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8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2019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8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附解析Word版)

ID:433281

大小:1.8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历史 专题 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考点二: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考点三: “文化大革命” 考点四: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考点五: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选择题 1.(2019 年北京卷 T7)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 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 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 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 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④民主集中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毛泽东主要论述了中共与党外人士及民 主党派 合作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共同纲领》,《共同纲领》 由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贤达人士共同制定;有政治协商制度,政 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①③符合题意。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体现政党制度的特点。民主 的 2 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既 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与材料强 调的“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的主旨不符。综上所述,①③ 符合题意,故选 C 项;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BD 项。 2.(2019 年北京卷 T8)1972 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 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 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 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 府这一举措 A. 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 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 是“一国两制” 具体体现 D. 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内容可知,中国将香港、澳门问题定性为中国主权 范围内的问题,不属于通商所谓的“殖民地”范畴,从而有利于避免 其他敌对势力的干涉,掌握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主动权,故选 B 项;新中国从建立伊始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排除 A 项;1972 年还没有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故排除 C 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 国都是在 90 年代,故排除 D 项。 3.(2019 年江苏卷 T11)1949 年 10 月 3 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 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 不正确的是 的 3 A. 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 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 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D.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世界处 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时期,而中国属于社会主义 阵营的一方,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新中国的说法是错误的,D 选项 符合题意。ABC 选项说法是符合史实的,排除。 4.(2018 年北京卷 T8)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 年 6 月, 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 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 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 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 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 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 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答案】A 4 5.(2018 年天津卷 T11)中国共产党分别于 1956、1969、1982、1992 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表是对这四次大会 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 10 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其中与党的十二大相 对应的一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5 6.(2015 年安徽卷 T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 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 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答案】C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同纲领》 【解析】《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就抗战胜利后国家走向的谈判结果, 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关,故 A 项错误;《论联合政府》是抗战 即将胜利时,中共关于政权建设的单方设想,既不能说凝结了民主党 6 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心血,也不能说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故 B 项错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 同纲领》是以最广泛地召集全国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人 员代表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确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反 映了全国人民的心愿,故 C 项正确;《论十大关系》主要是在中共内 部总结建国以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经验的基础上由毛泽东结合 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概括出来的,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关系并不密切,另外《论十大关系》涉及的利益关系在当时并不是没 有矛盾,不能说“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故 D 项错误。 7.(2015 年北京卷 T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 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C 【考点】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54 年宪法;“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香港回归 7 【解析】①“豪情满怀迎跃进”,大跃进发生于 1958 年;②“样板戏” 出现于文革时期,即 1966—1976 年;③第一部宪法颁布是 1954 年;④ 香港回归发生于 1997 年,据时间排序,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8.(2015 年四川卷 T8)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 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 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 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答案】B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政治局面——左倾思想仍然存在 【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舆论, 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 者,因为批判了‘左’倾错误思想而准备后事”的这一现象,可知当 时“左”错误还未完全结束,故 B 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于 1978 年 12 月召开,故 C 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作者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 思想’而安排后事”可知这一时期“两个凡是”的思想依然具有较强 的影响力,故 D 项错误。 9.(2012 年天津卷 T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 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8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新中国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考查学 生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所学知识 可知道: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广大第三 世界国家努力的结果;1972 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署上海 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1978 年签署建交公报,再次确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9 年 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扫除台湾问题障碍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 年 1 月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第一次访问美国,此时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已 经达成共识。 10.(2012 年天津卷 T6) “就在 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 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 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 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答案】D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查学生对 历史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注意题干上的规定 9 “根本保证”,从“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 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材料表明和依据所学知识 可以知道这一事例是:1999 年 12 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 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 束,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 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 11.(2012 年江苏卷 T10)1987 年 2 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 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 月 10 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 “想家”两个大字的 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 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采用排除法,C 项强调的是“九二共识”,而题干 没有体现,故排除。同时,题干根本没有涉及到港澳回归,故 D 项也 不符合。另外,至今,“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也没有完全普及,许 多台湾民众还是不认同它的,故 A 项说法有误。而根据材料信息“返 乡运动”和“想家”,即可明确 B 项符合。 12.(2011 年浙江卷 T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 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 10 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 ——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 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D 【解析】从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 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由此判断 A 错误,A 指的是 1954 年召开的一届人大;第一次政协会议从 1949 年 3 月七届 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 B 项;服装 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 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据此排 除 C 项,得出 D 项。 二、材料题 1.(2017 年天津卷 T13)(20 分)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 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 19 世 纪末。1902 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 年始编纂 11 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 1910 年完成 《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 建议稿》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 分)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 19 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 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 分) 材料二 1954—1956 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 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 中断。1962—1964 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 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 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 分) 材料三 1979 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 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 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 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 律,于是 1986 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 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 21 世纪,中国经济与 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 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 2020 年形成统 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2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 分) 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 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 分) 【答案】 (1)参与西方法律编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 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 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 通则;90 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 世 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 年通过民法总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实施是由于很快辛亥革命就发生了,它推翻了清朝统治。 13 (2)原因: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发生‘整 风’‘反右’等政治运动”、“因‘四清’运动而中断”可知政治运动 的干扰;由“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可得 出是因为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条件:根据所学 1962-1964 年的相关 史实可知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历程:由材料三中的“1985 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 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 基本法律,于是 1986 年颁布民法通则”归纳我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 民法典;80 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由“1992 年邓小平 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 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归纳为 90 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制定相应的单行法;由“进入 21 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 典的起草加快。2017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归纳为 21 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 快起草,2017 年通过民法总则。特点:根据上述过程的归纳可以概 括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 善。有利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 发展是其有利因素,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2.(2015 年四川卷 T14)(3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 14 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 年 4 月,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 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 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 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 年 5 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 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 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 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③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1954 年 12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 议召开。 (2)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12 分) 【答案】 (2)整理陈述:1949 年 9 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6 分)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2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 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 15 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6 分) 【考点】(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政协召开;新中国建立初 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2)根据材料二中①②部分均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 相关会议的主要内容来进行整理的方式,结合 1949 年与 1954 年的时 代背景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来作答即可。 (3)第一小问经验,结合材料一中美国宪法的修正过程以及材料二 中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过程,从它们都经历了从存在缺陷到不断 发展完善的过程分析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举例其他相关史实,结合必 修一英、法、德等国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的过程来举例分析即可。 3.(2014 年北京卷 T37)(36 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 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 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 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 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 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 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 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 分) 16 材料二 图(a) 公元 1400 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b) 公元 1400—1800 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图(c) 公元 1900 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图(d) 公元 2013 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 市场对中国商品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17 (2)阅读图(a)至图(d),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 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 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 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 的成果?(14 分) 【答案】 (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 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 和认识。 (2)示例 1: 公元 1400 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 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 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 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 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 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 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 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 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 18 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 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 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 2: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 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 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 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 世纪 90 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 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等。20 世纪 90 年代后,网购 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 1400—1800 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 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中贸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3)参考答案要点: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 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 19 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 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 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本题以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和多样的世界为切入点,综 合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的 难度较大。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对神灵地位、自身地 位和认识范围较小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的难点在于选择怎 样的解读路径:一是可以对图(a)到图(d)的信息逐一归纳概括,总结 概括时注意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为逻辑线索,做 到史论结合;二是可以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各个层面为主线,如以发展 程度的变化、发展方式、途径变化、贸易中心的转移为逻辑线索,然 后结合史实进行分析阐释。根据中学生的实际,选择第一个解读路径 可能更为稳妥。第(3)问难度不大。“学习外来文化”只要结合三个 历史事件中学习西方的史实回答即可,但要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与学习外来文化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是新中国成立的指导思想, 而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回答“自身特色的成果”实际上 就是回答三个历史事件给中国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理解了这一点, 结合所学知识,此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