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题)
唐诗《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
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诗句描述的聚落具有的特点( )
①规模较小 ②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③聚居的人口较少 ④呈团聚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成昆铁路是我国 20 世纪 70 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
昆铁路复线。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走向 B.城镇分布 C.耕地分布 D.地势起伏
4.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征为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其形成的主
要自然原因是( )
①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②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
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④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低 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
A.②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2012 年 4 月 28 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
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 240 千米,其中特大桥 23
座,大桥 168 座,隧道 25 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 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
大桥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①减轻暴雨、凌汛、泥石流等危害②位于断裂构造带,地质条件复杂③多断崖、深谷、陡坡,
地势起伏大④多角峰、U 形谷、溶洞,地貌类型多样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与同等级公路线相比,雅西高速公路( )
A.建设成本低 B.施工难度大
C.运行速度快 D.中途设站多
8.从全球范围来看,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首位的自然灾害是( )
A.滨海地区的风暴潮 B.地质灾害
C.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D.气象灾害
读我国某种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9.该自然资源最可能是( )
A.耕地 B.煤炭 C.石油 D.水资源
10.M 市成为该资源严重缺乏区,其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
A.促进西电东输工程的建设 B.围海造陆,提高资源供应量
C.大量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严重 D.控制制造业规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下图为 2016 年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四国中人口增长属于典型的“高—低—高”模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四国中( )
A.甲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B.乙国劳动力比重增加
C.丙国人口规模会缩小 D.丁国出生性别比失衡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 2005-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
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3.2005-2010 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14.2005-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下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国( )
A.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 B.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C.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长快 D.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16.图乙中反映该国 2011 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
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 岁)
及老年人口(65 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 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
口与总人口之比。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7.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
较明显的是( )
A.2040-2050 年 B.1950-1960 年
C.1960-1970 年 D.2000-2010 年
18.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
B.2015 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
C.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D.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
19.2015 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 ②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③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 ④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⑥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20.若下图中 a、b、c 分别表示 0~15 岁、15~65 岁、>65 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来将面临巨大人口压力的是①
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可能是①
C.未来将面临劳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重等问题的是③
D.目前,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②
图示意某城市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 1300 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20 世纪 90 年代和 80 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 2005—2010 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3.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 2005—2010 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下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
成以下问题。
25.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D.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资料: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
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7.下列观念,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
①“多子多福”②男性偏好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④重视子女质量⑤注重自我发
展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8.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
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29.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
③地域文化中“地 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 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 具有相
对的稳定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0.据 5 月 9 日韩国媒体报道:日本《朝日新闻》8 日报道称,日本人 20~30 岁的年轻人希
望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大。男性希望结婚的年龄平均为 33.9 岁,而女性为 32.2 岁。男女都首
次突破 30 岁。日本明治安田生活福祉研究所今年 2 月份以日本首都东京一带的 1 376 人为对
象进行的这一调查表明,无论男女都不希望早早就结婚成家。而在日本政府 2003 年的人口动
态统计中,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 29.4 岁,女性为 27.6 岁。本次的调查结果比上述统计平均
高出 4 岁。根据你对以上资料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是世界人口超过 1 亿的人口大国,晚婚的观念对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B.初婚年龄增长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C.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加剧日本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的减少,给未来社会带来更多的困难
D.晚婚是一种婚育时尚,对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 40 分)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 A、B、C 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
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
移_____________为标准来划分的。(6 分)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分)
(3)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4 分)
(4)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_____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_____国家当前人口迁
移的主要表现。(4 分)
32.我国地域辽阔,地域自然环境差异大,致灾因素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会
有不同类型的灾害发生。下面是“影响我国的两种自然灾害入侵路径图”,根据你所学知识并
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和乙表示寒潮的是_______ 。(2 分)
(2)寒潮多发的季节是________,丙、丁两地降温幅度大的是________。(4 分)
(3)简述寒潮发生的原因。(5 分)
(4)寒潮的发生与_______天气系统有关。寒潮过境时带来的天气主要有________。(4 分)
(5)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要说明。(5 分)
参考答案
1-5DADCA
6-10CBDDC
11-15DACBB
16-20BCDCD
21-25DACAC
26-30AAAAC
31.(1)②③④;①⑤;是否跨越国界(6 分)
(2)经济;政治;社会文化(6 分)
(3)从乡村流向城市;从内陆省份流向沿海省份(4 分)
(4)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4 分)
32.(1)甲(2 分) (2)冬、春;丙 (4 分)
(3)高纬度地区因为接受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干冷空气堆积形成密度大的冷气团;冷空气堆
积到一定程度,当强冷空气从高纬向低纬移动时,就形成了寒潮。(5 分)
(4)冷锋(2 分);降温、大风、雨雪(2 分)
(5)有助于地表热量的交换;风调雨顺的保证;天然杀虫剂,保证农作物过冬;带来风力资源。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