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高一3月线上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高一3月线上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ID:432658

大小:1.0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2019-2020 学年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高一 3 月线上考试数 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设 i 为虚数单位,复数 z 满足 ,则复数 z 的共轭复数等于( ) A.1-i B.-1-i C.1+i D.-1+i 【答案】B 【解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解得 ,结合共轭复数的概念即可得结果. 【详解】 ∵复数 满足 ,∴ , ∴复数 的共轭复数等于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的定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 题. 2.在 ABC 中,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a=2,b= , = ,则 ABC 的面积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 代入数据得 【考点】解三角形 点评:解三角形的题目常用到正余弦定理实现边与角的互相转化,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3. 为 内一点,且 , ,若 , , 三点共 线,则 的值为( ) A. B. C. D. 2 1i iz = − 1 iz = − + z 2 1i iz = − ( ) ( )( ) 2 12 11 1 1 i iiz ii i i += = = −− − + z 1 i− − ∆ , ,A B C∠ ∠ ∠ 7 B∠ 3 π ∆ 3 3 3 3 2 3 2 3 2 2 2 2 cosb a c ac B= + − 3c = 1 3 3sin2 2S ac B∴ = = 1 1 1sin sin sin2 2 2S ac B ab C bc A= = = O ABC∆ 2 0OA OB OC+ + =    AD t AC=  B O D t 1 3 1 4 1 2 2 3第 2 页 共 13 页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 有 ,所以 ,因为 , , 三点共线,所以 ,则 ,故有 , ,选 A. 【考点】1.向量共线的条件;2.两向量相等的条件. 4.△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a=2,c= ,则 C=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诱导公式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sinB=sin(A+C)=sinAcosC+cosAsinC, ∵sinB+sinA(sinC﹣cosC)=0, ∴sinAcosC+cosAsinC+sinAsinC﹣sinAcosC=0, ∴cosAsinC+sinAsinC=0, ∵sinC≠0, ∴cosA=﹣sinA, ∴tanA=﹣1, ∵ <A<π, ∴A= , 由正弦定理可得 , ∵a=2,c= , ∴sinC= = , ∵a>c, ∴C= , 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的应用,属于难题.在解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AD t AC=  ( )OD OA t OC OA   − = − (1 )OD tOC t OA= + −   B O D BO ODλ=  2 (1 )OA OC tOC t OAλ λ+ = + −    2 (1 ){ 1 t t λ λ = − = 1 3t = sin sin (sin cos ) 0B A C C+ − = 2 π 12 π 6 π 4 π 3 π 2 3π 4 c sin sin a C A = 2 sinc A a 22 12 =2 2 × π 6第 3 页 共 13 页 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两个主要依据. 解三角形时,有时可用正弦定理,有时也可 用余弦定理,应注意用哪一个定理更方便、简捷一般来说 ,当条件中同时出现 及 、 时,往往用余弦定理,而题设中如果边和正弦、余弦函数交叉出现时,往往 运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正弦函数再结合和、差、倍角的正余弦公式进行解答. 5.在 中,点 D,E 分别为边 , 的中点,则如图所示的向量中,相等向 量有( ) A.一组 B.二组 C.三组 D.四组 【答案】A 【解析】结合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相等向量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 解析:由相等向量的定义可知,题图中只有一组向量相等,即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考查了相等向量,属于基础题. 6.在 中, , , 分别是内角 , , 所对的边,若 ,则 的形状为(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答案】B 【解析】利用正弦定理和两角和的正弦化简 可得 ,从而得到 即 . 【详解】 因为 ,所以 , 所以 即 , ab 2b 2a ABC∆ AB AC CE EA=  ABC∆ a b c A B C cos cos sinb C c B a A+ = ABC∆ cos cos sinb C c B a A+ = 2sin sinA A= sin 1A = 2A π= cos cos sinb C c B a A+ = 2sin cos sin cos sinB C C B A+ = ( ) 2sin sinB C A+ = 2sin sinA A=第 4 页 共 13 页 因为 ,故 ,故 ,所以 , 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 B. 【点睛】 在解三角形中,如果题设条件是边角的混合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 理把这种混合关系式转化为边的关系式或角的关系式. 7.对于任意两个向量 和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 , 满足 ,且 与 同向,则 B. C. D. 【答案】B 【解析】利用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加法以及向量的数量积即可一一判断. 【详解】 A 项错误,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B 项正确,利用向量加法的运算法则可判断; C 项错误, ; D 项错误,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概念、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向量的数量积,考查了基本知识,属 于基础题. 8.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两个向量 ,且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都可以唯一表示成 ( 为实数),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已知 是平面内向量的一个基底,因此不共线,求出 不共线满足的条 件,即可求出结果. ( )0,A π∈ sin 0A > sin 1A = 2A π= ABC∆ a b a b a b>  a b a b>  a b a b+ +   a b a b⋅    a b a b− −   | | | || |a b a b⋅ ≤    | | | | | |a b a b− ≥ −    (3, 2 ), (1, 2)a m b m= − = − c c a bλ µ= +   ,λ µ 6 ,5  +∞   6 6, ,5 5    −∞ +∞       ( ,2)−∞ ( , 2) ( 2, )−∞ − ∪ − +∞ ,a b  ,a b 第 5 页 共 13 页 【详解】 由题意可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都可以唯一表示成 , ∴ 是平面内表示所有向量的一个基底,. ∴ 不共线, ∴ . 故 m 的取值范围是 .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基本定理,考查向量不共线的坐标关系,属于基础题. 9.在 中,内角 , , 所对的边分别是 , , .若 , ,则 的面积是 A.3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 , ,结合余弦定理可得 ,再利用三角 形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由 ,可得 , 由余弦定理 , , , 则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属于简单题.对余弦定理一定要熟记两种 形式:(1) ;(2) ,同时还要熟练掌握 运用两种形式的条件.另外,在解与三角形、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还需要记住 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便在解题中直接应用. c c a bλ µ= +   ,a b  ,a b  3( 2) 2 0m m− + ≠ 6 5m ≠ 6 6, ,5 5    −∞ +∞       ABC∆ A B C a b c 2 2 22 6c ab a b+ = + + 2 3C π= ABC∆ 3 3 2 3 2 3 3 2 2 22 6c ab a b+ = + + 2 3C π= ab 2 2 22 6c ab a b+ = + + 2 2 2 2 6c a b ab= + − + 2 2 2 2 22 cosc a b ab C a b ab= + − = + + 2 2 2 22 6a b ab a b ab∴ + − + = + + 2ab∴ = 1 3 2 2ABCS absinC∆ = =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2 2 2 cos 2 b c aA bc + −= 30 ,45 ,60o o o第 6 页 共 13 页 10.某观测站 在目标 的南偏西 方向,从 出发有一条南偏东 走向的公路, 在 处测得与 相距 的公路 处有一个人正沿着此公路向 走去,走 到达 ,此时测得 距离为 ,若此人必须在 分钟内从 处到达 处,则此人的 最小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已知得∠CAB=25°+35°=60°,BC=31,CD=21,BD=20,可得 ,那么 , 于是在△ABC 中, =24, 在△ABC 中,BC2=AC2+AB2-2AC·ABcos60°,即 312=242+AB2-24AB,解得 AB=35 或 AB=-11(舍去),因此 AD=AB-BD=35-20=15. 故此人在 D 处距 A 处还有 15 km,若此人必须在 20 分钟,即 小时内从 D 处到达 A 处, 则其最小速度为 15÷ =45(km/h). 故选 B. 11.已知向量 , 是不平行于 轴的单位向量,且 ,则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 ,根据题意列出关于 、 的方程组,求出这两个未知数 的值,即可得出向量 的坐标. 【详解】 设 ,其中 ,则 . C A 25 A 35 C C 31km B A 20km D CD 21km 20 D A 30 /km h 45 /km h 14 /km h 15 /km h 2 2 2 2 2 231 20 21 23 2 2 31 20 31 BC BD CDcosB BC BD + − + −= =× × ×= 12 3 31sinB= BC sinBAC sin CAB × ∠= 1 3 1 3 ( )3,1a = b x 3a b⋅ =  b = 3 1,2 2       1 3,2 2       1 3 3,4 4       ( )1,0 ( ) ( ), 0b x y y= ≠ x y b ( ),b x y= 0y ≠ 3 3a x yb⋅ = + = 第 7 页 共 13 页 由题意得 ,解得 ,即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坐标的求解,根据向量数量积和模建立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考查方程思 想的应用以及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2.已知集合, , , ,则实数 的值为 ( ) A.4 B.-1 C.4 或-1 D.1 或 6 【答案】B 【解析】根据交集的定义可得 ,由复数相等的性质 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 , , , 所以 , 可得 ,故选 B. 【点睛】 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 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运算. 二、填空题 13.点 在线段 上,且 ,则 _______ , _______ . 【答案】 【解析】设 ,根据题中条件,表示出 , ,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 因为 , 2 2 1 3 3 0 x y x y y  + =  + =  ≠ 1 2 3 2 x y  =  = 1 3,2 2b  =      ( ) ( ){ }2 21, 3 1 5 6M m m m m i= − − + − − { }1,3N = { }1,3M N∩ = m ( ) ( )2 23 1 5 6 3m m m m i− − + − − = ( ) ( ){ }2 21, 3 1 5 6M m m m m i= − − + − − { }1,3N = { }1,3M N∩ = ( ) ( )2 23 1 5 6 3m m m m i− − + − − = 2 2 3 1 3 1 5 6 0 m m m m m  − − = ⇒ = − − − = C AB 3 2 AC CB = AC = AB BC = AB 3 5 2 5 − 3 ( 0)AC k k= > CB AB 3 2 AC CB =第 8 页 共 13 页 设 ,则 , ∴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共线,熟记向量的共线定理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4.已知四边形 ABCD 中,AB=2,AC=4,∠BAC=60°,P 为线段 AC 上任意一点,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 【解析】以 A 为原点,AB 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 ,利用向量的坐标形 式,将 表示为 的函数,求函数的值域可得. 【详解】 以 A 为原点,AB 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 AB=2,AC=4,∠BAC=60°,则 , ,又 P 为线段 AC 上任意一点,设 , 所以 ,由 ,所以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利用向量的坐标形式将向量运算转化为实数运算是处理向量问 题的常用方法,引入变量,建立函数是解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5.在复平面上,一个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 , , 则第四 个顶点对应的复数为 . 【答案】 【解析】化简复数 为 的形式,设出第四个点的坐标和写出前三个点的坐标, 根据这四个点构成正方形,则平行的一对边对应的向量相等,写出一对这样的向量,坐 标对应相等,得到所设的坐标,得到结果. 【详解】 3 ( 0)AC k k= > 2CB k= 5AB k= 3 2 5 5AC AB BC AB= = −   , PB PC⋅uuur uuur 9 44  −  , AP ACλ=  PB PC⋅  λ (2,0)B (2,2 3)C AP ACλ=  ( 2 , 2 3 )λ λ= [0,1]λ ∈ ( 2 2 , 2 3 ) ( 2 2 , 2 3 2 3 )PB PC λ λ λ λ⋅ = − − ⋅ − −  216 20 4λ λ= − + 25 916( )8 4 λ= − − [0,1]λ ∈ 9 44 PB PC− ≤ ⋅ ≤  9[ ,4]4 − 3 1 i i + − 2 i− + 0 1 3i− + 3 1 i i + − a bi+第 9 页 共 13 页 =1+2i 设复数 ,它们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分别是 . 设正方形的第四个顶点对应的坐标是 , ∴ , , ,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与复平面中的点的对应,根据复数对应的点所在的位置,判断四条边的位 置关系,本题结合复数与点对应,复数与向量对应,是一个很好题目. 16.在四边形 ABCD 中, 且 ,则四边形 ABCD 的形状为 __________. 【答案】菱形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相等向量的定义得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 即可判断 【详解】 ∵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 是菱形. 故填菱形 【点睛】 本题考查相等向量的性质,考查向量的实际应用,是基础题 17.已知向量 不共线,且 ,若 与 同向,则实数 λ 的 值为__________. 【答案】 3 (3 )(1 ) 1 (1 )(1 ) i i i i i i + + +=− − + 2 4 2 i+= 1 2 31 2 2 0z i z i z= + = − + =, , A B C, , 1 2 2( ) ( ) (1 )0 0A B C∴ −,, ,, , ( )D x y, AD CB=  1 2( ) ( )21x y∴ − − = −, , 1 2 2 1x y∴ − = − − =, 1 3x y∴ = − =, 1 3i− + AB DC=  AB AD=  | | | |AB AD=  AB DC=  AB DC AB DC= ABCD | | | |AB AD=  ABCD ,a b  ( )2 1c a b d a bλ λ     = + ,= + - c d 1第 10 页 共 13 页 【解析】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反向时对系数的要求得到等式,再利用平面向量基 本定理,列出方程组求解. 【详解】 由于 与 同向,所以 , 于是 整理得 , 由于 , 不共线,所以有 整理得 ,所以 λ=1 或 λ=- . 又因为 k>0,所以 λ>0,故 λ=1. 答案:1 【点睛】 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同向时对系数的要求得到等式,再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列出方程组求解. 三、解答题 18.已知 , ,p 和 q 的夹角是 60°,求 . 【答案】24 【解析】由 运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属基础题. 19.计算:(1) ; (2) ; (3) . 【答案】(1)1+i(2)6-2i(3) 【解析】(1)1-2+2 即为所求复数的实部,2+1-3 为所求复数的虚部; (2)2-(-1)+3 为所求复数的实部,-1-5+4 为所求复数的虚部; c → d ( )0c kd k= > ( )2 1 ,a b k a bλ λ + = + −    ( )2a b ka k k bλ λ+ = + −   a → b → 2 1 k k k λ λ =  − = 22 1 0λ λ− − = 1 2 8p = 6q = p q⋅  | || | cosp q p q θ⋅ =    1| || | cos60 8 6 242p q p q °⋅ = = × × =    (1 3 ) ( 2 ) (2 3 )i i i+ + − + + − (2 ) ( 1 5 ) (3 4 )i i i− − − + + + ( ) (3 4 ) 5 ( , )a bi a bi i a b+ − − + ∈R 2 (5 5)a b i− + +第 11 页 共 13 页 (3)a-(3a)为所求复数的实部,b-(-4b)+5 为所求复数的虚部. 【详解】 解:(1)原式 . (2)原式 . (3)原式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数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考查了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0.如图,在△ABC 中,已知 CA=1,CB=2,∠ACB=60°. (1)求| |; (2)已知点 D 是 AB 上一点,满足 =λ ,点 E 是边 CB 上一点,满足 =λ . ①当 λ= 时,求 • ; ②是否存在非零实数 λ,使得 ⊥ ?若存在,求出的 λ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答案】(1) ;(2)① ② 【解析】(1)利用余弦定理求出 的长即得| |; (2)① 时, 分别是 的中点,表示出 , ,利用向量的数 量积计算即可; ②假设存在非零实数 ,使得 ⊥ ,利用 分别表示出 和 求出 时的 值即可. 【详解】 ( 1 4 ) (2 3 ) 1i i i= − + + − = + (3 6 ) (3 4 ) 6 2i i i= − + + = − ( 2 5 ) 5 2 (5 5)a bi i a b i= − + + = − + + AB AD AB BE BC 1 2 AE CD AE CD 3 1 4 2 3 AB AB 1 2 λ = D E、 BC AB, AE CD λ AE CD CB CA 、 CD AE, 0AE CD⋅ =  λ第 12 页 共 13 页 (1) 且 (2)①λ= 时, = , = , ∴D、E 分别是 BC,AB 的中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1×2×cos120°+ ×2×1×cos60°+ ×22 = ; ②假设存在非零实数 λ,使得 ⊥ , 由 =λ ,得 =λ( ﹣ ), ∴ = + = +λ( ﹣ )=λ +(1﹣λ) ; 又 =λ , ∴ = + =( ﹣ )+λ(﹣ )=(1﹣λ) ﹣ ; ∴ • =λ(1﹣λ) ﹣λ • +(1﹣λ)2 • ﹣(1﹣λ) =4λ(1﹣λ)﹣λ+(1﹣λ)2﹣(1﹣λ) =﹣3λ2+2λ=0, 解得 λ= 或 λ=0(不合题意,舍去); 即存在非零实数 λ= ,使得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表示与数量积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问题, 是综合性题目. 21.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是 , , 满足 . (1)求角 的值; (2)若 且 ,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1)化简所得的三角函数式,结合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角 的值; (2)利用正弦定理将边的取值范围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求值域的问题,结合角的范围即可 AB CB CA= −    2 2=4 =1 =2 1 cos60 =1CB CA CB CA⋅ × ×    , , ( )2 2 22 = 3AB CB CA CB CA CB CB CA CA∴ = − = − = − ⋅ +         2 3 2 3第 13 页 共 13 页 确定 的取值范围. 【详解】 (1) , 化简得 ,所以 . (2)由正弦定理得 , 则 , , 所以 , 因为 ,所以 , , 所以 【点睛】 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 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 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