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ID:432766

大小:747.7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 期中考试数学(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将方程化成标准形式,即 x2= y,求出 p= ,即可得到焦点坐标. 【详解】抛物线 y=2x2 的方程即 x2= y,∴p= ,故焦点坐标为(0,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 标准方程,以及简单性质的应用,把抛物线 y=2x2 的方程化为标准 形式,是解题的突破口. 2.如果命题“ 且 ”是假命题,“ ”也是假命题,则( ). A. 命题“ 或 ”是假命题 B. 命题“ 或 ”是假命题 C. 命题“ 且 ”是真命题 D. 命题“ 且 ”是真命题 【答案】C 【解析】 “ ”也是假命题,则 q 是真命题,“ 且 ”是假命题,得出 p 是假命题,故 为真命题,命题“ 且 ”是真命题。 3.命题“对任意 ,都有 ”的否定为( ) A. 对任意 ,都有 B. 不存在 ,都有 C. 存在 ,使得 D. 存在 ,使得 【答案】D 【解析】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并将结论加以否定, 的否定为 ,所以命题的 的 22y x= 1( ,0)2 1( ,0)8 1(0, )8 1(0, )4 1 2 1 4 1 2 1 4 1 8 p q p¬ p¬ q p q p¬ q p q¬ q¬ p q ¬ p ¬ p q x∈R 2 ln2x ≥ x∈R 2 ln2x < x∈R 2 ln2x < x∈R 2 ln2x ≥ x∈R 2 ln2x < 2 ln2x ≥ 2 ln2x 0,b>0)的虚轴长为 2,焦距为 2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 A. y=± x B. y=±2x C. y=± x D. y=± x 【答案】C 【解析】 x∈R 2 ln2x < ABC△ A B< sinA sinB< ABC A B<  a b< 2 sina R A= 2 sinb R B= 2 sin 2 sinR A R B∴ < sinA sinB∴ < sinA sinB > ( )3,0F F E A B AB ( )1, 1− E 2 2 145 36 x y+ = 2 2 136 27 x y+ = 2 2 127 18 x y+ = 2 2 118 9 x y+ =设 ,直线 的斜率 , ,两式相减得 , 即 , 即 , ,解得: ,方程是 ,故选 D. 8.如图, 是 重心, ,则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把向量 ,用 表示出来,从而求出系数即可. 详解:因为 , 则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向量的线性运算,试题属于基础题,熟记向量的 运算法则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 的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AB 1 0 1 1 3 2k − −= =− 2 2 1 1 2 2 2 2 2 2 2 2 1 { 1 x y a b x y a b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2 2 0x x x x y y y y a b + − + −+ = ( )( ) ( )( )1 2 1 2 2 2 2 2 1 2 1 2 1 1 1 1 20 02 2 y y y y a b x x x x a b + −+ = ⇔ + × × =+ − − 2 22a b= 2 2 2 29,c a b c= = + 2 218, 9a b= = 2 2 118 9 x y+ = G ABC∆ , ,OA a OB b OC c= = =      OG = 1 2 2 3 3 3a b c+ +   2 2 1 3 3 3a b c+ +   2 2 2 3 3 3a b c+ +   1 1 1 3 3 3a b c+ +   OG , ,OA OB OC   , ,OA a OB b OC c= = =      1 1( ) ( )3 3OG OA AG OA AB AC OA OB OA OC OA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3 3 3 3OA OB OC a b c= + + = + +    9.过椭圆 的左顶点 A 的斜率为 的直线交椭圆 C 于另一点 B,且点 B 在 轴上的射影恰好为右焦点 F,若椭圆的离心率为 ,则 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条件用 c 求 B 坐标,根据斜率公式得结果 【详解】因为 B 在 轴上的射影恰好为右焦点 F,所以 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 ,所以 因此 ,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交点以及斜率公式,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10.已知点 ,抛物线 : 的焦点为 ,射线 与抛物线 相交于点 ,与 其准线相交于点 ,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求出抛物线 C 的焦点 F 的坐标,从而得到 AF 的斜率 k=-2.过 M 作 MP⊥l 于 P,根据抛物线 物定义得|FM|=|PM|.Rt△MPN 中,根据 tan∠NMP=﹣k=2,从而得到|PN|=2|PM|,进而算 出|MN| |PM|,由此即可得到|FM|:|MN|的值. 【详解】∵抛物线 C:y2=4x 的焦点为 F(1,0),点 A 坐标为(0,2),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l:x=﹣1,直线 AF 的斜率为 k=﹣2, 过 M 作 MP⊥l 于 P,根据抛物线物定义得|FM|=|PM|,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k x 2 3 k 1 3 − 1 3 1 3 ± 1 2 ± x 2 ( , )bB c a ± 2 3 3 5 5 3, ( , ), ( ,0)2 2 6 2 ca c b c B c c A= = ∴ ± − 5 0 16 3 3 2 c k cc ± − = = ± + (0,2)A C 2 4y x= F FA C M N :FM MN = 2: 5 1: 2 1: 5 1:3 5=∵Rt△MPN 中,tan∠NMP=﹣k=2, ∴ 2,可得|PN|=2|PM|, 得|MN| |PM|, 因此可得|FM|:|MN|=|PM|:|MN|=1: . 故选:C. 【点睛】本题给出抛物线方程和射线 FA,求线段的比值,着重考查了直线的斜率、抛物线的 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属于中档题. 11.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 , ,抛 物线 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 ,若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准线方程和抛物线定义可知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可知 为半通径,从而 可构造出关于 的齐次方程,解方程求得离心率. 【详解】由 可得准线方程为: (过点 ) 设 到准线的距离为 ,则 又 , PN PM = 2 2| | 5PN PM= + = 5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1( ,0)F c− 2 ( ,0)( 0)F c c > 2 4y cx= P 2 1 2PF F F= 1 2+ 1 3+ 2 3 1 2PHF F 2PF ,a c 2 4y cx= x c= − 1F P PH 2PH PF= 1 2/ /PH F F 2 1 2PH PF F F=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轴 又 ,则 ,即: 解得: 本题正确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关键是能够构造出关于 的齐次方程,从而建立起 关于离心率的方程. 12.已知 是两个定点,点 是以 和 为公共焦点的椭圆和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且 ,记 和 分别是上述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则有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设焦距为 ,椭圆 长轴长为 ,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不妨令 在双 曲线的右支上 由双曲线的定义 ① 由椭圆的定义 ② 又 故 ③ 得 ④ 将④代入③得 即 即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得出的条件灵活变形,凑 的 ∴ 1 2PHF F 2PF x∴ ⊥ 2 2 2bPF ca = = 2 2 2 2b c a ac= − = 2 2 1 0e e− − = 1 2e = + A ,a c 1 2,F F P 1F 2F 1 2PF PF⊥ 1e 2e 2 2 1 2 2e e+ = 2 2 1 2 4e e+ = 2 2 1 2 1 1 4e e + = 2 2 1 2 1 1 2e e + = 2c 2a 2m P 1 2 2PF PF m− = 1 2| | 2PF PF a+ = 0 1 2 90F PF∠ = , 2 2 2 1 2| | 4 PF PF c+ = 2 2+① ② 2 2 2 2 1 2| | 2 2PF PF a m+ = + 2 2 22a m c+ = , 2 2 2 2 1 1 2c c a m + = , 2 2 1 2 1 1 2e e + =出两曲线离心率所满足的方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椭圆 的离心率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标准方程,求出 a,b,然后求解 c,即可求解离心率. 【 详 解 】 椭 圆 的 长 半 轴 为 a = 3 , 短 半 轴 为 b = 2 , 则 半 焦 距 为 c .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e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离心率的求法,是基础题. 14.若正四棱柱 的底面边长为 2,高为 4,则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 余弦值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以 D 为原点,DA 为 x 轴,DC 为 y 轴,DD1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 异面直线 BD1 与 AD 所成角的余弦值. 【详解】以 D 为原点,DA 为 x 轴,DC 为 y 轴,DD1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正四棱柱 ABCD﹣A1B1C1D1 的底面边长为 2,高为 4, ∴B(2,2,0),D1(0,0,4),A(2,0,0),D(0,0,0), (﹣2,﹣2,4), (﹣2,0,0), 2 2 19 4 x y+ = 5 3 2 2 19 4 x y+ = 9 4 5= − = 5 3 c a = = 5 3 1 1 1 1ABCD A B C D− 1BD AD 6 6 1BD = AD =设异面直线 BD1 与 AD 所成角为 θ, 则 cosθ . ∴异面直线 BD1 与 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 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是基础题. 15.如图,过抛物线 焦点 的直线 交抛物线于点 ,交其准线于点 ,若 ,且 ,则 为_______. 的 1 1 4 6 624 2 BD AD BD AD ⋅ = = = ⋅⋅     6 6 6 6 2 2 ( 0)y px p= > F l ,A B C 4BC BF= 6AF = p【答案】 【解析】 【分析】 分别过 A、B 作准线的垂线,利用抛物线定义将 A、B 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结 合已知比例关系,即可得 p 值. 【详解】设 A,B 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 A′,B′,则|BC|=4|BB′|,且 由于|BC|=4|BB′|,故|AC|=4|AA′|=24,从而 即 故 ,即 p=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应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过焦点的弦的弦长关系,转 化化归的思想方法,属中档题. 16.已知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2,过右焦点且垂直于 轴的直线与双曲 线交于 两点. 设 到双曲线的同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 和 ,且 ,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画出图形,利用已知条件,结合梯形中位线性质得 b=3,再利用 a,b,c 关系列出方程组转化 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图象如图,CD 是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 y ,即 bx﹣ay=0,F(c,0), AC⊥CD,BD⊥CD,FE⊥CD,ACDB 是梯形, F 是 AB 的中点,EF 3, 9 2 ' 6AF AA= = 3 1 CF AF = 3 4 CF AC = 3 ' 4 p AA = 9 2 9 2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x ,A B ,A B 1d 2d 1 2 6d d+ = 2 2 13 9 x y− = b xa = 1 2 2 d d+= =EF b, 所以 b=3,双曲线 1(a>0,b>0)的离心率为 2,可得 , 可得: ,解得 a .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1.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双曲线方程的求法,注意梯形中位线的应用, 考查计算能力.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直线 : 与椭圆 相离,求椭圆上的点到直线 的距离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最大值 ,最小值 【解析】 【分析】 设与直线 : 平行的直线为 ,利用直线与椭圆相切求得最大最小值 【详解】设与直线 : 平行的直线为 , 2 2 bc a b = = + 2 2 2 2 x y a b − = 2c a = 2 2 2 4a b a + = 3= 2 2 3 9 x y− = 2 2 13 9 x y− = l 7 0x y− + = 2 29 16 144x y+ = l 6 2 2 l 7 0x y− + = y x m= + l 7 0x y− + = y x m= +联立 消 得 ,令 则 和 和椭圆相切 , 故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转化化归能力,找到相切时为取得最值处是 关键,是中档题 18.已知点 的坐标是 ,过点 的直线 与 轴交于 ,过点 且与直线 垂直的 直线 交 轴与点 ,设点 为 的中点,求点 的轨迹方程.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点 M 既是 Rt△ABC 的斜边 AB 的中点,又是 Rt△OAB 的斜边 AB 的中点,可得|OM| =|CM|,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 【详解】在直角三角形 和直角三角形 中, 是 中点 , 设 则 , 化简得 ,故点 的轨迹方程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中线的性质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 19.已知抛物线 的准线方程为 , 为抛物线的焦点. (I)求抛物线 的方程; (II)若 P 是抛物线 C 上一点,点 A 的坐标为( ,2),求 的最小值. 【答案】(I) (II)4 【解析】 2 29 16 144x y y x m  + =  = + y 2 225 32 16 144 0x mx m+ + − = 214400 576 0m∆ = − = 5m = ± 5y x∴ = + 5y x= − min 7 5 2 2 d −∴ = = max 7 ( 5) 6 2 2 d − −= = 6 2 2 C (2,3) C CA x A C CA CB y B M AB M 4 6 13 0x y+ − = AOB ACB M AB ∴ OM CM=  (2,3)C ( , )M x y 2 2 2 2( 2) ( 3)x y x y+ = − + − 4 6 13 0x y+ − = M 4 6 13 0x y+ − = 2: 2 ( 0)C y px p= > 1 2x = − F C 7 2 PA PF+ 2 2y x=【分析】 (Ⅰ)运用抛物线的准线方程,可得 p=1,进而得到抛物线方程; (Ⅱ)过 A 作 AB⊥准线 l,垂足为 B,运用抛物线的定义和三点共线取得最值,即可得到所求 最小值; 【详解】(I)∵准线方程 x=- ,得 =1, ∴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II)过点 P 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 B,则 = 要使 + 的最小,则 P,A,B 三点共线 此时 + = + =4·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考查三点共线取得最小值,以及直线方程和 抛物线方程联立,运用韦达定理和中点坐标公式,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是矩形, 平面 , , , 是 中点. (I)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II)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答案】(I) (II) 【解析】 【分析】 (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数量积运算公式,求解. (II)利用点面距离的向量公式求 P 到平面的距离. 1 2 p 2 2y x= PB PF PA PF PA PF 7 2 1 2 P ABCD− ABCD PA ⊥ ABCD 4PA AD= = 2AB = M PD CD ACM P ACM 6 3 2 6 3【详解】因为 两两互相垂直,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 , ,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由 可得: , 令 ,则 . (I)设所求角为 ,又 ,则 , (II)设点 到平面 距离为 , 则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空间距离问题.利用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及 点到平面的距离关键是求得平面的法向量. 21.已知三棱柱 ,底面三角形 为正三角形,侧棱 底面 , , 为 的中点, 为 中点. (1)求证:直线 平面 ; , ,AP AB AD (0,0,0)A (0,0,4)P (2,0,0)B (2,4,0)C (0,4,0)D (0,2,2)M ACM ( , , )n x y z= ,n AC n AM⊥ ⊥   2 4 0 2 2 0 x y y z + =  + = 1z = (2, 1,1)n = − α ( )2,0,0CD = − 4 6sin 32 6 CD n CD n α ⋅= = = ×     P CA M h ( )0,0,4AP = 4 2 6 36 AP nh n ⋅= = =    1 1 1ABC A B C− ABC 1AA ⊥ ABC 12, 6AB AA= = E 1AA F BC / /AF 1BEC(2)求平面 和平面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详见解析; (2) . 【解析】 试题分析:先利用题中的垂直关系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关点的坐标;(1)求 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利用两者垂直进行证明;(2)利用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 的夹角进行求解. 试题解析:取 中点为 ,连接 ,以点 为坐标原点, 为 轴, 为 轴, 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1)则 ,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则 ,即 ,令 ,则 ,即 ,所以 ,故直线 平面 . (2)设平面 的法向量 ,则 . 22.已知 , 分别是椭圆 : 的左,右焦点,点 在椭圆 上,且抛物线 的焦点是椭圆 的一个焦点。 (1)求 , 的值: (2)过点 作不与 轴重合的直线 ,设 与圆 相交于 A,B 两点,且与椭圆 相交于 C,D 两点,当 时,求△ 的面积。 【答案】(1) ;(2) . 【解析】 1BEC ABC 10 10 1 1B C S FS F FA x FC y FS z ( ) ( ) ( ) ( )3,0,0 , 0,1,0 , 0,0,0 , 0, 1,0A C F B − ( ) ( ) ( ) ( )1 13,0,6 , 0,1,6 , 0, 1,6 , 3,0,3A C B E− ( )3,0,0AF = − ( ) ( )13, 1,3 , 0, 2,6BE BC= − = −  1BEC ( )1 1 1, ,m x y z= 10, 0m BE m BC  ⋅ = ⋅ = 1 1 1 1 1 3 3 0{ 2 6 0 x y z y z − + = − + = 1 3y = 1 10, 1x z= = ( )0,3,1m = 0AF m⋅ =  / /AF 1BEC ABC ( )0,0,1n = 10cos 10 m n m n θ ⋅= =    1F 2F E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2( 1, )2P − E 2 4y x= E a b 2F x l l 2 2 2 2x y a b+ = + E 1 1 1F A F B =⋅  1FCD 2, 1a b= = 4 6 7【分析】 (1)由已知根据抛物线和椭圆的定义和性质,可求出 , ; (2)设直线 方程为 ,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可以求出 ,再联立直线和椭圆的方程 化简,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结论,继而求出面积. 【详解】(1) 焦点为 F(1,0),则 F1(1,0),F2(1,0), ,解得 , =1, =1, (Ⅱ)由已知,可设直线 方程为 , , 联立 得 ,易知△>0,则 = = = 因为 ,所以 =1,解得 联立 ,得 ,△=8 >0 设 ,则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和椭圆的定义与性质应用,同时考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 决直线与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意在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a b l 1x ty= + 2t 2 4y x= 1 22 PF + PF 2 2a= = 2a = c b l 1x ty= + 1 1( , )A x y 2 2( , )B x y 2 2 1 3 x ty x y = +  + = 2 2( 1) 2 2 0t y ty+ + − = 1 2 2 1 2 2 2t t +1 2 t +1 y y y y  + = −  = − 1 1F A F B⋅  11 2 2( 1)( 1)x x y y+ + + 1 2 1 2(ty +2)(ty +2)+y y 2 2 1 2 1 2 2 2- 2tt +1 y y + 2t y + y + 4 t +1 ( ) ( ) = 1 1 1F A F B =⋅  2 2 2-2t t +1 2 1t 3 = 2 2 1 12 x ty x y + + = = 2 2t +2 y +2ty-1 0( ) = 2t +1( ) 3 3 4 4C , ), ( , )x y B x y( 3 4 2 3 4 2 2ty +y t +2 1y y 2t −   − + = = 1 2 FCD 1 2 3 4 2 481 8 1+t 4 63S F F y -y 72 t +2 7 3 ∆ × ⋅ ( )= =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