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 2019 年秋期中联考高一语文
(全卷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
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
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
构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方法。民族传统手艺生态
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活”在当下。
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为了留住文化记忆,就要进行本真性传承。在当代语境
中,传统手艺并非只是传统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俗”或“遗物”,它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社
会信息,表达了一方水土的集体情感和意志,具有情感交流与生活交际的价值。存活于乡土
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由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
的冲击,无论是其技艺传承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生态化保护
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其产品,而是要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
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
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活”在当下,尚需
很好地开发与利用。衍生性生产就是在充分尊重传统手艺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
通过题材的转换、内容的变化、功能的放大或用途的改变,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仅就功
能而言,既可从物用形态向精神形态衍生,也可从物用形态向文化形态衍生。如景德镇陶瓷
工艺的现代转型衍生出的美术陶瓷,使现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出了对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
的追求。再如,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非常实用的产品,已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
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衍生性生产不仅保护了传统手艺,而且还通过
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了传统手艺“自我造血”的能力,赋予了
手艺与时俱进的品格。
生态化保护还需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
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传承也需要创意性发展,它不是新与旧的简单更迭,
而是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需要更多汲取传统手艺的理念和经验,形成面向生活
的应用和表达。传统手艺及其对物的循环再造、对生态自然的依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低
碳、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一批有眼光的设计师走出工作室,
走进田间地头,与传统手艺人有效合作,取得了可贵的创意。以此创意生活,不仅可以继承
和延续传统,而且彰显了一种具有积极的时代性的生活态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代表着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手艺,正成为地方上文化和经济新的建构方式。
B. 传统手艺的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存核心技艺,特别是对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
C. 实现传统手艺产品从物用形态转向精神或文化形态,是进行衍生性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D. 将传统智慧和当代生活有机融合,让传统手艺得到创意性发展,有助于文化传统传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民族手艺的留传问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手艺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从留住文化记忆、衍生性生产、创意性发展等三方面指明了生态化保护的途径。
C. 文章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为例证,表明了传统手艺衍生性生产的重要意义。
D. 文章是“先总后分”的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再分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民族传统手艺能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并得到人们关注,就有可能避免走向衰落。
B. 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实用的产品被移植到装饰中,使其传统手艺得到保护。
C. 将民族传统手艺完整地保留在博物馆中,这也是对传统手艺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D. 继承延续民族传统手艺,使其创意性发展,能够让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
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 项,“成为地方上文化和经济新的建构方式”说法错误,传统手艺是用来建构“民族政治、
文化主体意识”,而不是“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代表;B 项,“传统手艺的生态化保
护的首要任务是保存核心技艺,特别是对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说法错误,对生态语境的
恢复性保护只是“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涉及的三个方面之一;C 项,“是进行衍生性生
产的最主要途径”说法错误,不能算是“最主要途径”,只是“重要途径”之一。故选 D。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
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B 项,“留住文化记
忆、衍生性生产、创意性发展等三方面”说法错误,根据文章内容应该是“本真性传承、衍
生性生产、创意性发展等三方面”。故选 B。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 项,
“将民族传统手艺完整地保留在博物馆中,这也是对传统手艺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说法
错误,参见末段“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
承。”故选 C。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题目一般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
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
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惟一的一个人了。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道的,
从这里看去,太阳是一个暗淡的星星……”6 月 7 日上午,2018 四川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阅
读题中有一部分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对于自己的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卷,凭
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作者刘慈欣首先感到很意外,“听到这个消息,
我还是挺吃惊的。我没想到,科幻小说竟然能进入高考试卷阅读题。毕竟,科幻文学在我国
尚属于冷门,边缘文学地带。当然我很高兴,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
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刘慈欣耐心给记者分析,
“细想也不是很意外。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感十足。这
也必然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之前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材,现在又有科幻小说
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
(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 2018 年 6 月 8 日消息)
材料二:
国内科幻小说与国外的相比主要差距体现在
(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表格来源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三:
2011 年 11 月,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选在成都揭晓,刘
慈欣的《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调查显示,有 29.4%的读者是因为《三体》获奖,才认
识了该书作者刘慈欣。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
广,曾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天意》,便卖出了 15 万册。在阅读情况方面,读
者获取科幻读物的途径最多的是下载电子书阅读,比例占到样本总量的 39%,而从网上书店和
实体书店购买的读者比例分别为 21%和 20%。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
景不够理想,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主要是重庆出版社和四
川科技出版社。关于科幻小说的信息了解渠道,科幻杂志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由于科幻
作品能单独出版的屈指可数,出版后印量偏低,因此杂志成为首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包
括《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等杂志颇受读者欢迎。目前国内科幻文学领域的作
者群体仍然狭小,长期坚持科幻创作的只有几十人而已,有影响力的更是屈指可数。刘慈欣
连续 8 年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王晋康的获奖次数更是高达 10 次,这一方面是实
力所致,一方面也证明在科幻小说领域竞争对手不多。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香港科幻小说作
家倪匡和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最受读者青睐,且
支持率超过其他作者一倍以上,可见近年来科幻小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作品或创作者仍
未能够超越经典。《三体》的成功虽然带动了科幻文学的关注度和出版,但“后三体时代”能
否有和《三体》一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至关重要。
(摘编自 2012 年 2 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
查》)
材料四:
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科幻小说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点子阶段、故事
阶段和文学阶段。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在前两个阶段中,人物只是传声筒,
把男的换成女的,老的换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一直有作者问,写
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既然是科幻,就必须
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有人文精神。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
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现。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
也能够展现,它就不是好科幻。反过来,科学题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
定境界。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
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
(摘编自《科普创作》2017 年第 3 期郑军《科幻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幻小说进入高考题,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帮助,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科幻
小说。
B. 虽然阅读电子版和纸质版科幻的读者占比相当,但仍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
理想。
C. 刘慈欣、王晋康多次获奖及读者青睐倪匡、凡尔纳等作家,说明中国科幻小说经典作品偏
少。
D. 科幻小说本真上属于文学,文学是人学,所以把人物塑造好也是科幻创作的根本要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少读者因《三体》获奖才认识了作者刘慈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对奖项的关注甚于
作品本身。
B. 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科幻小说在题材、思路等方面与外国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数量与作
者水平。
C. 《三体》获奖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新高度,"后三体时代"中国科幻期待有同样高品质的新作
出现。
D. 在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一为题材一为主题,二者是科幻小说的两翼,相辅相成,并不
对立。
6. 刘慈欣认为目前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处于边缘文学地带,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发
展我国的科幻文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宣传推广方面,进入教材与试卷,对科幻文学 推广是有帮助的;设立合适的奖项,是对科
幻的宣传与推广;杂志与出版社要认识到科幻的价值,多出版与发表科幻作品。②作家作品方
的
面,学习外国科幻小说,从题材思路等方面,努力缩小与外国科幻的差距;从科幻创作的人数和
影响力方面培养作者;努力创作出超越经典的科幻作品。③文学自身方面,要注重科学和文学
的关系,发展第三阶段的科幻文学。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C 项结合原文“刘慈欣连续 8 年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王晋康的获奖次数更
是高达 10 次,这一方面是实力所致,一方面也证明在科幻小说领域竞争对手不多。”可知,
举刘慈欣,王晋康的例子是说明中国科幻创作者少,结合原文“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香港科
幻小说作家倪匡和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最受读者
青睐,且支持率超过其他作者一倍以上,可见近年来科幻小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作品或
创作者仍未能够超越经典。”可知,举倪匡和凡尔纳的例子是说明中国科幻创作水平不高。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
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
容,进行比对。
本题:
由材料二的表格中的数据来看国内科幻小说与国外的相比主要差距体现在题材、思路上,占
32%,是最高的数据,作者水平占 21%,数量占 12%。因此,B 项中的“特别是数量与作者水平”
错误,应为“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科幻小说在许多方面与外国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题材、
思路”。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本题:
结合材料一中“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
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比如之前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材,现在又有科
幻小说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材料三中“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
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广”“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杂志成
为首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综合以上信息,在宣传推广方面,科幻小说进入教材与试卷,设
立合适的奖项,杂志与出版社要认识到科幻的价值,多出版与发表科幻作品等都能更好的发展
我国的科幻文学;从材料二的表格数据来看,我国应该学习外国科幻小说,从题材思路等方面,
努力缩小与外国科幻的差距;此外,材料三中“在科幻小说领域竞争对手不多”“近年来科
幻小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作品或创作者仍未能够超越经典”等现象,又说明我国在科幻
文学的作家作品方面,还要多培养作者,努力创作出超越经典的科幻作品;最后,结合材料
四中“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
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的相关信息,可知,在文学自身方面,我们还要注重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发展第三阶段的科幻文学。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
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
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题。
手 艺
孙如静
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
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
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
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
暗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
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
炉,抽起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
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
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
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气了。一声老伙计,
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
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蜗,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
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
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
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用补好的盘子舀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
意地说。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老罗头拍拍胸脯
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
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除了长河老爷子和
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小摊上停留。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
绝活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现在人
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
大铁锅啊。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味了。”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
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
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
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
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你爸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医啊。”儿子吩咐一
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来了活。
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的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一只小火炉,一个大
风箱,老罗头的补锅小摊又开张了。
原以为一切恢复了平静。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是他儿子高价
收购来的。偏偏这些闲聊又被老罗头听到了。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阵急火攻心,老罗彻
底倒下了。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
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
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对老罗头补锅的过程描写详实、细腻,这既表明了老罗头技艺的娴熟,又增强了小说
的真实性。
B. 听了长河老爷子对时代的感慨,老罗头心有郁结并病倒,可见老罗头执着念旧,无法面对
自己的手艺将逐渐被淘汰的现状。
C.从当年“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到如今“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前停留”,鲜明的对比,巨大
的落差,表明了时代变迁的必然。
D. 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的闲聊,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
小说借此表明了人言可畏。
8. 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9. 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表现儿子的孝顺②凸显老罗头嗜手艺如生命的形象。③推动了老罗头
在儿子收购铁锅后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
有波澜。
9. ①凸显人物形象。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
罗头最大的特点。②统领全文(或: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小说主要围绕老
罗头补锅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③暗示主题。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
引发 对传统手艺的当代命运的思考。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
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D 项,“儿子
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的闲聊,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小说借
此表明了人言可畏”错误,“表明了人言可畏”属于臆断,偏离了文章的主旨。儿子收购铁
锅为老罗头治病表现儿子的孝顺,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凸显老罗头对手艺的珍视,他
要的是对他手艺的认可和尊重,凸显手艺人对传统手艺的坚守。故选 D。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
答”,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现
了什么;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联。题干已经告知设题的内容,“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
病”,从儿子的角度来看,儿子的这一举动表现儿子对父亲的孝顺,凸显孝心,从老罗头的角
度来看,用“铁锅”来治病,有人找他补锅,他的病就好了,这表现出老罗头对手艺的珍视;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为下文老罗头得知事情真相后而急火攻心去世埋下了伏笔,因为老
罗头要的是别人对自己手艺的尊重,对自己的认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
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
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
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
比如本题,考查的内容在中间部分,考生可以先分析这一内容对两个人物形象的作用,即内
容上的作用,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下文情节的关系。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都是“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针对
小说标题设题。首先明确小说的命名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以人物命名,以故事情节命名,
以物象命名,以环境命名等。然后把握标题的作用: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总结文
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
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答题时,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
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
题等角度作答。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全文,从环境、小说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思考。从
本文来看,“手艺”指的是老罗头补锅的技艺,往深层考虑,还指传统的技艺,传统的文化;
小说中的老罗头是一位补锅的手艺人,他因补锅而而乐,因少人关注他的补锅手艺而生病,
因又能补锅而病愈,最后得知事情真相而逝世,可见小说处处围绕“手艺”展开,标题“手
艺”统领全文;由补锅的手艺展示老罗头技艺的高超,由老罗头因手艺没有得到重视而生病
而病逝凸显老罗头对手艺的坚守,小说标题凸显了人物的形象;“手艺”在文中指的是补锅
的手艺,但又不仅仅停留在“补锅手艺”的层面,以“手艺”来命名,就上升到传统手艺的
层面,引发对传统手艺在当代命运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项羽在垓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
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藏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
居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
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
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
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
沛公事几殆。
明日,项羽入屠成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樊哙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
汉中。
(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0.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暴(pù):指(军队)露宿
B.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麾:通"挥",指挥
C. 而使张良谢项羽 谢:辞谢
D. 项羽既飨军士 飨:用酒肉款待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找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藏之/
B.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找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藏之/
C.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找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藏之/
D.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找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藏之/
12.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哙心急如焚闯军门,奋不顾身救主人,充分显示了他与刘邦生死与共的手足之情、君臣之
谊。
B.生性率直坦荡而又胸无城府的西楚霸王见樊哙刚烈威猛之势,无端喜爱,不仅称其为"壮士
",而且赏给他酒和肉。
C. 项王放虎归山、养痈遗患,而刘邦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这一切绝大部分是因为樊哙舍生
忘死的斗争,机智巧妙的应变。
D. 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明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足
智多谋的智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之事。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答案】10. B 11. C 12. D
的
13. (1)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
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
(2)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危险了。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
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
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
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
本题:
B.项“沛公如厕,麾樊哙去。麾:通‘挥’,指挥”错误,此句译为:沛公起身上厕所,挥手
招呼樊哙离开。麾:挥手(示意)的意思;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
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
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
画波浪线句子“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找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藏之”
中,人名有“项羽”“亚父”“沛公”“项庄”“项伯”,动词有“飨”“谋”“杀”“拔剑
舞”“击”“屏藏”。此句“项羽既飨军士”,主谓宾都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排除 A.D 两
项;“亚父谋欲杀沛公”主谓宾都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排除 B;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
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D.项“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明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
足智多谋的智者。”中“足智多谋”不恰当,根据原文“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
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的理解,可
改为“能言善辩”;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
本题: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之事。翻译为: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通过项
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翻译
时注意得分点: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百余骑,一百多骑兵;因,通过;谢,
谢罪;无有,没有;闭,封锁;关,函谷关;之,的。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翻译为: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
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危险了。翻译时注意得分点:是日,这一天;微,如果没有,若不
是;奔,闯;谯让,责备;几,几乎;殆,危险。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
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
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项羽在戏下,想要攻打沛公。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来见项羽,告诉项羽没有闭
关的事情。项羽用酒肉款待士兵,喝酒到中间的时候,亚父谋划想要杀掉沛公。令项庄席上
献舞拔剑要剑刺沛公,项伯一再挡护。当时独沛公与张良能进营帐入坐,樊哙留在营外,知
道事情危急,就持着铁盾进入。营帐守卫阻止他,樊哙直撞进去,站在帐下。项羽盯着他,
问是谁。张良说“: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壮士。”于是赏赐给樊哙卮酒彘肩。樊
哙饮酒之后,拔剑切肉吃,全吃完了。项羽说:“能再喝洒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推
辞,难道只怕一杯酒吗!沛公先入关稳定咸阳,在霸上暴露军队,就是为了等待大王。大王
今天到了,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和沛公之间有了嫌隙,臣担心天下民心涣散,不再信任大
王。”项羽沉默的样子,不说话。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出营之后,沛
公把随从车马留下,独自骑一匹马,让樊哙等四个人步行跟随,从一条山间小路跑回霸上的
军营。却命令张良代替自己向项羽辞谢。项羽也就至此了事,没有诛杀沛公的念头了。这一
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危险了。
第二天,项羽带领军队进入咸阳,大肆屠戮,立沛公为汉王。汉王也就封樊哙为列侯,
号临武君。后又升任郎中,跟随汉王进入汉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杨万里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②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注】①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在广州任内。②无那:无奈。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这一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并非眼前的实景,
为虚写。
B.诗中虽然写“梦入”,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春风和煦,春暖花开,感觉
恍若梦境。
C. 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人的衰飒老气形成
了对比。
D. “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
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1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B 15.①故园之思(怀乡之情)。写故园海棠花开、眼前燕回絮飞的美好春色,
寓情于景,抒发思乡之情;②爱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诗人爱之欲餐,抒写爱惜春天之
意;③年华老去,愁对春光的孤寂之情。诗人在春光中孤独地老去,抒发枉抛光阴之叹。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B 项,“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
是诗人看到今日……感觉恍若梦境”说法错误,“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诗句
中是诗人真的梦见了家乡的海棠,抑或诗人假托梦境表达思念之情,并非见眼前之景感觉恍
若梦境,“海棠开”并非眼前所见之景。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
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再根据具体诗句分析。本诗首联开头点题,写春晴怀念
故园的海棠。写梦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表达思念之情。颔联、颈联写梦醒之后,眼前所
见之景。第三句,“万物皆春”明点“春”字。作者从春日海棠开花,想到万物回春,又联
想到自己将要老了。春天的景色和青春的少年,是很和谐的,都富有生气。可这里把春景和
老人摆在一起,形成一种对比,是生气勃勃和衰飒老气的对比。这里有意拿春景来反衬自己
虚度年华,寄托了无限感慨,也激起了对春天的热爱。第四句中“一年过社”暗点“春”字。
这里说的是春社。燕子是候鸟,过了春社日(春分前后),才从南方海岛上飞回。这一句和上
句相呼应,以燕子飞回,补充说明“万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颈联的出句写空
中浮云,时多时少,故天色像青像白、或浓或淡,正是初晴景象。对句以直白之语,将柳絮
将飞又堕的神态写出来。这柳絮像是要掉下来,却又飞上去,飘个不停。这一联也是形容“万
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后一联说,无奈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
那么就让诗歌把它招引到翡翠美玉做的酒杯中来吧。作者一反其意,说春光“餐不得”;却又
天真地设想:吟诗,让诗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连同酒一起喝下去了。正是用这种浪漫天
真的构思,表现了作者热爱故园春光的真挚感情。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抒发了诗人哪些情
感”,故回答本题时,要结合关键的诗句,分点回答即可。即:从故园之思、爱春惜春之情、
年华老去,愁对春光的孤寂之情等方面回答。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
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
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
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
色调和哀愁有关。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
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
的寂寞和孤寂有关。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 6 分,每空 1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
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过渡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 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风萧萧兮易水寒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 携来百侣曾游
(4).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 学而不思则罔 (6).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
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
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
如 同 音 字 、 形 似 字 、 通 假 字 、 难 写 字 等 字 的 写 法 。 如 “ 萧 萧 ”“ 兮 ”“ 携 ”“ 峥
嵘”“稠”“罔”“殆”,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此题所默写的名句都来自课文,都是学生在学习中要求背诵的。背诵不会有难度。
但是要注意不要写错写漏了字。由此看,此题完全来自教材。
第Ⅱ 卷(表达题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
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
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_____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
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褚党人
碎”,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
里_____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
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_____。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
人生。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
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
坡展”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
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
文化史都会因之而_____。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
(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色
B. 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重
C. 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色
D. 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重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B. 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C. 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D. 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还有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使
然。
B. 还由于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
所致。
C. 还是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
致。
D. 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
【答案】17. C 18. A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等。
近年近义成语的考查成为热门,关键是要仔细分别它们的细微差别。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
使用范围、使用对象不同;2.意义侧重点不同;3.语义轻重不同;4.色彩不同;5.适用语境
不同。“身不由己”:自己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
了自己。此处突出因苏东坡性格太具魅力,使人们心甘情愿控制不住地被他吸引,为他倾倒,
用“不由自主”。“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重在突出随便,不拘小节。“蓬
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重在突出生活条件差。这里指苏东坡没有头发
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用“蓬头垢面”;“停止”:不再进行。“停滞”:指受到阻碍,不
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从苏东坡的人生际遇看这里用“停滞”更合适。“失色”:失去本来
的色彩或光彩。“失重”:失去原有的重量、分量。此处因前文有“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
彩”,所以用“失色”更好。
A 项,“身不由己”使用错误;应用“不由自主”;“不修边幅”使用错误;应用“蓬头垢
面”; “停止”使用错误;应用“停滞”,故 A 错误;
B 项,“失重”使用错误;应用“失色”,故 B 错误;
D 项,“身不由己”使用错误;应用“不由自主”;“不修边幅”使用错误;应用“蓬头垢
面”; “停止”使用错误;应用“停滞”;“失重”使用错误;应用“失色”,故 D 错误。
故选: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
致性、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前文“有了……”
后面接“才让……”更恰当;根据语段第一句“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
又仁厚……”可知,应先说才华,再说气度。
B 项,根据前文“有了……”后面接“才让……”更恰当,故 B 错误;
C 项,根据语段第一句“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可知,应先
说才华,再说气度,故 C 错误;
D 项,根据前文“有了……”后面接“才让……”更恰当;根据语段第一句“除了他的盖世才
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可知,应先说才华,再说气度,故 D 错误。
故选:A。
【19 题详解】
。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解答此题考生需明确高考病句六大题型,即:搭配不当、语序
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语感审读
法,看有没有明显不顺畅的、值得怀疑推敲的地方。2.标志判断法,巧抓特征词,快速辨析
病句。特征词有并列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否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长宾语
等。3.紧缩主干法,划分句子成分,先看谓宾是否搭配,再看定状补是否与中心词搭配。划
横线的语句属于句式杂糅。
A 项,“还有……使然”,句式杂糅,故 A 错误;
B 项,“还由……所致”,句式杂糅,故 B 错误;
C 项,“还是……所致”,句式杂糅,故 C 错误;
故选:D。
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尊敬的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明光中学的学生,叫刘畅。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自
荐信。北京这座梦想之城,可谓高校林立,但是只有鄙校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和其他同
学一样,我非常渴望通过这次自主招生来实现我一直以来的夙愿。本人学习成绩优异,特别
喜爱写作,并发表了多篇作品。现惠赠文章一篇,期盼能得到您的垂怜。恳请您务必考虑并接
受我的申请,给我一片天空,让我自由飞翔。
明光中学 刘畅
2019 年 3 月 20 日
【答案】①鄙校——贵校 ②夙愿——愿望 ③惠赠——随寄 ④ 垂怜——垂青 ⑤
务必去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语
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
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鄙校,是谦称自己的
学校,这里称呼别人的学校,应该为“贵校”;夙愿,指平素的愿望,一向怀着的愿望。此处
前面有“一直以来的”,应改为“愿望”;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此处是指自己给别人寄文
章,改为“随寄”;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用在此处
感情不当,改为“垂青”;务必,属于命令式语气,太生硬,去掉。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
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
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
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
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
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
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
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
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 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
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个字。
【答案】(示例)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
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
据此进一步修订。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流程图主要反映事物的动态演变过程,读图时首先关注
该主题由哪些环节构成;其次理清各环节之间的结构关系,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
构等。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再次关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呈现何种关系,
如总分关系,或从属并列关系等。最后拟写答案要在整体把握图表、全面理清图表各要素之
间的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语言表达做到遣词准确、简明、概况性强,造
句条理清楚、富于变化、语气通畅。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的
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
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
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陌生人的善意;还是童年的书籍,成长的日记,带着美好
回忆的文具;抑或是努力拼搏的理想和信念,跨越人生坎坷的动力和勇气,战胜困难的意志
和毅力……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
一路有你……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答案】范文:
一路有你
一曲悠远宁静的《姑苏行》,天籁之响,音音珠玑,我仿佛翻开了那清油灯下泛黄的线装书,
来到山谷的江南。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河洲,河底漂浮着柔软的水草。嗅着那散发了两千年的蒹
葭的晚香,细品那愈加吟诵愈显天真的民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央……”吹笛,恰似吟诗,每每轻按六孔,便如沐浴久旱的甘霖轻松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
十年竹笛生涯,十年辗转流连,多少次在冷漠中重拾温情,只感谢一路有你。
记得幼年那个孱弱的我——那与竹笛不相上下的个头,那气短息弱的断断续续,那细瘦得
堵不住笛孔的手指,可就是一个这样的我,却执意地选择了竹笛,不为文人雅士的丝竹之美,只
因靠在墙角听老师吹奏时,我曾陶醉过。
于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便有你相伴。
记得第一次吹一首完整的《小河淌水》,我手持着你,用我全心全意的投入和热爱,把我的
情感付诸你。那一次,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喜极而泣,我爱我的音乐。
后来的日子,我携着你,你伴着我,就这样心照不宣、义无返顾地走了过来。在你的世界里,
我体会到了茂林修竹的清雅丰美,体会到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盛大恢宏,那是
一种襟怀天下的气度,那是一种天真无饰的期盼,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以及与音乐共舞
的忘我的潇洒。
中考的时候,曾一度冷漠了你。成绩知晓以后,却第一个把喜讯告诉了你。这才发现,一路
风风雨雨,早已与你不离不弃。在你的包容下,我的手指随心所欲地跳跃,我的情感毫无保留地
抒发。我捧着你,恰似与一个阔别多年的老友相拥。
雁过无痕,风吹无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跟随我,品味过春荣夏酷,见证了秋凄冬寒,
永不厌倦地听我诉说,为我分担,感谢一路有你。
如今时至高考,我依然始终不肯离开你。时常一杯香茗,一本书,一曲《葬花吟》,便是一
场异常充实的晚自习。每每吹奏,便仿佛来到花冢之前,与潇湘妃子同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
消香断有谁怜”……任思绪飞游之后,便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仿佛肩负着你无限的希冀。
吹奏着你,总感觉到一种歌之即在与不歌亦艳的光荣,引导并抚慰着我。一路有你,我充满
力量,一路有你,我一往无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篇附有材料的命题作文。
审题:
文题“一路有你”的关键词是“你”。本处的“你”,亦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并不囿于“人”
的范畴。换言之,本文的写作对象“你”,既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个性鲜明的
“人”。这个“人”,可以是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
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
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的“物”,如伴随自己
走过无忧的童年生活的书籍,放飞思绪、记载心情、见证长大的心爱的日记,寄托自己情感、
勾起美好回忆的文具……;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
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写作对象的
丰富性,决定了本文选择的写作题材的丰富性。 审题时要把握住关键词“你” “一路”;另外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已定,不能随意更换。
立意:
1.感谢一路有你——妈妈;
2.感谢一路有你——朋友;
3.感谢一路有你——榜样;
4.感谢一路有你——风景。
素材:
1、老师感谢一路有你
老师是一个伟大的生物,一个孜孜不倦地传授知识的生物。每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总是拿着
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从不厌烦,一个老师,多个学生,形成了一个集体,一起长大,共
同学习。在办公室时,看到一本本作业上红色批注,是他收获的成果,一遍遍的改,一遍遍
的讲,是他的责任和义务,用蜡烛来形容他再好不过。
2、当我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的时候,是你,用温暖的怀抱哄我睡觉。我知道,也记得,我睁
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是你。所以,你的样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当我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是
你,教我说话、走路。我也记得,我会说话时喊出的第一个词是“妈妈”,我会走路时扑向的
怀抱是你的怀抱。当我还不识字的时候,是你,将我抱在怀前,捧着娃娃书教我识字,手把
手的在纸上教我画有趣而我不懂的“字”。我更记得,书的扉页便是“妈妈”这两个亲切的字,
我会写的第一个字是母亲中的“母”字。太多太多了,一路上有你的美好回忆。
3、入春的阳光变得那么明亮那么耀眼,早上来到教室,像鹿老师那样亲切而深邃的微笑中,
我感受到了您对我们同学的爱,对我们的关心。
空气清凉,窗外还时不时地刮着大风,但是您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就感到特别温暖。我
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很惬意,成长的路上您的陪伴,带给我穿风透雨的力量!
每天早晨您都早早地来到教室,同学们早已开始读书,您站在教室里望着我们,嘴上还时不
时地挂着微笑,大概是因为您看到我们读书都非常认真,心里很高兴,嘴角便情不自禁的弯
成了两道小月牙而笑啦!感谢您晨读时的陪伴!一路有你真好!
4、冰冷的天上飘着雪花,翠绿的树上挂着冰渣,漂亮的鞋子露着脚丫,潇洒的你原是个傻瓜,
看着手机口水滴滴答答!瞅啥?你还不擦。一路风雨,才会等到彩虹;一路曲折,才会走得
更远;一路欢笑,才会阳光闪耀;一路有情,奋斗才具意义;一路有你,生活才会美丽。
5、岁月磨掉了生活 棱角,注入了友情的润滑剂,开心无限;时光抚平了人生的浮躁,喷洒
了情谊的芬芳剂,幸福无限。朋友,一路有你真的很好,愿你幸福,天天开心!
6、懂得放弃,在落泪之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身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
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一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得的爱并不一定刻骨铭
心。这一程情深缘浅,走到今天已是不易,轻轻的抽出手,说声再见,真的很感谢这一路有
你。
7、怎能忘记:失意时的关怀,伤心时的安慰,烦恼时的陪伴,无助时的鼓励,失败时的拥抱,
成功时的提醒,辉煌时的祝福!感谢一路有你——朋友,祝你感恩节愉快!
行文结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开头部分,先总说。通过画面和引用等技巧引出笛声,从而引
的
出我与竹笛的关系。正文主体部分写笛子走进我的生活。一路有它,给我了自信、美好、坚
韧等等快乐生活和美好品性。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明确一路有你——竹笛,我
的生活充满希望、快乐、力量……
【点睛】近年来考场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每年各
省的中、高考作文中诞生了不少的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为各界人士交口赞誉。但在那些
高考满分作文以外的大部分考生作文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把“文体自选”兑现成了“文
体自创”。当然,真能够创造一种新颖的文体那倒是一件可喜之事,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不少
数量的考卷属于“四不象”文体,写出的多是一些“散体文”“杂交文”。记叙文是学生从小
学三年级起步学写作文时就开始练习的文体,应该是一般考生最能得心应手的文体。然而,
很多高考记叙类作文,记事不知事件经过,难懂来龙去脉;写人让人难见其人,更别说凸现
人物形象。其实,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各具千秋的形象,只要我们细细观察,艺术再
现,作文就可以写得极具个性神韵。下边提供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技巧,以期对写作记叙文
有实际的帮助: (一)以形传神写肖象(二)只言片言尽显人物精神(三)举手投足见性情(四)
洞幽烛微绘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