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一中2019-2020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宁夏银川市一中2019-2020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ID:432678

大小:520.69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上)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 物 试 卷 一、选择题 1.ATP 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分子结构简式为 (①~③表示化学键)。下 列关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键①~③断裂后释放的能量相等 B. 化学键③最易断裂并释放大量能量 C. ATP 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含量多 D. 只有化学键③是高能磷酸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 和 ADP 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 于生命活动;合成 ATP 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 水解在细胞的各处, ATP 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化学键①为普通磷酸键,②③为高能磷酸键,二者断裂后释放的能量不相等,A 错误; B、化学键③即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最易断裂并释放大量能量,B 正确; C、ATP 在细胞中含量不多,消耗后可迅速合成,C 错误; D、化学键②③均为高能磷酸键,D 错误。 故选 B。 2.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的“亮-暗-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 B.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欧文顿提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蛋白质 D. 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 A P P P① ② ③【分析】 19 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1959 年 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三层结构模型,三层结构模 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的统一结构,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详解】A、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提出了“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A 错 误; B、1970 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和发红色荧光的染料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子做 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错误; C、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 细胞膜上具有脂质,不能确认具体的脂质成分,C 错误; D、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正确。 故选 D。 3.甲组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若两组酵母菌分别产生出等量的 CO2,那么它们各自所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是 A. 2﹕1 B. 1﹕2 C. 3﹕1 D. 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酵 母 菌 是 兼 性 厌 氧 性 微 生 物 , 在 有 氧 的 时 候 进 行 有 氧 呼 吸 , 方 程 式 为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无氧的时候进行无氧呼吸,方程式为 C6H12O6→2 酒精+2CO2+能量。 【详解】假设两组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都是 XmoL,甲组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根据有氧呼吸方程式计算其消耗的葡萄糖为 X/6;乙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根据无氧呼吸方 程式计算其消耗的葡萄糖为 X/2。因此,甲、乙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X/6:X/2=1:3。 故选 D。 【点睛】呼吸作用中各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葡萄糖为底物的细胞呼吸): ①有氧呼吸:葡萄糖∶O2∶CO2=1∶6∶6。 ②无氧呼吸:葡萄糖∶CO2∶酒精=1∶2∶2 或葡萄糖∶乳酸=1∶2。 ③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 摩尔数之比为 1∶3。 ④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 O2 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摩尔数之和的比为 3∶4。 4.如图是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乙→丁→甲→丙 B. 乙→甲→丁→丙 C. 甲→乙→丁→丙 D. 乙→丙→甲→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表示画滤液细线,乙表示提取色素,丙表示分离色素,丁表示过滤。 【详解】据图分析,甲表示画滤液细线,乙表示提取色素,丙表示分离色素,丁表示过滤, 则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乙→丁→甲→丙,A 正确。 故选 A。 5.甲、乙两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B. D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 E 瓶 C. 装置甲中 A 瓶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 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代替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为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装置,乙图为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装置,据此答 题。 【详解】A. 该实验为对比实验,甲组和乙组互为对照组和实验组,A 错误; B. D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消耗瓶中氧气后再连通 E 瓶,检测无氧呼吸产物,B 正确; C. 装置甲中 A 瓶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正确;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遇二氧化碳会由蓝变绿再变黄,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D 正确。 故选 A。 6.关于探究酶的特性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 B. 为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 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 若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2.酶的高效性是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的; 3.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不适于温度作为自变量的探究实验;4.用淀粉、蔗糖 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用碘液进行检测时,实验结果均相同. 【详解】若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 pH 值,因变量是酶活性,应该选择 过氧化氢做底物,A 错误;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比而言的,因此如果探究过氧化氢酶 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B 正确;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 反应的温度,因此如果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C 错 误;由于蔗糖是否发生水解,都不与碘液反应,因此如果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 专一性,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与酶相关的探究实验.对于此类试题,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选材是否合 适、实验设计过程是否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否合适,这些都 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 A. 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和光能 B. 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C. 光能和光反应产生 ATP D. 都是光反应产生的 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水光解的过 程,在此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二氧化碳被固定 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被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 ATP 还原形成有机物的过程,该过程 中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详解】由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三碳化 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光反应产生的 ATP 中的化学能。故选 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 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对于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关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8.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图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光合色素,可用层析液提取 B. ②是 O2,全部用于该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 ③是 C3,能被氧化为(CH2O) D. ④是 ATP,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 【答案】D 【解析】 ①是光合色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A 错误;②是 O2,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一部分 氧气释放到细胞外,B 错误;三碳化合物被还原氢还原形成有机物,不是被氧化形成有机物, C 错误;④是 ATP,是光反应的产物,用于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阶段,其消耗场所是 叶绿体基质,D 正确。 【点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及光 反应与暗反应之间关系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的9.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会产生[H],下列有关[H]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产生的[H]实质上是同一种物质 B. 光合作用中,[H]是在叶绿体基粒中将 C3 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 C. 有氧呼吸中,[H]是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形成水 D. 二者产生[H]的过程均发生在膜上 【答案】C 【解析】 A.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H]是指还原性辅酶 II(NADPH),呼吸作用过程产生的[H]是指还原 型辅酶 I(NADH),不是同一种物质,A 错误; B.光合作用中,[H]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将 C3 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B 错误;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 正确; 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H],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细胞呼吸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 基质和线粒体基质,D 错误; 答案选 C。 10.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藻细胞内甲→ATP 的过程不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 乙中不含髙能磷酸键,是 RNA 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D. ATP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黑藻细胞内由甲→ATP 的过程为 ADP 合成 ATP 的过程即 ATP 的形成,生物体合 成 ATP 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为线粒体;黑藻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以合成 ATP.故 A 正确;乙物 质为 ATP 断裂掉两个高能磷酸键之后形成的物质,形成 AMP 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为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故 B 正确;丙为腺苷“A”其组成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为磷酸是磷脂的组成成分之一,故 C 正确;ATP 转化为 ADP 时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不须两个 高能磷酸键都断裂,故 D 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能用文 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合成 ATP 与分解 ATP 的酶相同 B.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 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D. 酶在 4℃左右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A.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合成 ATP 与分解 ATP 的酶不相同 A 错误; B.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起催化作用,B 错误; CD.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活性降低,但低温时不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不会导致酶失活,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12.小明家想建一个蔬菜大棚,小明结合所学知识给出若干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大棚用白色塑料薄膜覆盖 B. 大棚内增加供暖装置确保昼夜温度均 高于室外 C. 大棚旁边与猪舍相通 D. 大棚内安装太阳能灯泡,延长光照时 间 【答案】B 【解析】 大棚用白色塑料薄膜覆盖,有利于吸收各种颜色的光,利于光合作用,A 正确。大棚内应增加 昼夜温差,白天适当升温利于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温抑制呼吸,B 错误。大棚旁边与猪舍相 通可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更多二氧化碳,C 正确。大棚内安装太阳能灯泡,延长光照时间, 利于光合作用,D 正确。 13.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酸解离根尖 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的B. 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 DNA 与吡罗红结合 C. 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 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有关盐酸的实验问题,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用于根尖的解离,在观察细胞中 的 DNA 和 RNA 的实验中,能够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促进染色剂与 DNA 的结合,盐酸能够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失活。 【详解】A、盐酸和酒精能够解离根尖,解离后再进行漂洗,然后用龙胆紫染色,龙胆紫属于 碱性染色剂,A 错误;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利于 DNA 和蛋白质分离,促进 DNA 与甲基绿结合,B 错误; C、酶促反应需要适宜条件,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C 正确; D、健那绿是活细胞线粒体专一性染色剂,只能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细胞质为无 色,D 错误。 故选 C。 【点睛】观察细胞中的 DNA 和 RNA 分布时,用到的是 8%的盐酸,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 丝分裂实验时,用的是 15%的盐酸,浓度不同,作用也不同,染色体能够被碱性材料染成深 色,因此,在解离之后必需漂洗,然后再进行染色。 14.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时间(m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钙含量(mmol/mL) 0 7.8 2.2 0.5 0 0 0 肌肉收缩力量(N) 0 2.0 5 3.5 2.1 0.5 0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 ) A. 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 B. 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C. 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 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肌肉细胞力量在 60 秒时最大,此时钙离子浓度由 7.8 下降 至 2.2,因此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A 正确; B、由表格中信息可知,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肌肉细胞收缩力量先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然后 随时间延长而降低,B 错误; C、该表格信息不能判断钙离子进入肌肉细胞的方式,C 错误; D、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细胞内钙浓度最高时,肌肉力量不是最大,D 错误。 故选 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表格中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 定 30 秒细胞内钙浓度最高是 7.8mmol/mL,此时肌肉力量不是最大,肌肉力量最大是在 60 秒, 此时钙离子浓度是 2.2mmol/mL。 15.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 A、b、e 分别控 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 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 现有基因型为 AaBbEe 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A. 1/64 B. 8/64 C. 3/64 D. 27/64 【答案】C 【解析】 【详解】假设该生物体内的黑色素的合成只能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 A__bbee,则 AaBbEe×AaBbEe 产生 A__bbee 的比例为 3/4×1/4×1/4=3/64。故选 C。 【点睛】本题以黑色素合成为素材,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属于信息题。本题意在 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草履虫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衍 B. 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C.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 D. 老年人骨折后愈合得慢与成骨细胞衰老有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的生物,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衍,A 正确; B、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B 正确; C、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而无限增殖的原因是失去接触抑制, C 错误; D、老年人骨折后愈合得慢与成骨细胞衰老有关,D 正确。 故选 C。 17.有人把能够在所有细胞中表达、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称为“管家基因”,而把 只在特定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称为“奢侈基因”。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TP 水解酶、膜蛋白、血红蛋白都是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 B.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过程一定需要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调控 C. 人的 RNA 聚合酶基因和抗体基因都属于管家基因 D. 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管家基因”表达的产物用以维持细胞自身正常的新陈代谢,即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 “奢侈基因”表达形成细胞功能的多样性,即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才表达,由此可见,细 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据此答题。 【详解】A、ATP 水解酶、膜蛋白都是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而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 达,因此血红蛋白是奢侈基因表达的产物,A 错误;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过程取决于内外的浓度差及原生质体的选择透过性,因此 不受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调控,B 错误; C、人的 RNA 聚合酶基因可在所有细胞中表达,属于管家基因,而抗体基因只在浆细胞中表 达,属于奢侈基因,C 错误;D、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正确。 故选 D。 18.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B. 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 C. 甲乙两个小桶内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 D. 统计 20 次,小球组合中 AA、Aa、aa 的数量应为 5、10、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 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 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 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 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 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 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本实验模拟的是性状分离比,A 错误; B、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但要选大小相同的小球,以避免主观因素产生的误差, B 错误; C、两小桶中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必须相等,代表产生两种 配子的比例相等,C 正确; D、小球组合 AA、Aa、aa 的数量比接近 1:2:1,但不一定是 1:2:1,因此统计 20 次,小 球组合中 AA、Aa、aa 的数量不一定是 5、10、5,D 错误。 故选 C。 19.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 自交 B. 观察 C. 测交 D. 杂交 【答案】A 【解析】 【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且是严格的闭花授粉,自交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是杂合子, 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是纯合子。 【详解】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可以有测交和自交,但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 交,因为豌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A 正确。 20.下列关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 产生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C.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通常相同 D. 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 【答案】A 【解析】 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经 复制后形成的,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成对存在,在有丝分裂后期每对姐妹染色单 体都随着着丝点的分裂而彼此分开,每对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化学组成是一致的,DNA 分子 的结构相同,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也一样。形态大小相同,—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 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答案选 A。 21. 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 F1 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 F1 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 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 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性状分离概念的理解。 【详解】性状分离是指在 F1 自交产生的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选项 A、B、C 均属于性状分离。选项 D 中,从颜色上看,黑×白→白,从毛长度上看,长× 短→长,子代均表现相对性状中的一种性状,不出现性状分离,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2.小麦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 遗传。用抗锈病矮杆小麦与抗锈病高杆小麦杂交获得的 F1 代小麦中,抗锈病高杆 1051 株,易染锈病矮杆 351 株,抗锈病矮杆 1103 株,易染锈病高杆 342 株,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A. TTdd、TtDd B. Ttdd、TtDd C. Ttdd、TTDd D. ttDd、TtDd 【答案】B 【解析】 分别分析两对相对性状,F1 代小麦中,抗锈病与易染锈病的比例约为 3∶1,说明双亲均为杂合 子 Tt;高杆与矮秆的比例约为 1∶1,说明亲本中高杆小麦为杂合子 Dd。综合分析,则两亲本 的基因型可能是. Ttdd、TtDd,选 B。 23.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 4 种表现型,数目比为 58:60:56:61,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 可能是(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 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3 对基因独立遗传测交实验有 4 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1:1:1,应该是有 2 对基因是杂合的,1 对基因是纯合的,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中哪个过程 AaBb 1AB:lAb:laB:l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子代 9 种基因型 4 种表 现型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在进行有性 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①配子的产生过程中。 故选 A。 25. 图表示某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A.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 该细胞中 1 与 2、3 与 4 是同源染色体 C. 该细胞中有 2 对染色体,4 个 DNA 分子 D. 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成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 一极体,A 错误;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 错误;该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4 个 DNA 分子,因为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其数目不能以“对”为单位,C 错误;该细胞处于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 为 4,D 正确。 考点: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能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能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 26.下列是有关孟德尔的豌豆 7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 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7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 F2 的分离比都接近 3:1 C.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 F1 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 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 30 株高茎豌豆和 34 株矮茎豌豆属于演绎推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A 错误;运用统计学 方法处理 7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 F2 的分离比都接近 3:1,B 正确;解释性状分 离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 F1 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 错误; 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 30 株高茎豌豆和 34 株矮茎豌豆属于对演绎推理的验证,D 错误。故选 B。 27.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B.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C.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的变化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变化规律的异同,意在考查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排列在纺锤 体中,A 错误;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 正确; 一次有丝分裂染色体在间期复制一次,一次减数分裂只在减一前的间期复制,所以复制次数 相同,C 正确;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D 正确。 【点睛】比较: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但数目不变,着丝点分裂一次数目加倍,细胞分裂 后减半,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数目也不变,减一同源染色 体分离减半一次,减二着丝点分裂数目加倍,细胞分裂完成再减半,子代细胞只有体细胞染 色体数的一半。 28.美国科学家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推论基因就在染色体 上。下列哪项叙述不能显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A. 在杂交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 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C. 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 在杂交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成对存在, 而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这些 现象都表明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发生自由组合,D 项错误,选 D。 29. 从某动物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无突变发生),根据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分为三组如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组细胞内染色体与核 DNA 数之比一定为 1:1 B. 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不含同源染色体 C. 乙组细胞都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 D. 丙组细胞的子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B 【解析】 甲组包括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的细胞,其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 细胞中,染色体与核 DNA 数之比为 1:2,A 错误;乙组包括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不含同源 染色体,B 正确;乙组还包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C 错误;丙组细胞都处于有丝分裂 后期,其子细胞为体细胞,不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 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30.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 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 系的是 A. 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B. 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 C. 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D. 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 【答案】D 【解析】【分析】 根据孟德尔对显性和隐性性状的定义,在 F1 代中表现出来的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为隐性 性状;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详解】A、如果黄色果皮植株和绿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 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 错误; B、如果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有一为杂合体,则正、反交后代都是 1:1,无法判断显 隐性关系,B 错误; C、如果黄色果皮植株和绿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 隐性关系,C 错误; D、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同时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杂交,可判断显隐性关系;如果绿色果皮植 株自交后代出现性分离,则绿色为显性;如果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与黄色果皮植株杂交后, 只出现绿色,则绿色为显性,只出现黄色,则黄色为显性,出现两种颜色,则黄色为显性,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相关知识,杂合子自交会性状分离,纯合子自交不 会发生性状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31. 下列是利用某种酶进行实验绘制的曲线,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曲线对应的实验无关变量有 pH、底物的量等,酶的最适温度为 30 ℃左右 B. 图②虚线可表示其他条件不变而增加酶浓度,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C. 图③曲线可以判断 Cl-对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促进作用 D. 图④曲线的获得可以用同一试管通过改变溶液的 pH 进行实验获得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曲线的自变量是温度,最适宜温度在 30 ℃左右,因变量是酶促反应的速率, 无关变量有 pH、底物的量等,A 正确;B、图②虚线可表示其他条件不变而增加酶浓度,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B 正确; C、据图分析,氯离子+酶比酶单独使用效果好,说明氯离子对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促进作用,C 正确; D、图④曲线的获得必须用不同试管通过不同 pH 进行对照实验获得,D 错误。 故选 D。 32.某植物花色受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 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现用两株纯合亲本植株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F2 中有白花植株和 4 种红花植株,按红色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统计出 5 种 类型植株数量比例为 1:4:6: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亲本的表现型一定为白色和最红色 B. F2 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占 1/8 或 3/8 C. 该植物 花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用 F1 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每种表现型各占 1/4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 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属于数量遗传,两株纯合亲本植株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F2 中有白花植株和 4 种红花植株,有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五种表现型,比例是 1:4:6:4:1。则亲本的表现型为 AABB 和 aabb 或 AAbb 和 aaBB,A 错误。当亲本为 AABB 和 aabb 时,F2 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 AABB、 aabb 占 1/8,当亲本为 AAbb 和 aaBB 时,F2 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 AAbb、aaBB、AaBb 占 3/8,B 正确。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用 F1 作为材料进行测 交实验,测交后代有 4 种基因型,分别是 AaBb、Aabb、aaBb、aabb,所以只有 3 种表现型, 比例为 1:2:1,D 错误。 33.科学家将糖尿病患者的骨髓干细胞植入其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 胰岛 B 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资料表明骨髓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 骨髓干细胞移入胰腺后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骨髓干细胞能够植入胰腺说明其细胞形态与胰腺细胞相同 D. 胰岛样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的【答案】B 【解析】 【详解】A、骨髓干细胞植入其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但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 不能表明骨髓干细胞具有全能性,A 错误; B、骨髓干细胞移入胰腺后分化为胰岛样细胞,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正 确; C、骨髓干细胞与胰腺细胞的形态不同,C 错误; D、胰岛样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相比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 D 选项的误判,究其原因是对细胞分化的机理理解不到位,误 认为分化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事实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通过细胞分化形成 的不同类型的细胞中,mRNA 和蛋白质的种类大部分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遗传物质不变。 34.分析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④无姐妹染色单体,②有同源染色体 B. ②人体细胞中有 44 条常、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 C. 基因型为 Aa 的人体,②发生 A 与 A 的分离,③发生 A 与 a 的分离 D.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表示减数 第一次分裂,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⑤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表示减数 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A、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点没有分裂,有姐妹染色单体;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A 错误; B、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此时人体细胞中有 88 条常、4 条同型或异型的性染色 体,B 错误; C、基因型为 Aa 的人体,②时着丝点分裂,发生 A 与 A 的分离;③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 A 与 a 的分离,C 正确; D、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③减数 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 错误。 故选 C。 35.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 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 3:1:3:1,雌性为 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 决定眼形的基因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 C. 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纯合致死现象 D. 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1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出现棒眼、残翅,因此圆眼对棒眼是显性 性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果蝇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 =3:1:3:1=(1 圆眼:1 棒眼)(3 长翅:1 残翅),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雌果蝇没有棒眼,说明圆眼和棒眼属于伴性遗传,亲本基因型可以用 AaXBXb、AaXBY 表示。 【详解】A、 由分析可知,圆眼对棒眼是显性性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A 正确; B、由题意知,子代中雄果蝇既有圆眼果蝇,也有棒眼果蝇,雌果蝇只有圆眼果蝇,说明决定 眼形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B 正确; C、由题意知,子代雌果蝇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5:2,不是 3:1,说明雌果蝇子代中可 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C 正确; D、由于亲代基因型是 AaXBXb、AaXBY,圆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BXB、XBXb,各占 1/2,残 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aa,因此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1/2,D 错误。 故选 D。 【点睛】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子代表现型雌雄一致,如果在 X 染色体上则子代表现型不同。二、非选择题 36.如图中甲表示几种类型的细胞呼吸的部分物质变化示意图,乙和丙分别是温度和 O2 浓度对 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能在酵母细胞中可进行的过程是____(填序号),能在人体骨骼肌细胞中进行的过 程是____(填序号)。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____点对应的温度。 (3)丙图表示酵母菌的呼吸情况,则曲线Ⅱ表示____呼吸类型。如果在瓶中培养酵母菌时, 测定出瓶中放出 CO2 的体积与吸收 O2 的体积比为 5∶4,这是因为有____(以比例表示)的酵 母菌在进行曲线Ⅰ所示的呼吸类型。 (4)由乙、丙两图可知,贮存水果时应选择________(低温、室温、高温,无氧、低氧、高 氧)的条件。 【答案】 (1). ①③④ (2). ①②④ (3). B (4). 有氧 (5). 3/7 (6). 低温、低 氧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是三种细胞呼吸方式的比较和温度、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 影响,先回忆细胞呼吸的 3 种方式和温度、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的曲线模型,然后结 合问题和题图分析综合进行解答。 【详解】(1)分析题图甲可知,①是有氧呼吸,②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③是产生酒精和二 氧化碳的无氧呼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 氧化碳和酒精,因此甲图中酵母菌细胞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是①③④;人体骨骼肌细胞可以进 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甲图中能在人体骨骼肌细胞中进行的过程 是①②④。 (2)分析题图乙可知,B 点细胞呼吸速率最高,所以 B 点对应的温度是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 度。(3)分析题图丙可知,曲线Ⅱ随氧气浓度的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增强,所以曲线Ⅱ表示细胞 的有氧呼吸,曲线Ⅰ表示细胞的无氧呼吸。根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设酵 母菌有 X 进行有氧呼吸,Y 进行无氧呼吸,则有关系式:(6X+2Y):6X=5:4,解得 X: Y=4:3,因此进行无氧呼吸的酵母菌占总数 3/7。 (4)乙、丙两图可知,细胞呼吸在低温、低氧时细胞呼吸速率较低,因此贮存水果时应选择 低温、低氧的条件。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的类型和举例,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氧气 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细胞呼吸在水果储藏中的应用,正确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 的关键。 37.绿萝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有害气体,是装修后房屋中非常优良的装 饰植物品种之一。图 1 是绿萝某生物膜结构及其上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图 2 是在晴朗的夏 天探究遮光对绿萝净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数据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所示的膜结构为________,其上进行的反应属于_________。 (2)图 1 中的甲表示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色素是______。 (3)根据图 1 所示,膜蛋白乙的功能有_________。 (4)在一天中,中午的光照最为强烈,气温也最高。图 2 表明中午 12:30 时,不遮光的情 况下,绿萝的净光合速率最低。原因是___________。 (5)图 2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可以提高绿萝的净光合速率。该实验结果并不能说明遮光 30%就是最适合绿萝生长的光照强度。为了探究绿萝最适合的遮光条件,应该______。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光反应 (3). 胡萝卜素 (4). 运输 H+;催化 ATP 的生成 (5). 气孔关闭,植物从外界获取的二氧化碳减少,光合作用下降;气温高,细胞呼 吸作用增强 (6). 适度遮光 (7). 再增加不同遮光条件的实验组 【解析】 【分析】据图 1 分析,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 与氧气,以及 ATP 的形成。 据图 2 分析,不遮光时植物会在中午出现光合午休现象,适当遮光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据 此分析作答。 【详解】(1)图 1 进行的反应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所示的膜结构为类囊体薄膜。 (2)用纸层析法分离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色素是胡萝卜素。 (3)根据图 1 所示,膜蛋白乙的功能有运输 H+;催化 ATP 的生成。 (4)图 2 表明中午 12:30 时,不遮光的情况下,绿萝的净光合速率最低。原因是气孔关闭, 植物从外界获取的二氧化碳减少,光合作用下降;气温高,细胞呼吸作用增强。 (5)图 2 实验结果表明适度遮光可以提高绿萝的净光合速率。该实验结果并不能说明遮光 30%就是最适合绿萝生长的光照强度。为了探究绿萝最适合的遮光条件,应该再增加不同遮光 条件的实验组。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 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理解与运用。 38.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系列幼红细胞 过程称为______,这是细胞内______的结果,通常情 况下,某个体所有造血干细胞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_。 (2)图中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有中幼红细胞和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某毒素只能与染色质结合,导致染色质中的 DNA 不能复制,从而使造血干 细胞停留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分化 (2).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 造血干细胞都是来自同一个细 胞的有丝分裂 (4). 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5). 间期 【解析】 【分析】 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 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的(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2、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是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 过程,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1)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系列幼红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 表达;由于造血干细胞都是来自同一个细胞的有丝分裂,因此某个体所有造血干细胞的遗传 信息完全相同。 (2)蛋白质是经过翻译过程形成的;由图可知,图中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有中幼红细胞和 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3)DNA 复制发生在分裂期的间期,因此在该毒素作用下,使造血干细胞停留在细胞分裂的 间期。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过程 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 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作答。 39.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备选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 3 只、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某同学的唾液。 (三)实验步骤: 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 6 mL 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 ③取 3 支试管,分别编为 1 号、2 号、3 号,各加入 2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向 3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释的唾液,摇匀后放置 5 min; ⑤将 1 号、2 号、3 号试管分别放入 60℃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 10 min; ⑥待冷却后,向 3 支试管中各加入 2 滴碘液,摇匀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1)上述实验步骤有三处错误,请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号、2 号、3 号 3 支试管加入的淀粉、唾液及保温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_____,以便得出 科学结论。 (3)此实验中因变量的具体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④中“稀释的唾液”改为“等量稀释的唾液” (2). ④⑤两步的顺序应当互换 (3). ⑤中 60℃的热水改为 37℃的温水 (4). 避免因淀粉、唾液和保温时间的不同 给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不同仅是由温度的差异引起的) (5). 溶液颜色变化 【解析】 【分析】 本实验中因为温度是自变量,所以 PH、所加底物、酶的量及鉴定的试剂的量则为无关变量, 为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一般如下: 第一步:取材随机均分为几组,编号;第二步:不同组自变量的处理;第三步:把上述各组 放在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等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第四步:观察并记录比较相应的因变量。 【详解】(1)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的一般原则分析可知,该实验存在三个明显的错误:④中“稀 释的唾液”改为“等量稀释的唾液”;④⑤两步的顺序应当互换,即应先设置好淀粉和唾液的 温度,再将两者混合,否则温度还没有设置好淀粉与唾液就开始反应,就观察不到温度对酶 活性实验的影响;唾液淀粉酶的适宜温度为 37℃,因此⑤中 60℃的热水改为 37℃的温水。 (2)每一支试管中加入的淀粉和唾液(酶)及保温时间均相同,目的是避免因淀粉、唾液和 保温时间的不同给实验结果造成误差。 (3)淀粉遇碘变蓝,根据实验步骤可知,⑥加入了碘液,以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因此该实 验的因变量的具体观测指标是溶液颜色变化。 【点睛】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要注意实验的顺序,必 须将底物或者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等温处理处理,然后再将底物与酶均匀混合。 40.图 1 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情况,图 2 中的甲、乙、丙表示该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所处的几个时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确定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 1 中 HI 段的细胞分裂图像对应于图 2 中的____,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的原因是 _____。 (3)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都可在细胞分裂图像_______(填“甲”、“乙”或 “丙”)中体现。 【答案】 (1). 雌性 (2). 图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 (3). 丙 (4).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细胞分裂进入不同的 子细胞中 (5). 乙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1:AE 表示有丝分裂,其中 CD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FI 表示减数分裂,其中 FG 表示 减数第一次分裂。 分析图 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 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中期。 【详解】(1)由于图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可以确 定该动物的性别是雌性。 (2)对应于 HI 段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即丙图,由于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细胞分裂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因此,此时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为 0。 (3)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都可在减数第一次分离后期,即乙图中体现。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 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 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区段形 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知识答题。 41.荨麻草雌雄异株,且经常出现雌雄败育(无花蕊)现象,杂交实验发现,F1 总是无花蕊︰雄株 ︰雌株=2︰1︰1,再将 F1 雄株和雌株杂交,F2 也出现无花蕊︰雄株︰雌株=2︰1︰1。怎么解 释这种遗传现象呢?研究人员绘制出如下图解: 请分析上述杂交结果回答: (1)以上图解,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___________环节,其核心内容至少包括: ①当基因 A 和基因 B 同时存在时(A_B_)和 abbb 一样不育(无花蕊);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不同对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 (2)有人对核心内容中的③提出质疑,你认为对此质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通过育种得到了纯合的雄株,准备将此雄株与亲本雌株杂交,预测子代的性状及 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提出假说 (2). 只含有 A 基因(不含 B 基因)时表现为雄株,只含有 B 基 因(不含 A 基因)时表现为雌株[其它答案:基因型为 A_bb 的个体为雄株,基因型为 aaB_的个 体为雌株] (3). 有道理,因为当不同对的基因位于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杂交的结果和以 上解释相同,所以不能确定不同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 (4). 无雌蕊:雄株 =1:1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图解过程很好的解释了题干结果“荨麻草雌雄杂交,F1 总是无花蕊:雄株:雌 株=2:1:1,再将 F1 雄株和雌株杂交,F2 也出现无花蕊•雄株雌株=2:1:1”,据此判断:天 然荨麻草若同时存在 A 和 B 和同时都不存在时,是无花蕊植株而败育,因此雌株基因型为 aaBb,雄株基因型为 Aabb,雌雄植株杂交遵循基因的分离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以上图解,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提出假说环节,其核心内容至少包括:①当基 因 A 和基因 B 同时存在时(A_B_)和 aabb 一样不育(无花蕊);②基因型为 A_bb 的个体为 雄株,基因型为 aaB_的个体为雌株。 (2)根据两对等位基因杂交后性状分离比加起来为 4,则当不同对的基因位于同对同源染色 体上时,杂交的结果也和以上解释相同,因此不能确定不同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 (3)纯合的雄株的基因型为 AAbb,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AAbb×aaBb→子代基因型为 AaBb、Aabb 且比例是 1:1,其中 AaBb 表现为无花蕊,Aabb 表现为雄株,即无雌蕊:雄株 =1:1。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题干信息,通过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 进行解释、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