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ID:433464

大小:30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2020 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 B. 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C. 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 D. 人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 2.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核酸既有 DNA 也有 RNA,DNA 有脱氧核糖,RNA 中有核糖。 3.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组织细胞中,DNA 一般相同是因为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在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细胞,而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含有核酸,前者含有核糖体,后 者不含有核糖体,A 错误; B、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则 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不一定是蛋白质,B 错误; C、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C 错误; D、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原因是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 的选择性表达,D 正确。 故选 D。 2.某农作物细胞间隙的浓度为 a,细胞液的浓度为 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 c,在对农作物施肥过多造成“烧 苗”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a>b>c B. b>c>a C. a>c>b D. b>a>c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 2 - 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 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 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 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水分由溶液浓度低的流向溶液浓度高的,缺水而萎蔫是细胞失水的表现,所以浓度高低依次是细 胞间隙大于细胞质基质大于细胞液。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考点的理解。 3. 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B. 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种子的胚细胞中含 有三个染色体组 C. 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 生可育后代 D. 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因为该过程并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那么如果此物种是二倍体,当用秋水仙素加倍后, 生成的植株是纯合子。但如果此物种是四倍体、六倍体、八倍体等偶数倍多倍体时,如某四倍体马铃薯植 株基因型为 AAaa 时,则形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 AA、Aa、aa 三种类型,当用秋水仙素使其加倍后, 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AAAA、AAaa、aaaa 三种,其中 AAaa 不是纯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详解】A、秋水仙素的作用结果是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不一定是纯合子,如 Aa 是杂合子,加倍后还 是杂合子,A 错误; B、四倍体植株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二倍体植物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因此受精卵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称为三倍体,B 正确; C、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两种群个体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与后代是指形成的生殖隔离, C 错误;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 生新基因,D 错误。- 3 - 故选 B。 考点: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4.如图甲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谱,致病基因用 A 或 a 表示。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 和Ⅱ1 的 DNA,经过 酶切、电泳等步骤,结果见图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2 的基因型是 XAXa 或 XAXA C. 酶切时需用到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D. 如果Ⅱ2 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1/4 【答案】B 【解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该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A 错误;由于该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Ⅰ1、Ⅰ2 正常,Ⅱ1 患病, 因此Ⅰ1、Ⅰ2 的基因型分别是 XAXa 和 XAY,Ⅱ2 的基因型可能是 XAXa 或 XAXA,各占 1/2,B 正确;酶切时不用 DNA 连接酶,C 错误;Ⅱ2 的基因型可能是 XAXa 或 XAXA,各占 1/2,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 XAY,因此他们生一 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XaY=1/2×1/4=1/8,D 错误。 【考点定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5.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 0.3g/mL 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B.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 T2 噬菌体中 DNA 与蛋白质分离 C.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现象 D. 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 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 度小,扩散速度慢。 2.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 的- 4 - 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 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 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 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 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作用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 正确; B、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 T2 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 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B 错误; C、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 错误; D、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 度慢,从而分离色素,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 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 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6. 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A. 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 B. 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 C. 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 D. 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 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 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ABC、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对病原体摄取、处理后呈递给 T 细胞;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 沉淀或细胞集团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从以上总结可以看出:ABC 均正确;- 5 - D、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是效应 T 细胞,D 错误。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防卫功能,掌握 人体的三道防线,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7.将某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在 25 ℃恒温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对某气体的吸收量或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 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测的气体应为________。 (2)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 C5 的含量将________。 (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若将温度从 25 ℃提高到 30 ℃时,A 点将 ________移。 (4)D 点时,该植物产生氧气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叶绿体释放的氧气的去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光照条件下若玻璃罩内低氧高二氧化碳时,细胞内的 Rubisco 酶催化 C5 与 CO2 反应,完成光合作用; 在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该酶却催化 C5 与 O2 反应,经一系列变化后生成 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 O2 产生 CO2 的现象称为光呼吸。由此推测,Rubisco 酶的存在场所为________。在北方夏季晴朗的中午,细胞 内 O2/CO2 值较高,此时有利于________(填“光呼吸”或“光合作用”)过程。 【答案】 (1). O2 (2). 减少 (3). 上 (4). V1+V2 (5). 进入线粒体和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6). 叶绿体基质 (7). 光呼吸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A 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AB 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 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 呼吸速率;B 点之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 点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 【详解】(1)光照强度为 0 时只有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实验所测的气体应为氧气。 (2)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生成的 C3 增多,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 C5 的含量将减少。- 6 - (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若将温度从 25 ℃提高到 30 ℃时,呼吸作用 加强,光合作用减弱,A 点将上移。 (4)D 点时,该植物产生氧气的量为总光合,为 V1+V2,叶绿体释放的氧气的去向是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 呼吸和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5)由于 Rubisco 酶催化 C5 与 CO2 反应,而 C5 与 CO2 反应是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在北方夏季 晴朗的中午,由于部分气孔关闭导致 CO2 减少,O2/CO2 值升高,因而有利于光呼吸。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场所 等基础知识,掌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8.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 (如图);表格数据表示有机物从桑树传到蚕的能量流动情况,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回 答下列问题: 项目 能量(kJ) 蚕吃掉的桑叶所含能量 419 蚕沙(粪便)含有的能量 219 蚕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46 ① 54 (1)图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单,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它的___________能力较弱,其___________稳定 性也相应较低。 (2)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蚕 沙中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流向鱼,鱼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流向桑树。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蚕同化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kJ,表中①部分的能量用于蚕的___________,储- 7 - 存在蚕的有机物中。 【答案】 (1). 自我调节 (2). 抵抗力 (3). — (4). 有机物 (5). CO2 (6). 200 (7). (自 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解析】 【详解】分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中,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 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 在 10%~20%之间。表格中蚕吃掉的桑叶所含能量为蚕的摄入量,蚕沙(粪便)含有的能量为蚕未同化的能 量,属于桑树同化的能量,则蚕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两=419-219=200KJ;蚕的同化量(200KJ)=蚕呼 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46KJ)+蚕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54KJ),因此表格中的①表示蚕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图中生态系统 食物网(营养结构)简单,则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自我调 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低。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蚕沙含有的能量是蚕未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蚕沙中的碳元素主要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鱼,鱼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流向桑树。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蚕同化的能量为 200KJ,表格中的①表示蚕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以及能量的几个去向,掌握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相关公式,进 而根据表格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并判断①的含义。 9.对某昆虫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在正常翅群体中发现了卷翅突变体(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为研究卷翅 突变体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用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F1 雌雄个体中卷翅∶正 常翅均为 1∶1,F1 卷翅雌雄个体杂交,所得 F2 卷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中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正常翅个体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F2 卷翅∶正常翅出现 2∶1 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进一步研究得知,该昆虫的另一对相对性状中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现有四个 品系:①红眼正常翅、②紫眼正常翅、③红眼卷翅和④紫眼卷翅,已知品系①和②为纯合品种,品系③和④ 中均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若只考虑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请从上述①~ ④中选择 2 种品系做材料,设计实验确定 A、a 和 B、b 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 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b (2). 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 (3). 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 (4). 选择① 与④杂交(或②与③杂交)得到 F1,F1 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 F2,若 F2 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 确定 A、a 与 B、b 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 A、a 与 B、b 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 的- 8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1:1,说明与性别无关,在常染色体上; 卷翅个体相互杂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2:1,说明卷翅为显性性状,且卷翅 BB 纯合致死,存活下来的 卷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Bb。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 Bb,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正常翅个体等位基 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在上述实验中,F2 卷翅:正常翅出现 2:1 的原因可能是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 要确定 A/a 和 B/b 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利用这对性状都是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根据子二代 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因此实验过程为:选择①与④杂交(或②与③杂交或③与④杂交)得到 F1,F1 中 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 F2,若 F2 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确定 A/a 与 B/b 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现出其他结果,则可确定 A/a 与 B/b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 能力。 10.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其生理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下面是探究 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请你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1)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________性。 (2)实验过程与方法: ①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 半木质枝条,剪成 5~7 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②实验:将插条分别用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如图 1)8~12 h 后,再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 浸在清水中,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建模: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 2)。 (3)结果分析与评价: ①从图 2 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图 2 外,数学模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的- 9 - ③为了提高所建数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请改正图 1 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一处明显的不足:____________。 ④若利用上述实验相同的方法,探究萘乙酸对葡萄插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时,除第一组外其余各组 均没有长出不定根,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两重 (2). 300~500 mg·L-1(或 400 mg·L-1 左右)的萘乙酸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 宜浓度 (3). 数学方程式(函数) (4). 增加每组插条数目,求平均值(或重复多次实验) (5). 萘 乙酸的浓度过高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明确知识点,梳理 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根,过高浓度抑制生根。 (3)①分析图 2 可知 400 mg/L 左右的萘乙酸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②数学模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数学方程式或函数。 ③图 1 中每组处理的枝条仅 1 个,数量太少,违背了实验设计的平行可重复性原则;为了提高所建数学模 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应增加每组插条数目(或重复多次实验),并求其平均值。 ④若利用上述实验相同的方法,探究萘乙酸对葡萄插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时,除第一组外其余各组 均没有长出不定根,最可能的原因是萘乙酸的浓度过高,抑制枝条生根。 【点睛】本题考查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适宜浓度实验及模型构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 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设计实验探究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 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并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 CO2 和 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土壤细菌将尿素分解成 CO2 和 NH3 时,必须的另一种原料是_______。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 CO2 作为碳源,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 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 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 KH2PO4 和 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 脲酶 (2). 水 (3).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4). 尿素 (5).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 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6). 为细 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 pH 稳定- 10 - 【解析】 【分析】 1.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 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 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pH、特殊营养物质以 及氧气的要求。 【详解】(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分解尿素的脲酶。土壤细菌将尿 素分解成 CO2 和 NH3 时,必须的另一种原料是水。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 CO2 作为碳源,但可用葡萄糖作 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尿素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能分 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 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 KH2PO4 和 Na2HPO4,其作用有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 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 pH 稳定。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基本成分、种类及功能;识记筛选分解尿素 的细菌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如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_______(至少 2 个)。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 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的- 11 -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其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 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 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能量。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 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___________ 。 【答案】 (1).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 (2). 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 空间和食物资源 (3). 化学信息 (4).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5). 人工输入 (6). 实现了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染污 (7). 【解析】 【分析】 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 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 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 产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 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详解】(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 平衡原理等。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 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其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 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 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染污。 (5)根据图示,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 【点睛】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生态农业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的原理,识记生态农业的概念、 原理及优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的- 12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