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一中 2019—2020 第一学期高三
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总分:120 分 时间:10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总计 60 分。)
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
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
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2.北宋前期,政府设置封驳司专门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
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监察制度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 B.封驳司是上传下达的中枢机构
C.中央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D.皇帝专权现象得到有效的限制
3.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
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
矣。”此次战争结束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4.由于台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关系的紧张对立。2019 年 7 月 31
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告,决定自 2019 年 8 月 1 日起暂停 47 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
试点。据此可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台湾当局是否认同( )
A. 政党合作 B.一个中国 C.两岸三通 D.民间交往
5.下列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一次国际会议上与会中国领导人针对会议议题提出的“中国方
案”。该方案的提出( )A.实践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 促进了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彰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 D. 摆脱了新中国外交的孤立困境
6.“文化牌”、“文明牌”、“遗产牌”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的名片,恢复历史建
筑风貌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开封要展示原汁原味的皇城风貌,下列现象不适合的是
A.街道两边遍布商铺 B.进行“坊”、“市”严格区分的规划
C.在城内四方建立游乐场所 “瓦子” D.建立一座活字印刷坊
7.元朝政府在各港口设置市舶司,并出资设立“官本船”。其做法是由官府建造海船,发
给本钱,“选人入番贸易诸货”,赢利朝廷得七成,商人得三成。此举( )
A.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B.禁止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C.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D.开启了“海禁”政策之先河
8.下表是 1914-1922 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产指数表(1914=100)。从中不能反映出当
时( )
1914 年 1920 年 1921 年 1922 年
工业品价格 100 158
农产品(包括原料)价格 100 129
机器工人工资 100 123
全国机纱产量 100 144 157 295
16 支纱盈利(每包) 100 332 52 -105
A.经济发展带动物价上涨 B.工人工资涨幅低于工业品涨幅
C.纱厂利润出现较大波动 D.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的良机
9.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 30 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
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
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
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 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 加人世贸,融入全球经济
C. 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 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1)交战双方……同时实现完全的停火。
(2)交战双方停止自印度支那境外进入各种新的部队和军事人员以及
各种武器和弹药。
……
(6)互相释放战俘和被拘的平民。10. 1991 年 9 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逐步放开对企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
缩小企业的指令性生产计划,逐步把部分指令性生产计划改成国家合同订货的形式,做到以
销定产。这一决定( )
A. 推动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B. 助力企业进一步走向市场
C. 响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 D. 促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11.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
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
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2.清代书法家梁巘评论古代书法“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唐尚法”
中的“法”就是法度、规则,但唐代书法并不排斥“表意宣情”。下列最能体现“表意宣情”
的是( )
A B C D
13.从 1952 年开始,中国高等学校按照苏联高教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取消原有系
科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将
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分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此举( )
A.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B.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D.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14.2019 年 9 月 24 日,美国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宣布,因乌克兰“电话门”
事件,众议院正式启动对特朗普总统进行弹劾调查。这从根本上反映出美国( )
A.总统与国会矛盾日趋激化 B.政党斗争导致国家分裂
C.众议院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行政权受到立法权制衡
15. 1961 年 4 月,赫鲁晓夫说:“我们确信美国人绝不会容忍卡斯特罗政权的存在……在美
国对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干涉的威胁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有义务尽一切可能来保护它,并
使其成为其他拉美国家的一个现实榜样。”苏联为此所采取的措施( )A. 加速了拉美国家的联合 B. 缓和了美苏之间矛盾
C.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D. 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16. 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下图《怪物汤》
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
映了( )
A.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B. 技术革新带来社会问题
C. 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
D. 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
17.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工厂制度的形成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垄断组织 形成 D. 殖民体系的形
成
18. 与以往反对全球化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府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不同,近年来
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了
国际社会高度警觉。由此可见( )
A. 全球化发展受保护主义掣肘 B.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 逆全球化更加符合公众利益 D. 世界发展潮流逐渐变为逆全球化
19.美国《独立宣言》声明:“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任何政府一
旦破坏这些目的,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政府,根据这些原则奠定它的基
础,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组织它的权力”。以下是关于这段表述的
评论,其中恰当的是
①体现人民主权的思想 ②源于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③体现北美人民反封建的愿望 ④表明北美人民追求民主自由
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20.“在他们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而是用
的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与该艺术流派风格相符的作品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日出·印象》 C.《拾穗者》 D.《格尔尼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满分 60 分。其中第 21 小题 13 分,第 22 小题 14 分,第 23
小题 13 分,第 24 小题 10 分,第 25 小题 10 分。
21. (13 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变迁集中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的演
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四个监
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
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成割据独立之势。坚持二级制政区是统治者的
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
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
材料二 为避免重蹈前代覆辙,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
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
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
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元代就
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以后,古代中国历史上
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沿革行政区划的举措,概括东汉至唐末行政区划层级
演变中的突出问题。(6 分)(2) 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行政区划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
的原因。(4 分)
(3) 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基本规律。(3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4 分)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
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
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
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
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
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
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 l8 世纪——l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哪些
重大事件评价较高?(4 分)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4 分)
(3)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 19 世纪 40——60 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
分)23. (13 分)近代中国民主思潮的发展,彰显了“思想”的价值与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
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或
手段追求的。为此,人们在接受或宣传、介绍西方的民主理论和学说时,往往有所选择,这
就影响了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完整理解和系统接纳。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有人说它们是民
主政治的基石,但在“五四”之前,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重视,除严复、梁启超等个别人
外,几乎没有其他思想家宣传、介绍过。
——摘编自王奇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民主思潮演进的内在原因。据材料二,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
时期先进中国人对民主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主思潮的核心追求。(4 分)
(2)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近代前期民主思潮演进的相关史实,就“思想的价值与力量”写一篇
小论文。(9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24.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
“富国强兵”与“文明开化”被视为最能表达明治维新精神的口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中崭露头角的领导者们正是新日本的缔造者,在他们的领导下,日本经历
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封建割据让位于中央集权;社会秩序得以重构;征兵制的军队取代家族
武士;工厂得以开设,贸易得到奖励;西式教育经过国立学校系统的建立而得以推广。结果,
日本仅仅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能在世界文明强国中占有一席之地。
——摘编自[英]威廉·G· 比斯利《明治维新》
材料二 日本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从 19 世纪 60 年代
末到 80 年代后期,是日本近代第一个“热情吸收期”,该时期有些人对自身传统文化极端蔑视
和疯狂破坏,对西方文明却盲目追求和崇拜。“文明开化”在城市里宣传和实施的力度比广
大的农村地区好。
——摘编自吴延璆《日本近代化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分析日本成为“世界文明强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亚洲各国的影
响。(6 分)
(2) 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倡导“文明
开化”的必要性。(4 分)
25.【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 分)
1923 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
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主义 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
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
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
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 民权主义 ……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
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
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
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
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8 分)
因袭 规抚(汲取) 创获
民族主义① ▲ — ② ▲
民权主义③ ▲ ④ ▲ ⑤ ▲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2
分)涟水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20 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
1—5 CCDBC 6---10 BADBB 11---15 CBADC 16---20 BCADB
二、主观题
21、(13 分)(1) 举措:仿秦实行郡县制;增加郡政区数量;分封诸侯王,郡国并行;在郡级
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4 分)问题:二级制到三级制反复循环;监察区演变为高一级行政区。(2
分)
(2) 创新:虚化高层政区;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2 分)原因:行省拥有经济、
军事实权;中央政府牢牢控制行省权力。(2 分) (3) 基本规律:加强中央集权是主因;县级
政区保持相对稳定;沿袭前代制度损益变革。(3 分)
22、(14 分)(1)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成。(4 分)
(2)新航路开辟及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走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
变。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原始积
累加速,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发展。(4 分)
(3)经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开展,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近代民族企业出现;(2 分)
政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破;产生
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2 分)
思想文化: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和“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引进自然科学、兴办新
式学堂。(2 分)
23、(13 分) (1) 原因: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促进;政治运动的推动。(2 分)
变化:从把民主作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与手段到更关注民主的核心观念与基本价值。(1 分)
核心追求:救亡图强。(1 分)
(2) 24、(10 分)(1) 原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实行征兵制;殖产兴业;发展教育。(4 分,任答 4 点得 4 分)
影响:侵略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灾难;强国道路给亚洲各国提供借鉴。(2 分)(2)不足:盲目
西化;发展不均衡。(2 分) 必要性:民族危机加剧;社会矛盾激化。(2 分)
25、(10 分) (1)主张:①民族独立;和平共处。②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中
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③考试、监察(纠察)二权。④三权分立原则。⑤五权宪法;
实行直接民权制度。(8 分)
(2)原因:幼读私塾,接受传统教育;游历欧美日等,受西方思想影响。(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