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2020高考语文名校最新模拟专题精编(学生版+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述类文本阅读-2020高考语文名校最新模拟专题精编(学生版+解析版)

ID:432453

大小:60.78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高考语文名校最新模拟题精编 专题 1:论述类文本阅读(学生版)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 爱”的礼之精神。礼是有秩序的爱。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 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以“地缘”关系为依据,以“亲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宗 族——家族共同体,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 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范仲淹、司马光等大儒们都在思考着同 一个问题,即通过哪种方式重建社会。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 祭祀的格局。以程、朱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确定了家礼构想,目的是复兴宗子法,使朝廷有“世臣”。程子 所立祭祀之法的本意是,祭祀的主体是士大夫的宗子,不是庶人。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 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一个 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 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宗族大家族乃至族内小家庭之间的“亲亲”要求,即“父慈、子孝、兄友、 弟恭”。在这种“亲亲”的基础上,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族人,互爱互助的效果。这 样,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 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生辰祭、忌日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 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 一定程度上赋予宗族管理权力的合法性。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 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 样的方式来惩治不良行为。通过祠堂祭祀活动向后人宣讲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 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 期起就受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 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一种群体标准模式,向前人表达崇敬和哀思,为后人树立效法的楷模。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祠堂以“地缘”关系为坚实基础,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民众,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B.在我国古代,宗族都有宗子,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都是由宗子主持和率领。 C.封建社会统治者主要靠宗法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D.祠堂祭祀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祠堂祭祀活动可以向后人宣讲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指出祠堂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B.文章第二段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展示了宗族形成和祠堂的出现,阐释祠堂祭祀蕴含的精神价值。 C.文章第三段照应第一段阐述祠堂的功能,从祭祀先人的功能引出强化宗族观念、团结族人的作用。 D.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阐释祭祀活动内容,指出祠堂对家族成员的榜样或约束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所以古代乡村每个地方都存在祠堂。 B.宗族和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是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形成的。 C.为了复兴宗子法、使朝廷有“世臣”,以程、朱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确定了家礼构想。 D.祠堂祭祀会宣讲一些伦理道德,家族成员从儿童期起就受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熏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 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 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 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 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 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 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 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 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 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 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 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 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 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 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 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收到“代 山川而言”。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空”是静,是虚,“灵”是实,是有,空灵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B.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 C.中国山水画的诗意美指画中有诗意,体现于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等。 D.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与人文完美统一,不追求繁芜的世界,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 B.文章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实例进行了论证。 C.文章以王维画作为依据,论证了山水画诗意美并不取决于画作上所题的诗词字句。 D.文章由空灵美到诗意美,论证层层递进,为如何创作出意境美的画作提供了新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是因为意境才是灵魂,是魅力所在。 B.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 C.诗情与画意交融,达到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最高理想和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D.当代画家只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并获得感悟,就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 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 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 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 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 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 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 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 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 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 联盟, 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 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 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 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 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 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 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 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 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 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 C.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 D.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理解 自己的位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 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C.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 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D.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 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且受到二元对 立世界观的局限。 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 本源。 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 步实现。 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但具有新 意义。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诸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目前,一方面,赏识教育和关爱教育在教育界颇为盛行, 遏制体罚、禁止变相体罚学生在社会上的呼声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师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 益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因此,针对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所存在的认识偏差,亟须在理论上对教育惩 戒进行澄清,引导人们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教师的教育惩戒权逐渐理性回归。 对教育惩戒认识模糊是教育惩戒权难以回归的主要原因。何谓教育惩戒?简而言之,惩即处罚,戒乃 警戒。教育惩戒是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怀着关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 性的批评、处罚等,以达到警示学生防止或戒除其不再发生不符合规范和规定的教育效果。 当前,部分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问题存在着不太合理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既然提倡教育民主就不应该 再使用体罚、惩罚等手段教育和管理学生,认为凡是涉及对学生的惩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对和不可 取的,强调应该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教育学生。 现实教育生活中,教育惩戒走向了两种极端——被教师滥用或弃用。如果教育惩戒权被滥用,就会使 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受到伤害,影响其成人成才;如果教师因忌惮种种责难而放弃了教育惩戒 权,将会使学生错误或失当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导致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 必要对容易混淆的惩戒、惩罚、体罚作一个厘清。从根本意义上来看,惩戒侧重于“戒”,而惩罚侧重于 “罚”,惩罚以罚为目的,它的教育意义要远远弱于教育惩戒。体罚与惩罚相比,它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 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体罚是绝对应该遭到摒弃的。只要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不会 出现对教育惩戒权的误解。 要避免出现以爱的名义来逃避或反对惩戒的不理智行为。高尔基认为:“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 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当前,在民主教育、赏识教育、爱的教育的影响下,如今的教 育,竟陷入一种孩子在学校没有教师敢管的尴尬局面。这和部分家长打着爱的名义来反对或逃避教育惩戒 有关。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种种要求可谓是百依百顺,很少去惩戒孩子。如果教师惩戒行为发生,个别不明 事理的家长会四处投诉告状,甚至威胁殴打教师。很多教师因为管理与惩戒学生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于 是,在学生犯错时,有些教师选择了沉默,放下了手中的戒尺。为此,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教师 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怎么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对于家长来说,爱孩子并没有错,错的是以爱 的名义偏袒孩子,从而逃避或反对教育惩戒,而只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惩戒才是真爱孩子。 教育惩戒权的理性回归需要以法律为准绳。教育惩戒作为一种管理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可不用,亦 不可滥用。对于犯错的孩子,必要的惩戒不可缺失,但是,如何把握惩戒的度,把教育惩戒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须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尽快制定 教育惩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不合理的教育惩戒,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摘编自黄宝权《教育惩戒权须理性回归》,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惩戒是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性的批评、处罚等的教育方式。 B.与教育惩罚相比,教育体罚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 C.教育民主就是不用体罚、惩罚等手段,而是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和教育学生。 D.爱的教育包含着爱,但并不是打着爱的名义来反对或逃避教育惩戒的不理智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阐述了教育惩戒权必须理性回归的重要性。 B.文章指出“爱”和“罚”是对立统一的,并以中国教育史上的古训为其理论依据。 C.文章以高尔基的话为依据,指出了教育好孩子的本领并不是天下所有父母都会有的。 D.对于教育惩戒,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论证了教育惩戒权须理性回归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惩戒权在我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目前因为公众的认识偏差才得以重回议事日程。 B.如果教师放下戒尺,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就不可能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 C.如何把教育惩戒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是衡量教师和家长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 D.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实情,制定教育惩戒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教师的惩戒权得到保障。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 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 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 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 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 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 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 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 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 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 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 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 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 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 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 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 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 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 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 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3.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 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 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 风格划分出来的。 1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 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 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 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 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 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 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2020 高考语文名校最新模拟题精编 专题 1: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 爱”的礼之精神。礼是有秩序的爱。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 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以“地缘”关系为依据,以“亲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宗 族——家族共同体,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 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范仲淹、司马光等大儒们都在思考着同 一个问题,即通过哪种方式重建社会。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 祭祀的格局。以程、朱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确定了家礼构想,目的是复兴宗子法,使朝廷有“世臣”。程子 所立祭祀之法的本意是,祭祀的主体是士大夫的宗子,不是庶人。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 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一个 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 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宗族大家族乃至族内小家庭之间的“亲亲”要求,即“父慈、子孝、兄友、 弟恭”。在这种“亲亲”的基础上,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族人,互爱互助的效果。这 样,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 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生辰祭、忌日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 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 一定程度上赋予宗族管理权力的合法性。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 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 样的方式来惩治不良行为。通过祠堂祭祀活动向后人宣讲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 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 期起就受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一种群体标准模式,向前人表达崇敬和哀思, 为后人树立效法的楷模。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祠堂以“地缘”关系为坚实基础,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民众,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B.在我国古代,宗族都有宗子,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都是由宗子主持和率领。 C.封建社会统治者主要靠宗法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D.祠堂祭祀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祠堂祭祀活动可以向后人宣讲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 【答案】D 【解析】A 项,“……地缘关系为坚实基础,……团结民众”表述错误,依据原文文句“祠堂以血缘之基, 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可以得知, 祠堂是以血缘为基础,团结族人。而不是“‘地缘’关系为坚实基础”和“团结民众”。此项曲解作者的意 思了。B 项,“在我国古代,宗族都有宗子”表述有误,依据原文第二段“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 子的‘族’……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可以得知,不是所有的宗族都有宗子;C 项,“主要靠宗法维持 社会稳定、一统天下”表述错误,依据原文“这样,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 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 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可以得知,“敬宗收族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 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而不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主要靠宗法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具有重要的政 治与社会功能”,故此项曲解原文文意了。故选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指出祠堂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B.文章第二段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展示了宗族形成和祠堂的出现,阐释祠堂祭祀蕴含的精神价值。 C.文章第三段照应第一段阐述祠堂的功能,从祭祀先人的功能引出强化宗族观念、团结族人的作用。 D.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阐释祭祀活动内容,指出祠堂对家族成员的榜样或约束作用。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 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D 项,“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阐释祭祀活动内容”表述错误,文章第三段中,“在 祭祀中族长要宣读……精神联系的纽带”这些只是对祠堂祭祀活动内容的介绍,没有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只是介绍了祠堂祭祀活动的内容。 故选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所以古代乡村每个地方都存在祠堂。 B.宗族和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是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形成的。 C.为了复兴宗子法、使朝廷有“世臣”,以程、朱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确定了家礼构想。 D.祠堂祭祀会宣讲一些伦理道德,家族成员从儿童期起就受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熏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这类 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题干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 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 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A 项,“每个地方都存在祠堂”表述错误,原文中说“中国 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存在祠堂”,故此项范围扩大了。故选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 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 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 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 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 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 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 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 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 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 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 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 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 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 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 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收到“代 山川而言”。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空”是静,是虚,“灵”是实,是有,空灵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B.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 C.中国山水画的诗意美指画中有诗意,体现于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等。 D.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与人文完美统一,不追求繁芜的世界,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 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 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 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B 项,对“外象之美”的解释不 正确,原文说“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 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可见“外象之美”也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作本身, 而且“画作以外的无限性”也不只是“画家的内在的精神追求”。故选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 B.文章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实例进行了论证。 C.文章以王维画作为依据,论证了山水画诗意美并不取决于画作上所题的诗词字句。 D.文章由空灵美到诗意美,论证层层递进,为如何创作出意境美的画作提供了新思路。【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 方法。D 项,“论证层层递进”分析不正确,文章不是层进式结构,是并列式结构。故选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是因为意境才是灵魂,是魅力所在。 B.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 C.诗情与画意交融,达到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最高理想和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D.当代画家只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并获得感悟,就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 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 判断。A 项,“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分析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 重意境美”。B 项,说法错误,“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的应是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的应是欣 赏者。D 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 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 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 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故选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 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 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 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 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 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 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 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 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 联盟, 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 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 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 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 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 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 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 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 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 决的问题和难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 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 C.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 D.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理解 自己的位置。【答案】D 【解析】A 项,“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无中生有,原文只有第二段表述为“总的来说,早期这些 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不能推断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B 项,“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扩大概念范围。原文第二段是“影 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此处扩大了范围。C 项,缩小概念范围,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打造人类命运 共同体”资源的范围缩小了。该项对应的答题区域是第三段“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 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 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 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可以看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 除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外,还应包 括“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D 项,根据原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 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可知,该项正确。故选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 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C.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 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D.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 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 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 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 项,“顺 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错,原文没有相关表述。故选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且受到二元对 立世界观的局限。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 本源。 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 步实现。 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但具有新 意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 然后仔细分析概括。C 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错,于文无据。 故选 C。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诸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目前,一方面,赏识教育和关爱教育在教育界颇为盛行, 遏制体罚、禁止变相体罚学生在社会上的呼声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师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 益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因此,针对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所存在的认识偏差,亟须在理论上对教育惩 戒进行澄清,引导人们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教师的教育惩戒权逐渐理性回归。 对教育惩戒认识模糊是教育惩戒权难以回归的主要原因。何谓教育惩戒?简而言之,惩即处罚,戒乃 警戒。教育惩戒是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怀着关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 性的批评、处罚等,以达到警示学生防止或戒除其不再发生不符合规范和规定的教育效果。 当前,部分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问题存在着不太合理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既然提倡教育民主就不应该 再使用体罚、惩罚等手段教育和管理学生,认为凡是涉及对学生的惩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对和不可 取的,强调应该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教育学生。 现实教育生活中,教育惩戒走向了两种极端——被教师滥用或弃用。如果教育惩戒权被滥用,就会使 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受到伤害,影响其成人成才;如果教师因忌惮种种责难而放弃了教育惩戒 权,将会使学生错误或失当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导致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 必要对容易混淆的惩戒、惩罚、体罚作一个厘清。从根本意义上来看,惩戒侧重于“戒”,而惩罚侧重于 “罚”,惩罚以罚为目的,它的教育意义要远远弱于教育惩戒。体罚与惩罚相比,它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 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体罚是绝对应该遭到摒弃的。只要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不会 出现对教育惩戒权的误解。要避免出现以爱的名义来逃避或反对惩戒的不理智行为。高尔基认为:“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 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当前,在民主教育、赏识教育、爱的教育的影响下,如今的教 育,竟陷入一种孩子在学校没有教师敢管的尴尬局面。这和部分家长打着爱的名义来反对或逃避教育惩戒 有关。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种种要求可谓是百依百顺,很少去惩戒孩子。如果教师惩戒行为发生,个别不明 事理的家长会四处投诉告状,甚至威胁殴打教师。很多教师因为管理与惩戒学生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于 是,在学生犯错时,有些教师选择了沉默,放下了手中的戒尺。为此,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教师 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怎么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对于家长来说,爱孩子并没有错,错的是以爱 的名义偏袒孩子,从而逃避或反对教育惩戒,而只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惩戒才是真爱孩子。 教育惩戒权的理性回归需要以法律为准绳。教育惩戒作为一种管理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可不用,亦 不可滥用。对于犯错的孩子,必要的惩戒不可缺失,但是,如何把握惩戒的度,把教育惩戒控制在一个合 理的范围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须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尽快制定 教育惩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不合理的教育惩戒,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摘编自黄宝权《教育惩戒权须理性回归》,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惩戒是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性的批评、处罚等的教育方式。 B.与教育惩罚相比,教育体罚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 C.教育民主就是不用体罚、惩罚等手段,而是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和教育学生。 D.爱的教育包含着爱,但并不是打着爱的名义来反对或逃避教育惩戒的不理智行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 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 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 项,“教育民主就是不用体罚、惩罚等手 段……”分析错误。由原文第三段“部分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问题存在着不太合理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既 然提倡教育民主就不应该再使用体罚、惩罚等手段教育和管理学生,认为凡是涉及对学生的惩戒不管出于 什么原因都是不对和不可取的,强调应该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教育学生”可知,选项内容只是一部分 人对教育民主的认知。故选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阐述了教育惩戒权必须理性回归的重要性。 B.文章指出“爱”和“罚”是对立统一的,并以中国教育史上的古训为其理论依据。C.文章以高尔基的话为依据,指出了教育好孩子的本领并不是天下所有父母都会有的。 D.对于教育惩戒,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论证了教育惩戒权须理性回归的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 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 项,“文章指出‘爱’和‘罚’是对立统一 的”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文中引用古训是为了证明“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 教育史上由来已久”。故选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惩戒权在我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目前因为公众的认识偏差才得以重回议事日程。 B.如果教师放下戒尺,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就不可能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 C.如何把教育惩戒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是衡量教师和家长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 D.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实情,制定教育惩戒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教师的惩戒权得到保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 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 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 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 项,“教 育惩戒权”偷换概念,原文是“教育惩戒”,不是“教育惩戒权”;B 项,“如果教师放下戒尺,不再严格教 育和管理学生,学生就……”错误,文中说的是“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教师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 学生,学生怎么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选项添加了“放下戒尺”这一内容,且表述过于绝对;C 项,“是 衡量教师和家长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并没有对教师 和家长是否合格做出具体评判。故选 D。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 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 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 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 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 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 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 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 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 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 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 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 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 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 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 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 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 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 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 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 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 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 风格划分出来的。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 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 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的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述“书”,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 意思的一项,答案是 B。A 项,原文一开始说:“‘书’本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 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这里“不是……也不是……而是……”的句式表明原文的“书” 指的就是书法,因而 A 项符合原意。B 项,原文是说由于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才使得“书”与 “金”“石”“画”并称,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原文并没有说“金”“石”“画”在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 影响,因而 B 项与原文意思不符。C 项,原文说“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 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又说 “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而所谓“书”就 是书法,因而 C 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D 项原文第三段说“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 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可见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确 实是按照“书”的艺术风格不同而划分出来的,所以 D 项符合原文意思。故选 B。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 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 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 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 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要 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是 B。 A 项,原文第二段说:“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接着又说: “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这里“所以”一词表明了真书确实 是字体由繁到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结果,A 项表述中的“于是”“应运而生”跟这里的“所以”相当,因此 A 项跟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不是选项。B 项,首先看草书的第一个来源,原文第二段说:“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不言 而喻,B 项的前半部分与原文相符。再看草书的另一个来源,原文说:“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 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这句话的意 思是,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章草是用汉隶的笔法写的,而如果用真书的笔法来写章草,就形成了草 书;这一种草书,到东晋以后跟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也就是两个不同来源的草书合流。而 B 项的后半 部分说草书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这就明显误解了原文。因而 B 项与原文不符,是正确选项。 C 项,原文说:“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到唐代 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 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这里所谓“在这以前……到唐代……”,跟 C 项的表 述“起初……直到唐朝……”应该是同义的。而“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以 及下文“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云云,正好暗示了欧阳 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是“书法家”。可见 C 项与原文相符,不是选项。 D 项,原文的意思是说在古代“书法”和“法书”这两者的指称不同,而到现代,只用“书法”一词来指称。可见 D 项的表述也符合原文意思,不是选项。故选 B。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 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 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 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 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 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 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应该选 C。A 项,原文说:“甲骨文,字形繁难复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 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可见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确实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则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原文接着说:“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 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这里“就是因为”等跟选项中“根本原因”等的意思正相呼应,所以 A 项的表 述符合原文意思,不是选项。B 项,原文说,在唐代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 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可见 B 项的前半部分是符合原文内容的。原文又说, “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还把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名臣……都写碑, 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正因为“崇尚”,所以唐代才有包括皇帝在内这么多人都爱书法,同时书法流派 也大为增多,可见 B 项的后半部分也是符合原文的,所以不是选项。C 项,原文说:“其实,今天看见的敦 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 祠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可见,C 项的前半部分“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符合原文意思。但是 C 项的后半部分,则是 忽略了原文“传世”一词。从原文可知,应该是传世碑版的书法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但是“传世碑版”不等 于全部“唐人碑版”,我们无法确认未能传世的唐人碑版就一定不能代表当时最高的书法水平。所以 C 项不 符合原文意思,为正确选项。D 项,原文对“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一语的解释是“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 切,如见其人”,然后补充说明其原因是:“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也就 是说,长期以来中国人就有把一个人的书法看成这个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传统,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传统,所 以才有“见字如见其人”的说法。由此可见,D 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不是选项。 故选 C。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