多读书。读书就是能提高人 修养,尤其是读了古圣先贤的书
之后,关于人生、关于自我、关于生活的很多问题就能想通了。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有些
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都有些走火入魔了,这个时候,读书能降温祛火,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
来,这样,生活就能常态化,自己就能做个正常人。
只看经典:前些日子,杨绛老太太去世,很多人都在哀悼她。不论是真哀悼,还是凑热闹,
我都觉得是好事,最起码人们还对文学、读书存有敬畏之心,至于以后能不能做到多读书,
那是另一回事儿。
随意:杨绛老太太 100 多岁了,修炼到很高的境界了,我们年轻人不可能有她那样的心态,
有,就不正常了。
我爱读书:对头。不是说读谁的书就要成为谁,“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心中有杆秤,人
生不走样,大家共勉!
随意:说得好,我也是这样想的。
看云:其实,杨老太太在翻译及写作等万面的成就非常大,她对事业的追求还挺执着的。
内心淡定从容与执着追求事业并不矛盾,对吧?
随意:终于说了句还算正常的话!
我爱读书:这就对了。这句话应该成为今天聊天的点睛之笔,这样的聊天,也是我们之间最
的
曼妙的风景。
只看经典:“曼妙”一般用来形容音乐、舞姿,杨老太太好像用错了。
看云:你打住吧,再说下去就真的煞风景了!
【解析】
【详解】审题:本文为话题作文--我的青春阅读.根据提示可知,现代生活有很多阅读方式,
考生需结合个人的体验及日常思考,来说一说自己对于阅读方式的选择与思考.文体不限,
但结合要求,更适合写议论文,也可以发挥想象力,通过散文或小说的形式把自己的体验和
感受表现出来,让读者领悟思索其中的道理.
立意:
立意一:坚持选择传统的阅读方式;
立意二:在传统的阅读方式之外,使用互联网和新兴媒体,采用“碎片化”阅读等方式,多
渠道获取信息;
立意三(推荐):载体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内容。这种内容不仅仅是单纯的信
息,更重要的是蕴含于其中的思想与观点。青年人除了从阅读中获取知识本身,更需要从中
培养提取、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立意四:当代人阅读习惯的利与弊。
素材:
1 宋濂的读书经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代重臣,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一代礼乐,多
由其裁定,著作宏富,主倏 《元史》、著有《宋学士文集》。他幼年家贫,常借书苦读。在
其《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叙述了自己苦读的经历:他细时就爱读书,可是家贫买不起书。
就经常到有藏书人家借书,一借到书,就日以继夜地赶抄,即使在数九寒天,砚水结冰,手
指冻僵,也不亭笔。他借书守信,按期归还,有书的有家才肯不断借书给他。宋濂读书时,
遇到疑难,自己不能解决时,他就长途跋涉到百里以外去寻访名师指教。逢严冬季节,他忍
饥挨饿,顶风冒雪,穿过巨谷,爬上大山,两脚冻裂出一道道血口,仍继续寻访老师。宋濂
十几年如一日刻苦读书,终于取得杰出成就。
2 蔡元培六十年读书如一日
蔡元培,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工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知识界的卓越越先驱。
编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从少年时代起,就勤于读书,百般天蚊虫多,晚上读书时把一双脚放在水桶里,避免
蚊子叮咬,专心致志地读书。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争中,从未停止过读书。他晚年回
顾说:“自十余岁起……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
由于他一生读书不辍,因此,他知识渊博,被誉为“学界泰斗”。
3 三味书屋”的来历
鲁迅 12 岁进“三味书屋”私塾从寿镜吾先生读书。鲁迅先生后来曾著文《从百昔园到“三味
书屋”》回忆这段经历。“三味书屋”原名叫“三余书屋”,是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先生
定的名。当年董遇教育其弟子要抓紧“三余”的时间攻读,董遇解释“三余”为:“冬者岁
之余,认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也。“寿峰岚先生据此为书屋定名,意在引导学生珍惜时
间,勤奋读书。彭德怀书不离身
4 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德怀,因在 1959 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上
书批评 1958 年以来的左倾错误,坚持正确意见而遭批判和免职。他被罢官后从中南海搬出来,
在清理东西时,把元帅服、狐皮大衣、地毯等统统上交。他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东西,
我都不要。但是书,一本也不能丢。”把收藏的二十多箱书都搬到北京郊外的新居。1965 年,
他到西南三线工作时,又把这二十多箱书带在身边。十年浩劫中,彭德怀身遭厄运,横遭迫
害,他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书。他对警卫参谋说:“我别的没有什么吩咐,就是惦记我那些
书。”他工作之余就沉浸书海,桌上、床上、柜子上到处是书。他读书十分认真,他读过的
书加满了批注。
5 曹禺在澡盆里读书
我国杰出的现代剧作家曹禺,有这样一件趣闻:有一次曹禺的家人准备好澡盆热水,催正在
读书的曹禺洗澡。他进内室以后,很长时间不见人出来,家人在内室外听听,房内不时传出
水呼声。又过了好久,仍不见人出来。曹禺的夫人生疑,推门过去一看,嗨!原来曹禺坐在
盆里,正读书入迷呢。他一手握着书本聚精会神地看着,另一只手拿着毛巾下意识地拍打着
水面。他根本没洗,可水早冰凉了。
6 爱迪生以书为枕,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近二千项,被誉为“发明
大王”。这也与他勤非读书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查资料,困极了,他就以书当
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因此,有人风趣地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原来他在
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取营养哩。”
7 富兰克林和书
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常常饿肚子省钱买书
读。某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老驱,已饿得走不动了。连心将自己仅有的一块
面包送给她。老妪看富兰克林的样子,也是一个穷人,不忍收他的面包。你吃吧,我包里有
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那只装满书籍的背包。老妪吃着面包,只见富兰克林从背包里抽
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老妪问道。富兰克林笑着回
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经济拮据,购书能力有限,他只得经常借书读。他
常在认间向朋友敲门借书,连认点起一盏灯,专心读书,疲乏了就以冷水浇头提提神,坐下
继续阅读完,第二天一早,准时把书还给书主,从不失信。
结构层次:可以针对身边的一些阅读现象和问题进行议论分析和理性阐发;也可写成记叙文
或散文,从不同侧面再现阅读经历或故事,进而揭示“我”对阅读本质的认识与思考;还可
以尝试杂文、剧本等其他文章样式,既要有当下各种阅读现象和问题的形象化呈现,又要注
意体现“我”的体验与思考,并力求内容的丰富性,立意的深刻性.
如果写成议论文,则要紧扣材料内涵,深入思考,正确认识,有理有据,层层论述,观点明
确,语言准确,保证议论文论证严密;如果写成记叙文,则要选取恰当的切入角度,叙写自
己或他人与材料中获得的主旨一致的经历或过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保证记叙文
要情真意切。写作时要尽量做到文体鲜明,主题突出,言辞优美,思想深刻。
范文:“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微信群聊天节录
天津考生
微信群:读客群
成员:我爱读书、只看经典、看云、随意
聊天节录:
我爱读书:大家好!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看云:这家伙,装哲人呢!
只看经典:不是装哲人,是学舌呢。这是杨绛老太太的话。
随意:错啦,没看新闻辟谣吗?这是网友拼凑的,并非杨绛原话。
我爱读书:我说几位,还是多看点书吧,否则真的就成了现代文盲了。
只看经典:看样子你还真喜欢读书,名副其实啊!
我爱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大脑的“库存”就会越来越丰富,言谈举止、
待人接物就会越来越得体,人也会越来越有气质。对,就是我现在的样子!
看云:吹吧。读书人可都是谦谦君子啊!
随意:为看云兄点赞。
只看经典:我觉得,读不读书,读什么书,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倾向,
就是把读书的作用无限拔高,好像一读书,人立刻就能脱胎换骨,就像唐僧,在西天的水池
子洗了个澡,立刻就修成正果了。
看云:好,鼓掌。
我爱读书:我觉得还是要多读书。读书就是能提高人的修养,尤其是读了古圣先贤的书
之后,关于人生、关于自我、关于生活的很多问题就能想通了。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有些
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都有些走火入魔了,这个时候,读书能降温祛火,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
来,这样,生活就能常态化,自己就能做个正常人。
只看经典:前些日子,杨绛老太太去世,很多人都在哀悼她。不论是真哀悼,还是凑热闹,
我都觉得是好事,最起码人们还对文学、读书存有敬畏之心,至于以后能不能做到多读书,
那是另一回事儿。
随意:杨绛老太太 100 多岁了,修炼到很高的境界了,我们年轻人不可能有她那样的心态,
有,就不正常了。
我爱读书:对头。不是说读谁的书就要成为谁,“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心中有杆秤,人
生不走样,大家共勉!
随意:说得好,我也是这样想的。
看云:其实,杨老太太在翻译及写作等万面的成就非常大,她对事业的追求还挺执着的。
内心淡定从容与执着追求事业并不矛盾,对吧?
随意:终于说了句还算正常的话!
我爱读书:这就对了。这句话应该成为今天聊天的点睛之笔,这样的聊天,也是我们之间最
曼妙的风景。
只看经典:“曼妙”一般用来形容音乐、舞姿,杨老太太好像用错了。
看云:你打住吧,再说下去就真的煞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