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七校2019-2020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上海市闵行七校2019-2020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ID:432759

大小:886.1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闵行区七校联考高二期中数学卷 一. 填空题 1. 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 ,再结合 ,可求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 . 故答案 :0. 【点睛】本题考查了极限的计算,考查了学生对极限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题. 2.已知 ,则与它同向的单位向量 ________(用坐标表示)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出 ,与 同向的单位向量为 ,求出即可. 【详解】由题意, ,则与 同向的单位向量 . 故答案为: . 【点睛】与 同向的单位向量为 ,相反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 3.经过点 且平行于直线 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为 1lim 3n n→∞ = 0 1 1 1lim lim3 3n nn n→∞ →∞ = 1lim 0 n n→∞ = 1 1 1 1lim lim 0 03 3 3n nn n→∞ →∞ = = × = (3, 4)n = − 0n = 3 4( , )5 5 − n n 0 nn n =   ( )223 4 5n = + − = n 0 3 4,5 5 5 nn  = = −    3 4( , )5 5 − ( )0a a ≠   a a   a a −   (1,2) 1 2 2 3 x y+ −= 3 2 1 0x y− + =先求出所求直线的斜率,该直线又过点 ,可求出该直线的方程. 【详解】设所求直线为 ,直线 的斜率为 ,故直线 的方程为 , 化为一般方程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的求法,考查了平行直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4.已知数列 为等差数列, ,则 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 ,可求出答案. 【详解】在等差数列 中, . 故答案为:85.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应用,考查了等差中项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5.已知向量 , ,则 在 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 在 方向上的投影为 ,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 , , 设 与 的夹角为 ,则 在 方向上的投影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投影,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的计算,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属 (1,2) l 1 2 2 3 x y+ −= 3 2 l ( )32 12y x− = − 3 2 1 0x y− + = 3 2 1 0x y− + = { }na 9 5a = 17S = 85 ( )1 17 17 9 17 172 a aS a += = { }na ( )1 17 17 9 17 17 17 5 852 a aS a += = = × = n ( 1,1)a = − (3,1)b = b a 2− b a cos a bb a θ ⋅=    3 1 2a b⋅ = − + = −  ( )2 21 1 2a = − + = a b θ b a 2cos 2 2 a bb a θ ⋅ −= = = −    2−于基础题. 6.若数列 为等比数列,且 , ,则 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数列 是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可知 也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 , 利用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可求出答案. 【详解】数列 是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则 也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 性质,考查了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运用, 考查了学生的计 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7.若数列 的所有项都是正数,且 ( ),则该数列的 通项公式 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当 时, ,与原式作差可求出 的表达式,进而 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解】由题意,当 时, ,即 , 当 时, , 则 , 的 { }na 1 2a = 2 2q = 1 3 5 2 1na a a a −+ + +⋅⋅⋅+ = 2 14 2n−− { }na 2 2q = 1 3 5 2 1, , , , na a a a −⋅⋅⋅ 2q n { }na 2 2q = 1 3 5 2 1, , , , na a a a −⋅⋅⋅ 2 1 2q = ( )2 1 1 3 5 2 1 2 2 12 11 12 411 21 2 n n n n a q a a a a q− −  − −  + + +⋅⋅⋅+ = = = −− − n { }na 2 1 2 na a a n n+ +⋅⋅⋅+ = + *n∈N na = 24n 2n ≥ ( )2 1 2 1 1 1na a a n n−+ +⋅⋅⋅+ = − + − na 1n = 1 1 1 2a = + = 1 4a = 2n ≥ ( )2 1 2 1 1 1na a a n n−+ +⋅⋅⋅+ = − + − ( ) ( ) ( ) ( )22 1 2 1 2 1 1 1n na a a a a a n n n n−  + +⋅⋅⋅+ − + +⋅⋅⋅+ = + − − + − 化简得 ,即 . 经验证 时, 符合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 . 故答案 :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要注意验证 时是否满足 的表达式,属于基 础题. 8.已知坐标平面内两个不同的点 , ( ),若直线 的倾斜角 是钝角,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 直 线 的 倾 斜 角 是 钝 角 , 可 知 直 线 的 斜 率 存 在 , 且 , 即 可 得 到 ,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直线 的倾斜角是钝角,所以直线 的斜率 存在,且 , , 则 ,解得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学生的计算求 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9.已知无穷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所有项的和为 ,且 ,则其首项 的取值范围________ 【答案】 【解析】 为 2na n= 24na n= 1n = 1 4a = 24na n= 24na n= 24n 1n = na 1(1,1)P 2 2 2 ( , 3 3)P a a a− + a∈R 1 2PP a ( ) ( )1,1 1,2− ∪ 1 2PP 1 2PP k k 0< 2 2 3 3 1 01 a ak a − + −= 18 2 1a = −, ,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周期性,考查了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2.在直角 中, , , , 是 内一点,且 , 若 ( ),则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将 两边同时平方,展开计算可得到关于 的等式,进而结合基本不等式 可求出 的最大值. 【详解】由题意, , , , . 将 两边同时平方得: , 则 ,所以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则 , 即 , 故 的最大值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解决本题的一个较好方法. 1 3 1 111 12 11 31 2 aa a −− = =+ + = 2 18 2 1a a= = − 2018 2019 2 3 22 3a a a a+ = + = − 22 3 − ABC△ π 2A∠ = 2AB = 4AC = M ABC△ 1 2AM = AM AB ACλ µ= +   ,λ µ ∈R 2λ µ+ 2 4 AM AB ACλ µ= +   ,λ µ 2λ µ+ 2 4AB = 2 16AC = AB AC⊥  2 1 4AM = AM AB ACλ µ= +   2 2 22 2 +2AM AB AC AB ACλ µ λµ= + ⋅     2 21 4 164 λ µ= + 2 2 2 21 4 2 41 46 λ µ λ µ λµ= + ≥ = 2λ µ= ( )2 2 2 1 1 1 12 +4 4 416 16 16 8 λ µ λ µ λµ λµ+ = + = + ≤ + = ( )2 12 8 λ µ+ ≤ 2λ µ+ 2 4 2 4二. 选择题 13.等差数列 中,公差 ,且 、 、 成等比数列,则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 、 、 成等比数列,可得 ,即 ,将 代入求解 即可. 【详解】等差数列 中, , , 因为 、 、 成等比数列,所以 , 即 ,解得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中项的运用,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数列 中, ( ),则数列 的极限为( ) A. 0 B. 2 C. 0 或 2 D. 不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 和 时,数列 的极限,比较发现二者不同,从而可选出答案. 【详解】当 时, , , 当 时, , , 显然 ,即数列 的极限不存在. 故选:D. { }na 1d = 1a 3a 4a 1a = 4− 6− 8− 10− 1a 3a 4a 2 3 1 4a a a= ( ) ( )1 1 1 2 32a d a a d= ++ 1d = { }na 3 1 12 2a a d a= + = + 4 1 13 3a a d a= + = + 1a 3a 4a 2 3 1 4a a a= ( ) ( )2 1 1 12 3a a a+ = + 1 4a = − { }na 2 2 1( ) 2 12 2 1 21 n n n k a n n kn  = −=  − = + *k ∈N { }na 2 1n k= − 2n k= { }na 2 1n k= − 1( )2 n na = lim lim( ) 01 2n n n na→∞ →∞ = = 2n k= 2 2 2 1 1n na n −= + 2 2 2 2 122 1 211lim lim lim 1n n nn n na n n →∞ →∞ →∞ = − + =− =+ 0 2≠ { }na【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极限的求法,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15.有下列命题:①若 与 是非零向量,则 ;②若 且 ,则 ;③若 ∥ , ∥ ,则 ∥ ;④ ;其中正确命题 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平面向量的性质,对四个命题逐个分析可选出答案. 【详解】对于命题①, ,故命题①正确; 对于命题②,取 , ,此时 ,显然 ,故命题②不 正确; 对于命题③,取 ,此时 ∥ , ∥ ,则 和 不一定平行;故命题③不正确; 对于命题④, 和 都表示实数, 表示与 共线的向量, 表示与 共线的 向量,故 和 不一定相等,即命题④不正确. 故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16.已知向量 和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向量 满足 , ,其中 ,设 为 和 的夹角,则( ) A. 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 B. 随着 的增大而减小 C. 随着 的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D. 随着 的增大, 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别以 和 所在的直线为 轴和 轴,以向量所在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a b ( ) ( ) 0 | | | |a b a b a b+ ⋅ − = ⇔ =      a b b c⋅ = ⋅    0b ≠  a c=  a b b c a c ( ) ( )a b c a b c⋅ ⋅ = ⋅ ⋅      2 2 ( ) ( ) 0 | | | |a b a b a b a b+ ⋅ − = ⇔ = ⇔ =        ( )0,1b = ( ) ( )1,0 , 2,0a c= =  0b ba c⋅ = ⋅ =   a c≠  0b =  a b b c a c b c⋅  a b⋅  ( )a b c⋅ ⋅   a ( )a b c⋅ ⋅   c ( )a b c⋅ ⋅   ( )a b c⋅ ⋅   i j na ni a n⋅ =  2 1nj a n⋅ = +  *n∈N n θ i na n θ n n θ n n n θ n n θ i j x y可得 , ,设 ,进而可得到 的表达式,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可 选出答案. 【详解】分别以 和 所在的直线为 轴和 轴,以向量所在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 则 , ,设 , 因为 , ,所以 , 则 , 为 和 的夹角, , , ,则 , 显然 为减函数, 又因为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所以 随着 的增大而减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利用坐标法是解决本题的 一个较好方法,属于中档题. 三. 解答题 17.已知 , ,其中 、 分别是 轴、 轴正方向同向的单位向量. (1)若 ∥ ,求 的值; (2)若 ,求 的值; (3)若 与 的夹角为锐角,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3) 【解析】 【分析】 由题可得 与 的坐标, (1)利用向量平行的坐标运算,可求出 的值; ( )1,0i = ( )0,1j = ( ),n n na x y= tan n θ i j x y ( )1,0i = ( )0,1j = ( ),n n na x y= ni a n⋅ =  2 1nj a n⋅ = +  , 2 1n nx n y n= = + ( ),2 1na n n= + n θ i na 2 1 1tan 2n n n n y n nx θ += = = + *n∈N tan 0n θ > π0, 2n θ  ∈   1tan 2n n θ = + tany x= π0, 2      n θ n 2a i j= − +   2b ki j= +   i j x y a b k | 2 | 3a b− =  k a b k 4− 1− ( , 4) ( 4,1)−∞ − − a b k(2)求出 ,利用 可求出 的值; (3)设 与 的夹角为 ,可得 ,结合 ,可求出答 案. 【详解】由题意, , . (1) ∥ ,则 ,解得 ; (2) ,则 ,化简得 ,即 . (3)设 与 的夹角为 ,则 , 因为 为锐角,所以 ,即 , 解得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了平行向量的性质,考查了向量的模,考查了向 量夹角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18.已知数列 满足: , . (1)计算数列的前 4 项; (2)求 的通项公式. 【答案】(1) 、 、 、 (2) 【解析】 【分析】 (1)分别将 代入 ,可求得数列的前 4 项; (2)将 等号两端取倒数可得 ,即证数列 是等差数列,由 2a b−  | 2 | 3a b− =  k a b θ 2 2 2cos 5 4 a b a b k k θ − += = ⋅ × + ⋅    0 cos 1θ< < ( )2,1a = − ( ),2b k= a b 2 2 0k− × − = 4k = − ( )2 2 2 , 3a b k− = − − −  ( ) ( )2 2| 2 | 2 2 3 3a b k− = − − + − =  ( )21 0k + = 1k = − a b θ 2 2 2cos 5 4 a b a b k k θ − += = ⋅ × + ⋅    θ 0 cos 1θ< < 2 2 20 1 5 4 k k − +< < × + ( , 4) ( 4,1)k ∈ −∞ − − { }na 1 1 2a = 1 1 n n n aa a+ = + { }na 1 2 1 3 1 4 1 5 1 1na n = + 1,2,3n = 1 1 n n n aa a+ = + 1 1 n n n aa a+ = + 1 1 1 1 n na a+ - = 1{ } na 1{ } na的通项公式可求得 的通项公式. 【详解】(1) ,可得 ; ,可得 ; ,可得 . 故数列 的前 4 项为 、 、 、 . (2)将 等号两端取倒数得, , 则 ,即数列 是以 为首项,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则 ,即 . 故 的通项公式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判定,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属于基础题. 19.已知平行四边形 中,若 是该平面上任意一点,则满足 ( ). (1)若 是 的中点,求 的值; (2)若 、 、 三点共线,求证: .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 }na 1n = 1 2 1 1 1 3 aa a = =+ 2n = 2 3 2 1 1 4 aa a = =+ 3n = 3 4 3 1 1 5 aa a = =+ { }na 1 2 1 3 1 4 1 5 1 1 n n n aa a+ = + 1 1 11 n na a+ = + 1 1 1 1 n na a+ - = 1{ } na 1 1 2a = 1 2 1 1 n n na = + − = + 1 1na n = + { }na 1 1na n = + OABC P OP OA OBλ µ= +   ,λ µ ∈R P BC λ µ+ A B P 1λ µ+ = 1 2(1) ,再结合 ,可求出 ; (2)设 可得 ,结合 ,可得到 ,从而可证明 . 【详解】(1)由题意, , 又 ,故 ,即 . (2) 、 、 三点共线,设 , 则 , 又 ,故 ,即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共线定理的运用,考查了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 力,属于基础题. 20.如图,已知点列 、 、 、 、 ( )依次为函数 图像上的点,点列 、 、 、 ( )依次为 轴 正半轴上的点,其中 ( ),对于任意 ,点 、 、 构成一个顶角 的顶点为 的等腰三角形. (1)证明:数列 等差数列; (2)证明: 为常数,并求出数列 的前 项和 ; (3)在上述等腰三角形 中,是否存在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 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 是 1 2OP OB BP OB BC= + = +     BC OA= −  ,λ µ AP t AB=  ( )t ∈R OP OA AP OA t AB= + = +     AB AO OB= +   ( )1OP t OA tOB= − +   1λ µ+ = 1 1 1 2 2 2OP OB BP OB BC OB AO OB OA= + = + = + = −         OP OA OBλ µ= +   1 , 12 λ µ= − = 1 2 λ µ+ = A B P AP t AB=  ( )t ∈R ( ) ( )1OP OA AP OA t AB OA t AO OB t OA tOB= + = + = + + = − +          OP OA OBλ µ= +   1 ,t tλ µ= − = 1λ µ+ = 1 1(1, )B y 2 2(2, )B y 3 3(3, )B y ⋅⋅⋅ ( , )n nB n y *n∈N 1 1 4 12y x= + 1 1( ,0)A x 2 2( ,0)A x ⋅⋅⋅ ( ,0)n nA x *n∈N x 1x a= 0 1a< < *n∈N nA nB 1nA + nB { }ny 2n nx x+ − { }nx 2n 2nS 1n n nA B A + a【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3)存在; 的值为 , , 【解析】 【分析】 (1)利用点列为函数 图像上的点,可求出 的通项公式,进而可证明结论; (2) 与 是等腰三角形,可得 ,两式相减可得到 ,进而可求得数列 的前 项和 ; (3)要使 为直角三角形,可得 ,结合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分类讨论可求得 的值. 【详解】(1)点列 、 、 、 、 ( )依次为函数 图像上的点,所以 , ,则 . 故数列 是等差数列; (2) 与 是等腰三角形,可得 ,相减可得 ,即 为常数. , ,令 ,得 , 因为 ,所以数列 的奇数项可以构成一个以 为首项,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数列 的偶数项可以构成一个以 为首项,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当 为奇数时, ,当 为偶数时, , 则数列 的前 项和 . 2 2 2nS n= a 2 3 1 6 7 12 1 1 4 12y x= + { }ny 1n n nA B A + 1 1 2n n nA B A+ + + 1 1 2 2 12 n n n n x x n x x n + + + + = + = + 2 2n nx x+ − = { }nx 2n 2nS 1n n nA B A + 1 12 4 12n n nx x+  = +   − { }nx a 1 1(1, )B y 2 2(2, )B y 3 3(3, )B y ⋅⋅⋅ ( , )n nB n y *n∈N 1 1 4 12y x= + 1 1 4 12ny n= + ( )1 1 114 12ny n+ = + + 1 1 4n ny y+ − = { }ny 1n n nA B A + 1 1 2n n nA B A+ + + 1 1 2 2 12 n n n n x x n x x n + + + + = + = + 2 2n nx x+ − = 2n nx x+ − 1 2 n nx x n++ = 1x a= 1n = 2 2x a= − 2 2n nx x+ − = { }nx a { }nx 2 a− n 1nx n a= + − n nx n a= − { }nx 2n ( ) ( ) ( ) 2 2 2 1 2 12 22 2n n n n nna n a nS    − −= + + − + =       (3)要使 为直角三角形,则 ,即 , 当 为奇数时, ,则 ,即 , , 为奇数, 当 ,得 ,当 ,得 , 时,不符合题意. 当 为偶数时, ,则 ,即 , 当 ,得 , 时,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存在直角三角形,此时 的值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证明,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求和,考查了三角形知识的应用,考查 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属于难题. 21.已知 , ,对任意 ,有 成立.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设 , , 是数列 的前 项和,求正整数 ,使得对任意 , 恒成立; (3)设 , 是数列 的前 项和,若对任意 均有 恒成 立,求 的最小值. 【答案】(1) (2) 或 (3) 【解析】 【分析】 ( 1 ) 由 可 得 , 结 合 平 面 向 量 的 坐 标 运 算 可 得 到 的 关 系 式 , 再 结 合 可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进而可求出通项公式; (2)将 两端同时除以 ,可得到 ,从而可证明数列 是 1n n nA B A + 1 2n n nA A y+ = 1 12 4 12n n nx x+  = +   − n ( )1 2 1n nx x a+ − = − 12 2(1 )4 12 n a + = −   11 12 4 na = − 0 1a< < n 1n = 2 3a = 3n = 1 6a = 5n ≥ n 1 2n nx x a+ − = 12 24 12 n a + =   1 4 12 na = + 2n = 7 12a = 4n ≥ a 2 1 7, ,3 6 12 ( ,2)na S= (1,1 )nb a= − *n∈N a b⊥  { }na 1 1 2 2n n nb b + + = − 1 8b = nT { }nb n k *n∈N k nT T≥ 1 1(1 )(1 ) n n n n ac a a + + = + + nR { }nc n *n∈N nR λ< λ 2n na = 4 5 2 3 a b⊥  0a b⋅ =  ,n nS a 1n n na S S −= − { }na 1 1 2 2n n nb b + + = − 12n+ 1 1 12 2 n n n n b b+ + − = − 2 n n b   等差数列,即可求出 的表达式,进而求得 的通项公式,通过判断其表达式特点,可求出 满足题意的正整数 ; (3)由题得, ,利用裂项相消求和法可求出 ,结 合不等式的性质,可求出 的最小值. 【详解】(1)由题可得 ,则 , 当 时,可得 . 时, ,则 ,即 , 故数列 是以 2 为首项,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 . (2) ,等式两端同时除以 得: ,即 , 故 是以 为首项,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 , 则 . 因为当 , ,当 时 , ,所以当 或 时, 取最大值,对任 意 , 恒成立. (3)由题意, , 则 ,故 . 所以 的最小值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考查了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了利用裂项 相消法求数列的前 项和,考查了不等式性质的运用,属于难题. 2 n n b { }nb k 1 1 1 2 1 12( )(1 2 )(1 2 ) 1 2 1 2 n n n n n nc + + += = −+ + + + nR λ 0a b⋅ =  ( )2 1 0n nS a+ − = 1n = 1 2a = 2n ≥ ( )1 12 1 0n nS a− −+ − = ( ) ( )1 1 12 1 2 1 2 0n n n n n nS a S a a a− − −+ − − − − = − = 12n na a −= { }na 2n na = 1 1 2 2n n nb b + + = − 12n+ 1 1 12 2 n n n n b b+ + = − 1 1 12 2 n n n n b b+ + − = − 2 n n b    1 42 b = 1− ( )4 1 52 n n b n n= − − = − (5 ) 2n nb n= − ⋅ 6n ≥ 0nb < 1 4n≤ ≤ 0nb > 5 0b = 4k = 5 nT *n∈N k nT T≥ 1 1 1 2 1 12( )(1 2 )(1 2 ) 1 2 1 2 n n n n n nc + + += = −+ + + + 2 2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2 ( ) 2( )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3 1 2 3n n n n nR + + +     = − + − + + − = −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