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ID:432727

大小:679.48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经典从未断流”,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中写道: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脍炙人口 的诗篇不仅蕴含了深刻的人文精神,还蕴藏了有趣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其中物质变化是基础 B. 这首诗说明化学能与热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石灰石的分解是熵增反应,因此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D. “要留清白在人间”涉及反应中的化学物质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 时一定发生能量变化,其中物质变化是基础,选项 A 正确; B. “烈火焚烧若等闲”说明化学能与热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选项 B 正确; C. 石灰石的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熵增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0,要使 △H-T△S 0 B. b 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象,Ⅰ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 2.4mol 3molC. c 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 A 的容器中逐渐加入 B 时的图象,压强 p1 > p2 D. d 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 KCl 固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答案】CD 【解析】 【分析】 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根据反应方向判断反应热; B.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 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C. A 的转化率随着 B 的增加而增大;D.氯化钾不影响平衡 移动。 【详解】A.根据图象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的△H>0,故 A 正确; B.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反应时间,所以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 a 是使用催化剂 时的曲线,故 B 正确; C.不断加入 B,A 的转化率增大,故 C 错误; D.该反应实质为 Fe3++3SCN- Fe(SCN)3,钾离子和氯离子不参加反应,则 KCl 浓度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故 D 错误;选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象分析,会根据图象中曲线变化趋势、拐点、交点来确定平衡移动方 向,注意 A 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后才是改变条件后平衡的移动,为易错点。 13.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M(s)+N(g) ⇌R(g) ΔH= - Q1 kJ/mol ②2 R(g)+N(g) ⇌2T(g) ΔH= - Q2 kJ/mol(已知 Q1、Q2、Q3 均为正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R(g)的能量总和大于 1molM(s)与 1molN(g)的能量总和 B. 将 2mol R(g)与 1molN(g)充分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 Q2 kJ C. 当 1molM(s)完全转化为 T(g)时(假定无热量损失),放出热量(Q1+0.5Q2)kJ D. M(g)+N(g) ⇌R(g) ΔH= - Q3 kJ/mol,则 Q3 < Q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1 mol R(g)的能量总和小于 1 mol M(s)与 1 mol N(g) 的 能量总和,错误; B、反应②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将 2 mol R (g)与 1 mol N(g)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 Q2kJ,错误;C、根据反应①、②,利用盖斯定律分 析知,当 1 mol M(s)完全转化为 T (g)时(假定无热量损失),放出热量 Q1+Q2/2kJ,正确;D、 1 molM(g)具有的能量大于 1 molM(s),结合反应①知,M(g)+N(g) R(g) △H=-Q3kJ·mol- 1, 则 Q3>Q1,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4.环戊二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环戊二 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2 B. a 点的反应速率小于 c 点的反应速率 C. a 点的正反应速率小于 b 点的逆反应速率 D. b 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 0.45 mol·L−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根据图示可知,在温度 T2(虚线)下的反应速率较大, 则 T1<T2,故 A 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a 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 c 点切线的绝对值,则 a 点速率大于 c 点,故 B 错误; C.根据 a 到 b 的过程为建立平衡的过程,a 点反应物的浓度大于 b 点,且 b 点 v(正)>v(逆), 则 a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 b 点的逆反应速率,故 C 错误; D.b 点时环戊二烯的浓度变化为:1.5mol/L-0.6mol/L=0.9mol/L,环戊二烯的二聚体的浓度 为环戊二烯浓度变化的 ,则 b 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 0.9mol/L× =0.45mol•L-1,故 D 正确; 故选 D。 15.肼(N2H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时在 Cu 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已知 200℃时: 反应Ⅰ:3N2H4(g)=N2(g)+4NH3(g) ΔH1=−32.9 kJ·mol−1;反应Ⅱ:N2H4(g)+H2(g)=2NH3(g) ΔH2=−41.8kJ·mol−1 1 2 1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所示过程①是放热反应 B. 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C. 断开 3 molN2H4(g)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 1molN2(g)和 4molNH3(g)的化学键释放的能 量 D. 200℃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g)=N2(g)+2H2(g) ΔH=+50.7 kJ·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程①是 N2H4 分解生成 N2 和 NH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I 中△H 为负值,所以图示过 程①为放热反应,故 A 正确; B.反应Ⅱ是放热反应,能量过程示意图正确,故 B 正确;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键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化学键的键能之和,故 C 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I)-2×(II)得 N2H4(g)═N2(g)+2H2(g)△H═-32.9kJ•mol-1-2× (-41.8kJ•mol-1)=+50.7kJ•mol-1,故 D 正确。 故选 C。 16.下列实验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检验铵离子 制取乙酸乙酯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检验碘离 子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4++OH- NH3↑+H2O,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以检验铵离子,故 不选 A; B.收集方法错误,乙酸乙酯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会发生水解反应,应该改为饱和碳酸 钠溶液收集,故选 B; C.发生反应 Na2S2O3+H2SO4=Na2SO4+H2O+SO2↑+S↓,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 快,溶液变浑浊所需时间越短,故不选 C; D.发生反应 2KI+Cl2=2KCl+I2,CCl4 可以萃取 I2,使下层溶液变为紫色,故不选 D; 答案:B 17.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方程式不符合的是 A. 含 2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 kJ 热量,则稀醋酸和稀 NaOH 溶液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4 kJ·mol -1 B. “NO2 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红棕色) N2O4 (g)(无色) ΔH<0 C.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2H2O(g)ΔH=-890.3 kJ·mol-1 D.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出现浑浊:S2O32-+2H+=S↓+SO2 ↑+H2O 【答案】C 【解析】 【 详 解 】 A . 醋 酸 电 离 为 吸 热 过 程 , 稀 醋 酸 和 稀 NaOH 溶 液 反 应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放出的热量小于 57.4 kJ/mol,ΔH>-57.4 kJ·mol-1,故 A 正确; B.因 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H<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冷水中该反应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气体的颜色变浅,故 B 正确; C.液态水更稳定,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故 C 错误;D.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反应生成硫、二氧化硫和水,离子方程式: S2O32-+2H+═S↓+SO2↑+H2O,故 D 正确; 故选 C。 18.PCl3 和 PCl5 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将 2.0 mol PCl3(g)和 1.0 mol 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 1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 PCl5(g) △H<0,平衡时 PCl5 为 0.4 mol,如果此时移走 1.0 mol PCl3 和 0.5 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 PCl5 的物质 的量是 A. 0.4mol B. 0.2mol C. 小于 0.2mol D. 大于 0.2mol,小于 0.4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平衡后移走 1.0mol PCl3 和 0.5mol Cl2 到达新的平衡,等效为容器的体积为 0.5L, 开始时加入 PCl3 为 1mol、Cl20.5mol 的状态,平衡时 PCl5 为 0.2mol;但反应过程为体积不变 的容器,所以与原平衡相比,体积由 0.5L 增大到 1L,压强降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 的转化率降低,故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n(PCl5)<0.2 mol,故选 C; 故答案选 C。 19.向一容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X、Y,发生化学反应 aX(g)+2Y(s) bZ(g) △H<0。图是容器中 X、Z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 a∶b=1:3 B. 推测在第 7min 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加压 C. 推测在第 13min 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 D. 用 X 表示 0~10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v(X)=0.045mol/(L·min) 【答案】C 【解析】 【 详 解 】 A . 物 质 的 量 的 变 化 量 之 比 等 于 化 学 计 量 数 之 比 , 方 程 式 中a∶b=(0.45-0.2)∶(0.50-0)=1∶2,故 A 错误; B.第 7min 时,单位时间内 X、Z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较大,反应速率均增大,但 Z 增大的 幅度比 X 大,若是增大压强,由于 Y 为固体,逆反应速率增大幅度较大,即 X 的增大的幅度 比 Z 大,与图像不符,故 B 错误; C.第 13min 时,Z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X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此时曲线斜率较大,如果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与图像吻合,故 C 正确; D.0~10min 内 v(X)= =0.025mol/(L•min),故 D 错误; 故选 C。 20. 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 a=6.00 B. 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 可能不变 C. b<318.2 D. 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答案】D 【解析】 A.根据表格的数据可知:温度不变时,蔗糖的浓度越大,水解的速率越快。根据浓度与速率 的 变 化 关 系 可 知 : 在 328.2T 时 , 蔗 糖 的 浓 度 每 减 小 0.100mol/L , 水 解 速 率 减 小 1.50mmol/(L∙min) , 所 以 在 温 度 是 328.2T 、 浓 度 是 0.400mol/L 时 , 水 解 的 速 率 是 a=7.50-1.50=6.00 mmol/(L∙min),正确。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升高温度,水解速率增大, 增大浓度,水解速率也增大,若同时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的温度,则二者对水解反应速 . 0.45mol 0.2mol 1L 10min −率的影响因素可能相互抵消,使反应速率可能不发生改变,正确。C.在物质的浓度不变时, 升高温度,水解速率增大,降低温度,水解速率减小。由于在物质的浓度是 0.600mol/L 时, 温 度 是 318.2T 时 水 解 速 率 是 3.60mmol/(L∙min) , 现 在 该 反 应 的 速 率 是 2.16 mmol/(L∙min) v 逆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 mol 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 78.4 kJ 的热量 D. 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5 mol 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 SO3 的转化率为 40% 【答案】D 【解析】【 详 解 】 A . 反 应 在 前 5min 的 平 均 速 率 为 v (SO2)= = mol/(L•min)=0.08mol•L-1 min-1,故 A 正确; B. 2SO2(g)+O2(g)⇌2SO3(g) 初始量: 2 1 0 变化量:1.2 0.6 1.2 平衡量:0.8 0.4 1.2 化学平衡常数 K= = ,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 0.2molSO2 和 0.2mol SO3 时,此时 Qc= = > ,化学平衡正向移动,v(正)> v(逆),故 B 正确; C.通过计算,当反应进行到 10min 时,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 0.8mol,所以 10min 就达到化 学平衡状态,此时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0.6×196kJ=117.6kJ,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molSO3,达 到的平衡和充入 2molSO2 以及 1molO2 建立的平衡是等效的,互为逆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所 以达平衡时吸收 78.4kJ 的热量,故 C 正确; D.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5mol SO3,如果平衡时转化率为 40%,则 2SO2(g)+O2(g)⇌2SO3(g) 初始量: 0 0 0.75 变化量:0.3 0.15 0.3 平衡量:0.3 0.15 0.45 此时 K= ≠ ,说明不是平衡状态,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 C,要注意互为等效平衡的正反应的热效应和逆反应的热效应之和等 于按照方程式完全反应的热效应。 22.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 M(如图Ⅰ)和恒温恒容密闭容器 N(如图Ⅱ)中,两容器中均加入 a molA 和 a molB,起始时两容器体积均为 V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A(?)+ B c t ∆ ∆ 2 1.2 2 5 − 2 2 1.2( )2 0.8 0.4( ) ( )2 2 45 4 2 2 1.2+0.2( )2 0.8+0.2 0.4( ) ( )2 2 2 2 0.7 0 5 0.2×. 45 4 2 2 0.45 0 3 0.15×. 45 4(?) xC(g) ΔH<0,平衡时 M 中 A、B、C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4。下列判断不正 确的是( ) A. x=2 B. 若 N 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 A、B 只有一种是气态 C. A 为气体,B 为非气体,则平衡时 M、N 中 C 的物质的量相等 D. 若 A、B 均为气体,平衡时 M 中 A 的转化率小于 N 中 A 的转化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设达平衡后 B 的物质的量减少 nmol,则 A 的物质的量减少 2nmol,C 的物质的量 增加 xnmol,平衡时 A、B、C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mol):a-2n、a-n、xn,所以(a-2n): (a-n)=1:3,解得 n=0.4a,(a-2n):(xn)=1:4,x=2,正确; B、N 是恒温恒容条件,由图 III 可知,气体的密度逐渐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加,若 A、B 都是气体,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会一直不变,所以 A、B 中只有一种是气态,正确; C、A 为气体,B 为非气体,则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恒温恒压与 恒温恒容达到的平衡是等效的,所以平衡时 M、N 中 C 的物质的量相等,正确; D、若 A、B 均为气体,M 平衡后的容器的压强大于 N 容器,所以由 M 容器达到 N 容器的平衡状 态,需要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M 中 A 的转化率减小后与 N 中 A 的转化率相同,所以原平 衡时 M 中 A 的转化率大于 N 中 A 的转化率,错误; 答案选 D。 23.在体积均为 1.0 L 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 0.1 mol CO2 和 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CO2(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 CO2 的物质的量 浓度 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 CO2(g)+C(s) 2CO(g)的 ΔS>0、ΔH<0 B. 体系的总压强 p 总:p 总(状态Ⅱ)<2p 总(状态Ⅰ) C. 体系中 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D. 逆反应速率:v 逆(状态Ⅰ)>v 逆(状态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可知△S>0,由图中温度高,平衡时 c(CO2)小,则升高 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知△H>0,故 A 错误; B.分别加入 0.1molCO2 和 0.2molCO2,曲线 I 为加入 0.1molCO2,曲线 II 为加入 0.2molCO2, 若平衡不移动,体系的总压强为 P 总(状态Ⅱ)=2P 总(状态Ⅰ),但加压 CO2(g)+C(s)⇌2CO(g)平 衡逆向移动,为使 c(CO2)相同,则加热使平衡正向移动,则体系的总压强为 P 总(状态Ⅱ)>2P 总(状态Ⅰ),故 B 错误; C.状态 II、状态Ⅲ的温度相同,状态 II 看作先加入 0.1molCO2,与状态Ⅲ平衡时 CO 的浓度 相同,再加入 0.1molCO2,若平衡不移动,Ⅱ状态 CO 的浓度等于 2 倍Ⅲ,但再充入 CO2,相当 增大压强,平衡左移,消耗 CO,则 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故 C 正确; D.状态 I、状态Ⅲ的温度不同,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则逆反应速率为 V 逆(状态Ⅰ)<V 逆(状 态Ⅲ),故 D 错误; 故选 C。 24.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已知 HF 气体溶于水放热,则 HF 的△H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