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文科综合-历
史部分
1.邹鲁儒学提倡“从周”“尊周”,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以子夏、荀子为代表的三晋儒家具
有“重法”的思想倾向;《吕氏春秋》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有秦文化的特色;《公羊传》具
有齐文化通权达变的特点。由此可见
A. 先秦儒学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B. 先秦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C.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地创新 D. 齐鲁文化具有广泛的地域适应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不同地区的儒学具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先秦儒学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A
正确;B 项材料只体现了儒家状况,排除;C 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除。故选 A。
2.秦代郡级政区的幅员与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或者是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
单元,或者数郡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少数情况下一郡包含几种不同的地貌类型。这一
划分
A. 侧重于军事和边防管理 B. 以自然地理环境为依据
C. 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D.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秦代郡级政区的划分尊重自然区域的关系,这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D 正确;A 项材料未体现,排除;B 项当时的划分是以山川地理为依据,排除;C 项当时国家
已经实现了统一,排除。故选 D。
3.“(汉惠帝时)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至“孝文皇帝临天下,通
关梁,不异远方”,同时,“弛山泽之禁”,“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于是出现了“富商
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这时期
A. 商人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B. 重商政策推动经济繁荣
C. 政府放弃盐铁官营制度 D. 国家干预促进商业发展
【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复弛商贾之律”“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纵民得铸钱、冶
铁、煮盐”说明政策的松动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国家干预促进商业发展,故选 D;“然市井之
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说明抑商政策侧重于抑制商人的政治地位,排除 A;根据材料可知,汉惠
帝时、孝文皇帝时复弛商贾之律,但是市井之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说明也是实现抑商政策,
排除 B;材料没有反映官营手工业的信息,排除 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复弛商贾之律”“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纵
民得铸钱、冶铁、煮盐”,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4.宋朝“凡国有大庆皆大宴”,皇帝会在节日赐宴于官员。宴会时,皇帝先举酒,次宰相、次
百官举酒,按照礼仪规定饮酒、行礼。皇帝“中饮更衣,赐花有差”,官员簪花,舞蹈拜谢而
退,宴会结束。这一活动
A. 体现出君主专制下的等级秩序 B. 体现了儒家君民同乐的理想
C. 反映出两宋时期国库异常充盈 D. 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皇帝会在节日赐宴于官员”“按照礼仪规定饮酒”“员籍花,
舞蹈拜谢而退,宴会结束”等可知,宋代君主专制制度下,等级秩序较为严格,A 项说法正确;
B 项错在“君民同乐”,排除;不能据皇帝的赐宴活动得出宋代国库异常充盈,且宋代财政时
常处于“积贫”状态,C 项错误;赐宴活动不一定属于传统节日,故 D 项错误。
5.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曾五次北征蒙古,与此同时,他还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先
后派亦失哈 5 次巡视奴儿干,招抚女真各部。结合下面表格,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引发了明蒙战争
B. 奴儿干都司支持了明朝边疆战略的实施
C. 奴儿干都司的官员要定期朝觐述职
D. 奴儿干都司奠定了我国北部疆域的版图
【答案】B【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来看,亦失哈巡视奴儿干,招抚女真各部都是在朱棣北征蒙古前后,这有
助于明朝边疆战略的实施。B 正确;A 项永乐八年进行北征蒙古,而奴儿干都司设立在永乐九
年,排除;C 项材料未体现奴儿干都司官员的义务,排除;D 项我国北部疆域的版图奠定于清
朝,排除。故选 B。
6.清代长期以来禁八旗宗室子弟娶汉女,以“保种族纯洁”。1902 年,清廷“开除此禁,所有
满汉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这说明( )
A. 突发性是习俗变革的主要特征 B. 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
C.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渐占上风 D. 满汉之间实现社会地位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02 年的清政府深陷统治危机,此时放开满汉不可通婚的禁令
明显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说明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故选 B 项;习俗变革主要是具
有渐进性,而不是突发性,排除 A 项;从该禁令的废除无法看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占据上
风,更不能证明满汉之间实现了社会地位平等,排除 CD 项。故选 B。
7.1938 年,日军计划兵分两路,一路从华北平原沿平汉线南下,一路溯长江西上,合攻武汉。
但华北抗日力量的壮大使日军从华北抽调兵力组成北集团的计划落空,被迫将主力分作两路,
一路沿长江两岸进攻武汉,一路沿大别山北麓西进策应。日军作战计划的改变说明
A. 敌后战场的发展打乱了日本的军事部署
B. 正面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C. 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
D. 苏联红军的东进配合了中国人民的抗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发生于 1938 年,1937 年秋洛川会议以后,八路军、新四
军纷纷奔赴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力量的发展壮大使中国人民的抗战形势得以扭
转,日军的作战计划被迫不断调整,A 项正确。从全面抗战开始到抗战相持阶段结束,正面战
场一直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排除 B 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 1938 年武汉会战结
束后,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苏联红军东进的问题,排除 D 项。故选 A。
8.下面为山东省陵县农民增收统计表比单干时收入增加的户数
年份
合作社
户数 10% 11%—20% 21%—30%
30%
以上
小计
与单干时收
入相等的户
数
比单干时收
入减少的户
数
1952 17 8 4 0 0 12 3 2
1953 272 52 70 52 15 190 68 14
1954 2219 401 446 549 227 1623 616 180
1955 3598 718 718 554 494 2484 874 240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 农村经济中出现了平均主义倾向
B. 农民的生产收入得到了普遍增长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D.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激发了农村活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后的收入总体上增加较为明显。由此可知,农业
社会主义改造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 正确;A 项材料未体现,排除;B 项当时存在着比单
干时收入相等和减少的农户,“普遍增长”的说法错误,排除;C 项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
完成,排除。故选 D。
9.为了增强说服力,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演说的时候,常常借鉴和模仿戏剧表演
中的肢体动作和情感手段,将听众引向“愤怒”、“嫉妒”和“怜悯”。据此推论,这一独特
的演说方式
A. 彰显了城邦民主特色 B. 丰富了公民文化生活
C. 增加了城邦决策风险 D. 误导了公民理性判断
【答案】C【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这一弊端增加了城邦决策风险。C 正确;AB 不符
合材料主旨,排除;D 项材料中的演说方式容易使公民失去理性,作出感性决策,排除。故选
C。
10.1824 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 1214 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实验以失败
告终,欧文也因此破产,但却反映了 19 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已发展到顶峰。“发展到顶
峰”表现在
A. 空想思想家对构建理想社会进行尝试
B. 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设计未来理想社会
C. 主张保留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D. 坚持主张以异端的形式改造当前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实验,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不满,他们的批判矛头
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也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
为原型,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使社会主义
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
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有些代表人物还主张暴力革命。但最终因为“空想”而
失败。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 A 项正确,B、C 项错误;D 项错在“改造”上,排除。
11.德意志在平均劳动时间方面,由 1872 年每周 72 小时下降到 1914 年每周 57 小时,劳动生
产率持续上升。产业工人实际工资在 1871 年至 1913 年之间翻了一番。人口平均寿命由 1871
年 37 岁上升到 1910 年的 47 岁。这可以说明
A. 君主立宪政体利于德国社会的进步
B. 德国军国主义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
C. 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化国家
D. 工业化奠定了德国民主改革 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 1871 年宪法颁布后,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促进了
德国资本主义 发展,德国逐渐成为工业化国家,故选 A 项,排除 D 项。德意志帝国宪法具
的
的
的有明显的军国主义特征,但军国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经济军事化,并不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排除 B 项;材料并未把德国工业与美国工业作对比,排除 C 项。故选 A。
12.如图是 1941~1959 年美国 GDP 变化走势。由图示信息可以推知
A. 第二次世界大战阻碍美国的经济发展
B.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刺激经济持续增长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释放了美国的产能
D. 美苏冷战对峙严重影响美国 GDP 增速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曲线可以看出,二战后期到战后初期,美国 GDP 增速和人均 GDP 增速均
急剧下降,在 1946 年前后触底回升,并有较快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国推行马
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各国恢复发展经济。马歇尔计划使美国掌控西欧经济的同时,也为美国
产品打开了西欧市场的大门,故选 C 项,排除 B 项。二战期间美国是最大受益者,A 项与史实
不符,故排除;从数据看,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前,美国 GDP 急剧下降,此后有较大发展,虽
然有曲折,但以发展为主,故排除 D 项。故选 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大学理念在历史上有三次重大转变:从英国模式到德国模式,再到美国模
式英国模式开启“博雅教育”的先河,始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两校均创建于中世纪)。学
生在大学要学习经典文科课程而非“有用”课程,因为大学是学习“做人”的地方到了 19 世
纪,德国开创了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研究型大学模式。与英国模式不同的是,在研究型大
学中,教学和研究是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是为了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存储已有知识。
早期的美国大学模式完全是按照英国模式建立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美国
大学发生了重大变化。19 世纪后丰期的美国大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注重科学技术,不再
是《耶鲁报告》中强调的经典课程了;第二,注重研究,不再只强调教学;第三,来自政府和私人的大量资金涌入大学。
——摘编自钱颖一《大学的改革》
材料二 中国古代书院出现于唐朝,到宋代书院兴盛。在范仲淹的理想中,应天府书院
就是“天下庠序”的样板工程,其所反映的教育概念大致有三:一是以经义、文学为主要教
学内容,而讲求博涉。二是以培养廊庙之器为教学目标,进而心忧天下,退而遒乐古人,是
一个理想的人才标准。三是赞赏魁甲英雄,主张教育学生的书院与录取进士的科举相互结合。
——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英、德、美三国大学各自的办学特点及其主要原
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宋代书院与近现代西方大学在育人理念上有何不
同。
(3)结合材料,谈谈宋代书院与近现代西方大学对今天人才培养的启示。
【答案】(1)特点:英国:博雅教育,注重人文课程;强调做人教育。德国:研究与教学相
结合;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美国:注重科学技术;研究与教学并重;大学资金来源多样化。
原因:英国:受中世纪贵族教育和文艺复兴 影响。德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现代
物理学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宋代书院:强调儒家经典和理论的教育;以修齐治平为人生理想追求;注重教育
与科举并重;为专制统治服务。
西方大学:从注重个人人文素养的发展,转向重视科学理论与实用技术;注重科研与创新;
与时俱进。
(3)启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以德为本,加强人文主义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
培养;教学科研与实用技术并重。
【解析】
【详解】(1)特点:英国:依据材料一“博雅教育”“学习经典文科课程”“学习‘做人’”
归纳出博雅教育以及注重人文课程和强调做人教育。德国:依据材料一“教学和研究是结合
在一起的。研究是为了创造新知识”可以归纳出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和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美
国:依据材料一“注重科学技术,注重研究,不再只强调教学,来自政府和私人的大量资金
涌入大学。”的信息从注重科学技术、研究与教学并重以及大学资金来源多样化回答。原因:
英国的原因依据所学从中世纪贵族教育和文艺复兴的影响回答;德国的原因依据材料和所学
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回答。美国:依据材料的时间和所学从现代物理学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
的命的影响以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回答。
(2)不同:宋代书院依据材料二“以经义、文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可知强调儒家经典和理论
的教育;依据材料二“以培养廊庙之器为教学目标,进而心忧天下,退而遒乐古人”可知以
修齐治平为人生理想追求;依据材料二“主张教育学生的书院与录取进士的科举相互结合”
可知注重教育与科举并重;结合所学可知书院教育是为专制统治服务。西方大学:依据材料
一的信息从注重个人人文素养转向重视科学理论与实用技术、注重科研与创新以及与时俱进
等分析不同。
(3)启示:依据中国宋代书院教育和西方大学育人的理念从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人文主
义教育以及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科研与实用技术并重等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苏改革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
确,中苏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改革的持续性和系统性是改革成败的关键。论述:中国的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推动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增强企业活力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计划
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的改革虽起
步较早,但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领导人主张不同,改革的重点因人面异;一些富有成
效的改革措施缺乏持续性;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全面反思,且急于求成,冒然推进,故
改革成效不大,反面引发动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结论:改革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改革是否持续而深化,系统面全面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来看,中国的改革在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之后能够逐步的深化、变得
全面,最终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而苏联在不同的领导人、不同的时期,所制定的政策在不
断的变化,而且只涉及表面,不能系统、全面的进行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依据这一角
度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即可。例如:论题:改革的持续性和系统性是改革成败的关键。论
述:中国的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推动了城
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增强企业活力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计划经
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的改革虽起步
较早,但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领导人主张不同,改革的重点因人面异;一些富有成效
的改革措施缺乏持续性;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全面反思,且急于求成,冒然推进,故改
革成效不大,反面引发动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结论:改革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改革是否
持续而深化,系统面全面。
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李仁孝(1124 年—1193 年),即西夏仁宗,十六岁即位。在位期间采取附金和宋之
策,稳定外部环境。重用文化程度较高的党项和汉族大臣主持国政,设立各级学校,推广教
育,实行科举。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建立翰林学士院,编纂历朝实录。
天盛年间,颁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尊尚佛教,供奉藏传佛教僧人为国师,并刻印佛
经多种。
1170 年,处死权相任得敬,粉碎任得敬分国的阴谋。此后,李仁孝对武官不太信任,政
策多重文轻武,导致军备开始废弛,战斗力减弱,西夏晚期的战争屡战屡败,国家于仁宗末
年开始走下坡。但总的来说,他统治期间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国、南宋的盛世,三国之间
战争甚少,因此李仁孝能专心料理国家内政。各汗国羡慕西夏之强盛,纷纷朝贡。西夏文化
臻于鼎盛,为党项文化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李仁孝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仁孝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发挥儒家思想作用;通过考
试(科举制)提高官员文化素养;注重吸收前朝经验;注重法律的作用;对各种文化兼收并
蓄;重文轻武。
(2)影响:促进了西夏政权的进步(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
合);巩固了统治;但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军备废弛,国家衰落。
【解析】
(1)由材料“附金和宋之策,稳定外部环境”“文化程度较高的党项和汉族大臣主持国政”“推
广教育,实行科举”“尊崇儒学”“颁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尊尚佛教”“政策多重文轻武”,
从而归纳出李仁孝改革的主要特点。
(2)由材料“文化程度较高 党项和汉族大臣主持国政”“推广教育,实行科举”“尊崇
儒学”“颁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可知,促进了西夏政权的进步(封建化进程);促
进了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巩固了统治。由材料“军备开始废弛,战斗力减弱,
西夏晚期的战争屡战屡败,国家于仁宗末年开始走下坡”,可见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军备废弛,
国家衰落。
16.材料 没有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原因很多。
政治学家认为,二战的残酷带给人们心灵巨大的震撼,人们普遍厌恶战争,不愿意看到
战争的再次爆发。经济学家认为,世界大战的代价太大了,从经济的成本与效益看,人类不
应该再发动战争。战略学家认为,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引起了战争
方式、战争技术等因素的变革,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强国与强国或国家集团间战争的发生。尤
其是核武器的出现,客观上遏止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中国是亚洲战场上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是世界人
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战争中,整个
中华民族都动员了起来,中华民族第一次积极地融入到了世界反法西斯的轰轰烈烈的潮流当
中,与世界融为一体。在这片土地上第一次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中国的概念。一定意
义上说,中国成为现代国家的伟大起点是抗日战争。
——摘编自时殷弘《二战洗礼是中国成为现代国家的伟大起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至今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原因。
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促使中国逐步成为现代国家的表现。
【答案】(1)原因:二战的残酷使人们普遍厌恶战争;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推动;战后经济
发展需要和平稳定做基础和保障;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对国际关系的推动;联合国的致
力于和平所发挥的作用;美苏势均力敌保障相对和平;第三世界崛起对美苏霸权主义的制约;
战后世界科技进步,引起了战争方式、战争技术等因素的变革,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强国与强
国或国家集团间战争的发生;核武器的出现,客观上遏止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2)表现:抗战工业内迁促进工业布局相对平衡有利于工业化发展;社会各阶层积极抗战,
广泛的政治参与,抗日民主运动发展,为大规模的民主宪政运动提供了历史契机;抗战推进
了各民族的觉醒、交流与融合,民族关系得到了改善,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团结的社会
环境;抗战促成了中华民族意识的现代重构,为中国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
源;抗战期间中国积极参与反法西斯联盟等重大国际事务,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国际地位的提
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诸多便利。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二战的残酷带给人们心灵巨大的震撼,人们普遍厌恶战争”来看,
人们普遍厌恶战争;依据材料“世界大战的代价太大了,从经济的成本与效益看,人类不应
该再发动战争”来看,战后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稳定做基础和保障;依据材料“战后世界经济
的迅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引起了战争方式、战争技术等因素的变革”来看,战后世界
科技进步,引起了战争方式等因素的变革,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战争的发生;依据材料“核武
器的出现,客观上遏止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来看,核武器对各国产生了威慑作用;结合当
时的世界背景来看,二战后美苏势均力敌保障相对和平,而且第三世界崛起对美苏霸权主义
的制约以及联合国致力于和平所发挥的作用,导致战后至今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表现:依据材料“在战争中,整个中华民族都动员了起来”来看,社会各阶层积极抗战,
广泛的政治参与,抗日民主运动发展,为大规模的民主宪政运动提供了历史契机,而且抗战
推进了各民族的觉醒、交流与融合,民族关系得到了改善,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团结的
社会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工业内迁促进工业布局相对平衡有利于工业化发展;抗
战期间中国积极参与反法西斯联盟等重大国际事务,使得外部环境得以改善和国际地位有所
提高,最终促进中国逐步成为现代国家。
17.材料 吴有性,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瘟疫学说创
立者。大明崇祯十五年(1642 年),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悲惨凄凉景象,使他感慨不已,愤然冲破
传统思想的桎梏、废弃仕途,不应科举,走上了研究医学的道路。面对疫情,医者以伤寒治
法无效,枉死颇多。又可在亲历疫情过程中,不断摸索发病的根源,果断地提出瘟疫很可能
是病人口中呼出的杂气所致,这种杂气通过呼吸道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吴又可在亲历了
每次疫情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撰写成了全新的《瘟疫论》一
书,其学术思想使温疫学说独立成体系,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并且首先猜想到
了细菌的存在,这比欧洲要早了 200 年。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
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其所创达原散在 2003 年非典肺炎治
疗中效果显著,因此赢得今人的广泛关注和尊重。
——摘编自陈其弟:《吴有性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又可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又可做出贡献的原因。
【答案】(1)贡献:撰写《瘟疫论》,开创瘟疫学说,促进我国和世界传染病学研究;治疗病
患,缓解病痛,维护社会安定;治疫经验的传承有利于当今疫情缓解。
(2)原因:明末社会动荡,瘟疫横行,民生疾苦,吴又可亲历其间促使其走上医学研究道路;
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的传承及启发;疫情频发,资料丰富,大胆创新;医者仁心,个人智慧及
努力;理学思想影响下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撰写成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其学术思想使温疫学说独立成体
系,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来看,吴又可撰写《瘟疫论》,开创瘟疫学说,促进我
国和世界传染病学研究;依据材料“其所创达原散在 2003 年非典肺炎治疗中效果显著,因此
赢得今人的广泛关注和尊重”来看,他治疫经验的传承有利于当今疫情缓解;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他治疗病患,缓解病痛,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
(2)依据材料“大明崇祯十五年(1642 年),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来看,明末
社会动荡,瘟疫横行,民生疾苦,吴又可亲历其间促使其走上医学研究道路;依据材料“面
对疫情,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来看,他受到了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的传承及启发;
依据材料“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来看,疫情频发,资料丰富,大胆创
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思想影响下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及其个人的智慧和
努力促使吴又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