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
表格中.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36 的平方根是( )
A.±6 B.±18 C.6 D.﹣6
2.估计 +1 的值在( )
A.2 到 3 之间 B.3 到 4 之间 C.4 到 5 之间 D.5 到 6 之间
3.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是( )
A.∠1 和∠2 B.∠1 和∠4 C.∠2 和∠3 D.∠3 和∠4
4.如图所示,直线 AB⊥CD 于点 O,直线 EF 经过点 O,若∠1=26°,则∠2 的度数是( )
A.26° B.64°
C.54°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 平分∠AOC,若∠AOE=35°,则∠BOD 的度数
是( )
A.40° B.50° C.60° D.70°
6.如图,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1=5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 AB∥CD 的是( )A.∠2=35° B.∠2=45° C.∠2=55° D.∠2=125°
7.如图,∠3=∠4,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AD∥BC B.∠B=∠D
C.∠1=∠2 D.∠B+∠BCD=180°
8.如图,AD∥BC,点 E 在 BD 的延长线上,且 BE 平分∠ABC,若∠ADE=140°,则∠ABD
等于( )
A.60° B.50° C.40° D.30°
9.如图,线段 AB 经过平移得到线段 A′B′,其中点 A,B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A′,B′,
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 AB 上有一个点 P(a,b),则点 P 在 A′B′上的对应点 P
′的坐标为( )
A.(a﹣2,b+3) B.(a﹣2,b﹣3) C.(a+2,b+3) D.(a+2,b﹣3)
10.若有理数 a 和 b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分别在原点的右边和左边,则 ﹣|a﹣b|等于
( )A.a B.﹣a C.2b+a D.2b﹣a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2,﹣3)在第 象限.
12.实数﹣8 的立方根是 .
13.点 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 x 轴上,则 P 点坐标为 .
14.将点 P(﹣3,y)向下平移 3 个单位,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后得到点 Q(x,﹣1),则 xy
= .
15.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5,﹣2)到 y 轴的距离为 .
17.如图,现要从村庄 A 修建一条连接公路 FQ 的小路,过点 A 作 AH⊥PQ 于点 H,则这
样做的理由是 .
18.(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 2 组不同的对顶角;
(2)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 6 组不同的对顶角;
(3)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 12 组不同的对顶角;
(4)n 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 组不同对顶角.(如图所示)
三、解答题(共 46 分)
19.(4 分)计算: ( +2)﹣ .
20.(4 分)解方程:(2x﹣1)2=25.
21.(8 分)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点 D,E,F 分别是三角形 ABC 的边 BC,CA,AB 上的
点,DE∥BA,DF∥CA.求证:∠FDE=∠A.
证明:∵DE∥AB,
∴∠FDE=∠ ( )
∵DF∥CA,∴∠A=∠ ( )
∴∠FDE=∠A( )
22.(8 分)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 C 的坐标为(4,0),写出点 A、B、D、E、F、G
的坐标.
23.(6 分)如图,AB 和 CD 相交于点 O,∠C=∠COA,∠D=∠BOD.
求证:AC∥BD.
24.(8 分)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A 平分∠EOC.
(1)若∠EOC=70°,求∠BOD 的度数;
(2)若∠EOC:∠EOD=2:3,求∠BOD 的度数.
25.(8 分)如图,已知 A(﹣2,3)、B(4,3)、C(﹣1,﹣3)(1)求点 C 到 x 轴的距离;
(2)求△ABC 的面积;
(3)点 P 在 y 轴上,当△ABP 的面积为 6 时,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2017-2018 学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七年级(下)期中数学
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
表格中.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36 的平方根是( )
A.±6 B.±18 C.6 D.﹣6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36 的平方根是±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
且互为相反数.
2.估计 +1 的值在( )
A.2 到 3 之间 B.3 到 4 之间 C.4 到 5 之间 D.5 到 6 之间
【分析】先估算出 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9<11<16,
∴3< <4,
∴4< +1<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知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求无理数的近似
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是( )
A.∠1 和∠2 B.∠1 和∠4 C.∠2 和∠3 D.∠3 和∠4
【分析】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
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是∠3 和∠4.
故选:D.
【点评】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关键是熟练掌握对顶角的定义.
4.如图所示,直线 AB⊥CD 于点 O,直线 EF 经过点 O,若∠1=26°,则∠2 的度数是( )
A.26° B.64°
C.54°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分析】已知∠1,且∠DOF 与∠1 是对顶角,可求∠DOF,再利用∠DOF 与∠2 互余,
求∠2.
【解答】解:∵∠1=26°,∠DOF 与∠1 是对顶角,
∴∠DOF=∠1=26°,
又∵∠DOF 与∠2 互余,
∴∠2=90°﹣∠DOF
=90°﹣26°=64°.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难度不大.
5.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 平分∠AOC,若∠AOE=35°,则∠BOD 的度数
是( )
A.40° B.50° C.60° D.70°
【分析】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对顶角的定义得出答案.
【解答】解:∵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 平分∠AOC,∠AOE=35°,
∴∠EOC=∠AOE=35°,
∴∠AOC=∠BOD=70°.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6.如图,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1=5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 AB∥CD 的是( )
A.∠2=35° B.∠2=45° C.∠2=55° D.∠2=125°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由∠3=∠2=35°,∠1=55°推知∠1≠∠3,故不能判定 AB∥CD,
故本选项错误;
B、由∠3=∠2=45°,∠1=55°推知∠1≠∠3,故不能判定 AB∥CD,故本选项错误;
C、由∠3=∠2=55°,∠1=55°推知∠1=∠3,故能判定 AB∥CD,故本选项正确;
D、由∠3=∠2=125°,∠1=55°推知∠1≠∠3,故不能判定 AB∥CD,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
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
7.如图,∠3=∠4,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AD∥BC B.∠B=∠D
C.∠1=∠2 D.∠B+∠BCD=180°
【分析】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 AB∥C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
BCD=180°.【解答】解:∵∠3=∠4,
∴AB∥CD,
∴∠B+∠BCD=180°,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掌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
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8.如图,AD∥BC,点 E 在 BD 的延长线上,且 BE 平分∠ABC,若∠ADE=140°,则∠ABD
等于( )
A.60° B.50° C.40° D.30°
【分析】先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ADB 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DBC 的度
数,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DE=140°,
∴∠ADB=180°﹣140°=40°.
∵AD∥BC,
∴∠DBC=∠ADB=40°,
又∵BE 平分∠ABC,
∴∠ABD=∠DBC=4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9.如图,线段 AB 经过平移得到线段 A′B′,其中点 A,B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A′,B′,
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 AB 上有一个点 P(a,b),则点 P 在 A′B′上的对应点 P
′的坐标为( )A.(a﹣2,b+3) B.(a﹣2,b﹣3) C.(a+2,b+3) D.(a+2,b﹣3)
【分析】根据点A、B 平移后横纵坐标的变化可得线段 AB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向上平移
了 3 个单位,然后再确定 a、b 的值,进而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线段 AB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向上平移了 3 个单位,
则 P(a﹣2,b+3)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关键是掌握横坐标,右移加,左
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10.若有理数 a 和 b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分别在原点的右边和左边,则 ﹣|a﹣b|等于
( )
A.a B.﹣a C.2b+a D.2b﹣a
【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出a 与 b 的正负,以及 a﹣b 的正负,利用绝对值及二次根式的性
质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0,b<0,即 a﹣b>0,
则原式=|b|﹣|a﹣b|=﹣b﹣a+b=﹣a.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以及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绝对值的代数
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2,﹣3)在第 四 象限.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 P(2,﹣3)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四.【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
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
象限(﹣,﹣);第四象限(+,﹣).
12.实数﹣8 的立方根是 ﹣2 .
【分析】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2)3=﹣8,
∴﹣8 的立方根是﹣2.
故答案﹣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 a,即 x 的三次方等于
a(x3=a),那么这个数 x 就叫做 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13.点 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 x 轴上,则 P 点坐标为 (2,0) .
【分析】根据 x 轴上点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 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 x 轴上,
∴这点的纵坐标是 0,
∴m+1=0,解得,m=﹣1,
∴横坐标 m+3=2,则点 P 的坐标是(2,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 0.
14.将点 P(﹣3,y)向下平移 3 个单位,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后得到点 Q(x,﹣1),则 xy
= ﹣10 .
【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
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解答】解:此题规律是(a,b)平移到(a﹣2,b﹣3),照此规律计算可知﹣3﹣2=
x,y﹣3=﹣1,所以 x=﹣5,y=2,则 xy=﹣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
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15.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
它们相等 .
【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相等,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的补角相
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解答】解:题设为:对顶角,结论为:相等,
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将原命题写成条件与结论的形式,“如果”后面是命题的条件,
“那么”后面是条件的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条件和结论,比较简单.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5,﹣2)到 y 轴的距离为 5 .
【分析】根据点到 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
【解答】解:点 P(5,﹣2)到 y 轴的距离是 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 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现要从村庄 A 修建一条连接公路 FQ 的小路,过点 A 作 AH⊥PQ 于点 H,则这
样做的理由是 垂线段最短 .
【分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过点 A 作 AH⊥PQ 于点 H,这样做的理由是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
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18.(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 2 组不同的对顶角;
(2)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 6 组不同的对顶角;
(3)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 12 组不同的对顶角;
(4)n 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 n(n﹣1) 组不同对顶角.(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1)(2)(3)得出规律,可求 n 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多少组不同对顶角.
【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n 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1+2+…+n﹣1)×2= ×
2=n(n﹣1)组不同对顶角.
故答案为:n(n﹣1).
【点评】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关键是熟悉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三、解答题(共 46 分)
19.(4 分)计算: ( +2)﹣ .
【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去绝对值后合并即可.
【解答】解:原式=2+2 ﹣( ﹣1)
=2+2 ﹣ +1
=3+ .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
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20.(4 分)解方程:(2x﹣1)2=25.
【分析】方程利用平方根定义开方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2x﹣1)2=25
开方得:2x﹣1=5 或 2x﹣1=﹣5,
解得:x=3 或 x=﹣2.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熟练掌握平方根定义是解本题的
关键.
21.(8 分)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点 D,E,F 分别是三角形 ABC 的边 BC,CA,AB 上的
点,DE∥BA,DF∥CA.求证:∠FDE=∠A.
证明:∵DE∥AB,
∴∠FDE=∠ BF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DF∥CA,
∴∠A=∠ BFD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FDE=∠A( 等量代换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图形分别填空即可.
【解答】解:证明:∵DE∥AB,
∴∠FDE=∠BF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F∥CA,
∴∠A=∠BF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FDE=∠A(等量代换).
故答案为:BF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F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
换.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2.(8 分)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 C 的坐标为(4,0),写出点 A、B、D、E、F、G
的坐标.
【分析】因为要使得点 C 的坐标为(4,0),所以点 C 在 x 轴上,故可以以 BC 所在直
线为 x 轴,过点 B 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而易得点 A、B、
D、E、F、G 的坐标.
【解答】解:如图所示,以B 为坐标原点,BC 所在直线为 x 轴,过点 B 且垂直于 x 轴的
直线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A(﹣2,3),B(0,0),D(6,1),E(5,3),F(3,2),G(1,5).【点评】本题属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内容,由点 C 的坐标,可以选取坐标原点,x
轴和 y 轴,从而易求得相关点的坐标.
23.(6 分)如图,AB 和 CD 相交于点 O,∠C=∠COA,∠D=∠BOD.
求证:AC∥BD.
【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C=∠D,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C=∠COA,∠D=∠BOD (已知),
又∵∠COA=∠BOD(对顶角相等),
∴∠C=∠D.
∴AC∥B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用到的知识点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4.(8 分)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A 平分∠EOC.
(1)若∠EOC=70°,求∠BOD 的度数;
(2)若∠EOC:∠EOD=2:3,求∠BOD 的度数.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AOC= ∠EOC= ×70°=35°,然后根据对
顶角相等得到∠BOD=∠AOC=35°;(2)先设∠EOC=2x,∠EOD=3x,根据平角的定义得 2x+3x=180°,解得 x=36°,
则∠EOC=2x=72°,然后与(1)的计算方法一样.
【解答】解:(1)∵OA 平分∠EOC,
∴∠AOC= ∠EOC= ×70°=35°,
∴∠BOD=∠AOC=35°;
(2)设∠EOC=2x,∠EOD=3x,根据题意得 2x+3x=180°,解得 x=36°,
∴∠EOC=2x=72°,
∴∠AOC= ∠EOC= ×72°=36°,
∴∠BOD=∠AOC=36°.
【点评】考查了角的计算:1 直角=90°;1 平角=180°.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
对顶角的性质.
25.(8 分)如图,已知 A(﹣2,3)、B(4,3)、C(﹣1,﹣3)
(1)求点 C 到 x 轴的距离;
(2)求△ABC 的面积;
(3)点 P 在 y 轴上,当△ABP 的面积为 6 时,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分析】(1)点 C 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 C 到 x 轴的距离解答;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3)设点 P 的坐标为(0,y),根据△ABP 的面积为 6,A(﹣2,3)、B(4,3),所
以 ,即|x﹣3|=2,所以 x=5 或 x=1,即可解答.
【解答】解:(1)∵C(﹣1,﹣3),∴|﹣3|=3,
∴点 C 到 x 轴的距离为 3;
(2)∵A(﹣2,3)、B(4,3)、C(﹣1,﹣3)
∴AB=4﹣(﹣2)=6,点 C 到边 AB 的距离为:3﹣(﹣3)=6,
∴△ABC 的面积为:6×6÷2=18.
(3)设点 P 的坐标为(0,y),
∵△ABP 的面积为 6,A(﹣2,3)、B(4,3),
∴ 6×|y﹣3|=6,
∴|y﹣3|=2,
∴y=1 或 y=5,
∴P 点的坐标为(0,1)或(0,5).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