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联考试卷
命题人: 审稿: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第Ⅰ卷(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熔融时不导电
B. 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C. 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D. 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熔融时不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 HCl 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
但是强电解质,A 项错误;
B.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本质联系,很稀的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很弱,
因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B 项错误;
C. HCl 是极性共价化合物,但是强电解质,C 项错误;
D.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说明该物
质是弱电解质,D 项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关键是物质在水溶液里能否完全电离,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工业制硫酸采用二氧化硫催化氧化,高压可以提高单位时间 SO3 的产量
B. 打开可乐瓶盖后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
C.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杂质
D. 容器中有 2HI(g) ⇌ H2(g)+I2(g),增大压强颜色变深
【答案】D
【解析】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
压强,或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
原理解释,首先必须存在可逆过程,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 2SO2+O2⇌2SO3,加压平衡正向移动,三氧化硫的
产量增大,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 项错误;
B. 打开可乐瓶盖后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是因为打开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
度减小而逸出,平衡移动的结果,和平衡有关,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 项错误;
C. 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Cl2+H2O⇌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
逆向进行,能减小氯气的溶解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 项错误;
D. 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 2HI(g) ⇌ H2(g)+I2(g),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体积减小加压,H2(g)、I2(g)、HI(g)浓度均增大,但是平衡不会移动,颜色加深仅是由体积
减小,I2(g)浓度增大造成的,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 项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D 项是学生们的易错点,可逆反应 2HI(g) ⇌ H2(g)+I2(g),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
的量不变的反应,体积减小加压,H2(g)、I2(g)、HI(g)浓度均增大,但是平衡不会移动,颜
色加深仅是由体积减小,I2(g)浓度增大造成的,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学生们容易忽略
体积减小加压瞬间各物质的的浓度会增大。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正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 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D. 常温下硝酸铵能够溶于水,因为其溶于水是一个熵增大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正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部分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则活化分子百
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A 项正确;
B.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始终满足△H-T△SKa
C. 上述图象可以得出 SO2 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 SO3 的体积分数越高
D. a、b、c 三点中,a 点时 SO2 的转化率最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图像的横坐标是起始时 n(SO2),纵坐标是平衡时 SO3 的体积分数,因此,曲线是
平衡线,线上的每个点均为平衡点,A 项错误;
B. 对于一个指定的反应,其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上述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因此,
a、b、c 三点的平衡常数相等,B 项错误;
C. 由图像知,随起始时 n(SO2)的增大,平衡时 SO3 的体积分数先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C
项错误;
D. 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而本身转化率降低,因此 a、b、
c 三点中,n(SO2)逐渐增大,平衡时 SO2 的转化率逐渐减小,a 点时 SO2 的转化率最高,D 项正
确;
答案选 D。
7.已知反应式:mX(g)+nY(?) pQ(s)+2mZ(g),已知反应已达平衡,此时 c(X)=0.3mol/L,其
他条件不变,若容器缩小到原来的 ,c(X)=0.5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向逆方向移动 B. Y 可能是固体或液体
1
2C. 系数 n>m D. Z 的体积分数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已知反应达平衡时 c(X)=0.3mol/L,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缩小到原来的 1/2,如
果化学平衡不移动,c(X)=0.6mol/L,但实际再次达到平衡时 c(X)=0.5mol/L,说明加压后化
学平衡正向移动,故 A 错误;
B.结合题意可知正反应是气体总体积减少的反应,如果 Y 为固体或液体,则必须满足 m>2m,
显然不可能成立,所以 Y 只能是气体,故 B 错误;
C.由 B 项分析可知,Y 是气体,要满足 m+n>2m,则 n>m,故 C 正确;
D.根据分析知,化学平衡向右移动,Z 的体积分数是增大的 ,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掌握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需要从改变条件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平衡移动的规
律确定移动方向和物质的状态及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
8.下列叙述与下图对应的是( )
A.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 N2(g) + 3H2(g) ⇌ 2NH3(g),图①表示在 t0 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 NH3,
平衡逆向移动
B. 由图②可知,p2 > p1,T1 > T2 满足反应:2A(g) + B(g) ⇌ 2C(g) ΔH < 0
C. 图③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 2A = B + 3C
D. 对于反应 2X(g) + 3Y(g) ⇌ 2Z(g) ΔH < 0,图④y 轴可以表示 Y 的百分含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 N2(g) + 3H2(g)⇌2NH3(g),若 t0 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 NH3,则
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正反应速率此刻不变,然后随之增大,与图像不符,A 项错误;
B. 当温度为 T1 时,压强 P2 比 P1 先达到平衡状态,则 P1 T2,对
于该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 的百分含量减小,符合图像,则由图②可知,p2 > p1,T1 >
T2 满足反应:2A(g) + B(g) ⇌ 2C(g) ΔH < 0,B 项正确;
C. 由图③可知,A 为反应物,B、C 为生成物,且△c(A)=0.8mol/L,△c(B)=0.4mol/L,
△c(C)=1.2mol/L,则三者的系数之比为 2:1:3,由图知 A 没有完全转化为 B 和 C,说明该反
应为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应为 2A ⇌ B + 3C,C 项错误;
D. 对于反应 2X(g) + 3Y(g) ⇌ 2Z(g) ΔH < 0,升温平衡逆向移动,Y 的百分含量增多,与
图像不符,D 项错误;
答案选 B。
9.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反应:3A(g)+B(g) 2C(g)
ΔH①;③容器体积可变、压强不变,正反应体积减小,所以③中的压强始终高于②,有利于
反应正向移动,C 物质的体积分数③>②,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 C 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③②①,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能正确分析①②容器温度变化、②③
压强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0.已知在 25℃时,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①N2(g)+O2(g) 2NO(g) K1=1×10-30
②2H2(g)+O2(g) 2H2O(g) K2=2×1081
③2CO2(g) 2CO(g)+O2(g) K3=4×10-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 分解反应 NO(g) 1/2N2(g)+1/2O2(g)的平衡常数为 1×10-30
B. 根据 K2 的值可以判断常温下 H2 和 O2 很容易反应生成 H2O
C. 常温下,NO、H2O、CO2 三种物质分解放出 O2 的倾向顺序为 NO>H2O>CO2
D. 温度升高,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增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 N2(g)+O2(g) 2NO(g)K1=1×10-30,则 NO(g) N2(g)+ O2(g)的
平衡常数= =1×1015,故 A 错误;B.根据 K2 的值可以判断 H2 和 O2 反应生成 H2O 的程度很
大,可以看出能够完全反应,但常温下不能反应,故 B 错误;C.根据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
大小可知,常温下,NO、H2O、CO2 三种物质分解放出 O2 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1×1030,5×10-82,
4×10-92,分解放出 O2 的倾向顺序为 NO>H2O>CO2,故 C 正确;D.反应①②是放热反应,温度
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 D 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知识。
11.一定温度下,将 a mol 的 PCl5 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PCl5 (g) ⇌
PCl3(g)+ 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 P1,此时再通入 a mol 的 PCl5 ,
同样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 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 P2,下列判断正确的时( )
A. 2 P1> P2 B. PCl5 的分解率增大 C. 2 P1 < P2 D. Cl2 的体积
分数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容积固定,再通入 a mol PCl5 达到的新平衡相当于一次性充入 2a mol PCl5 达到的平衡状态,
与原平衡相比,新平衡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据此分析。
【详解】容积固定,再通入 a mol PCl5 达到的新平衡相当于一次性充入 2a mol PCl5 达到的平
衡状态,与原平衡相比,新平衡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加压平衡逆向移动,
A. 容积固定,再通入 a mol PCl5 达到的新平衡相当于一次性充入 2a mol PCl5 达到的平衡状
态,若平衡不移动,则 2 P1=P2,但加压平衡会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2P1> P2,A 项正确;
B. 由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相比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加压平衡逆向移动,则 PCl5 的分解率减小,
B 项错误;
C. 由 A 项分析可知,2P1> P2,C 项错误;
D. 由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相比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的氯气的量减少,
Cl2 的体积分数减小,D 项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一定温度下,将 a mol 的 PCl5 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PCl5 (g)
⇌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再通入 amol的PCl5,由于容器容积不变,所以瞬间 PCl5
的浓度增大,PCl3、Cl2 的浓度减小,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平衡
移动的结果相当于增大压强,因为容积固定,再通入 a mol PCl5 达到的新平衡相当于一次性充
入 2a mol PCl5 达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相比,新平衡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加压平衡逆向移
动,PCl5 的转化率会减小,PCl5 的体积分数会增大。这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12.某温度下,将 4molA 和 3molB 充入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A(g)+2B(g)
3C(g)+D(g)。反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为 3mol/L.压缩容器体积,使容器的体积减小
一半,建立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为 2mol/L.则方程式中 a 的数值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可得
aA(g) + 2B(g) ⇌3C(g)+D(g)
起始浓度(mol•L‾1) 3 3 0 0
转化浓度(mol•L‾1) 2 3 1
平衡浓度(mol•L‾1) 1 3 1
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B 的平衡浓度由 1mol•L‾1 变为 2mol•L‾1,说明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反应
前后气体的系数相等,则 a=2,故 B 项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
13.已知相同条件下,下列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分别表示为
①2H2O(g)=O2(g)+2H2(g)ΔH1 K1=x
②Cl2(g)+H2(g)=2HCl(g)ΔH2 K2=y③2Cl2(g)+2H2O(g)=4HCl(g)+O2(g)ΔH3 K3=z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ΔH3=ΔH1+2ΔH2 z=xy2 B. ΔH3=ΔH1+ΔH2 z=x+y
C. ΔH3=ΔH1+2ΔH2 z=x﹣y2 D. ΔH3=ΔH1+ΔH2 z=x/y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由①+②×2=③,得出 2Cl2(g)+2H2O(g)=4HCl(g)+O 2(g)
△H;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得出 K 与系数成幂次方关系,方程式相加即平衡常数相乘,方程
式相减即平衡常数相除。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由由①+②×2=③得到 2NH3(g)+7/2O2(g)=2NO2(g)+3H2O
(g),则△H=ΔH3=ΔH1+2ΔH;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得出 K 与系数成幂次方关系,方程式相
加即平衡常数相乘,方程式相减即平衡常数相除,则 K3= K1 K22= xy2,故选 A。
【点睛】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其平衡常数的转换关系,方程式相加即平衡常数相
乘,方程式相减即平衡常数相除是解答关键所在。
1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已知 2H2(g)+O2(g)=2H2O(l)△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483.6 kJ•mol﹣1
B.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 0.5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
放出热量 19.3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H=﹣19.3kJ/mol
C. 已知 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
D. 已知 Ni(CO)4(s)=Ni(s)+4CO(g) △H=Q kJ•mol﹣1,则 Ni(s)+4CO(g)=Ni(CO)4(s)
△H=﹣Q kJ•mol﹣1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燃烧热是指完全燃烧 1mol 物质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已知 2H2(g)+O2(g)
=2H2O(l) △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483.6 kJ•mol﹣1=241.8 kJ•mol﹣1,
A 项错误;
B. 合成氨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由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出热量 19.3 kJ,可知 1 mol N2 完全反应生成 NH3(g),
的
1
2
×放出热量大于 38.6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 ΔH < −38.6 kJ /mol,
B 项错误;
C. 固体碳不完全燃烧生成 CO,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
放热多,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