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市第七中学2019-2020高一生物4月空中课堂学习检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济南市第七中学2019-2020高一生物4月空中课堂学习检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ID:432920

大小:474.1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第七中学 2020 年 4 月份高一生物空中课堂学习检测 一.单选题(共 40 小题,共 56 分,其中 1-24 题每题 1 分,25-40 题每题 2 分) 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纯种的原因是(  )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受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受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解析 选 C ,四个选项中,A 项不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原因,B 项知识错误,D 项没有 C 项全面。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 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糯性与粳性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果蝇的长翅和残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解析 选 D,判断具体实例是否属于相对性状,先看是否是同一种生物;再看是否是同一 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解析 选 C ,对母本去雄,保留雌蕊,然后接受另一相对性状的植株的花粉。对孟德尔 豌豆实验来说,无论正交与反交,其结果都一致,因此 A、B 两项都片面,错误。 4.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 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 表现型的比为 3:1 B.F1 产生配子的比为 1:1 C.F2 基因型的比为 1:2:1 D.测交后代比为 1:1 解析 选 B,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 开而分离,当 F1 基因型为 Dd 时,由于减数分裂形成 D 和 d 两种配子,比例为 1:1。 5.水稻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现有一株高秆水稻,欲知其是否是纯合体,通常采用的最 为简单的方法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B.与一株矮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C.与一株高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D.自花受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解析 选 D,考查对自交、测交、纯合体、杂合体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本题易错选 B,因 为被测验者如果是杂合体,B 项就是测交组合,可以判断出被测材料是否是纯合体。但测交实 验需要提供隐性亲本矮秆水稻,题干中无现成材料。A 项也可判断,但需要两年时间且操作复 杂。正确的思路是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一株高秆水稻的基因型可能有 2 种情况:纯合体或杂 合体。纯合体自交不分离,若为杂合体,自交后代有高、矮两种性状出现。因此选择自交是 最简单的方法。 6.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 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不属于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的是(  )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B.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解析 选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得益于他的选材——豌豆,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 的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扩展到多对相对性状,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7.基因 A、a 和基因 B、b 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 aabb 测交,子 代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分离比为 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解析 选 A,一个亲本与 aabb 测交,aabb 产生的配子是 ab,又因为子代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分离比为 1:1,由此可见亲本基因型应为 AABb。 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 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BbCc 的个体与“个体 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 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 3:3:1:1。“个体X”的基因型是 (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解析 选 C,由题意知:这两对基因均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子代中有直毛:卷毛=1:1,黑 色:白色=3:1,即两对基因中的一对为杂合子自交,另一对为测交类型,故选 C。 9.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果蝇的正常发育是在 20~25 ℃条件下 完成的。将果蝇培养在 25 ℃以上的条件下,残翅果蝇的后代(F1)会出现长翅性状,此现象可 以解释为(  ) A.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突变B.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重组 C.环境因素可以引起染色体变异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选 D ,残翅果蝇培养在 25 ℃以上的环境中,其基因组成没有改变,只是外界环境 温度的变化改变了其表现型。 10.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解析 选 B,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主要是进行同源染 色体的联会(配对),并在分裂后期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这个过程中,没有发 生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及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现象,所以,这次分裂的结果是造成子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与有丝分裂相似,即在分裂后期 发生着丝点分裂的现象,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这次分裂的结果是子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不再变化。 11.请指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有的选项(  ) A.纺锤体的形成 B.着丝点分裂 C.染色体数目减半 D.DNA 复制 解析 选 D,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种分裂方式的比较,是将细胞增殖的有关概念结合在一起 进行考查的小综合题。无丝分裂没有染色体的出现,也不存在纺锤体的形成和着丝点的分裂, 但有 DNA 的复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纺锤体的形成和着丝点的分裂以及 DNA 的复制。 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减数分裂的特征。 12.下面各曲线图中的横坐标表示细胞周期,纵坐标表示细胞内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量 的变化,其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解析 选 B,A、C 分别属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的变化,B、D 分别属于减数分 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的变化。 13.下图 A、B、C、D 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 a 表 示细胞数目。请判断 b、c、d 依次代表(  )A.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 解析 选 A,染色单体在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故 d 为染色单体;当有染 色单体时,染色单体数与 DNA 数相等,b 为 DNA 分子数,则 c 为染色体数。 14.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  )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 解析 选 B,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是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 能传给他的女儿。本题的四个选项中,A 项父亲只能传给女儿一个色盲基因,若母亲传给一个 正常的基因,她只能是携带者。C 项中孙子的性染色体 Y 是由父亲传给的,因 Y 上不带色盲基 因,所以孙子不可能是色盲。D 项若外祖父能传递给女儿一个色盲基因,女儿传给外孙女,但 另一基因来自父亲,所以不一定是色盲。只有 B 选项是正确的。因母亲是色盲,产生的卵细 胞上带有色盲基因,并且一定传给儿子。父亲只传给他一条 Y 染色体。所以 B 是正确的。 15.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交配(无突变),发现后代中雌果蝇全部是红眼的, 雄果蝇有红眼的,也有白眼的。由此可知果蝇中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  ) A.常染色体上 B.X 染色体上 C.Y 染色体上 D.线粒体上 解析 选 B,本题考查遗传方式的判别,用综合分析法。如果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线粒 体上,遵循母系遗传的特点,后代无论雌雄都与母方一样,是红眼的,与题中实验结果不符, 故 D 错误。如果在 Y 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雄性个体与父方一致,都是红眼的,与实验结果不 符,故 C 错误。如果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个体性状应没有性别差异,与实验结果不 符,故 A 错误。如果在 X 染色体上,根据题意,双亲的基因型(假设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为 W、w)分别是 XWXw×XWY,所生后代雌性都是红眼,雄性中有红眼和白眼,与题中实验结果相符, 故 B 正确。16.下图是某家族遗传图谱,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 染色体显性遗传 D.Y 染色体遗传 解析 选 C,若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儿子不是患者,女儿都是患 者。 17.某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中和整个 DNA 分子中分别是(  ) A.0.4 和 0.4 B.0.4 和 0.6 C.0.6 和 0.1 D.2.5 和 1 解析 选 D,本题主要考查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 在每个 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A+G)和嘧啶碱基(T+C)是相等的,而两条链上的碱基又是互 补的,也就是说,一条链上的(A+G)等于另一条链上的(T+C),同样一条链上的(T+C)等于 另一条链上的(A+G),则两条链上的(A+G)/(T+C)的值互为倒数。一条链上的(A+G)/(T+C) =0.4,那么,其互补链上的则是 2.5,而在整个 DNA 分子中这个比值应是 1。 18.由 80 个碱基组成的 DNA 分子片段,可由其碱基对组成不同的序列而携带不同的遗传 信息,其种数可达(  ) A.4120 B.1202 C.440 D.260 解析 选 C,DNA 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在 DNA 分子内部碱 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虽然只有两种,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多种。因为 DNA 分子的两条链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而成,所以一条链的碱基序列也决定了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根据数 学的排列知识,n 个不同碱基的排列有 4n 种,由于在一条单链上有 40 个碱基,其排列的种类 就有 440 种之多。 19.假定某大肠杆菌含 14N 的 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 15N 的培养 基中,便得到含 15N 的 DNA,相对分子质量为 b。现将含 15N 的 DNA 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 14N 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 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A.(a+b)/2 B.(3a+b)/4C.(2a+3b)/2 D.(a+3b)/4 解析 选 B,考查 DNA 的半保留复制。亲代 DNA 是两条链都含 15N 的 DNA 分子,在 14N 的 培养基上繁殖两代产生 4 个子代 DNA 分子,其中完全含 14N 的有两个,相对分子质量为 2a。另 两个 DNA 分子两条链都是一条链含 15N,另一条链含 14N,即相对分子质量为(a+b)。则 4 个子 代 DNA 相对分子质量为:(a+b)+2a=3a+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a+b)/4。 20.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在分子间的传递顺序依次是(  ) A.信使 RNA、转运 RNA、DNA、多肽 B.转运 RNA、多肽、DNA、信使 RNA、DNA C.DNA、信使 RNA、多肽、转运 RNA D.DNA、信使 RNA、转运 RNA、多肽 解析 选 D,蛋白质合成第一步是以 DNA 为模板转录形成信使 RNA,然后进入细胞质中, 以信使 RNA 为模板,tRNA 为运载工具,合成多肽。 21.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遗传密码子 B.GTA 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信使 RNA 上的 GCA 在人细胞中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解析 选 C,密码子是信使 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由于 RNA 分子中不 含碱基 T,所以 B 选项说法正确。由于信使 RNA 上的四种碱基组合成的遗传密码子有 64 种, 氨基酸只有 20 种,所以一种氨基酸有多种遗传密码子,A 选项说法正确。由于遗传密码子在 一切生物体内都是一样的,所以 D 选项所述正确。因密码子有 UAA 等终止密码,故 C 选项错 误。 2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 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 mRNA 的 C.DNA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 病毒中没有 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解析 选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 DNA 和 RNA,能够进行 DNA 的复制、转录和 翻译的过程,遵循中心法则,A 正确;DNA 能够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 mRNA,进一步通过 翻译完成蛋白质的合成,所以 DNA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故 B、C 正确;DNA 病毒中没有 RNA,但是其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D 错误。 2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C.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多是定向的 解析 选 C,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往往与环境无直接的联系。如果环境中存在着诱发 基因突变的因素,如各种射线、致癌物质等,也只是提高了基因突变的频率。诱变因素与发 生突变的方向无关;突变频率是指多少个细胞或发生突变的细胞所占的比例,细菌突变率高 低与细菌的数量、繁殖周期无关;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在各个方向上的突变都有可能发生, 不管是自然突变还是人工诱变,都是如此。人工诱变只是提高了突变的频率,与突变的方向 无关;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及人,都可以 发生基因突变。 24.下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 A.重组和易位 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组 D.重组和重组 解析 选 A,由染色体图像可判断①中两条为同源染色体,②中两条为非同源染色体,①是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部分染色体片段属于重组,②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 换部分染色体片段属于易位。 25.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d 个体产生的含 D 的雌配子与含 d 的雄配子数目比为 1∶1 B.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这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 定律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若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解析 选 C。Dd 个体产生的含 D 的雌配子比含 d 的雄配子数目少,A 错误;两对基因遵循基 因分离定律,但不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 错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 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 正确;若杂交后代出现 3:1的性状分离比,也可能是伴 X 染色体遗传(如 XAXa 与 XAY 杂交),D 错误。 26.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 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杂交或自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 性关系的是 (  ) A.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 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 D.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解析 选 C。如果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子,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无法判断显隐性,A、D 错误;黄瓜无性染色体,正、反交结果都相同,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 错 误;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绿色果皮为显性,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 绿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再和黄色果皮植株杂交,若后代出现黄色果皮植株,则黄色果皮为显 性,若后代均为绿色果皮,则绿色果皮为显性,C 正确。 27.基因型为 ddEeFF 和 DdEeff 的两种豌豆杂交,在 3 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 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 A. 1 4 B. 3 8 C. 5 8 D. 3 4 解析 选 C,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ddEeFF、DdEeff,可以拆分成三个分离定律的组合: dd×Dd、Ee×Ee、FF×ff。 亲本杂交后产生这两种表现型的可能性(概率)计算如下: ddE_F_的概率为 1 2(dd)× 3 4(E_)×1(F_)= 3 8 D_E_ff 的概率为 1 2(Dd)× 3 4(E_)×0(ff)=0 即两个亲本杂交的后代中与两个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 3 8,不同的概率为 1- 3 8= 5 8。 28.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2 出现的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 ( )。 A. 1 8 B. 1 5 C. 1 5或 1 3 D. 1 16 解析 选 C,设控制两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为 A、a 和 B、b,题干中两纯合亲本杂交 的情况有两种,即 AABB×aabb 或 AAbb×aaBB。当为 AABB×aabb 时,则 F1 为 AaBb,自交后,F2 为 A_B_、A_bb、aaB_、aabb 四种类型,其重组类型为 3 16A_bb、 3 16aaB_,其中能稳 定遗传的是 1 16AAbb、 1 16aaBB,其比例为( 1 16+ 1 16)÷( 3 16+ 3 16)= 1 3;当为 AAbb×aaBB 时, 则 F1 为 AaBb,自交后,F2 为 A_B_、A_bb、aaB_、aabb 四种类型,其重组类型为 9 16A_B_、 1 16 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是 1 16AABB、 1 16aabb,其比例为( 1 16+ 1 16)÷( 9 16+ 1 16)= 1 5。 29.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 92 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1 个精原细胞产生 2 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 1 223 解析 选 D,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染 色单体可达到 92 条,A 说法正确;由于在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使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B 说法正确;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四 分体时期,四分体时期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而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分裂的后期,故 C 说法正确;一个精原细胞最可能产生两两相同的 4 个精子,即一个精原 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 2 4= 1 2,故 D 说法错误。 3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解析 选 D。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能是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 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A 错误;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可能是环境 污染引起的疾病,B 错误;杂合子筛查用于检测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病,而染色体遗传病属于染 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不能用杂合子筛查,C 错误;不同遗传病类型的再发风险率不同,所以 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D 正确。 31.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其他成员 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 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解析 选 B,Ⅲ9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 X 染色体,且为患者,这个 Xb 来自Ⅱ6,Ⅱ6 基因 型为 XBXb,其中的 Xb 来自Ⅰ2。 32.有甲、乙两对表现型都正常的夫妇,甲夫妇中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乙夫妇中女方的弟弟是 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所生子女不会患白化病 B. 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女孩都不患血友病 C. 调查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 D. 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男孩中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1/4 解析 选 C。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的相关基因型为 AA、Aa,后代不 可能患白化病,A 正确;由于乙夫妇的男方没有血友病,相关基因型为 XBY,因此他们生的女儿都 不可能患血友病,B 正确;调查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 错误;关于血 友病,乙夫妇的基因型为 1/2XBXb、XBY,所生男孩的发病率为 1/2×1/2=1/4,D 正确。 33.右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解析 选 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致。例如:XaXa 与 XAYa 婚配,后代女性全部为显性类型,男性全部为隐性类型;XaXa 与 XaYA 婚配,后代女性全部 为隐性类型,男性全部为显性类型。 34.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得到 S 型活细菌和 R 型活细 菌 B.培养 R 型活细菌时加入 S 型细菌 DNA 的彻底水解产物,不能够得到具有荚膜的 S 型细菌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 D.用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解析 选 A。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才可从死亡小鼠 体内分离得到 S 型活细菌和 R 型活细菌,A 错误;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加入 S 型细菌 DNA 的彻底水解产物不能使 R 型活细菌转化为具有多糖类荚膜的 S 型细菌,B 正确;艾弗里的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均是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 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C 正确;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中是质 量较轻的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或噬菌体,沉淀物中是质量较重的含子代噬菌体的大肠杆 菌,侵染后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会导致 32P 标记组离心后上清液中的放 射性升高,D 正确。 35.下列有关 D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转化因子 B.沃森和克里克用显微镜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并提出了 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C.在 DNA 分子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 2 个磷酸和 1 个碱基 D.若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中丢失了若干个碱基对,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 选 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能证明 S 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转化因 子,但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A 错误;DNA 的双螺旋结构不能用显微镜观察到,沃森和克里克 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提出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 错误;在 DNA 分子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 的一般是 2 个磷酸和 1 个碱基,C 正确;若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中丢失若干个碱基对而引起基 因结构的改变,则属于基因突变,D 错误。 36.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 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 A.图丙中含有 2 种单糖、5 种碱基、5 种核苷酸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 1、酶 2 和酶 3 是相同的 C.图丙中 a 链为模板链,b 链为转录出的 RNA 链 D.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解析 选 C。图丙中包含了 DNA 链和 RNA 链,含有 2 种单糖(核糖和脱氧核糖)、5 种碱基、8 种核苷酸,A 错误;图甲以 DNA 两条链作模板,为 DNA 复制过程,图乙以 DNA 一条链作模板,为 转录过程。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 1、酶 2 是相同的,都是 DNA 聚合酶,但酶 3 是 RNA 聚合酶,B 错误;图丙中 a 链中含 T,为模板链,b 链中含 U,为转录出的 RNA 链,C 正确;图甲所示 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也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D 错误。 37.某双链 DNA 分子含有 200 个碱基,一条链上 A∶T∶G∶C=1∶2∶3∶4,则该 DNA 分子 (  )。 A.含有 4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0 个 C.四种含氮碱基 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100 种 解析 选 C,A 错误: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由一条链上 A∶T∶ G∶C=1∶2∶3∶4,计算得一条链上 100 个碱基中含 A、T、G、C 依次是 10、20、30、 40,另一条链上含 A、T、G、C 则依次是 20、10、40、30。故该 DNA 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 酸数为 10+20=30 个,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是 A∶T∶G∶C=(10 +20)∶(20+10)∶(30+40)∶ (40+30)=3∶3∶7∶7。D 项错误:含 200 个碱基的 DNA 不考虑每种碱基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可能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100 种。但因碱基数量比例 已确定,故碱基排列方式肯定少于 4100 种,且一个 DNA 分子只有一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38.细胞核中某基因含有 3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占 2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该基因中含有氢键 720 个,其转录的 RNA 中也可能含有氢键 B.该基因第三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 1 260 个 C.该基因可边转录边翻译 D.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最多含有 100 种氨基酸 解析 选 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细胞核中某基因含有 3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占 20%, 则该基因中含有氢键数=600×20%×3+600×(50%-20%)×2=720 个,基因转录形成的 RNA 包括 tRNA、rRNA、mRNA,其中 tRNA 分子中含有少量的氢键,A 正确;该基因第三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 呤数=600×(50%-20%)×23-1=720 个,B 错误;只有原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 细胞核基因不可以,C 错误;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最多 20 种,D 错误。 39.如图为原核细胞中某个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是 RNA 聚合酶,能水解磷酸二酯键 B.图中②是核糖体,能认读 mRNA 上的遗传密码 C.若干个核糖体串联系在一个 mRNA 上,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大大增加了翻译效率 D.多肽合成结束,核糖体须结合相同的 mRNA,才进入下一个循环 解析 选 B。图中①是 RNA 聚合酶,转录过程中,可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将 DNA 双螺旋解 开,也可以催化相邻两个核糖核苷酸之间磷酸二酯键的生成,形成 RNA,A 错误; 图中②是核糖 体,核糖体能认读 mRNA 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B 正确; 一个 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 以同时合成多条相同肽链,C 错误;多肽合成结束,核糖体脱离 mRNA 并进入下一个循环,D 错误。 40.用 15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60 个。该 DNA 分子在 14N 的培养 基中连续复制 4 次,其结果可能是(  )。 A.含有 14N 的 DNA 占 7 8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600 个 C.含有 15N 的 DNA 占 1 16 D.子代 DNA 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 2∶3 解析 选 B,该 DNA 分子在 14N 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4 次,可得到 24 个 DNA 分子,其中 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 100%;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占 2 16,因为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亲 代 DNA 分子的两条链只可能进入两个子代 DNA 分子中;在子代 DNA 分子中嘌呤与嘧啶之比 是 1∶1;在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中,若有胞嘧啶 60 个,则含有腺嘌呤个数 100 × 2-60 × 2 2 =40,则连续复制 4 次所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40×(24-1)= 600 个。 二.简答题(共 4 个小题,共 44 分) 41.(12 分)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 B、b 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 实验结果。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根据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填“顶生”或“腋 生”)。 (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其后代腋生中杂合子比例为 __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 解析 (1)(2)组合二中,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性状 腋生是显性,且双亲均是杂合子 Bb,杂交后代个体中 BB 占 1/4,Bb 占 1/2,因此后代腋生中 杂合子比例为 1/2÷(1/4+1/2)=2/3。(3)组合三后代中腋生∶顶生=1∶1,符合测交实验, 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bb×Bb,后代中腋生豌豆全是杂合子(Bb)。 答案:(1)二 腋生 (2)Bb Bb 2/3 (3)100% 42.(10 分)如图表示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受基因 A、a 和 B、b 控制)的系谱图, 调查发现Ⅰ-4 无乙病家族史,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Ⅰ-3 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若她产生了一个卵细胞,如图所示,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个体是患甲病男性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个体为患乙病女性,则Ⅱ-4 携带 后代性状 杂交组合 亲本性状 腋生 顶生 一 顶生×顶生 0 804 二 腋生×腋生 651 207 三 顶生×腋生 295 265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Ⅱ-1 和Ⅱ-2 都正常,生出的Ⅲ-1 为患甲病女性,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2)Ⅰ-3 和Ⅰ-4 生出Ⅱ-5(患甲病、乙病男性),且Ⅰ-4 无乙病家族史,故乙病为伴 X 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Ⅱ-5 两病皆患,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Ⅰ-3 和Ⅰ-4,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Ⅰ-3,而Ⅰ -3 表现正常,故基因型为 AaXBXb。该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 B、b,说明减数第一次 分裂时 B、b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3)Ⅲ-2 的有关甲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2/3Aa、 1/3AA,Ⅲ-3 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 Aa,故“?”个体是患甲病男性的概率是:2/3×1/4×1/2=1/12; 若“?”个体为患乙病女性,Ⅲ-3 的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 XBXb,其中 XB 来自Ⅱ-3,Xb 一定来自Ⅱ -4,故Ⅱ-4 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100%。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Ⅱ-1 和Ⅱ-2 都正常,生出的Ⅲ-1 为患甲病女性 (2)AaXBXb 减 数第一次分裂时 B、b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3)1/12 100% 43.(11 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 从 病 毒 中 分 离 得 到 物 质 A, 已 知 A 是 单 链 的 生 物 大 分 子 , 其 部 分 碱 基 序 列 为 —GAACAUGUU—。将物质 A 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 X。经测定产物 X 的部分碱基序列 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 X 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 Y。产物 Y 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 子,则产物 Y 是_______________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 Y 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 Z。产物 Z 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 则产物 Z 是________。 (2) 若 该 病 毒 感 染 了 小 鼠 上 皮 细 胞 , 则 组 成 子 代 病 毒 外 壳 的 化 合 物 的 原 料 来 自 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 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该病毒遗 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本题需首先读懂题图含义及 A、X、Y、Z 的特征并结合中心法则内容做出解答。 本实验的关键是根据产物判断三支试管中所发生的反应。 由题干可获取的主要信息有:①物质 A 是单链且含有碱基 U,产物 X 有碱基 T。②产物 Y 能与核糖体结合。③产物 Z 是病毒外壳的组成成分。 (1)①甲试管中物质 A 含有碱基 U 且是单链,故为单链 RNA,产物 X 的碱基有 T,故 X 为 DNA, 此过程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 ②乙试管中模板是 X 物质,即 DNA,产物是 Y,Y 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故 Y 是 mRNA,此过程模拟的是转录过程。 ③丙试管中产物 Y 为模板,反应后得到产物 Z,Z 是病毒外壳的组成成分,故 Z 是蛋白质, 此过程模拟的是翻译过程。 (2)合成病毒外壳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即小鼠上皮细胞,遗传信息来自病毒 RNA,若该 病毒能感染多种哺乳动物,说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由以上几点可以归纳出该病毒 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RNA→DNA→mRNA→蛋白质。 答案 (1)①逆转录 ②mRNA 转录 ③蛋白质 (2)小鼠上皮细胞 病毒 RNA 密码子 RNA→DNA→mRNA→蛋白质 44.(11 分)下图 A 表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 EeRrDd)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 细胞示意图,图 B 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 A 中Ⅰ、Ⅱ细胞分别对应图 B 中的________区段、________区段。 (2)图 A 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有 8 个 DNA 分子的细胞是________,Ⅲ细胞 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 (3)一个细胞经过图 B 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________个子细胞。(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 DNA 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实验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 后其癌细胞将在图 B 中的________段受阻。 (5)与图 A 中Ⅳ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型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识别图 A 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Ⅰ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 细胞质不均等分开,所以可以判断该哺乳动物为雌性。Ⅱ为有丝分裂后期,Ⅲ为减数第二次 分裂的后期,Ⅳ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图 B 中的 a~e 段属于有丝分裂,f~n 段属于减数 分裂。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①中虽然有 4 条染色体,但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 染色单体,Ⅰ中有 8 个 DNA 分子,Ⅱ中含有 8 条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所以也含有 8 个 DNA 分子。Ⅲ中细胞质均等分开,所以为(第二)极体。由于图 B 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经过 一次减数分裂,所以形成 8 个子细胞,但其中只有两个是卵细胞。Ⅳ的基因型是 ERd,所以三 个子细胞中,一个与Ⅳ相同是 ERd,另外两个是 erD、erD。 答案 (1)i d (2)Ⅰ和Ⅱ Ⅰ和Ⅱ (第二)极体 (3)8 (4)a 和 f (5)ERd、erD、erD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