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 物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下列物质的种类一定相同的是
A.ATP B.蛋白质 C.mRNA D.DNA
2.将某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
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物质 A 溶
液的浓度
B.0~1 h 内,物质 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C.物质 A 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经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内
D.实验 1 h 时,若滴加清水进行实验,则原生质体的体积
变化速率比图示的大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调控作用
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C.催化 ATP 合成与水解的酶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差异
D.酶的合成需要 tRNA 的参与,同时需要消耗能量
4.下图是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及在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生
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 A 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胰岛素对图中各生理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C.④过程中产生 ATP 最多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D.若过程⑤是无氧呼吸,则物质 C 为酒精和 CO2
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至少需要破坏细胞膜和核膜
B.用花生子叶细胞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时,常用无水乙醇洗去浮色
C.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实验时,最好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D.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CO2 是否生成,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B.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
C.婴幼儿体内发生的细胞凋亡对其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D.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细胞容易扩散转移
7.右图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
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用的细菌只能是大肠杆菌
B.搅拌、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D.图示实验可充分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
8.某高等植物的盘状果与球状果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两对基
因中至少含有 2 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盘状,否则为球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植物的盘状果最多有 6 种基因型
B.该植物的盘状果和球状果中,都可能存在纯合类型
C.某球状果植株自交,子代不会出现盘状果
D.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 11/16
9.下列有关洋葱根尖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表达的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内的叶绿体中
B.转录终止时,RNA 从模板链上的终止密码子处脱离下来
C.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D.翻译时信使 RNA 沿着核糖体移动
10.通过下图所示方法可培育植物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获取植株Ⅰ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B.植株Ⅱ与原种相比,发生了定向变异
C.植株Ⅲ和Ⅳ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D.培育植株Ⅴ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地球上不同大洲的人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种群中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2.某实验小组利用小白鼠做了如下实验: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前部,发现小白鼠有出汗现象;
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后部,小白鼠出现寒战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前部存在冷觉感受器
B.下丘脑后部存在产热中枢
C.上述实验现象的发生离不开大脑皮层的参与
D.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前部,可促进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13.下图为神经—骨骼肌接头亚显微结构图(相当于突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④
③
②
①
A.突触小体属于轴突末梢部分
B.突触小泡只能存在于突触小体内
C.在骨骼肌细胞膜上可发生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过程
D.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需要消耗线粒体产生的 ATP
14.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制作果酒时长期通氧可提高酒精产量
C.使用的主要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
15.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肠胚期是进行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期
B.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基因型相同的个体
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将发育成动物体的各种组织器官
D.胚胎移植时,对供体牛和受体牛都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16.如图,甲表示某环境的条件变化情况,乙、丙表示该环境中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
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两种动物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竞争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种群的 K 值影响不大
C.t3 之后,乙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D.t1~t2 之间乙、丙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有赖于正反馈调节机制
17.通过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副中心园林绿化提升、山区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北京市 2020
年将新增造林 17 万亩、改造提升 5300 亩,让“城市绿毯”愈加浓厚,让“绿色项链”
更加精致。下列有关这一规划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城市的自净能力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提升 D.使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提高
18.下列有关细胞和酶的固定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B.与酶相比,细胞固定化更适宜采用化学结合法
C.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将酶和反应物混合后,固定在特定载体上的技术
D.进行酵母细胞固定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凝胶珠易呈蝌蚪状
19.下列有关“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用鸡血细胞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
B.在 2mol/LNaCl 溶液中,DNA 溶解度较大
C.向溶解 DNA 的 NaCl 溶液中缓慢加入蒸馏水,是为了充分稀释 DNA
D.二苯胺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会影响鉴定效果
20.将三个完整的胚芽鞘按图示①②③三种方式处理,在黑暗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后,观察其生长弯曲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背地弯曲生长的是①③两组
B.②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C.①组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
D.①组胚芽鞘生长情况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者得 1 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膜上的酶可促进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吸收 K+的速率 受细胞内
O2 浓度影响
D.细胞核上的核孔可实现细胞核质之 间的物质
交换和信息交流
22.人类 ABO 血型由 3 个复等位基因(IA , IB 和 i)决
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 IA ,IAi IB IB ,IBi IA IB ii
下图为某家族 ABO 血型遗传系谱图,预测 11 号个体的血型可能是
A.A 型 B.B 型 C.AB 型 D.O 型
2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悬浮培养人参细胞,提取人参皂苷,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D.脱毒草莓的培育需要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4.下列有关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森林群落中,动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信息传递是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的功能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25.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Ⅰ
Ⅱ
Ⅲ
A 2 3 4
5 6 7 8
图注:
去世男性
男性
女性
109
1
ABB
B A
O
A A 11
图 1 图 2
A.图 1 表示细胞免疫,图 2 表示体液免疫
B.细胞戊只能来自细胞丁的增殖和分化
C.细胞乙和细胞己的形态功能完全相同
D.HIV 侵入人体后,图示两个过程都会发生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5 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8 题,除标明外,每空 1 分,共 65 分。
26.(9 分)下图 1 为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 2 为该动物某种增殖细胞
的细胞周期模式图(M 期为分裂期,S 期进行 DNA 的复制);图 3 为该动物某细胞连续
分裂过程中结构 X 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1)图 1 所示结构中,参与生物膜系统构成的有 ▲ (填写序号),其中具有双层膜结
构的细胞器是 ▲ (填写序号)。
(2)图 3 所示为细胞分裂过程中 ▲ 的数量变化曲线,KL 段代表的分裂时期是 ▲ 。
(3)图 2 适用于图 3 中时期 ▲ (填写“Ⅰ”、“Ⅱ”或“Ⅰ和Ⅱ”)所示的分裂方式,
其中 G1 期合成的 ▲ (写出两种)等物质需通过图 1 中结构⑨上的 ▲ 进入
细胞核。
(4)图 3 中,处于 JK 段的细胞名称是 ▲ ,发生 KM 段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
27.(8 分)异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可被杂草幼芽吸收。为研究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
草胺最适浓度,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的种植地,随机分组,在适宜的条件下,分
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一段时间后,测得玉米叶片中叶绿素 a、b 含量及去除杂草
百分率,如下表所示。曲线图是在适宜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培养 24 h 后,
测定的玉米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请分析回答问题:
异丙草胺浓度
/(mg·L-1)
叶绿素 b
/(mg·L-1)
叶绿素 a
/(mg·L-1)
去除杂草百分率/%
0 1.56 7.55 0
5 1.63 7.50 30
15 1.66 7.45 90
25 0.35 1.78 92
O
数量
2n
n
3n
4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时期Ⅰ Ⅱ
①
②
③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④
M 期
G2 期
G1 期
S 期
35 0.34 1.75 95
(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 ▲ 上;若要提取叶绿素,常用 ▲ 作为
提取液。
(2)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玉米田中适宜的异丙草胺使用浓度约为 ▲ 。虽然过高浓
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它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 ▲ 阶段而使其
光合速率显著下降。
(3)实验中所述“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 ▲ (写出两种即可)。
(4)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这两个指标可直接通过实验测出的是
▲ ,测定时的实验环境条件是 ▲ 。
(5)曲线图中,异丙草胺浓度为 50 mg·L-1 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细胞器是
▲ 。
28.(8 分)研究发现,蛋白质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时,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与内质网中的伴
侣蛋白结合而被“扣留”,正确折叠后方可离开,过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内质网腔中加工的蛋白质主要由 ▲ 上的核糖体合成。
(2)图中内质网膜表面的受体被活化的条件是 ▲ 。
(3)与转录因子共同发挥作用的是 ▲ 酶,过程Ⅰ所需的原料是 ▲ ,过程Ⅱ的直
接模板是 ▲ 。
(4)若蛋白 A 是抗体,则还需 ▲ 参与对其进一步加工,使其成为具有相应生物学功
能的蛋白质。
(5)正常折叠的蛋白 A 出内质网腔,需要穿过 ▲ 层磷脂分子。
(6)蛋白 A 与伴侣蛋白在结构上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
29.(8 分)下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图乙中的Ⅰ和Ⅱ分别表示人工湿地上行池中养殖鲤鱼
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丙表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内的能量流动简图。请分析
回答问题:
Ⅰ
Ⅱ
(1)湿地植物属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上行池与下行池中的湿地植
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 ▲ 结构。
(2)图乙中,在 ▲ 点时,鲤鱼的数量达到 K 值。生态学上,调查鲤鱼种群数量常用
的方法是 ▲ 。
(3)图丙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
(4)流经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图丙中统计的外,还有 ▲ 中的能量。按图
丙所示能量计算,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
(5)部分湿地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
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 ▲ 作用。
30.(8 分)黑腐皮壳菌(一种真菌)感染苹果植株可引发腐烂病。现对该菌进行分离培养和
应用的研究,下表是分离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请分析回答问题:
物质 马铃薯 葡萄糖 自来水 氯霉素 琼脂
含量 200g 20g 1000mL 0.3g 20 g
(1)上表培养基配方中,马铃薯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 等营养成分;氯霉素的作用
是 ▲ 。
(2)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调 pH、 ▲ 、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
固后,将平板 ▲ ,以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3)为检测某苹果植株黑腐皮壳菌感染程度,需对该植株患病组织进行病菌计数研究,
则应将提取的菌液采用 ▲ 法进行接种。
(4)将分离获得的病菌分别接种至含有等量 0.5%苦水碱剂、2%氟硅唑、6%戊唑醇、40%
福美砷、清水的培养基中进行抗药性检测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可知, ▲ 能
很好地抑制该病菌的生长,适合防治苹果腐烂病。
小组 0.5%苦水碱剂 2%氟硅唑 6%戊唑醇 40%福美砷 清水
菌落数目 10 2 3 7 17
(5)为研究苹果黑腐皮壳菌数量增长规律,研究者将该菌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
培养,获得下图所示的生长速率曲线图。图中 ▲ (选填“a”或“b”)曲线表示
该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17h 后,该菌生长速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写出两点)。
31.(8 分)径柳匙叶草是一种泌盐植物。科研工作者将径柳匙叶草液泡膜 Na+/K+逆向转运
蛋白基因(TaNHX2 基因)转移到棉花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棉花新品种。图 1 是获
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断,Sau3A I、EcoR I、BamH I 为三种限制酶,图中箭头所
指为三种限制酶的切点;图 2 是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酶切位点示意图;图 3 是土壤
农杆菌中用于携带目的基因的 Ti 质粒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1)若图 1 所示 DNA 片段是利用径柳匙叶草的 DNA 直接获得的,则该获取目的基因的
方法为 ▲ 。
(2)不能在径柳匙叶草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获得 TaNHX2 基因的 mRNA,其原因是
▲ 。
(3)若用 BamH I 切割图 1 所示的 DNA 片段,获得目的基因,则需选用 ▲ 切割图 3
所示质粒,以便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方案的缺陷是 ▲ 。故切割图 1 所示 DNA
片段的最佳方案是选用 ▲ 酶。
(4)用上述最佳方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得重组质粒 ▲ (选填“能”“不能”或“不
一定能”)被 BamH Ⅰ切割。
(5)图 3 中,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 。
(6)为了检测技术成果,科研工作者将转基因棉花种植在盐碱地,观察其生长状况,这
属于 ▲ 水平的检测。
32.(8 分)为研究糖尿病发病机理及某种药物的疗效,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如下
实验。实验一:对照组一直饲喂普通饲料,实验组饲喂等量的高糖高脂饲料,制造胰岛
素抵抗糖尿病模型,经过 6 周后,测定各组的体重、瘦素、胰岛素、空腹血糖浓度和脂
肪细胞瘦素受体的含量,数据见表一。实验二:取上述实验组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
一组给小鼠服用药物 T,另一组不使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
肝糖原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存在于组织细胞表面,可与
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参与血脂调节),数据见表二。请分析回答问题:
表一
目的基因
Sau3A IBamH I BamH I
Sau3A I
EcoR I EcoR I
生长速率相对值
培养时间/h
组别 体重
(g)
瘦素
(ng/mL)
胰岛素
(mIU/L)
血糖
(mmol/L)
瘦素受体
(OD)
对照组 361.75 1.28 13.61 5.06 0.48
实验组 436.60 7.95 33.57 7.49 0.10
(注: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转化成葡萄糖,使体重下降)
表二
组别 血糖
(mmol/L)
肝糖原
(mg/g)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表达量(相对值)
甲 5.49 7.9 0.8
乙 7.72 4.5 0.3
(1)在正常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通过神经系统分泌 ▲ 来控制胰岛 B 细
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除此之外, ▲ (激素名称)对血糖调节也有重要作
用。
(2)实验组中,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这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 ▲ 含量减少有
关。
(3)实验组中,小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小鼠体重并未降低。据表一分析,主要
原因可能是 ▲ 。
(4)据表二数据分析,使用药物 T 的是 ▲ 组,该药物发挥疗效的机制是 ▲ 、
▲ 。
33.(8 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相关基因用 A 和 a 表示),眼色为红眼(相关
基因用 B 和 b 表示)。现有一只突变果蝇 S,研究者利用其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实验。请分
析回答问题:
(1)果蝇红眼的遗传方式是 ▲ ,果蝇 S 刚毛性状的突变类型是 ▲ 性突变。
(2)F1 中,类型①、②的基因型分别是 ▲ ;F2 中,类型⑦的基因型是 ▲ 。
(3)F2 中,基因型与实验 2 的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
(4)若让 F2 中的类型⑤、⑧充分混合后并进行随机交配,则后代中腹部长刚毛白眼雌
果蝇所占比例为 ▲ 。
(5)观察发现,F2 中的类型⑤、⑥中,各有 1/3 的果蝇胸部无刚毛。而实验中其他果蝇
的胸部均有刚毛,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
实验1:
实验2:
P: 果蝇S × 野生型个体
(腹部长刚毛白眼雌蝇) (腹部短刚毛红眼雄蝇)
F1:①1/4腹部长刚毛红眼雌蝇 ②1/4腹部长刚毛白眼雄蝇
③1/4腹部短刚毛红眼雌蝇 ④1/4腹部短刚毛白眼雄蝇
F1中的①与②个体间随机交配
F2:⑤3/8腹部长刚毛红眼果蝇 ⑥3/8腹部长刚毛白眼果蝇
⑦1/8腹部短刚毛红眼果蝇 ⑧1/8腹部短刚毛白眼果蝇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C A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A B A C D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者得 1 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D ABC AC ABD ABC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8 题,除标明外,每空 1 分,共 65 分。
26.(9 分)
(1)①⑥⑧⑨⑩ ⑥
(2)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Ⅰ 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DNA 聚合酶和 DNA 解旋酶 核孔
(4)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精子入卵
27.(8 分)
(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无水乙醇(或丙酮)
(2)15mg·L-1(无单位不得分) 光反应
(3)适宜的光照强度、适宜的 CO2 浓度、适宜的温度、适宜的供水量、适宜的矿质养料等
(4)氧气消耗速率 黑暗(或无光照)
(5)线粒体和叶绿体
28.(8 分)
(1)附着在内质网
(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与受体结合
(3)RNA 聚合酶 四种核糖核苷酸 (伴侣蛋白)mRNA
(4)高尔基体 (5)0 (6)控制它们合成的基因不同
29.(8 分)
(1)生产者 水平
(2)c 标志重捕法
(3)D、C (4)污水有机物 18%
(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0.(8 分)
(1)无机盐、碳源、氮源 抑制细菌等杂菌的生长
(2)灭菌 倒置
(3)稀释涂布平板
(4)2%氟硅唑或 6%戊唑醇
(5)a 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不足、有害有毒的物质积累、种群数量大,种内斗争激烈
31.(8 分)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径柳匙叶草根尖分生区细胞中 TaNHX2 基因不能表达)
(3)Sau3A I 出现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我环化、目的基因在质粒上的连接方向不确定 EcoRI
和 BamH I
(4)不一定能
(5)以便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6)个体
32.(8 分)
(1)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2)胰岛素受体(或特异性受体)
(3)实验组小鼠的瘦素受体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2 分)
(4)甲 促进葡萄糖合成为肝糖原 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
33.(8 分)
(1)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显
(2)AaXBXb、AaXbY aa XBXb、aaXBY
(3)1/4 (4)15/256(2 分)
(5)两个 A 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 A 基因时无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